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中国画的线条美学的延续是被人经常提及的,从中国画的线条美学切入,我们能够更为清晰地发现传统中国画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而这种注重笔墨线条的中国画在美术史上有着繁复的形态,也充斥着变化与革新.  相似文献   

2.
张锐 《美与时代》2023,(5):58-60
中国画既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与艺术体现。以中国画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简要论述中国画创作中的笔墨观,重点从骨法用笔、笔墨线条、留白、主客观融合、意境营造五大方面阐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中国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现代发展中面临着笔墨精神溃散的现实困境,唯有扎根民族土壤,坚持民族寻根,弘扬与传承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对中国画传统笔墨技法进行传承与创新,才能推动中国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千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有着自己完善独到的美学理论.中国历代画家正是运用这些美学原理,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而他们的艺术思维、美学思想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导和重要影响.经过历代美学家、艺术家的研究和实践,将中国传统哲学的"有无"思想有机地融入中国画的"虚实"理念之中,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运用笔墨进行创作时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笔的运用技巧、墨的比例关系、线条的运用等。画家在创作时根据创作意图及构思布局等进行起笔、行笔、收笔等,借助泼墨、积墨、破墨、蘸墨等技法来展现画作的意境,并运用线条进行画作创新,从而使中国画笔墨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故对中国画笔墨的艺术表现形式展开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从宋元文人画发展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其间社会、历史及人们的思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依旧有着很强的艺术生命力。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美术界还是设计界,中国画都已经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名词。我们从中国画的演变历史中也可看出不同时期绘画风格的演变,亦能领略到不同时期的社会风尚。通过对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发展脉络的梳理,特别是从文人画向现代中国画演变的每一处细小变化着手,来分析文人画的艺术特点,可以感受中国画的魅力和文人画永恒的笔墨精神。  相似文献   

6.
问:就画种而言,中国画所特有的本体语言凝聚了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从中国画里,可以透析到精博的中国画美学意蕴.从目前中国画的写生和创作来看,写生是面对自然,想请老师谈谈自然美在写生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茅蕾 《美与时代》2023,(8):24-26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画在技法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受到西洋素描的影响,更加注重造型的构造和光影的作用。关于在中国画中引入素描的优点和缺点早就引起了许多争论。素描是一门以写生为主要内容的艺术,也是中国美术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中国画特有的审美形态决定了中国画专业在造型教学中的着眼点必须与传统绘画相适应,将素描的优势应用于其中,探索出符合中国画的用线以及塑造方式。从中国画创作的角度深度剖析素描与中国画创作的异同及现状之间的关系,在传承中国画创作内涵的同时促进素描外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阐述中国画的概念,而后以中国画的构图特点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中国画的构图技巧及中国画意境美的表现路径,以期提升中国画绘画水平,推动中国画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关于气韵     
彭锦辉 《美与时代》2014,(4):121-121
谢赫六法中首法即是“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价值尺度,“气韵”成为中国绘画的本体元素。气韵是中国画中极其重要的审美范畴,也是中国画审美特性和审美标准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气韵”为我们提示着一种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靳祺 《美与时代》2015,(3):69-70
中国画是画家把个人的主观感情与客观事物相结合,从而表达一种提炼过的审美体验。园林设计和中国画的传统美学理念是一致的。如果说中国画达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游居之境,那么园林设计则在于设计者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实地建造出来,使人能够真正地行走在画意、生活于画境之中。所以,园林当之无愧地是体现建筑艺术中"移步换景,如诗如画"、"诗情画意"的代表,更是中国画的实际再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为适应时代发展,在发展中不断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进入现代,文化环境更加包容、开放,中国画也势必融入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元素,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刻上时代印记。为此,从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出发,围绕中国画的当代性特点及发展创新途径进行论述,以期通过不断追寻探索,推动当代中国画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的灵魂在于线条。从古至今,中国画中线条都具有独特的造型能力和非凡的艺术价值。线条不但勾勒被画物的基本形态,而且还可以表现被画物的动态韵味之美。笔墨线条与中国画的留白相结合能描绘出画面的流动性和协调性,使作品更具欣赏价值和艺术韵味。线条是中国画的根基,中国画的根源是线条。线条是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并不属于其他绘画领域。看似简单无聊的线,是最具有韵味特色的灵魂,是国画的内涵,是画家的内心,是国画看似简单却十分有难度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等。就单单从美学角度而言,中国画包含了内容美与形式美。传统的中国画按其内容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类。文章拟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形式美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目前我国许多的高等院校都开设了中国画专业。中国画专业是美术专业的其中一个部分,但是相对于其他美术专业而言,国画专业教学的方法与理念都相对落后。存在着许多教学上的弊端。所以我们要在认识和分析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和弊端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切实有效的对国画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意象造型是中国画的基本造型观,是依据客观对象以意取象,即以画家所要表现的主观精神需要来创造艺术形象的造型方式。在中国画中,意象造型观主要是通过笔墨、线条、色彩及章法布局和虚实相生的空间构成方式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的线条艺术是一种独特的造型手段,具有其特有的艺术特点和艺术魅力,线条的虚实、疏密、枯湿、浓淡、疾缓等变化万千,与书法线条同宗同源,异曲同工。中国画线条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媒介手段和艺术形式,对中国画的审美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新的文化交流和国际化的趋势,使得中国的绘画艺术将以史无前例的丰富内容和坚定自信的姿态去迎接意识形态前沿的冲击。多元格局形成的趋势,促使中国画必须在国际现代化进程中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又能被国际化社会所接受的形式。保持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大胆地对中国画进行实验,加强中国画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既要保留纯粹的审美精神、宇宙观文化哲学,提高中国画的现代韵味,又要在中两交流中兼容并蓄,并注重拉开与西方艺术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王毅 《美与时代》2016,(9):62-63
中国画即是国画,是汉族的传统绘画方式。其运用水、墨、彩作画于娟、宣纸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从技法层面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与理解,其中具象与写意的技法更为中国画增添了异样韵味。几千年来,各朝各代的画家都力求在画面中体现独特的韵味,而韵味在中国画中的具体体现方式也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19.
徐悲鸿先生提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的确,素描能很有效地解决中国画造型基础训练中的一些问题,而且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语言。中国画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早已形成完备的系统,素描成为中国画的造型基础训练方式,对中国画的影响很大成分上表现为它使传统的审美观和表现语言发生了改变,也使中国的传统美术教育方式发生了改变。当然,素描对中国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物画方面。素描造型的基础源于西方,但是我们并非要全盘吸收与接纳,而需要一个转化、变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世纪以来,改革中国画的呼声此起彼伏,一些中国画的改革者们总试图从中国画的命根子上开刀,改变或取消其赖以存在的工具和材料,赶走书法,打倒笔墨,取消传统。其实,这种观点既武断又幼稚。无论中国画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其产生、发展始终都离不开博大精深、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丰厚的滋养地。其中,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书法,进一步说是书法的笔墨精神,乃中国画赖以生存、发展的支撑。因此,取消了书法,取消了笔墨精神,中国画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成为畸形儿,甚至最终走向灭亡。为了正本清源,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多角度探究书画的内在关系,并结合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及艺术发展规律来论证中国画。有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保障,即有书法、有笔墨的参与,中国画的发展前景应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