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姚鹏 《四川心理科学》2014,(12):157-157
文明以降,人逐渐走上自然的中心地位,古希腊时期的普罗泰戈拉声称:“人是万物的尺度”,虽然与现在的人比较起来,那时候人还比较赢弱,到了近代的康德也同样理性地发出“人为自然立法”自信的声音。人是如何成为万物的尺度?人是在生存中把自身历史化,自由化,这主要是人类本身的对象化意识被在生存申开发出来;由此不是什么的什/1-,就在人的对象化意识中被带上前来成为一物;走上前来的一物把不是什么的什么在转化过程中开显出来的尺度交付给人,使得人成为万物的尺度或者人只是万物尺度的促成者,拟或人只是万物尺度的开发者。  相似文献   

2.
黄幸平 《天风》2008,(14):22-24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境界     
生命是什么?对人而言,人的生命就是灵魂与肉体的结合。肉体是有形可见的,因此在芸芸众生中,可辨别那一个是“自己”;灵魂是看不见的,但灵魂会思考,当思考到灵魂的施予者———上主时,才真正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死亡又是什么?信仰告诉我们,人的死亡就是灵...  相似文献   

4.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郝立新:邓小平理论与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纪之交反思近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时,自然会思考这样的问题: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创造性贡献是什么?我认为,只有把这一理论置于20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5.
中西自然法哲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这样一个题目做文章,一些人或许会顿生疑问:中国古代有自然法吗?笔者的回答是:中国古代当然没有“自然法”这一概念,但无其名并不等于无其实,若根据西方学者给自然法所下的定义(自然法即道德法)来看,我们可以说中国古代有自然法。那么,自然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与人定法是一种什么关系?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有必要回溯一下西方自然法学说的历史。一、对自然法学说的历史考察“自然法”的英文名称是naturallaw,即自然的法律或自然法则之意。自然法学说起源于古希腊,后被古罗马法学家、中世纪神学家、近代自然法学派和现代自…  相似文献   

6.
水的硬度是多少?很多人会说:“水有什么硬度?即使有也是很微小的。”的确,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水确实没有多大硬度,柔弱得让人难以联想到“坚硬”这个词,但是如果是没有丝毫杂质的纯水呢?  相似文献   

7.
爱国爱教对我们基督徒来说至关重要,一个没有自尊心不爱国的人,一个缺乏爱德信仰的人,实在是太可怜了!太可悲了!所以,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要自强、自爱,必须知道爱我们的国家与爱教同样重要。如果国家不壮大富强,你个人再有钱有什么用?如果国家没有稳定,你的信仰再坚固、平安也是没有保障的。如果国家没有尊严,你再有地位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8.
再义 《思维与智慧》2011,(11):25-25
人生来是做什么的?在忙碌的时候,很少有人考虑这个。谁要是提这个问题,旁边的人可能会叽笑,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呀?  相似文献   

9.
谷雨  苏民 《佛教文化》2009,(5):91-94
一、引自 每天早上出门时,你大致会知道,今天要去些什么地方,做些什么事。可是,有多少人能说得出,你的一生会走向哪里?做些什么?归往何方?或者,你余生要完成的任务有哪些。  相似文献   

10.
宋朝文学家苏东坡和佛印禅师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两个人在杭州同游。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佛印答:“这是飞来峰。”苏东坡又问:“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佛印说:“一动不如一静。”,东坡又问:“为什么要静呢?”佛印说:“既来之,则安之。”后来,两人走到了天竺寺。苏东坡看到寺内的观音菩萨手里拿着念珠,就问佛印:“观音菩萨既然是佛,为什么还要拿着念珠,到底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95,(3)
佛法是什么?佛法就是圣谛佛法是什么?这一问题使很多人模糊困惑。人们常问:佛教是哲学呢?宗教呢?或是一个生活方式?简单地说:佛教既广大且精深,再巧妙也不能归纳于一狭窄的范畴。当然,佛法包括哲学、宗教或生活方式,可是佛法确又不是限囿于以上范畴之内。以某些...  相似文献   

12.
人的自觉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目标和重要组成部份,人的现代化必须优先于社会现代化。那么,什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志是什么?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对此,理论界众说纷坛。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它表现为人的多种品质的综合,诸如人的身体素质、智力素质、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人格品质、交往能力等等,并通过这种在“应该”立场上的主观推断,指出人的现代化的实现主要靠教育和培养。对这样一种理解和…  相似文献   

13.
佛教文摘     
佛教文摘达生摘编者按佛法是什么?是宗教?是哲学?是科学?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佛法的内容本身.任何一个真诚地想要解决人生问题的人,都应该努力了解佛法。宇宙无垠、时空无限,生而为人、不过百年。既有此血肉之躯“身”,又有此能思能感之“心”,非如草木无情,...  相似文献   

14.
对手是什么角色? 对此,迈向成功和已经成功的人,无不进行长久的思考和精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修道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不知被多少人问过。修道的真正含义到底是为什么?人们常讲到天主是爱,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开始越拉越选。人们所追求的是自己的目标,利用各种手段满足自己心灵的那份欲望。我们作为修道人是否被这一切所同化呢?对周围的人、事物都漠不关心,我们的心正在慢慢的偏离耶稣交给我们的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一对家住衢州山区的小夫妇来到上海打工,一年下来一共只存了万把块钱。两人觉得这样打工也不是个出路,于是商量着是不是也做点什么生意,但问题是两人没什么本钱,该做什么生意呢?  相似文献   

17.
倪光道 《天风》2013,(11):18-19
这两处经文,第一句话都是“你们不要论断人”。通读新约圣经,发现“论断”一词总共出现了24次。“不要论断人”这个教训有什么意义?大家是否真正明白并遵行了呢?  相似文献   

18.
精彩比喻     
1920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在一次会议上作报告。当时,有些农民对工农联盟的重要性不甚理解,向加里宁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对于苏维埃政权来说更珍贵,是工人还是农民?”对此,加里宁提高嗓音反问道:“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更珍贵,是左腿还是右腿?”农民们听了以后欢呼起来,掌声经久不息。  相似文献   

19.
精彩比喻     
1920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在一次会议上作报告。当时,有些农民对工农联盟的重要性不甚理解,向加里宁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对于苏维埃政权来说更珍贵,是工人还是农民?”对此,加里宁提高嗓音反问道:“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更珍贵,是左腿还是右腿?”农民们听了以后欢呼起来,掌声经久不息。  相似文献   

20.
斯人 《天风》2003,(8):U002-U002
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说,“夫子,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这个人听完耶稣的回答以后.忧忧愁愁地走了。留下一个背影,满有怜悯的主耶稣有何感受呢?他会对自己的服事结果满意吗?他会轻易让一个灵魂更加孤寂和漂泊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