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卿希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道教研究学者、道教史及地方道教研究的开拓者和引路人,不但重视中国道教的研究和发展,而且还更为关注地方道教及地方道教史的研究,对中国道教和地方道教的研究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纲》《中国道教史》《中国道教思想史》《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等著作,不但促进了中国道教的研究和道教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于地方道教的研究和地方道教文化挖掘、开发、应用及其经济文化建设等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探求卿先生在中国道教史的研究方法、体系构建和践行指导,对于引领地方道教文化及其地方道教史研究,践行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实事求是的学术品格,史论结合的文风文采,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粹,促进道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日,巴蜀书社隆重推出了卿希泰先生<道教文化与现代生活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9月第一版,计40余万字)一书.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王育成先生编著 ,张继禹、洪百坚策划统筹的《道教法印令牌探奥》一书 ,已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 ,对道教法印令牌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 ,并以大量实物印图 ,揭示了道教法印及令牌的历史画景。是近现代第一部研究和展示道教法印令牌的专著。该书大 1 6开 ,印装精美 ,彩图量大 ,既是一部专著 ,又是一部画册。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和收藏价值。该书定价 2 88元。凡购买五册以上者可享受七折优惠。欲订购请与《中国道教》发行组联系。《道教法印令牌探奥》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4.
<正>道教史研究一直是国内外道教学术界所瞩目的研究领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了两部分别由卿希泰先生和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这两部著作既是道教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也是百年来道教研究的重要成果。随着道教研究的深入发展,地方道教史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域特征显著。道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其传播、发展也深受各地地域特征的影响,而通史性著作在这一方面有所忽略。因此,正如卿希泰先生所说,开展地方道教史研究"才能推动道教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199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卿希泰先生主编、詹石窗先生执行主编的《道教文化新典》(以下简称《新典》)一书。该著作是道教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她的各个篇章就像一扇通往道教文化“妙”处的门,必将推动国内道教文化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道教文化,广义指“凝结”了道教精神的一切存在;狭义上则是指道教的精神形态,诸如道教哲学、道教仙学、道教医学、道教科仪、道教音乐、道教美术、道教文学等。(详见《新典》第5页)《新典》所谓的道教文化主要是就狭义上说的。《新典》内容宏富,全书共十二编,每编三章。具体章目如…  相似文献   

6.
2000年8月31日至9月3日,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和江西九江道协、庐山仙人洞道院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庐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在江西庐山宾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研究道教的专家、学者及道教界人士80余人。会议围绕“道教文化与现代生活”这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生活道教”这个话题。现将有关会议的情况综述如下:一、关于“生活道教”的话题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生活道教”的问题,张继禹道长在这次会议上,作了“践行生活道教,德臻人间仙境”的主题发言。认为面对21世纪的来临,世界各种文化和宗教为了在社会…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2012年6月,袁名泽博士的新著《道教农学思想发凡》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盖建民先生主编的"道教科技研究丛书"之一.该书从纵横两个方面剖析了道教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关系,理清了道教农学思想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盖建民教授在书的序言中高度评价了此项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他认为,此书是道教科技研究的一项新成果,是国内外第一部以道教农学思想为主题的专著,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了道教科技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文摘     
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现代价值卿希泰在2006年第4期《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文章《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作者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就在道教”这一论题。一、道教的思想来源是多方面的,它对中国古代的许多传统文化都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这些古代文化思想,汇集在道教之中,并借道教的经典存留下来。二、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了深刻影响,其中某些影响至今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构成中仍然…  相似文献   

9.
从不同学术进路展开的,关于道教信仰的实践与观念的研究日益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不断丰富我们对道教信仰的内在特征及其与中国文化腠理之间的复杂联系的认识。由此,“道教是什么”的理论课题也逐步被“什么是道教”的具体研究凸显出来。就学理上看,处理这个一体两面的问题,需要有多面相的视角综合,即我们需要一个复数的道教才能充分阐发道教信仰基于社会生活的本土性。从另一个视角看,面对现代社会生活和知识模式的道教信仰,需要有一个内在自洽的自我叙述性义理建构,以展开其应有公共空间及当代价值,加入具有当下性的本土社会与文化生活。道教的义理建构需要内在的一贯性,而这一单数的道教可以成为道教学指向的复数的道教的映照和渊鉴,形成学术潜力和信仰活力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教》2002,(4):52-52
《中国道教》前副主编长虹先生 ,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2年 6月 2 3日上午在北京仙逝 ,享年 86岁。长虹先生原为《光明日报》总编室副主任 ,1986年— 1993年聘为《中国道教》杂志副主编 ,参与《中国道教》的创刊和以后的编辑工作。他在《中国道教》杂志从事编辑工作期间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同时还潜心研究道教文化 ,撰写文章 ,并为中国道教学院学员讲授编辑知识。长虹先生为人正直 ,心胸坦荡 ,作风正派 ,淡泊名利 ,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力求在晚年对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长虹先生仙逝后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1.
陈撄宁先生以毕生精力研究仙道之学,融会贯通,创卓然一家“新仙学”,是近代著名道教学者。他致力于道教事业,培育道教人才,也是深得众望的宗教界爱国人士。关于道家、神仙家、道教以及其他宗派的理论和功法,先生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他潜心研究静功修持,归结为由后天神气合一,返还先天性命,再由先天之性命合一,归本于清静自然。他许多著作、注释和书信留下丰硕的研究成果,给道教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珍贵的遗产。我同陈先生相处是在六十年代他主持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工作这一段时间,对他既严谨又创新的治学精神,十分钦佩,铭记心中。  相似文献   

12.
2011年6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在四川大学红瓦宾馆联合举办“纪念王明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深切缅怀道教研究的拓荒者王明先生,纪念先生在中国哲学思想史、道教史、道教文献学等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发扬先生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应"宗教文化论坛"邀请,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客座教授黎志添先生于2012年8月24日下午在文科楼做了题为"广州府道教庙宇碑刻研究"的报告。黎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系主任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六朝道教史、道教炼度科仪、广东道教史、香港正一及全真道教科仪等方面的研究。讲座中,黎志添教授围绕自己做广州道教庙宇碑刻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成果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内涵,既包括近现代以来的文明发展,也包括由历史积累而成的文化传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道教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中,曾与儒学相得益彰、优势互补,共同承担着代表民族文化主体的责任。道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及一个社会实体,不仅具有事实的人文和生活内涵,而且还有深厚的社会民众基础。它是适应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需要而产生的流传与演变乃至历史文化生态运动的必然结果。道教蕴藏的丰富思想不仅在本质上不与现代文化生活相对立,相反是我们由今天迈向未来的难能可贵的文化基因宝库。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发…  相似文献   

15.
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 ,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它表现在许许多多的方面 ,若要详细地加以研讨的话 ,是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的。这里 ,我们仅举出几个例子来作一简要的说明。一、道教文化与民族精神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 ,这个命题的内涵 ,至少包括以下的内容 :一是道教不仅为汉民族所信奉 ,也为许多少数民族所信奉 ,这一点 ,无论在历史上或者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中 ,都可以得到证实。那种把道教说成仅仅是汉民族的宗教的说法 ,是不符合事实的。二是道教在其产生和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一方面广泛吸收了中华民族许许多多的思想文化作为它的渊…  相似文献   

16.
论生活道教     
作为我国的传统宗教 ,道教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而且在社会民众生活中产生深刻影响。近两千年中 ,道教以其独特的思想文化和人文性格而著称於世。然而 ,自 19世纪末以来 ,由於种种原因 ,道教无疑在外在形态上呈现了比较明显的衰落趋势。在科技突飞猛进的2 1世纪里 ,道教将以什么姿态面对社会 ?不论是道教界还是学术界对此都是很关心的。近几年中 ,笔者曾多次与中国道教协会张继禹副会长等道教界学者接触 ,讨论道教的未来走向等问题。张继禹先生提出了“生活道教”这个概念。笔者以为 ,这个提法 ,既有坚实的文化历史根据 ,也符合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北地区是指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六省、自治区范围内的内陆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敏感多变,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深受自然环境及其演变情况的影响。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人类宗教文化现象,在西北大地上产生发展了几千年。“地理条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是古今中外的史学家、思想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①对于道教学术研究工作来说,西北地区道教的发展历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道教尊奉的始祖黄帝长期活动于长安-终南山一带,道教史上的很多重要事件和人物,都发生和活动在西北,道教的一些主要宗派也是在西北境内形成。国际著名道教学者卿希泰先生曾指出:“开展地方道教史的研究……尚待有计划地、系统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才能推动道教史的研究更上新台阶。”②但很久以来,学术界还没有一部全面反映西北道教的发展历史、演变过程和状况的著作问世。樊光春先生新近出版的专著《西北道教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版),终于填补了西北地区区域道教史的学术盲点。  相似文献   

18.
道教文化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文化概览刘仲宇道教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本文仅对道教文化的各个侧面稍作巡视。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道教与儒学及佛教一起合称三教。其中儒学是一种社会政治和哲学学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宗教,道教和佛教才是宗教。而佛教是外来的,道教才是本土的。道教在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9.
由四川大学道教研究所的潘显一先生主持,李裴、申喜萍等参与撰写的《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一书,装帧精美,分量厚重,洋洋洒洒,总计七十万字。细细品读,觉得该书是一部下了大功夫的学术著作,资料取舍严谨,观点论证严密,筚路蓝缕,填漏补缺,析道教之理,判天地之美,自成一家之言。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源远流长,特色鲜明,审美方法独特,一直以宗教文化形态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传统社会的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巨大 的转折。这一转折对各种宗教都是严峻的考验,传统宗教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来调整和改善自身,否则很难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急速转型的时代中发展和立足。2002年11月5日至7日,“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在中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举行,传统道教的现代转型,成为与会的道教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道教作为我国本土产生的源远流长的古老宗教,其教义思想有很多合理、积极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道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于维系民族精神,稳定民众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