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弹性设计思想作为当前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发展理念,在当前提倡"低碳经济""绿色建筑"的时代背景之下,倍受关注。文章研究、挖掘和阐释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文化中的弹性设计思维,发现存在于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中的多种弹性设计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古典园林对当代园林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古典园林来讲,它的描绘和发源一直是其核心内容,用中国文化的景观生态学去分析古典园林的特点以及含义,从古典的哲学体系中逐渐体现出景观生态最开始的部分以及最鼎盛的状态,其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就意味着最终的研究状态是要临界古典园林与景观生态的结合。我国古典园林庄重,典雅,自然,清幽,更主要的是讲究道法自然,意义深邃,我国古典园林的研究不仅可以推动当前环境问题的解决,还对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天慈 《美与时代》2014,(11):31-31
苏州素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现有69座古典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苏州古典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的水体设计,称之为理水。在古典园林中理水是至关重要的。自然界的水体多种多样,中国古典园林从大自然的山水中吸取灵感,园林的造景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园林是自然山水的缩影,理水的意境多源于自然界的江、湖、池、潭、湾、涧等。文章从古典园林理水的审美思想,寄情于园林山水咫尺山林的意境追求,艺术水体的艺术处理手法,水与其他造园要素的构成关系,以及现代园林理水的运用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力求在理解其文化精神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再现古典自然山水园林的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古典园林一向是古代士人寄托隐逸理想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它对代表城市"俗"文化的市井文化常常持排斥和贬抑的态度.而在岭南古典园林中,建筑和装饰却呈现市井化倾向,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的一门独特艺术形式,蕴含着深厚的艺术情感以及美学思想。作为古典园林体现艺术性必不可少的一项,"窗"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特有的魅力使其成为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一道独特景观。感受和解读古典园林中"窗"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挖掘其中包含的情感思想和艺术价值,会对当下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参考性。文章主要探讨古典园林艺术中独具特色的"窗",分别从古典园林中窗的样式种类以及作用、窗在古典园林中展现出的艺术性与美学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根据自身感受浅谈对创作的感悟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造园形式,传递着中国文化特有的韵味和哲学理念.中国园林中的"景",是园林灵魂和生命的集中体现.深入研究我国古典园林的置景形式,对打造具有中国精神的现代园林体系,有着方法和理念上的双重启示.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中国传统山水画是古人主观思想的二维体现,那么中国古典园林则是一幅幅呈现在三维空间中的立体画卷,可谓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并且在路径的转变、时间的推移中带领我们渐入佳境。那么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又是如何被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呢?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指导思想、艺术手法和意境传达几个方面入手,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之间的关系,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园林历来以"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造园意境闻名于世,在中国古典园林布局中,常有"无水不成园"一说,对于水体的处理在造园过程中处于灵魂地位。中国古典园林思想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叠石理水的设计手法独一无二,我们应从"心"出发,认真研习其思想,进行多学科交融学习,并结合时代需求传承并创新理水思想,以应用到现代景观中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园艺文化的精髓,是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独特的构造形式和深刻的文化意义,在世界园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面对世界园林文化的冲击,当代园林建设如何继承并发展古典园林文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情并符合人们日益提高的鉴赏需求的园林,值得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有追山逐水、亲近田园的追求。"高山流水,小桥人家"就是人们向往的生活,画师们描山绘水,便出现了山水画,匠师们堆山筑石,便出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写意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两者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们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文章旨在探究中国山水写意画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表现,古典园林从写意山水画中借鉴的美学思想,感受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自然、自由、意境的美,并给后世的造园艺术以启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山水画深受中国古典哲学的影响,体现着传统文人的审美观和自然情怀。中国文人不仅寄情于山水画,更将其融汇并凝练于古典园林的造景之中,从而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充满山水画意境的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使得二者从外在形式到内在审美意趣上都存在着相互关联。从此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景观的审美创造之源及造园的内在逻辑,有利于发掘"中国园林传统中的画境营造"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从而为当下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设计中"中国审美意境"的营造提供思想依据,同时这对构建具有自身文化本位的城市生活空间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思想受到儒家和道家的影响。若以老庄的思想为审视坐标,不难发现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理念直接受到了老庄空间美学的渗透和影响,具有"唯道集虚"的哲学特征和"气韵生动"的意境美特征,而这种意境的实现则主要是靠"隐秀"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4.
倘若大地是可以恣意变换的纸张,那么中国古典园林便是宣纸上的妙笔丹青,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虽方寸咫尺,但意在无穷。倘用一字以表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则此字为"意"。西方追求的规整匀称的几何美,美在其"形"相对而立。但所谓"美人在骨不在皮",这足以见得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里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在哲学、美学观的指引下,以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创造出不同于西式规则秩序的景观设计。它融合了建筑、绘画、文学等多门艺术,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其意境之韵美,是中国园林的灵魂所在。然而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在给中国带来突变的同时,也让我们丢失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对西式景观设计的一味模仿、推崇,抹杀了中式园林的造景艺术之美。有人认为古典园林造景艺术无法融入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是历史的倒退。近年来,国内设计师也试图突破西方固有设计模式,适当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创作出许多好的设计。因此文章将基于活化中国传统园林造景文化的态度,通过探讨中西园林景观造园的思想、手法等的对比,引出当今中国景观设计出现的问题,进而思考如何进行东西文化的契合与重构。  相似文献   

16.
承德避暑山庄中“天人合一”的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有第二政治中心之称,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自然山水式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引自然山水入园,追求"天人合一、物我相容"的理念,展现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四大特征: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揉融、诗画的情趣、意境的蕴含。这是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世界其他园林的特征之所在,更是当下现代园林艺术、环境设计、景观营造等相关领域中我们应更去探究和发展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天人合一"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山水画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不断的向前发展,并且在这一期间受到中国传统山水风景画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两者的关系在一定的时期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自唐宋以来,造园思想开始渐渐以诗情画意为主导,在此思想的影响之下,开始形成了含有中国独特风格的山水风景画类型的古典园林。由此可见,古典园林与山水风景画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伴随中国城市化运动的发展,现代景观也同步发展了近百年,尽管在理念、艺术形式、功能上受到多个时期的各种艺术和思想运动的影响,在形式和功能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围绕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的讨论却一直是不变的话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的特点、形式、理论的分析,寻找两者之间结合的契合点与相互借鉴的可能性与中国现代园林的民族与文化地域性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体现与应用,并对江南园林文化与审美意境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道家思想与江南园林审美文化间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0.
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它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仅起到组景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园林意境的生发,寄托着我们民族的基本哲学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