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二难推理的大前提(暂且称之)必须由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来充当。本文提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也可以用来作为二难推理的大前提。用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作为大前提与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作为大前提的二难推理一样,具有四种基本的推理形式。 1.简单构成式这种式里大前提中的两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相同的前件,不同的后件,小前提(暂且称之)  相似文献   

2.
用大学生为被试的实验考察比较充分条件推理和必要条件推理。实验结果新发现,充分条件推理和必要条件推理有不同的推理模式。充分条件肯定前件格式推理的正确率明显大于逻辑对应的必要条件肯定后件格式推理的正确率。充分条件否定前件格式推理的正确率与逻辑对应的必要条件否定后件格式推理的正确率无显著差异。充分条件肯定后件格式推理的正确率与逻辑对应的必要条件肯定前件格式推理的正确率无显著差异。充分条件否定后件格式推理的正确率明显小于逻辑对应的必要条件否定前件格式推理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逻辑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现实生活中许多棘手的看似复杂的问题只要用一下逻辑马上就可以迎刃而解。当然,逻辑包括很多方面,这里只介绍逻辑推理中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就是一个前提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另一个前提和结论为直言判断的假言推理。根据真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特征:前件真时,后件必真;后件假时,前件必假,我们可以得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两种正确形式,即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下面就具体案例谈一下第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一 假言推理是前提中至少有一个是假言判断,并根据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的条件关系而推出结论的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前提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这种推理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大前提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小前提和结论是由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或后件组成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假言推理是人们思维实践中经常运用的推理形式之一,按照假言判断前件与后件的三种不同关系,假言推理可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三种。假言推理的规则与名称没有语义上明确的区分,而且规则比较复杂,初学者往往记不准确,常常弄错,成为教学中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6.
一、区别三种条件假言推理在思维实际中用得很多,教学这部分知识,难点在正确区分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与充分而且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上。而要正确区分这三种不同条件的假言推理,首先要善于区分三种不同条件的假言判断。在自然语言中,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一般是用“如果……就……”“只要……就……”这样的联结词来联结前后件的;前件的存在。可以决定后件的存在,因此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例如:“把一个抗病品种推广到另一个地区,如果那个地区的病菌类  相似文献   

7.
“潜台词”又称“诗外音”、“弦外之音”。它是指说话人所说出的话中虽已包含但又未明确说出,需听者自己用心去揣摩、体会的内容。因此,要破译别人话中的“潜台词”是有一点难度的。但如果我们善于运用逻辑推理,就比较容易破译“港台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用下列推理来破译“港台词”。(一)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推理。在这种推理中,否定后件则能否定前件。例:编辑:这首诗是你自己写的吗?青年:是的,每句都是。编辑:那我很高兴见到你,拜伦先生。我以为你死了很久呢。我们一听便知道编辑的“潜台词”是:这首诗不是你…  相似文献   

8.
关于复合命题的推理在传统逻辑里基本上只讨论了假言推理肯定式(Modusponens)和否定式以及假言联锁推理、选言推理、二难推理等。相对于某些推理形式,传统逻辑还列出了所谓推理规则。例如关于Modus ponens的规则是:承认前件就要承认后件。在现代逻辑里,命题逻辑研究关于命题联接词的推理。以(?)表示人工语言里演绎的推出关系,现代逻辑就把推理形式Modus ponens抽象为下列推理规则: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选择两所中学,对初一到高二共487名中学生作了一次关于判断能力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学生在学习假言判断中有以下一些情况: 一、四种水平: 1.不会依据前件与后件的真假断定假言判断的真假。2.能初步从前件与后件的关系去分析假言判断。3.能初步分析前件与后件之间是否存在充分条件的关系,但不能区别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4.能正确区别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正确掌握假言判断。  相似文献   

10.
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题目为测验材料,对小学四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和大学二年级共469名被试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内容和形式两种判断标准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发展了,但是小学生和中学生还是根据经验事实来进行判断,直到大学才摆脱经验事实的束缚。(2)必要条件推理的能力发展要早于充分条件推理的能力,而且最后能够达到的水平也要高。(3)被试对规则掌握的先后顺序是肯定前件式、否认前件式、肯定后件式和否认后件式。(4)被试是否受到信念偏见效应的影响,还要看题目是否符合事实以及是否符合逻辑规则。  相似文献   

11.
王墨耘  朱骞  高坡 《心理科学》2012,35(3):595-601
作者通过实验考察了大学生被试对五种充分条件句语义关系知觉对其条件推理的影响。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被试对条件句中前后件之间语义关系的知觉理解影响和调节其相应的条件推理的成绩。实验1新发现,被试对充分条件句后件对前件必要性的知觉理解存在难易差异,对许可句和定义句的后件必要性容易知觉,对偶然句、义务句和因果句的后件必要性难以知觉。实验2新发现,被试对充分条件句后件对前件必要性的知觉理解的难易差异导致被试在否定后件式推理成绩上的差异,对许可句和定义句的否定后件式推理成绩显著高于对偶然句、义务句和因果句的否定后件式推理成绩,对充分条件句否定后件式推理成绩随对后件必要性知觉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假言判断是有条件地对客观事物作出断定的判断,所以,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假言判断的教学难点,集中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辨别上。两者很容易混淆,所以需特别注意。我们的教法是:摆条件,辨关系,套公式,讲运用。首先,要让同学们懂得,假言判断是由复合判断构成的:作为条件、表示理由的那个判断(一般在前面),叫做前件,受前件约制表示推断的(或者说是表示结果的)那个判断,叫做后件(一般在后面)。讲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时,我们不妨提出一些问题,要学生解决:“我口渴了,  相似文献   

13.
《哲学研究》编辑部: 最近《哲学研究》发表了不少逻辑文章,其中有的提法似不妥。现仅指出两例,就正于作者和编辑同志。 第一,郭虹和陈明灏同志在《试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在刑事侦察中的应用》(《哲学研究》1981年第7期)中提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应补充两个叫做肯定后件式和否定前件式的形式,但他们并没有明确列出这两个形式来。从他们所举的例子来分析,他们心目之中所谓的肯定后件式的形式应该是: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青年报》82年4月18日普刊登了一副破除迷信的对联。“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 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赃官!”这副对联为什么能破除迷信呢?这副对联上下两联是两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特征是,肯定前件必然肯定后件,而否定后件则必然否定前件。因此,如果肯定“经忏可超生”与“纸钱能赎命”是真的,那就必然要肯定后件也真。可是迷信论者却不承认后件是  相似文献   

15.
本刊1990第2期发表了求是同志的长文《二难推理必须“二难”》(以下简称《二难》)。该文多次引用拙著,意在匡正。但其基本论点,我碍难赞同。二难推理一般的定义是:“一种特殊的有两个假言前提和一个选言前提的推理”。(金岳霖:《形式逻辑》,第194页)当然这不能算是严格的定义,因为它至少有两点不明确之处:一、何谓“特别”?二、二难推理是否都有效?鄙意要严格定义二难推理,就应当列出它的所有形式。那么,具有何种形  相似文献   

16.
一个矛盾     
贵刊今年第1期所载《二难推理的语言表达方式》一文首先指出二难推理“是由具有两个选言肢的选言判断和与其选言肢的数目相等的假言判断组成的演绎推理。”然后,作者在有些反诘句也表达二难推理”一点里,引用了周恩来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一段话作为例证,将这段话立成如下的二难推理式: “如果你真想缓和世界局势,你就应该从捷克斯洛伐克或蒙古撤退军队, 如果你真想缓和世界局势,你就应该  相似文献   

17.
二难推理是我们经常运用和时常遇到的—种推理形式。这是不因人们的好恶或褒贬而存亡的客观现实。然而究竟什么是二难推理?其实质意义是什么?其逻辑形式又是怎样的?多少年来,却并未引人认真对待。顾名思义,二难推理重在“二难”,即左右为难、进退维谷之意。  相似文献   

18.
二难推理的最大特点就是“二难”,就是能够使人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两难的境地。在论辩中,二难推理运用得好,可以置对方于二难的境地,可以使自己摆脱对方设置的二难圈套。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这种制人而不制于人的效果呢? 首先,要能够巧妙设置二难推理,令对方左右为难。一名妇女带着女儿在河边玩耍。突然,鳄鱼叼着了她的女儿。妇女要求鳄鱼放了她女儿。鳄鱼说:“你如果能猜对我的心思,我就放了你的女儿。”心思是隐性的、难以捉摸的,鳄鱼可谓狡辩。妇女只有让鳄鱼处于两难,才能救回女儿。她说:“我猜你想吃掉我女儿。”鳄鱼乖乖地放了她的女儿。因为如果鳄鱼说“猜对了”,则根据猜对就要放人的约定,应该放了女孩;如果它说“没猜对”,则它就是不想吃掉她女儿,也应该放了女孩。所以无论鳄鱼怎样回答,都  相似文献   

19.
(续上期) 我: (插话)植物也有自由意志吗? 师:有,你看(指窗外墙上的“爬山虎”)常春藤没有直立的枝干,就选择了爬墙。 我:那它与动物、人,有什么区别呢? 师:植物的自由意志程度比较低,只是生理的  相似文献   

20.
一位哲学家在古罗马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尊双面神像。由于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神像,哲学家便好奇地问他:“你是什么神啊,为什么有两张面孔?”神像回答:“我的名字叫双面神。我可以一面回视过去,吸取教训;一面展望未来,充满希望。”哲学家又问:“那么现在呢?最有意义的现在,你注意了吗?”“现在!”神像一愣,“我只顾着过去和将来,哪还有时间管现在?”哲学家说:“过去的已经逝去,将来的还没有来到,我们惟一能把握的就是现在;如果无视现在,那么即使你对过去未来都了如指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神像听后,恍然大悟,失声痛哭起来:“你说得没错,就是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