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她站在十米跳台上,娃娃脸,大眼睛,乖巧可爱,她以完美的跳水动作,获得了439.25分,为中国代表团拿下了里约奥运会第20枚金牌。网友称她是"跳水赛场上的博尔特",BBC评论称她的表现简直逆天,跳水权威教练周继红则豪言:"世界上女子十米台还有谁能跟她比?"她就是被誉为下一个"跳水皇后"的中国跳水"梦之队"运动员任茜。第一次出战奥运便拿了金牌,还是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个00后冠军。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风筝     
正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在她眼里,我们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她不希望我们去搞文科,而要我们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础,在小学里便是算术了。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她一定要问我:"一丈等于多少米?"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一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一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  相似文献   

3.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奥运赛场上一幕幕的精彩、一场场的拼搏让人感动,至今还记忆犹新。美国游泳名将费尔浦斯统揽八枚金牌并改写奥运记录、雅买加短跑名将博尔特连破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三  相似文献   

4.
母亲     
正母亲节那日,到了饭点,母亲照例在灶台前忙碌,我想要帮她做些什么,她却不让,说我会打乱她的节奏。于是,我便站在离母亲一米远的地方,同她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新近发生的大事小情。我看着她在砧板上切菜,看着她往铁锅里倒油,看着她将菜炒好之后端到隔壁间的餐桌上。忽然,母亲惊叫了一声:"你头上有一根白头发。"  相似文献   

5.
正有时候,她抚着长腿,微笑地看着你,那时她身高一米七七。有时候,她在TED演讲台上风姿绰约,那时她身高一米八六……她凭借这个"善变"的身高,在不同场合总能给人一个"满意"的表现。"随心所欲地创造,发掘全部潜质,把身上最美丽的东西展现出来!",这就是她的人生追求。她是一个天生没有小腿腓骨的孩子,1岁多的时候,就做了膝盖以下全部截肢的手术。为了不让她的一生在轮椅中度过,将来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父母就尝试着给她换上了假肢。2岁的  相似文献   

6.
正她拥有黑色皮肤,却饰演着最美的白天鹅;她是美国芭蕾舞团第一位黑人女性首席舞者;她被《时代》杂志纳入影响世界100人榜单。她就是36岁的美国非裔芭蕾舞舞蹈家米丝蒂·科普兰。这个从密苏里州堪斯城走出来的黑人女孩米丝蒂,从小和单身母亲租住在旅馆里,过着潦倒窘迫的生活。13岁那年,她从电视上偶然看到了芭蕾舞节目,优雅美丽的芭蕾舞世界从此让她着迷。她学着电视中的舞者踮起足尖,并对妈妈说:"妈妈,我  相似文献   

7.
妈妈的厨艺     
正我妈说话爱用比喻,那些比喻很俗气但又像菜市场上浓妆艳抹的女人,让人印象深刻。她在外婆膝下做女儿时,不会煮饭,她这样形容自己:"我做小姑娘时,连水和米是怎么成亲的都不知道!"都说环境造就人,我妈为人妻、为人母后才有了相当了得的厨艺,烹炸煎煮全部得心应手,无师自通地成为了一名乡村厨子。每一个身处童年时期的小孩子,都像原野上的草般疯长。而"长"常常伴随着一个字"吃"。幼时的我们问得最多的话就是:  相似文献   

8.
唐代青年诗人李贺,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意境奇丽,色彩浓郁,并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形象思维,塑造各种动人的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和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在李贺的诗歌中可以看出明显的受道教思想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老树冤枉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地方名叫松树坡。地名的由来,是因为山坡上有一棵巨大的铁杉;铁杉的树干上长有层层鳞状的甲,所以当地人把它叫做铁甲松。树高约20多米,树干的胸径近两米,两个小伙子合抱还不能围拢,把直径大约有10多米的树冠稳稳地举在空中,就像一朵缩小的氢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云。 方园百里之内,找不出第二棵这么大的老树。听一个已90多岁的老人说,在她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此树就是这个样子了;在她之上的上辈人留给她的回忆也是“小时候就见它是这个样子了”。按这么一个“不见长进”的速度估计,此树至少已是位“千岁爷”了。  相似文献   

10.
遇见她是在一次笔会上.吃自助餐时,很多人盘里堆积如小山,唯有她不肯浪费一米一菜,还似乎很喜欢吃苦瓜. 面对众多美味佳肴,她为什么独恋苦滋味?同在一张桌上就餐的我,跟她渐渐熟络起来,趁着聊兴正浓,抛出心底的疑惑.她淡淡一笑,讲起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的拉丁美洲有这么一位女性艺术家,她被贴上了"女性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标签,她的所有作品都是另一种形式的自传,"她画自己的流血、哭泣、破碎、孤独,她万分真诚地将痛苦转化为艺术,用自嘲的幽默和幻想来调和人生"[1],她在画布上倾注了人生的全部痛苦,这就是——弗里达·卡罗卡。谈到弗里达,大多数人会从"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的角度进入,抑或是从"超现实主义"的角度进入,大多数人会被既定的标签所限制,而只有极少数人将从一位女性艺术家对自己身体、情感、血缘最直白的生命体验出发,站在艺术家立场上看她所面临的一切。  相似文献   

12.
休谟提出的"是-应当"问题在安斯库姆对现代道德哲学的批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安斯库姆反对休谟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认为可以通过"显白的事实"从"是"中推出"应当"。但她接受休谟的动机理论,而这一理论给她的推导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回应这一挑战,安斯库姆不自觉地引入了关于动机的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之分。她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从"是"中可以推出日常意义上的"应当"而推不出道德意义上的"应当"。这使得她最终主张抛弃道德意义上的"应当"而回到日常意义上的"应当",回到德性伦理学中的概念上来。  相似文献   

13.
遇见她是在一次笔会上,她穿了件白底蓝花旗袍,婉约如一首宋词,举手投足间透着清雅之气。随后的两天,我发现吃自助餐时,很多人盘里堆很多,结果又吃不完,而她从不浪费一米一菜,还似乎很喜欢吃苦瓜。面对众多美味佳肴,她为什么独恋苦滋味?同在一张桌上就餐的我,跟她渐渐熟络起来,趁着聊兴正浓,抛出心底的疑惑。她盈盈一笑,讲起一段往事。她出身于贫寒的农家,为了供她上学,父母节衣缩食。可是,自从到了一所重点高中,她心里  相似文献   

14.
“棒槌姐”     
正17岁那年,我成了一名下乡知青。当地人有一句俗语:"还拿棒槌当针(真)呢!"是说一个人凡事太较真。有一位女子,我在心中一直称她为"棒槌姐",是因她那份较真的真情。知青宿舍是几间养过多年牛的牛屋,不说人进到里面,就是离那屋子10多米远,牛屎尿的味道也会扑面而来。这个我并不怕,知青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嘛,房子臭气熏天又有啥!  相似文献   

15.
以黑为美     
班上曾经有位女同学长得很黑,她常常为自己的皮肤黑而烦恼不已。坐在她旁边的男生还偏偏要说她是"小黑皮",于是,又恼又羞的女孩子经常和他们争吵,学习上大为分心。我觉得有必要来为她重塑心理上的自信。 一个空闲的中午,我把她找来了,和她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谈话。我首先问她熟悉古今中外历史上哪些杰出的女性。她考虑了一下说了"居里夫人、海伦、张海迪、朗平、邓亚平"等。于是,我又问她知道她们在哪些领域作出了成就,  相似文献   

16.
正有人说,谭元元的出现,为大家呈现了《朗读者》两季以来最美的一段"朗读"。如果说芭蕾是世界上最优雅高贵的舞蹈艺术,那谭元元,就是国际芭蕾舞坛上耀眼的一颗明珠。毫无疑问,谭元元的优雅舞姿,是跳跃在字里行间最美妙的注脚。这是一个舞者的坚持,这种坚持的背后,是像僧侣一般几十年如一日的修行和坚守。极致美的背后,是像苦行僧一样持之以恒的自律。谭元元有着1米67的个子,体重却只有47公斤,而她跳舞近30年来,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体重,为了有更好的状态,跳舞前她是不能吃饭的。  相似文献   

17.
正结婚后,总有些促狭的朋友,拿他俩的身高打趣。他1.69米,她1.70米,仅仅相差一厘米。可视觉是个坏东西,它将这一厘米的差距在世人眼里夸大到无限。玩笑听得多了,他仍然笑嘻嘻的,可她的心里就长出了草。这一厘米忽然变成了天堑。也想为了这一厘米分手,可总有点什么东西,柔软地、固执地牵系着,叫她没有勇气扯断。终于,她不肯与他一同出现。一个人逛商场,咬紧牙,提大包  相似文献   

18.
正每次去幼儿园接闺女,她总是恋恋不舍,非要玩到广播里老师亲切地"请"小朋友们离开。"幼儿园里有我的好朋友,我们在一起很开心。"看我有些不悦,她给我一合理的解释。"家里没有朋友吗?"我充满希冀地提示她。"没有。"简短的回答,让我这个做母亲的玻璃心碎了一地。记得她刚上幼儿园时,天天闹情绪不想去。每次上学,她都  相似文献   

19.
正她从小就有着"花布"情结,买花布、捯饬花布。她把花布"折腾"上了春晚舞台还不算,又于2017春夏巴黎时装周期间,用中国的花布在巴黎歌剧院奉上了一出倾国倾城的压轴大秀,艳惊四座,震撼世界,并因此成为首位荣登意大利知名时尚杂志《showdetials》的中国设计师。同时,她还是圈内公认的"春晚女王"和"时尚女王"。她就是有"花布"情结的"女王"——熊英。熊英生于设计之家,她的父亲是搞建筑设计的,母亲是搞服装设计的,小小年纪的她一边接受着家  相似文献   

20.
正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裕。"我说。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她真有趣。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她大叫:"我也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