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绍彬 《天风》2010,(6):25-27
<正>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上帝的殿,也是永生神的家。教会需要爱主之人的祷告与经营。耶稣升天前考问彼得并叮嘱他要牧养好主的羊群,可见教会的管理与牧养十分紧要。上世纪末,在一波波的教会发展浪潮中,牧养好教会或把教会建设得更好的教会论问题成为实践神学的讨  相似文献   

2.
《天风》2020,(3)
正教会行政管理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着实现基督的爱《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第九条指出:"中国教会要在爱中建立自己,在基督里合而为一。"此条款内容来自圣经,它与新约《以弗所书》4章1节至16节完全契合,为中国教会的行政管理提供了属灵的前提和依据。我就结合这段内容以及相关牧养和管理教会的经验,来谈谈在教会行政管理中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教会行政管理要在基督的爱中。我们都知道,上帝就是爱。  相似文献   

3.
郭玲 《天风》2024,(3):53-55
<正>教牧人员通常是教会内负责牧养的牧者,自蒙召奉献开始,他们就担负起牧养、关怀和辅导基督群羊的责任,而教牧人员自身是否需要被牧养、关怀和辅导呢?如果需要,谁来牧养、关怀和辅导他们呢?教牧人员是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承接着超越身体的灵性生命工作的特殊人群,他们也会出现灵性低潮受伤(spiritual low tide injury)的经历,并且比普通信徒受到的影响更深。因此,教牧人员的灵性低潮受伤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种现象,是他们心灵深处的呐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教会牧者的视角探讨如何构建适切基督教中国化的牧养思维导向,选择这一课题的原因有三:其一,基督教的牧养工作是处于最前线的事工,在牧养事工中,以释经为基础的教导、宣讲是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共通点。因此,笔者主张从牧养的角度探讨基督教中国化的方向;其二,笔者最大的主观期盼是看到基督教信仰与中国文化两者之间和谐共融;其三,基督信仰具有普世性,每至一处,基督信仰若要在异文化中"往下扎根,向上结果"(赛37:31),必经处境化之路。  相似文献   

5.
史爱军 《天风》2018,(1):15-16
教会的牧养责任是双重的,既要'养',又要'牧'斯托得在《当代基督门徒》一书中谈道:历代以来,教会曾多次尝试把基督现代化,比如'苦行者耶稣'、'教导常识的教师'、'伟大的革命家'、'木匠先知'等。在诸多有关耶稣形象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把耶稣看成了'面包师'、'魔术师',此种信仰被称为'吃饼得饱'。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教会的快速发展,一些教会的信徒人数增长很快,按照传统的牧养方式,有时就会有信徒感到教会不够温暖。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在做好日常牧养工作的同时,更注重牧养的精细化。精细化,就是精益求精,细致入微,追求更好。教会的牧养方式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不应固步自封,长久不变。现在教会里的信徒结构多样,不能仅用一种方式去牧养所有的信徒,平时要注意观察,深入思考,要对信徒的不同情况加以区分,分群牧养。  相似文献   

7.
肖安平 《天风》2016,(10):30-31
正爱的辅导是用基督的爱关怀、辅导、牧养、帮助人。在此是基督教的一种生命关怀方式:生命关怀与教牧辅导紧密结合,牧养加关怀,辅导加关怀,并且注重爱的辅导。这可以成为今天求索的一种教牧辅导新模式和教会牧养新方法,以加强生命关怀,促进教牧辅导的高效,提高教会牧养和生命关怀的质量以及教牧辅导的帮助转化能力。爱的解读:十架之爱有人给"爱"这样一个解释:十字架样式的爱(参约壹4:10)。这对爱作了深刻的理解。此爱是神圣的,有爱的特殊意义即爱的赎价:爱的赐  相似文献   

8.
邵珊 《天风》2018,(9):18-19
教会论所决定的教会牧养模式是一种教会处境化的产物,同时这样处境化的教会牧养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实现教会本质。现今,我们正处于为中国教会"质"的腾飞而努力的时期。因此,探讨为教会带来质的提升的教会牧养显得格外重要。1.中国教会的牧养模式需要中国化我们首先要清楚何为教会牧养?教会牧养是指为了促进实现"教会作为教会之本质"而使用的综合性教会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吴兵 《天风》2015,(2):8-9
<正>谁被赋予了传道的职分,谁就领受了基督里的最高使命。牧者当为自己谨慎、为全群谨慎,教会也当尊重上帝所设立的职分。这些年来,中国教会按立了许多圣职人员,在教会中从事宣道、教导、管理等牧养事工。虽然目前中国教会"羊多牧人少"的现象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但相对于以前,已经大有改善。这是让我们为之欣喜和兴奋的,但同时,作为一名服侍教会多年的牧者,我衷心希望在新的时代里,教会和牧者能够回归圣经教导,使被按立的圣职真正体现出其神圣性,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建  相似文献   

10.
岳清华 《天风》2016,(10):14-15
正教会的牧养工作可以善用网络资源,力求做到多元化的牧养、有效性的牧养。信徒多、工人少是目前中国教会极其普遍的情况,"牧养不力"、"教会供应不足"是大多数教会存在的问题。网络的普及本是好事一桩,却因为被滥用或误用而偏离它本应有的实质和功用。如何善用网络资源以丰富教会供应,笔者认为有三条途径可行。一、通过网络培养义工要改变牧养不力和讲台的供  相似文献   

11.
王志军 《天风》2005,(8):36-36
在基督里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所有恩赐都是宝贵的。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而我们信徒则是基督的肢体,作为肢体的我们,虽然有污秽和绉纹,但在神的眼中从未因肢体上的某个器官出现问题而抛弃他,而是更用心地关心他,医治他,在基督里我们自己做得再好也只是一点光、一粒盐,一点光容易被风吹灭,一粒盐容易被水冲淡——  相似文献   

12.
张燕琴 《天风》2011,(2):36-38
外来务工人员指的是农民工兄弟,他们用辛勤劳动为各大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中不乏基督的跟随者。离开了家乡的教会,他们能否在城里找到属于他们的神的家?对此,我们城市教会责无旁贷。本期每月话题,我们约请了三位城市教会同工,请三位牧者谈谈他们教会是如何牧养和关心外地民工弟兄姊妹的。  相似文献   

13.
司铎是教会的公开代表,并且有时更是基督,这个教会主人的代表。“代表”这一专有名词需要进一步的澄清。因为通常情况下,它仅仅只被用来指代代替别人的人。然而从神学上来讲,代表不是法律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机体上的概念。司铎被设定肖似基督,这样基督能把他当作工具,在他内工作。作为基督的奥体教会不是让她的司铎们在不同的地方祈祷或是敬礼,而是使其成为这一奥体的各个器官机体,  相似文献   

14.
张燕琴 《天风》2011,(2):36-38
外来务工人员指的是农民工兄弟,他们用辛勤劳动为各大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们中不乏基督的跟随者。离开了家乡的教会,他们能否在城里找到属于他们的神的家?对此,我们城市教会责无旁贷。本期每月话题,我们约请了三位城市教会同工,请三位牧者谈谈他们教会是如何牧养和关心外地民工弟兄姊妹的。  相似文献   

15.
<正>二、农村教会牧养出路初探1.建立农村教会与城市教会的资源互动代购农村优质产品,解决生计和经济问题,帮助农村教会做自养。农村教会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人才流失,信徒流失,教会贫穷,传道人生计无着而造成传道人流失,从而使得教会缺乏管理和牧养,又导致信徒流失,形成恶性循环。基于这一现状,帮助农村教会,首先需要解决传道人的生计问题,使他们愿  相似文献   

16.
牧养群羊,是主交托教会的使命。主日讲道固然十分重要,但牧养涉及大量具体工作,并非如此简单。牧养群羊既有主耶稣亲自的示范,还应发挥肢体的功能。事实说明,旧的由少数同工包办百事的牧养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教会的需要。我们需要反思、制定对策,并借鉴成功经验。本期继续这一讨论,以下几篇来稿,均为切身体会,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7.
<正>奥古斯丁曾说,离开了教会,人就无法相信。奥古斯丁这样说的目的,是强调基督徒与教会之间紧密的联属关系。在他看来,信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是在教会中发生的,与教会密切相关。离开了教会的教导和牧养,人就无法真正相信。为了强调教会与信徒割不断的生命关系,加尔文坚称教会是信徒的"母亲"。"母亲"的类比,不仅说明教会对信徒的重要性,也暗示基督的教会  相似文献   

18.
包智敏 《天风》2012,(7):41-41
基督教全国两会出版部致力于把好书带给教会。近来,我们着重出版了一批有关教会牧养和管理方面的优秀书籍,是因为看到各地教会在这些方面的薄弱。忙于应付日常工作的教牧同工,需要静下来读一些能够思考教会牧养和发展策略的书籍,借鉴其他教会的经验,使教会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陈明 《天风》2002,(7):31-31
新约圣经中提摩太前书、后书、提多书常被称为“教牧书信”。也可以说是保罗一生牧会的经验总结或是保罗临终留给提摩太和提多一封遗嘱。他教导他们怎样牧养教会和管理教会等一系列关于组织教会的事,当然这些教导也适合我们今天牧养教会。  相似文献   

20.
<正>基督的教会是一:基督在中国的教会是一。无论表面上看起来有多么充分的理由,任何造成教会分裂的行为都不过是人出自私心的借口以及人的罪性和软弱的记号,不符合上帝的心意,是对基督身体的撕裂。主耶稣基督在离开世界前,曾特地为教会的合一祈求,这个祈求显明了父上帝和基督对教会的心意。主耶稣这样祷告说:"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