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通过考察<洛神赋>创作的具体背景,可证这一名赋的创作应该与诗歌<赠白马王彪>密切相关,是曹植借题发挥,抒发对政治上拥戴自己、亲情上温暖自己的同母兄长曹彰生死离别之情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3.
4.
5.
曹植出身高贵,生性不羁,具有高贵性、自由性和超越性,表现出鲜明的贵族精神.然而现实生活的压抑,使其只能将自己的个性宣泄于文学创作中.<洛神赋>作为其精心之作,集中展示了曹植的贵族精神.曹植与洛神的关系,应是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亦即现实与超越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美与时代》2017,(2)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首部根据文学作品绘制的画作,体现了顾恺之高度的文学修养、丰富的艺术创造力以及高尚的思想情操。画家充分发挥了其高度的艺术想象力,营造了原赋富有诗意的意境氛围,在尊重文学原著的前提下致力打破书画界限,出色完成了从文学艺术向绘画艺术的转换。在对《洛神赋图》的图像学研究中,我们不仅可以发现当时绘画艺术对文学的自觉追求,而且可以感受到它内在所包含着的丰富、深刻且沉重的社会内容,这充分代表了一个时代美学思想。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继承了秦汉伟大的绘画艺术传统,开启了唐宋绘画典雅华丽的审美品格和基本格局,不仅开创了中国绘画长卷的先河,还开启了中国古代艺术美学的新时代,将描绘人物神韵作为艺术追求目标,着重表现自己的人格,表达了新的美的理想,使绘画境界达到新的层次,对后世的艺术审美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道教神仙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道教的信仰核心就是得道成仙,道教文化孕育出“神仙情结”,并构筑了一个完整的神仙谱系,即天神、地祗、人鬼和仙真的总汇。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洛神就是其中的一员。神仙世界是一个逍遥的世界,《庄子》书中记有“真人”、“至人”、“神人”和他们“不食五谷,吸 相似文献
8.
《洛神赋图》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长卷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绘画始祖”.从美学角度看,它让我们看到了魏晋时期绘画风格从汉代的古拙雄壮的阳刚之美向精巧婉约的阴柔之美的转化.这也体现出入们审美心理和审美态度的一种转化倾向.这幅画所反应的中国绘画的进步,不仅在于连续性故事图的成熟,也在于其中山水画创作的萌发,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传统;它摆脱了汉代说教艺术的窠臼,注重于展现人物的性情容貌,表现自然的和谐生机,表达对美好事物的颂扬.这种向抒发人真性情的审美转变,也为后代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启迪着后人发扬对艺术的承袭与创新精神,并激励着我们迈出追寻美的脚步. 相似文献
9.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也是民族融合和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意识、伦理准则、价值观念、审美品味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魏晋玄学与人物品藻风气的兴起,促使人们超越了既有的社会伦理规范,发现和肯定了自我,并且对当时审美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这一时期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形而上和方法论的基础.在绘画艺术中,这一时期人物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绘画精神上尤其注重人物精神气质(即神)的刻画,这在顾恺之的名作《洛神赋图》中有着最集中的体现,这足以表明了绘画在艺术上的彻底觉醒. 相似文献
10.
11.
茶因僧而得名,僧由茶以悟禅,故曰“茶禅一味”。关于“茶禅一味”最有趣的往事,莫过于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写《心经》与明本禅师换茶的逸事。明代画家仇英将这一往事描摹成图,文徵明又用小楷补书《心经》于是成就了雅到极致的《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7.
赵孟頫是元初有名的政治家、书画家,本为南宋宗室,元初仕于元廷,在以民族气节为尚的元代,这种仕二主的行为是被时人所诟病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人对其艺术成就的评判。以南宋遗民身份出仕元廷的赵孟頫是既矛盾又痛苦的,这种矛盾心境贯穿其一生,可从《红衣罗汉图》画卷中看出端倪,而释大的《赵魏公〈松石梵僧图〉》和赵孟頫《松雪斋文集》所辑录的诗文也可由以佐证,这种矛盾心境影响了其以后的书画创作。 相似文献
18.
19.
20.
<正>一、赵孟頫其人其书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中年时曾署名孟俯,吴兴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文学家,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南宋末,曾任真州司户参军,但并未实际到任,后南宋灭亡,在母告诫下认真读书,以备元朝待选。后经人征辟而入仕。在仕途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