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通过文献计量方法,论述了1986~2012年项目反应理论(IRT)研究的状况、趋势和文献特征以及文献分布、作者分布、文献产出机构和出版物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我国IRT文献处于增长期,其发展趋势良好。但尚未构成文献计量学层面的核心作者群体,尚需广泛和深入加强IRT研究工作,努力扩大核心作者群、核心机构群和核心期刊群的数量。提高我国IRT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以适应新时期心理测量和教育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心理测量学二十年发展的文献计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直  苏永华 《心理科学》1999,22(5):469-470
1引言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心理测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心理测量学近百年的发展之路[1]。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心理测量文献的统计分析来量化地把握这一领域发展的概况和研究动态,以国内6种主要心理学学术期刊《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学动态》、《心理学探新》、《心理发展与教育》,以及《中国考试》和各大学学报为主要搜索范围,共收集到从1978年至1997年二十年来有关心理测量学的文章456篇。本文拟从文献量随年度变化趋势、文献类型、测…  相似文献   

3.
唐军华  武圣君  杨博  苗丹民 《心理科学》2011,34(5):1258-1262
为了解国外军事心理学研究的动态和研究领域,本文对1980年至2009年国际军事测量学会(IMTA)发表的论文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军人心理选拔等七个领域的文献数量占总数的85.7%;在近30年的文献中,关键词训练与教育、工作绩效、选拔、工作分析等出现频率最高,超过文献总数的58.0%;在近10年的文献中,关键词选拔、领导力、工作分析、工作绩效、离职和人因素等前8项出现频率最高,合计达70.2%。军人心理选拔、军事领导和组织行为、军事临床心理等方面越来越受到军事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李金波  王权 《心理科学》2003,26(5):885-886
1 引言  测验信度和效度是衡量测验编制质量的两个主要参数。测验信度和效度受项目难度、区分度以及被试能力分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IRT利用信息函数的概念提出了用项目参数来调节测验信度的具体方法 ,这是IRT在心理和教育测量学上的一大贡献。但对于如何提高测验效度 ,至今人们还是凭经验来选择测验项目 ,缺乏客观有效的方法。另外 ,项目难度与区分度是密切地关联着的 ,它们协同影响着测验效度。为此 ,在研究项目参数与测验效度间的关系前 ,首先应该研究项目难度与项目区分度间的关系。2 区分度对难度的回归关系的模拟试验2 .1 …  相似文献   

5.
项目反应理论(IRT)模型依据项目与被试的特征预测被试的作答表现, 是常用的心理测量模型。但IRT的有效运用依赖于所选用IRT模型与实际数据资料相符合的程度(即模型?资料拟合度, goodness of fit)。只有当所采用IRT分析模型与实际数据资料拟合较好时, IRT的优点和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Orlando & Thissen, 2000)。而当所采用IRT模型与资料不拟合或选择了错误的模型, 则会导致如参数估计、测验等值及项目功能差异分析等具有较大误差(Kang, Cohen & Sung, 2009), 给实际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因此, 在使用IRT分析时, 应首先充分考察及检验所选用模型与实际数据是否相匹配/相拟合(McKinley & Mills, 1985)。IRT领域中常用模型?资料拟合检验统计量可从项目拟合、测验拟合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并比较, 这是心理、教育测量领域的重要主题, 也是测验分析过程中较易忽视的环节, 目前还未见此类公开发表的文章。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各统计量的实证比较研究以及在认知诊断领域的拓展方面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典测验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对题目分析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伟明  陈富国 《心理学报》1987,20(3):94-100
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rse Theory IRT)被一些人认为是当代心理测量三大发展方向之一。在某些方面,它比经典测验理论(Classical TestTheory CTT)更为合理。本文利用1986年上海市师范类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的理科数学试卷中选择题的实际考试资料,先用CTT计算有关题目指数,再用IRT对题目绘制题目特征曲线ICC(Item Charicteriotic Curve)并按Logstic模型对题目参数作出了估计,从而对题目分析结果作了对比研究。最后,本文对IRT与CTT在我国的运用、提出了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7.
分部评分模型与其它几种多级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凌开 《心理科学》2004,27(4):1000-1001
项目反应理论(IRT)是当前教育与心理测量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也日益成为当今测验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对IRT理论中的二个重要评分模型PCM与GPCM作了简要的介绍。并较详细地对PCM与GPCM模型的逻辑结构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它们与其它几种重要模型之间的关系及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迫选测验的传统计分方式会产生自模式数据, 不能进行传统的信效度检验、因素分析和方差分析等。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计分模型, 如瑟斯顿IRT模型和MUPP模型等, 它们可以规避自模式数据的弊端。瑟斯顿IRT模型方便进行参数估计, 模型定义灵活; 而MUPP模型的拓展性较差, 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待提高。另一方面, 已有研究者基于MUPP模型开发了一些抗作假的迫选测验, 而瑟斯顿IRT模型距离这种应用还比较远。此外, 两个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都有待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检验。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探讨了我国矿工群体不安全心理的状况和表现,编订与矿工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不安全心理测量工具.方法:从矿工不安全心理主题入手,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所获资料,并对2033名矿工进行施测,对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问卷.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矿工不安全心理包括安全无奈感、逆反心理、麻痹心理、临时心理四个方面;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问卷的信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结论:矿工不安全心理问卷可以作为研究我国矿工不安全心理的一个有效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0.
采用LLTM作测量与认知结合研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康春花  戴海崎 《心理科学》2001,24(5):569-572
心理测量学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是新型测验理论和测验设计的核心思想。这两者的结合需要理论证实的认知加工模型和基于现代测验理论之上的测量模型,本文以空间认知能力的加工过程为例,通过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探索了心理测量学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切入点及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
涂冬波  蔡艳  戴海琦  丁树良 《心理科学》2011,34(5):1189-1194
IRT中的计量模型较多,不同计量模型适合不同特点的数据资料,实际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IRT模型来分析数据。我国是个考试、测评大国,测评的题型丰富多样,在实际应用IRT时,一个模型往往很难反应所有数据资料本身的特点,这时可考虑应用多个IRT模型(即“混合模型”)来分析,以达到对数据的最佳拟合。本文对混合模型的思想方法及原理、参数估计的实现、以及模型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1)本文自主开发的混合模型参数估计程序Mix_Tu具有较高的返真性,且与国际知名测量软件Parscale相当。(2)在“项目异常”情况下,Mix_Tu程序对参数b和c的估计受数据异常程度的影响要大于Parscale程序,而对参数a的估计受数据异常程度的影响要小于Parscale程序,而在参数theta上两个程序相当。(3)在“被试异常”情况下,Mix_Tu程序对所有参数的估计受数据异常程度的影响均要小于Parscale程序,Mix_Tu程序表现的更为稳健。  相似文献   

12.
田伟  辛涛  康春花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6):1036-1046
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 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 IRT)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是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基本工具。最近, 由于IRT模型的不断扩展与EM (expectation-maximization)算法自身的固有问题, 参数估计方法的改进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里介绍了IRT模型中边际极大似然估计的发展, 提出了它的阶段性特征, 即联合极大似然估计阶段、确定性潜在心理特质“填补”阶段、随机潜在心理特质“填补”阶段, 重点阐述了它的潜在心理特质“填补” (data augmentation)思想。EM算法与Metropolis-Hastings Robbins-Monro (MH-RM)算法作为不同的潜在心理特质“填补”方法, 都是边际极大似然估计的思想跨越。目前, 潜在心理特质“填补”的参数估计方法仍在不断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多数融合反应时的IRT模型仅适用于0-1评分数据资料,极大的限制了IRT反应时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本文在传统的二级计分反应时IRT模型基础上,拟开发一种多级评分反应时模型。在层次建模框架下,分别采用拓广分部评分模型(GPCM)和对数正态模型构建融合反应时的多级评分IRT模型(本文记为JRT-GPCM),并采用全息贝叶斯MCMC算法实现新模型的参数估计。为验证新开发的JRT-GPCM模型的可行性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本文开展了两项研究:研究1为模拟实验研究,研究2为新模型在大五人格-神经质分量表中的应用。研究1结果表明,JRT-GPCM模型的估计精度较高,且具有较好的稳健性。研究2表明,被试的潜在特质与作答速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且本研究结果支持Ferrando和Lorenzo-Seva(2007)提出的“距离-困难度假设”,即当被试的潜在特质与项目的难度阈限距离越远,那么被试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对项目进行作答。总之,本研究为拓展反应时信息在心理测量及教育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文献分析和专家评定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编制了初始的心理危机脆弱性问卷。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初始问卷进行修订,最终形成的正式量表包含四个维度:挑战力、应对力、支持力和恢复力。结果表明,心理危机脆弱性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以及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该量表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良好,可以作为我国成年人心理危机脆弱性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技术对大学生孤独感结构进行研究,尝试建立一个本土化的大学生孤独感结构模型。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四个维度: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可解释总体变异的51.141%,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因素结构。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2,重测信度为0.863。构想效度也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泓  蒋索 《心理学报》2008,40(2):184-192
从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主题入手,以文献研究和已有问卷为基础,结合开放式问卷所获资料,编制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对917名青少年进行了施测,对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主题包括亲子关系、身体发育、兴趣爱好、亲密友谊、学习情况、学校经历和观点态度7个方面;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7个因素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自编的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的信、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测验垂直等值是指将测试同一心理特质的不同水平的测验转换到同一个分数量尺上的过程。IRT与MIRT是实现垂直等值的主要方法。IRT无需假设被试的能力分布, 参数估计不依赖于样本, 是构建垂直量表的有效方法, 但测验不满足单维假设时其应用受到限制。MIRT结合IRT和因素分析的特点对IRT进行了拓展, 可更有效估计多维测验的项目参数和被试能力参数, 在垂直等值中有重要应用。已有研究主要探讨IRT和MIRT在垂直等值应用中的适用性、标定方法和参数估计方法, 比较研究两种方法的特性。未来研究应纳入更多变量条件进行比较研究, 拓展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基于人格词汇学假设,探索中国人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开放式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建立39个词汇的敬畏特质词汇表。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编制了包含24个词汇的中国人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结果表明:(1)中国人的敬畏特质是一个包括谨慎、尊重、谦卑、欣赏的四维结构;(2)编制的中国人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认知风格既往文献的回顾和分析,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将认知风格定义为个体在解释生活事件时所偏爱的和习惯化的特征性认知方式,并确定了4个维度:过度概括化、选择性提取、个体化和灾难化。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参考国内外已有量表、自编项目及专家评定,形成27个项目的认知风格问卷初测版,并分别在大学生样本和非学生样本中进行测试,筛选出在两个样本中都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16个项目,最终形成认知风格问卷正式版。对认知风格问卷正式版进行心理测量学指标考察,结果发现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内容效度、聚合效  相似文献   

20.
自陈量表式测验应用IRT的可行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采用5级评分Likert式测题的情感能力量表的分析表明,各分量表项目都有较好的模型-数据拟合性,而且显示了参数估计的不变性,及与CTT参数的关联性。这些都表明Likert量表应用IRT模型的假设条件得到了满足,即IRT应用是可行的。研究还表明IRT能对测量精度进行更精确的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