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敦煌莫高窟唐前期洞窟壁画现存对叶形纹样实例众多,特别是在尊像头光宝相花中,对叶形纹样表现形式极为丰富,对此进行研究梳理,有助于探究唐代装饰纹样和佛教艺术的发展脉络。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付寒 《美与时代》2014,(4):90-91
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莫高窟的名片。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这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可对未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敦煌飞天形象。  相似文献   

3.
美学无国界。中华文物中的艺术不但是一种创意艺术的表现,更是一种艺术美学的象征。中华文物中的纹样尤其体现出中国人在美学上的智慧与创意素养,同时对现代的中西方创意设计艺术美学也必然深具意义。中华艺术纹样起源于迄今7000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但真正进入艺术自觉,开启艺术纹样系统先河并对后世艺术纹样产生直接示范或启迪作用的纹样则产生于迄今6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笔者认为进入艺术自觉阶段的认定应以出现手工绘制的纹样为标志,新石器时代早期纹样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现成物通过拍印,按压形成纹样,如陶器上的绳纹、篮纹、编织纹等,这种初级的装饰手段尚未进入艺术纹饰的自觉阶段。故称中华艺术纹样5000年而不言中华纹样8000年缘乎是。行文的体例,则每一章取一种纹样,考述其产生,发展和式微的过程及各时期的代表样式、寓意、运用范围和表现形式等。本专栏希望通过对5000年中华艺术纹样的梳理和考述,能给中国文物鉴藏者和艺术设计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美学无国界。中华文物中的艺术不但是一种创意艺术的表现,更是一种艺术美学的象征。中华文物中的纹样尤其体现出中国人在美学上的智慧与创意素养,同时对现代的中西方创意设计艺术美学也必然深具意义。中华艺术纹样起源于迄今7000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但真正进入艺术自觉、开启艺术纹样系统先河并对后世艺术纹样产生直接示范或启迪作用的纹样则产生于迄今6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笔者认为进入艺术自觉阶段的认定应以出现手工绘制的纹样为标志,新石器时代早期纹样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现成物通过拍印、按压形成纹样,如陶器上的绳纹、篮纹、编织纹等,这种初级的装饰手段尚未进入艺术纹饰的自觉阶段。故称中华艺术纹样5000年而不言中华纹样8000年缘乎是。行文的体例,则每一章取一种纹样,考述其产生.发展和式微的过程及各时期的代表样式、寓意、运用范围和表现形式等。本专栏希望通过对5000年中华艺术纹样的梳理和考述,能给中国文物鉴藏者和艺术设计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华戎交汇,丝路华章",坐落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无疑是世界文明的艺术瑰宝,开启着东方丝路文明的华丽史诗。婀娜婉转,衣带飘飘,一说起敦煌莫高窟必让人想到敦煌莫高窟里那具有神秘独特意味的美丽飞仙。文章从飞天的起源和飞天中的造型和色彩这几个方面来谈谈莫高窟中飞天之美。  相似文献   

6.
唐朝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唐镜的花鸟纹样有我们值得关注和借鉴之处,本文从花鸟纹样的造型、结构和造意三个方面分析了唐镜花鸟纹的美学特征,希望能从民族文化的宝库中吸取更多有益的东西,创造既有时代感又富有民族性的花鸟纹样。  相似文献   

7.
正十六国北朝时代,是敦煌莫高窟营建的第一个阶段,这期间,敦煌的艺术家们经过吸收西域传来的艺术风格,并结合汉晋以来的传统艺术,创造出了具有敦煌本地特点的佛像艺术。又在北朝后期受中原文化的冲击,而形成了新的时代特点。本文在对莫高窟早期佛像作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佛像的类型,从而探讨不同类型的来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图形艺术之中,吉祥纹样在传统文物建筑的装饰中是比较古老的一种,这种传统古老的装饰艺术有着丰富的领域以及广泛的应用范围。作为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的历史价值以及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文化价值都是不容小觑的,针对吉祥纹样在传统文物建筑装饰中的构成原理以及造型形式,提出了一些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例如:打散重构以及删繁就简等,对有象征性意义的符号进行了提炼,从而使其更加适应于现代化的设计之中。对吉祥纹样在文物建筑的装饰中的图形艺术进行探析,将更加有益于现代图形艺术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铜器纹样在青铜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对后来的中国文化及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敦煌壁画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从商周、春秋一直到民国,有"墙上博物馆"之称。鉴于敦煌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被代表性,拟有所侧重地研究两个方面:一是敦煌壁画所展现的佛学文化,对佛学文化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敦煌佛像画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佛像画的绘画技巧和造型变化;二是敦煌壁画的装饰图案文化,集中在对人物妆容和植物纹样的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国发行了一套敦煌壁画邮票。我对敦煌壁画没有什么研究,但是我很爱好绘画艺术。看了这套敦煌壁画邮票,有些感想。敦煌是甘肃省的一个县,是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交通重镇。莫高窟是闻名中外的敦煌艺术宝库,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东南的鸣沙山下,在南北长约160米,高达17米的崖壁上凿满了洞窟,构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自前秦建元二年(316)开始建窟,  相似文献   

12.
用砖石来装饰建筑的墙面,是伊斯兰建筑装饰中一种传统的装饰手法,这种装饰手法将几何纹样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新疆的砖饰艺术就是在伊斯兰教的传播中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它结合了新疆的地域特色文化,形成了新疆独特的砖饰纹样。新疆砖饰纹样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广泛,不仅应用于清真寺这种大型建筑中,甚至还应用于居民住宅。通过分析几何纹样在砖饰中的运用,进一步了解新疆砖饰纹样的构成特征,从而更好地发现新疆装饰纹样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3.
<正>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即今甘肃省西部、党河流域,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毗邻,兰新铁路经过其北境,是我国古代与西域诸国的交通重镇。而敦煌石室在今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处。敦煌石室,亦名敦煌石窟,是由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水峡口小千佛洞和肃北五个庙组成。莫高窟,又名雷音寺、千佛洞,以其是敦煌石室中最大最主要的洞窟,故敦煌石室亦名敦煌莫高窟。  相似文献   

14.
莫高窟     
一敦煌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迷人,之所以博大精深,都是因为孕育出了莫高窟这样的世界文化艺术宝库。敦煌有了莫高窟,天地才变得空前宽广,才变得如此空灵,如此神秘而安祥。我是一位佛教徒,对“天下名山增占多”总有一点意见,因为当初祖师们开山建寺时,都是一些偏僻清净的地方,只不过随着专院的建成,山也就因为佛教才变得有名罢了。莫高窟也是一样,当年的修行者为了能有一个清净优雅的环境栖身安心,终于在敦煌的鸣沙山下、宕泉河旁建窟修行。水是万物生命的源泉,祖师们之所以看重莫高窟这块地方,是因为有了宕泉河,只有有了水,才…  相似文献   

15.
传统吉祥纹样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步发展演变成了一种特有的艺术语言,它们不仅在造型上是美的,在内涵上更是传达了中华民族对宇宙和生命的理解认识。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应用传统吉祥纹样,并非是对其造型形式的简单照搬,而是注重对其精神内涵的传承和发扬,重在追求"形"与"意"的高度融合,追求不断突破、超越、创新。  相似文献   

16.
古代巴人最重要的贵族墓群是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境内的小田溪墓群,墓群出土的青铜器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青铜器纹样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由此既可以了解巴人的审美意识,又可以从巴文化的角度研究历史。小田溪墓群发现早、规格高、规模大,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丰富,对其进行研究分析能深入地理解巴文化,并且可以更加直接地观察巴人独特的艺术和精神,并衍生到中国青铜器艺术文化的大视角。从美学以及文化的角度,对巴渝地区的青铜器纹样进行研究分析,能将巴文化的文化精髓描绘得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17.
陶瓷装饰作为世界性的艺术形式,主要来自于自然,经过系列的艺术加工,可以形成一种赏心悦目的图案形式。在陶瓷连续纹样分析的过程中,其造型相对简单,却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具有较为浓烈的象征意义。这种连续纹样被现代陶瓷装饰广泛运用。现代陶瓷装饰通过民族性以及现代性的艺术结合,可以充分展现出民族艺术文化的价值性,并突出传统文化传承特点。因此,应该认识到连续纹样设计的价值性,结合纹样设计艺术特点,进行陶瓷装饰艺术的创新,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产业的创新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经历千百年来雨雪的冲刷,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魅力仍然经久不衰。"有龛皆有佛,无处不飞天",莫高窟中的飞天形象完美呈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历朝历代的飞天形象记录了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诉求和生活印记,是古人留下的独特艺术瑰宝。文章通过对莫高窟中飞天造像的分析,进一步分析飞天形象在历朝历代中的绘画特点,揭示莫高窟壁画中飞天形象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水拓工艺是一种古老的装饰纸张技术,其显示的纹样具有一定的偶发性,是在唐代"墨池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手工水拓艺术。在当今机器批量生产的时代,将这一手工水拓艺术的偶发性纹样与创作者自身审美及思考相融合,再将其运用到现代设计领域中,既能使古老手工艺重放异彩,也能带给人们新的视觉体验。  相似文献   

20.
五代时期敦煌石窟艺术是在承袭晚唐范式的基础上适应时代、逐步发展的.莫高窟第100窟作为曹议金夫妇功德窟,本文通过对晚唐及五代以来敦煌石窟形制与壁画布局的分析,探寻第100窟形制和图像的设计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