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葛美华 《天风》2006,(2):42-43
今就“不要惧怕,只管站住!”为题分四个方面与兄弟姊妹共勉。一、站稳根基 1、以色列人的软弱以色列人靠着上帝的能力(上帝藉着摩西降十灾出埃及),带着上帝的应许(上帝应许以色列人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迦南)离开为奴之地埃及。当以色列人满怀喜乐,靠着上帝的带领向迦南美地行进中,上帝却任凭法老的心刚硬,目的是上帝要在法老和他全军身上得荣耀,让埃及人知道上帝的能力。以色列人行至红海边上靠近比哈希录对着巴力洗分,在他们安营的地方法老一切的马匹,车辆,马兵与军兵追到以色列百姓,以色列众人面对的是前  相似文献   

2.
留下了什么?     
李爱莲 《天风》2014,(5):48-48
媳妇愣了一下,答道:"从小我看妈妈都是这么做的,我也不晓得为什么……"大女儿柔柔读高中时,常和我讨论未来的人生方向。有一天,当时13岁的小女儿加加突然说:"我知道长大要做什么工作了!"我停下手边事情,好奇地问:"做什么呢?"加加以坚定的语气说:"我以后要到‘蒲公英'上班!"我笑着问:"为什么?是因为爸爸妈妈在这里工作吗?"加加摇摇头说:"才不是呢!是因为我很喜欢看《蒲公英》的故事,而且我知道这本月刊让很多人获得盼望。  相似文献   

3.
李爱莲 《天风》2012,(10):48-48
记得在好多年前,我开车带着小女儿加加出门,坐在旁边的加加突然凑近驾驶座,看着我的脸大喊:"妈妈,你的眼角有鱼尾纹耶!你老了!"接着又愁眉苦脸地说:"哦!妈妈,我才念小学,你千万不可以老得太快!"我笑着问加加:"老,是很自然的事情啊!你担心什么?"她回答:"妈妈老了,就代表我们可以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呀!"  相似文献   

4.
吴兵  吴新望 《天风》2018,(5):8-10
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经文:约19:25-27每年5月第二个主日,是一个属于所有母亲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歌颂母爱、赞美母爱,并以不同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恩之情。虽然这个节日来自国外,但它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成为了全人类的节日。  相似文献   

5.
渊声 《天风》2011,(5):64-64
问:我是个初信者,近来遇到的一件事让我很为难,不知该做不做?于是询问年长的姊妹,姊妹说:"圣经没说不可以,可行!"可恰巧又遇上另一位弟兄持反对意见,他说:"圣经哪里说可行?不行!"……对同一件事,却有两种明显相反的意见,叫我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6.
渊声 《天风》2012,(5):60-60
问:我是一个多年在教会服侍并即将步入中年的牧师,由于教会工人少而每日忙碌,根本没时间顾家,常常忽视对妻子和孩子的照顾。为此,妻子十分不悦,时有怨言,甚至说:"你不好好管理自己的家,怎能管理好神的教会?"(参提前3:5)而我整天劳累后筋疲力尽回到家还要受太太的"数落",心里也非常委曲,就反唇相讥:"人若爱上帝不胜过爱妻子、儿子,就不配做耶稣的门徒!"(参太10:37-38)……就这样,我们常用"神的话"争吵,想想也实在不应该。可是,面对繁重的牧养任务与压力,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相似文献   

7.
渊声 《天风》2018,(2):43-43
最近,听到一个笑话:一个墨西哥的妇人生下第七个孩子,妇产科医生打电话给她丈夫说:"也许你应该考虑计划生育。"那丈夫听后很不高兴地说:"医生,你要知道这是上主赐给我们的!"医生说:"是的!一点没错。可是主也时常降雨给我们,你为什么撑伞呢?"  相似文献   

8.
李兰成 《天风》2004,(9):12-13
认识上帝是慈爱的,我们的回应是爱神爱人。 约翰一书4章8节:"上帝就是爱"。这个爱有什么特点呢?人间的爱,比如父母对子女之爱,夫妻相互之爱,朋友之间的友爱,都是人间的亲情友爱,是非常美好的。上帝的爱要比这个爱还要深,还要广。 1、是永远的爱。耶利米书31章3节,是先知耶利米对那些遭遇艰难,甚至国破家亡的以色列人说:  相似文献   

9.
渊声 《天风》2010,(7):63-63
问:我信主多年,明白一些基本要道,在主的光照中自己的价值观较过去也有了很大改变,所以我觉得自己已经重生了。但是,偶尔我也会软弱甚至犯罪,心里挺痛苦的。今天读到《约翰一书》3章9节说:"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我就怀疑,我是否真的是"从神生的"?重生之人还会犯罪吗?请赐教!主内姊妹:小欣  相似文献   

10.
刘凌维 《天风》2018,(8):55-55
一个爱好写作的姊妹在她公众号的文章中,讲述了自己幽闭恐惧症逐渐减轻的见证,她原来无法单独乘坐电梯,现在基本可以一个人乘坐。在评论区,有不少类似"靠主刚强,不要恐惧"的劝勉,也不乏过激的言词,有一条评论说:"爱里没有惧怕,幽闭恐惧症不属于上帝!"这位一向率直的姊妹直接反问说:"癌症属于上帝吗?一些爱主的弟兄姊妹患癌症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1.
雪峰 《天风》2013,(5):63-63
某年高考前的一天,我在教会里接待了一位专程前来找我的老姊妹。她对我说:"请为我的孙子祷告,他要参加高考,祈求上帝帮助他考上好的大学。"我问:"平时成绩怎么样?"她答道:"很差,靠着他自己,根本没有考上的可能,所以才要求主帮助,因为在人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姊妹的话语中,流露着真情,也充满了信心,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盼望没有实力的孩子考上大学,在感情上是没有问题的,我完全理解她的心情。可是,因此祈求上帝施行"神迹",在信仰上是存在问题的。于是,我委婉地对她说:"我可以为你的孙子祷告,但只能求主帮助他正常发挥,而不能要求上帝必须使他考上好的大学。"姊妹不太情愿地点了点头,我们一起做了祷告。结束后,我送她走,她再次叮咛我,他们全家都非常希望孩子考上大学,就这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2.
永谊  乔真 《思维与智慧》2008,(10):13-13
有一个人,急匆匆地去找到上帝,他说:“上帝,你是无所不能的主,我有一个难题,希望你能帮我解答!”  相似文献   

13.
倪光道  吴新望 《天风》2014,(5):12-14
经文:《申命记》17章14节至20节28章13节至14节《马太福音》20章26节至28节题记:"作首不作尾"不是高高在上,作成作福,而是谦卑服务,做众人榜样。在《申命记》中,摩西照上帝的旨意重申诫命、祝福以色列人,并传达了上帝的一个应许:"耶和华就必使你作首不作尾。"(参申28:14)这个应许当初虽然是对以色列人说的,但如今也是对我们说的。  相似文献   

14.
玛拉与以琳     
陈志华 《天风》2010,(9):39-39
在红海大胜埃及军兵后,以色列人带着无限的崇敬,向神大唱赞歌。然而,这份空前的喜悦,转眼间就被玛拉的怨言所代替。这情绪反复之快实在令人唏嘘!圣经说:“摩西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到了书珥的旷野,在旷野走了三天,找不着水。到了玛拉,不能喝那里的水,因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玛拉”(出15:22—23)。玛拉究竟是何地,如今无法考证,倒是其字义“苦”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以色列人在此地真实的经历。旷野本是缺水之地,连续三天不得水源,  相似文献   

15.
陈志华 《天风》2011,(2):10-10
在耶和华的帮助下,约书亚带领以色列百姓以所向披靡之势挺进迦南,得为业之地,不论是涨溢的约旦河水全然断流,还是坚固的耶利哥城墙的猛然倒塌,无不显示出上帝独行奇事的大能。但在约书亚率军与五个亚摩利王争战时,出现了更让人难以置信的天象奇迹:"当耶和华将亚摩利人交付以色列人的日子,约书亚就祷告耶和华,在以色列人眼前说:  相似文献   

16.
《天风》1998,(8)
上主说:“我用亚述作棍子责打惹我发怒的人。我差亚述去攻击无法无天的国家,就是那惹我生气的人民。” 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他们一蒙恩,没有过一个半月,就悔约。尽管上帝用了种种方法来吸引他们回归,他们仍是我行我素,相应不理。最后只得用其他的国家作为他的工具来惩罚他们。上面所引用的章节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幸好上帝是真神,虽然以色列人老是吃败仗,他们都是怪自己,从来不怨上主没有带好他们。  相似文献   

17.
“你们应当称谢上主,因为他是至善的,因为他的仁慈永远长存。你们要说:拯救我们的天主,拯救我们;从异民中召集我们,救出我们,好让我们称颂你的圣名,以赞美你为夸耀!上主以色列的天主,应受赞颂,从永远直到永远!全体人民答说:阿门。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2,(10)
下面的喻道故事,不知弟兄姊妹们看了有何感想?一个人走过海边,看见另一个人想跳海自杀。他走上前去劝说:"先生,不要跳下去!"他说:"生命是美好的嘛!你是无神论者还是有宗教信仰的人?"那人答:"我有宗教信仰。""佛教、道教……还是基督教""基督教。""罗马天主教还是新教?"  相似文献   

19.
耶肋米亚先知书18:1—6记载:"上主向耶肋米亚说:‘起来,到陶工家里去,在那里我要让你听到我的话。’我便到陶工家里去,看见他正在转动轮盘。陶工用泥做器皿,若是不完美,他便依照陶工的惯例再做一次,或做成另一个器皿。于是上主对我说:‘以色列人哪!难道我不能像这陶工一样对待你们吗?——上主说。以色列人哪!你们在我手中、就像泥土在陶工手中一样。’"我读到这段圣经时,感悟颇多,感谢天主之情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民族有一个优良的信仰传统,即是家庭的信仰教育和信仰生活。 上帝教导以色列人的圣经说:“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6:4—7)日后,当他们的儿女问及上帝颁布的律法的意思时,作父亲的有责任把上帝怎样带领他们的祖先出埃及的经过,给他们详细地加以解释(参申6:20—25),以色列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