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动画片《Coraline》的角色造型具有大众审美性,运用写实的表现手法,角色设计简洁、醒目,糅合了传统橡胶泥动画人物设计手法和动作特性设计,运用布偶动画与3D动画相结合的逐格拍摄制作方法,使角色呈现一种奇异的质感和性格,栩栩如生。成功的角色性格塑造离不开角色的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有主次地对角色进行影片性格定位,通过细腻的动作、恰当的服饰和对白综合塑造角色性格,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让观众通过对比,自己对角色进行性格判定。  相似文献   

2.
张冰 《美与时代》2014,(9):87-88
从动画造型在动画剖作流程中的重要性和目前的教学现状分析如何通过基础造型训练和分忻优秀作品,主题练习等实训项目环节使学生能够掌握动画角色设计的构思、表现方法,设计出符合角色性格特点,塑造出鲜活角色形象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陈超 《美与时代》2014,(11):110-110
随着三维影视动画的不断发展,动画逐渐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动画的角色设计一般来说包括造型、性格、表情与动作。  相似文献   

4.
僧丽君 《美与时代》2014,(12):107-107
许多经典的动画造型曾给我们留下过非比寻常的轻松与快乐,是其他任何一种艺术所不能给以的,这正是动画造型艺术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特征。一部优秀的动画造型在整部动画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整部片子的灵魂,它们主导着整部动画片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以及风格趋势等等。在片中,优秀的动画造型不仅仅局限于动画影片的本身,而是独立于影片之外的意义和价值。优秀的造型凭借奇特、夸张的造型设计,幽默、机智的性格特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而赢得了各个年龄阶层人们的喜爱,从而构成巨大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全球化语境,在动画的剧本创作、画面塑造、角色造型设计、角色动作设计上,探寻当下中国动画在美学风格方面的开拓与发展,研究中国动画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结合点,以期为中国动画在今后的发展中提供一些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动画角色是动画片的基础,好比演员与故事片的关系。角色造型设计就相当于故事片导演在选演员,不同的角色造型会形成不同的动画艺术风格。而角色造型设计只有遵循动画的创作规律,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创造出符合影片风格,并更具个性和可发挥性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谢浩 《美与时代》2014,(2):121-121
假定性在动画创作每个环节所起的作用都不可忽视。从剧本、角色、场景到最终的成品,假定性如一个系统的体系影响着整部作品的艺术效果。动画场景设计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的工作量也较为庞大,除角色造型以外,影片中所要出现和用到的一切物象的造型设计都属于场景设计的范畴,动画场景如同戏剧中的舞台,是动画角色的表演空间。场景在动画中起到交代时空、营造氛围、刻画角色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角色设定对动画影片的制作和运行非常重要,动画师综合运用色彩、动作、外型等因素塑造的一个个具有生命力和个性特点的角色,会深深地印在观众的脑海中。可见,角色设定在整个动漫产业中是最基础、最具体的工作。本文就角色的造型、色彩、动作及风格等对消费者的影响进行分析,以阐明角色设定在动画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黄小松 《美与时代》2013,(2):113-115
粘土动画创作中的角色要具有特殊的造型元素,角色的各个元素的夸张、对比等可使动画形象在遵循真实原则的前提下得以美化升华,而角色造型中的骨架可以使角色的夸张增加动画的趣味性、深化主题的作用。定格动画,是通过逐格地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从而产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得到的任何奇异角色。粘土则是定格动画中最常见的材料。粘土动画是定格动画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李晨 《美与时代》2014,(1):25-26
线是一切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的重要手段,在室内空间领域扮演一个重要角色,是室内空间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例分析“线”在室内空间造型中的具体应用,可以总结出“线”在室内空间造型中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1.
刘晓晨 《美与时代》2014,(11):111-111
动画角色是动画影片中的灵魂,成功的动画角色可以生动传神,引人入胜的的传达影片想要表达的思想,并且能够表现出角色独特的魅力。使动画角色更加的深入人心并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郑云鹏 《美与时代》2015,(1):100-102
眉毛是人类独有的情感表达器官。眉部、眼睛、嘴巴以及其他面部肌肉共同组成了面部的表情系统。嘴巴和眼睛在情感传递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常常被提及,眉部在这方面的作用却少有论述。动物角色们正是多了眉部这一个小小的面部器官,在动画师手里便更能灵活地将角色的感情、思想、情绪通过它传达给观众,使其更加鲜活生动。通过夸张眉毛的形状变化,可以加强角色的情绪和情感的表现力。不仅仅是人类角色,在动画中,动物角色的眉部设计也早已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王峥 《美与时代》2014,(8):98-98
动画片中场景与角色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场景起到为角色服务的作用,而角色则必须适应于场景的局限与约束。巧妙安排场景与角色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画片的叙事结构、表现手法和剧情发展是否合理,也是衡量一部动画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通过以美国动画片《丁丁历险记》为参考,展开对动画角色与场景在动画片中的设定及联系等相关论述,力求从中总结规律并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剪纸动画起源于1958年,20世纪90年代后一度销声匿迹。其在造型上讲究概括、简洁,往往夸张地表现角色形象;在色彩上经常使用"浓墨重彩";在动画制作上使用定格拍摄,使得动画动作十分生硬;其在角色表情及动作表现上也"不完美"。如今,新媒体技术颠覆了传统剪纸动画的制作方式,完善了剪纸动画表现角色表情及动作的缺憾,角色动作也更加细腻、完整、流畅。同时,新媒体技术也拓宽了剪纸动画的展示思路。在未来,动画设计师也许只要一台电脑、一部平板、一个手机都能够设计制作出精彩的剪纸动画。剪纸动画艺术还应该走出国门,突破传统束缚以更高的观赏性、艺术性展现在世人面前,不断提高剪纸动画的经济效益,推动中国剪纸动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晨旭 《美与时代》2013,(9):115-115
在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中,除了角色的造型会令观众过目不忘之外,这些活灵活现的动画角色声音,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动画的不断发展,配音创作对动画片的影响也将变的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杰出的青年戏曲表演艺术家,王青霞扮演了大小近百个角色,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她的成功在于她对表演文学的开掘、将角色心理活动形象化、技术化,充分发挥表演造型空间。这是她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始,中国动画逐渐进入发展迷茫期,"中国学派"在世界的辉煌地位不复存在。如何再现辉煌,紧跟时代发展,成为近年我国新一代动画人迫切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皮影戏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造型独特,能为动画造型创作提供灵感。皮影艺术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思考、对信仰的不断攀升,由于不同皮影戏的角色都承载了人们不一样的精神信念和感情思维,故而这些角色是鲜活的,有生命的,这恰恰特别适合用动画艺术形式来创作表达。  相似文献   

18.
角色是动画片的银幕形象的主体,在动画片中塑造一个或几个个性鲜明独特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结合毕业作品《半瓶水》中的角色性格塑造可以知道,环境、动作、对白都是影响动画片中角色性格塑造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动漫造型是决定动漫玩具衍生产品开发的关键因素,深入人心的动漫造型被设计成玩具后,不但可以让动漫形象更贴近生活,也能够反过来给动漫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但是在动漫造型与玩具设计制造相链接时,我们的设计者往往忽视或者轻视了动漫造型对后期玩具衍生品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萍 《美与时代》2013,(12):133-133
传统剪纸艺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主题内涵、艺术风格都蕴含人类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从传统剪纸艺术自由的形式特征、夸张变形的造型手段以及独特的平面化构图方式三个方面对动画艺术创作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丰富动画艺术的文化内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凝聚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