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慧语丝     
正要预防嫉妒,最重要的是:不比不较,珍惜所有。——叶倾城世间的苦,最主要的是由"痛"而来。名位丢了、钱财没了,如果不觉得心痛,自然也就不以为苦了。聪明的人会发现问题,愚痴的人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星云大师美好的人生,不外乎个人顺其性情,做好分内之事。——毛姆有两种人需提防:一种是以为所有人都是笨蛋的聪明人,另一种是以为所有人都是聪明人的笨蛋。幸福应该是来得巧,而不是来得多。就像口渴时喝上一杯冰麦茶,而不是吃撑时再上满汉全席。  相似文献   

2.
智慧语丝     
正当你很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经常被别人骗;当你经常被别人骗了之后,你就会不再容易相信别人;当你不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开始只相信自己;当你很容易相信自己时,你就很容易被自己骗。——朱德庸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柴静《看见》一个人越有思想,发现有个性的人就越多。普通的人是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帕斯卡尔《思想录》  相似文献   

3.
一、做聪明人中的傻子三个人的饭一个人吃,老板见了就讨厌,三个人的话一个人干了,老板见了准开。心,这是天下老板共有的心态。做推销员的本来就应该有赴汤蹈火的傻劲和任劳任怨的呆气。既然如此,多做些事又何妨。只要对公司有利的事,别人不愿做,不会做或者不能做的,你就要去做。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吃亏。既然你已选择了这份差事,何不投入地去干好呢?同时这也是一种优秀的人格和积极的处事态度,每逢公司不景气时,老板最忌讳多花钱少办事的人,当别人一个一个地被裁掉了,你却是仅存的硕果,那时别人才会发现你才是占尽便宜的聪明人…  相似文献   

4.
当你高谈阔论、忘乎所以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遭遇尴尬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不理睬你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轻蔑你时,你该怎么办?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是处理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其实,把这四种基本关系搞清楚了,也就拥有了交际的基本法宝。一、把自己当成别人平素,我们对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过错总能找到借口,甚至预先就轻易地原谅了自己的过错。这时,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别人,给自己一个旁观的眼神,你就会意识到:目中无人、忘乎所以、抑郁寡欢、乱发脾气,都是一种交际错误,需要尽快加以改正。具有这…  相似文献   

5.
智慧语丝     
正笨人的可怕不在其笨,而在其自作聪明。笨人做不了最笨的事,最笨的事都是聪明人做的。 成功的人生一开始是观众,接着是演员,最后是后台老板。失败的人生反其道行之。 一个人要做到哪些才不算白活:喜欢你喜欢的,打败你不喜欢的,活过你讨厌的!——李敖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鲁迅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都羞于承认自己善妒,事实上,嫉妒几乎是所有人都具有的心理特质。当你心存嫉妒时,若不能及时遏制,它会成为你前进中的绊脚石。反之,在嫉妒心作祟时,如果你会战胜它,使之转变为生活中的积极因素,就可成为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什么时候也不要忘记思索人生,思索社会,尤其是当烦乱充斥头脑时,不断提醒自己:“我还活着。●不要对自己说自己在浪费青春,浪费生命,因为只要你有头脑再平凡的生活也会激发出闪亮的火花。●我已经错过的太阳,将要被别人拿走,那么我又主动放弃月亮我追求的是太阳呀,是太阳……于是我选择了遥远的星星,因为我坚信,星星之所以是星星,是因为它距你太远,当你离她越来越近的时候你会发现她就是你所追求的第二个太阳。●当你明知等久的电话使你心情烦躁时,就不要因为等了这么久而不舍得放弃。●不要为自己做了而别人没有做而气恼,而要为别人做了…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的一家女子大学,为女学生们授课多年的一位教授在细致观察了这些女孩子的举止行为后,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现象。她总结道:与男人相比,女性更会做一些下意识的小动作,特别是当她内心不安、犹豫不决或不自信的时候,总想用语言和表情掩饰这些心理状态。 下面就简要地告诉你,别人会通过你的小动作看到些什么。 手臂动作 不停地玩手边的东西。没有经验的人会以为这时你的注意力在别处,而不是谈话的对方,但眼光厉害的人一下就能看出来你其实内心十分在意对方,甚至是倾心于对方。因为你十分紧张,便不自在地  相似文献   

9.
郭为 《天风》2016,(12)
正懒惰是最容易被低估的罪行。它使人麻醉,生命逐渐失去动力,终归要挨受饥饿、捆绑和死亡。你的日子再差,也绝不会差到神的恩典触摸不到的地步。而你的日子再好,也绝不会好到不需要神恩典的地步。什么时候我们开始为自己的名誉地位烦恼,什么时候我们就已经离基督徒的身份越来越远了。当你了解到你生命的每一刻都活在一位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造物者的视野之内时,生活就会成为一个值得敬畏的任务。有些人以为的自由,其实是牢笼,他们所寻得的快乐,最终会成为对忧伤的拥抱。一个不喜爱敬拜上帝的人,说明他爱的还不是上帝。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一个以貌取人的社会里,把自己打理到妥当十分必要。当然了,你可以决绝,对势利的世界不屑一顾。但你的不屑一顾,根本不值一提。因为,所有被你蔑视了的,都将可能回你以蔑视。你蓬头垢面,没人会以为你是隐在民间的高人。你衣衫褴褛,也不会有人认为你是遁世的大侠。现实情况是,别人唯恐避你不及。因为,在众人眼里,你不是叫花子,就是神经病。注重自我形象与活到洒脱逍遥并不矛盾。随心所欲的生活,不是事事都不在意,而是凡事都  相似文献   

11.
战胜自卑     
长相有缺憾的人,很多人都因此有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压抑了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甚而会影响人生一辈子。但是,有缺憾的人并不是一无所长、一事无成的傻子,有时,恰恰是沉重的自卑感压抑着他们,妨碍人的成功成才。如何正确对待自卑呢?首先,正确认识自卑,适度自卑并不是坏事。有点自卑感,你就不会计较应该属于你的报酬,帮你挣脱名疆利锁,你就会在较高层次上获得立身行事的自由,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有点自卑感,你感到比别人差,你就会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有点自卑感,你就会看见别人更多的长处,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地…  相似文献   

12.
对学生巧用标志激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是教育艺术园地里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教师学习和掌握的一种教育艺术。每个青少年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对自己的优点,多少都有点自负心,都愿意表现自己,而且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承认。如果教师能利用学生这种欲求,学生即可让你掌握,依照你的期待去行动。例如,你对一个小学生说:“你很聪明,若肯用功,功课一定会愈来愈好。”这个小学生就会如您所愿,努力做个好学生。相反,如果对他说:“笨蛋,你什么事都做不好,有什么用。”学生也会依你所说的,愈来愈差,最终成为一个“差生”。这种心理趋势,称之为“标志效果”或“角色形象效果”。  相似文献   

13.
倾听的艺术     
上帝给了我们一张嘴两只耳朵,是让我们在和别人交谈时,认真地听,而不是不顾对方喋喋不休地倾诉。我们总希望自己拥有听众,从而一味地表达自己,但是不知为什么,我们的话语常常被别人忽视。当我们静下来感觉一下就会发现,和我们交谈的对方,也似乎在迫不及待地向我们...  相似文献   

14.
智慧语丝     
正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岁月的变迁,而是在岁月的变迁中你没有任何变化。——程浩我们把心给了别人,就收不回了,别人又给了别人,爱便流通于世。——顾城别人的观点即便姹紫嫣红,也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尚待开发的空间。选择唯唯诺诺地接受是对自我的否定,得不来生活的宽容。——沐溪  相似文献   

15.
●容许自己有烦恼和恐惧,但你要探究自己的烦恼和恐惧来自何处。决不要把你的烦恼与恐惧归结到别人身上,也不要怪罪别人,烦恼不是人有意为之,在别人向你抱怨时,他自己忍受着烦恼的困惑。 ●找心理医生,释放自己内心压力。如果你一味保持沉默,也许会令你的心暂不受伤害,但当这种烦恼聚集到一定程度之时,自然就会喷发出来,那时的危害更大。 ●爱自己、爱别人。不要对自己和他人施加过重的压力,也不要向自己提  相似文献   

16.
因为我们常犯错,所以习惯和人争辩争吵。因为我们常犯错,所以看不见自己犯了错。因为我们常犯错,所以都以为是别人的错。别忘了,当你用一根手指头指着别人的时候,其他四根正指着自己。记得《圣经》上说,当众人  相似文献   

17.
咏物感怀     
伞懂得珍惜流泪的季节,心中就拥有一个艳阳天。熊猫从来不伪装,一生黑白分明。梯子一生依靠别人,永远被踩在脚下。绳子套在脖子上,它是索命的;搭在肩膀上,它是救命的。甘草在别人的品评中,生命,有点甜味就足够了。鞋子即使身遭践踏,也要把路走正走直。秤一生都在掂量别人的斤两,却从不知自己的轻重。手套当你套住别人的双手时,你的命运也正好被别人掌握。石头躲在水里,你是暗礁;铺在脚下,你是道路。钟表针一生只围绕着一根轴转,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画定的圈。(编辑艾然黄敬华)咏物感怀@谭加琳  相似文献   

18.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生活是自己创造的,心情是自己营造的。世界上的许多事你都无法改变!能够改变的只有你自己!当你不能改变外部世界和现状时,唯一能改变的是你自己。改变你的心态也就改变了你看世界的角度,而当你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时,即使遇到世界上最  相似文献   

19.
正生活中,很多人喜欢以自己的视角看人,以为很了解别人,甚至自以为是地随便谴责批判别人,以为全世界就自己是对的。其实,你不知道别人的生活,更无法对别人的酸甜苦辣感同身受,所以不要轻易地去指责别人或者批判别人。别人有着怎样的生活,走什么样子的道路,旁人永远无法真正了解。所以,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指责评论别人,因为未曾真正经历,就无法体会其中的一切。也许你比别人智慧一点儿,别人的生活在你的眼里可能不算什么,但你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待、指责别人。凡事不要  相似文献   

20.
小幽默     
《思维与智慧》2006,(12):63-63
甲:只有蠢材才会肯定一件事,聪明人是万事疑惑的。乙:你能肯定吗?甲:当然!对话女:当我老时,你还会爱我吗?男:我为什么要等这么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