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天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这是每个现代人都向往的。但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特别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各种压力接踵而来,想忙里偷闲都难,都叫活得累。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只是每个人的心态不一样,才产生不同的体验。  相似文献   

2.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加上现代社会中生活压力越来越重,人们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这种精神状态,既不利于身体健康,又无助于问题的解决。那么,在面对困境时,我们该怎样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呢?有一种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心理学上称之为反向心理调节法。具体地说,就是对于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人生的关键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挫折是指个体的动机、行为受到阻碍或干扰,而无法实现个体的愿望,达不到预定目标时所产生的沮丧、失意的心理现象。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或学习压力过大,不堪重  相似文献   

5.
别盯着杯子     
一次,我们几位同学去拜访大学时的老师,老师问我们生活得怎么样。一句话勾出了大家的满腹牢骚,大家纷纷诉说着生活的不如意:工作压力大呀,生活烦恼多呀,做生意的不顺呀,当官的仕途受阻呀……一时间,大家仿佛都成了上帝的弃儿。  相似文献   

6.
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的确,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t5理现象。所谓“挫折”就是当人们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遭遇种种干扰和障碍,致使无法实现目标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7.
日常三喜     
正古代有"人生四喜"之说:"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但都是在特殊的环境、机遇之中形成的,日常难得、少见。又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辛弃疾词云:"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可见,凡俗生活中,烦恼总是多于欢喜,琐事、小疾、困惑……可谓按下葫芦,却又浮起了瓢。那么,日常中,如何能每天都保持身体舒适、心情愉悦呢?我体会,通过三件事可以做到,即,跑步、洗澡和读书。此三件事,每个人都可以信手拈来。  相似文献   

8.
“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人生的旅途上,并非都是铺满鲜花的坦途,反而要常常与不如意的事情结伴而行。诸如考试落榜、工作解聘、官职被免、疾病缠身、情场失意等,常常会使人愤愤不平,叹息不止,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有的人甚至一蹶不振,情绪低沉,心情抑郁,精神反常,心理上长期处于沮丧、懊悔、消沉、苦闷、忧伤的状态,不但影响工作情绪和生活质量,而且有害于身心健康。实际上许多不如意的事,并非由于自己有什么过错,有时是自己力量所不及,有时是客观条件不允许,有时是“运气不佳”,有时甚至纯属天灾人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面对现实,及时…  相似文献   

9.
网络流传讨论“B级人生”的文章,引述日本经济专家森永卓郎的论述,把人生分为三级:A级人生是“有钱没闲”,B级人生是“钱少一点点,但是有闲”,C级人生则是“因为缺钱而生活质量很差,有没有时间都已经没有意义。”他所指的“B级人生”,并非“Bad”,而是“Better”,主张降低对物质欲望及社会成就的追求,给自己更多休闲时问,享受生活,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情绪“ABC”     
常言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失业、失学、失恋等种种人生不如意事不期而至时,有些人可能会陷于痛苦、焦虑等不良情绪中久久不能自拔,甚至走上轻生的绝路。有些人则可能在短暂的痛苦之后重新奋起,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起来。面对同样的事情,人们的反应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常喜欢理性地思考人的生活的意义,而这种理性的思考恰恰是在生活过程之外思考生活的价值,是把外在的价值加到生活之上.在阿多诺看来,我们不能离开人的肉体的体验来思考生活的价值.而肉体体验中的生活价值是不同的,不能按照同一性逻辑来表达.如果脱离了肉体的体验,那么生活就会被抽象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就会用抽象的标准来抽象地衡量生活的价值.虽然生活意义不能脱离肉体的体验,但是这并不是要否定生活意义中的形而上学维度.形而上学经验是人的幸福的基础.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压力恰恰是在把肉体和精神对立起来的基础上理解生活和生活的意义.在这种对立的基础上,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从肉体上理解生活的意义或者价值,这里的价值都被扭曲了.虽然海德格尔也强调在生存中理解生活的意义,但是在他那里生存被抽象地理解了.  相似文献   

12.
正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生活中,多运用逆向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失去也是另一种拥有,失意也会变成诗意。1一个富豪,每次出门都担心家中被盗,想买只狼狗拴门前护院,但又不想雇人喂狗浪费银两。  相似文献   

13.
每个人的一生。难免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和不如意之处,虽然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看待这些事实的态度,基督徒应以“信、望、爱”超性之圣德为根本,以自然圣道律“十诫”为总纲,并以人本性之道德“智、义、爱、勇、节、忠”为特征,以无私的榜样献身自己、完善自己、完善教会、完善社会、充实生活的行为规范。贯穿于“天主是爱”的信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4.
情绪对心身健康的影响大连航标区(116001)田庆云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意想不到的变化,现代人有了更多的压力,如下岗择业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职业压力等,对这些压力如不能正确面对,承受能力低下或心里素质不高,就非常...  相似文献   

15.
几乎每一个生活着的人,都或轻或重存在着压力。可以说,人的一生就是压力与之相伴相随的一生。无论平民百姓,还是高官巨贾同样都面临着压力。这压力有的来自工作的负重,有的源于生活的窘迫,有的出自疾病的折磨,有的关乎心灵的创伤。因而压力不仅是无法逃避的客观存在,而且是带来焦虑、忧郁、愤怒、过劳等身心疾病的元凶。面对压力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是束手无策,还是冷静应对,应该说学会与压力共处不失为良方。著名心理学、医学家赛勒说过,压力是人生的燃料。这与我们常说的压力是动力是一个意思、一个道理。既然压力是人生的…  相似文献   

16.
隐忍     
正隐忍,该是一种怎样的胸襟?比天辽阔,比海深沉。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人生有很多痛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忍是一种修行,忍是一种胸怀,忍更是一种智慧。生命中有许多苦难,让我们学会了承受,学会了担当;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让我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在忍中笑看人生。命运从来都是峰回路转的,生活从来都是波澜起伏的,爱情从来都是千回百转的———正是有了曲折和坎坷,才练就了我们的忍者风范———沉默,并不是懦弱;冷笑,并不是清高;哭泣,并不是屈  相似文献   

17.
远尘 《中国宗教》2012,(2):72-74
对于任何人来说,人生中能有那么一两次吃苦的生活体验,不仅不是人生的不幸,反而是一笔财富。因为,只有在你经历了生活中的艰难和困苦之后,你才会更珍惜你所有拥有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8.
话说人生     
人生是美丽的,然而艰难也莫过于人生。成功前饱尝失败,快乐中体验痛苦,欢欣后回味悲哀。人生之旅确实坎坷无比.一帆风顺的生活并不能构成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论语》,真的能开解现代人的心结吗?人生百年,孰能无憾?  相似文献   

20.
生与死同时存在,相伴相随,构成人生命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追求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存的质量逐步成为人们新的选择。人们在提倡“优生、优育、优活”的同时,也倡导“优死”。本文拟从医学及哲学的角度介绍晚期肿瘤患者应该如何正视生命,面对死亡,走好人生最后一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