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曲折  刘淑华  宋艳  丁玉珑 《心理科学》2006,29(4):833-837
在Stroop启动范式中,启动刺激是灰色的色词,目标刺激是颜色块,被试的任务是命名颜色块的颜色。本研究通过行为实验和事件相关电位(ERP)实验的方法,研究SOA(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对Stroop启动效应的影响。当SOA为107ms时,在行为数据(反应时)和ERP数据(N300成分)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启动效应;当SOA为1040ms时,行为上和ERP上的启动效应消失。该结果提示了在Stroop启动效应中,启动刺激对目标刺激的影响很可能是发生在对目标刺激的知觉加工晚期。  相似文献   

2.
知觉加工中存在颜色类别知觉效应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颜色的辨别具有类别知觉效应:类间两种颜色的辨别能力比同等颜色空间距离的类内两种颜色的辨别能力更高。对于类别知觉效应的产生机制存在两种观点:知觉特性假设、语言标签假设。以往的研究范式由于实验任务涉及到工作记忆成分,被试在完成任务时会自动地对颜色命名以利于记忆,因此所得证据大多支持语言标签假设,而对知觉特性假设的支持证据则很少。本文利用目标觉察范式最大限度去掉了工作记忆成分,通过测量被试辨别两种颜色的反应时,得到了类别知觉效应。并通过语言干扰任务进一步证实在该实验范式下类别知觉效应与语言的无关性。从而,为知觉特性假设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的双重影响。实验采用三条线段构成的C形为实验材料,操纵图形朝向和SOA水平(实验1和实验2)、图形颜色(实验3)以及反应限制(实验4),要求被试完成同时判断任务。结果发现,在不同的SOA条件下,图形对向条件的同时判断频率均显著高于图形反向条件(实验1),即使在知觉组织线索弱化时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实验2和实验3),而且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的影响不是由于被试的反应偏向导致的(实验4)。结果说明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存在双重影响:当两个刺激同时出现时,知觉组织能够提高时序知觉表现; 而当两个刺激非同时出现时,知觉组织显著降低时序知觉表现。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触觉时序知觉的手臂交叉效应是否存在性别差异。通过两个实验在较短和较长的SOA条件下考察男性和女性被试在基于体觉和基于外部空间的触觉时序判断任务中的表现。结果表明,男性与女性被试在基于体觉和基于外部空间的触觉时序判断任务中均存在手臂交叉效应,SOA较短时男性被试的手臂交叉效应显著小于女性被试,但在SOA较长的条件下手臂交叉效应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触觉时序知觉手臂交叉效应的性别差异可能与空间知觉能力和生理解剖学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基于外源性线索-靶子范式, 采用2(线索-靶子间隔时间, stimulus onset asynchronies, SOA:400~600 ms、1000~1200 ms) × 3(目标刺激类型:视觉、听觉、视听觉) × 2(线索有效性:有效线索、无效线索)的被试内实验设计, 要求被试对目标刺激完成检测任务, 以考察视觉线索诱发的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 IOR)对视听觉整合的调节作用, 从而为感知觉敏感度、空间不确定性及感觉通道间信号强度差异假说提供实验证据。结果发现:(1) 随SOA增长, 视觉IOR效应显著降低, 视听觉整合效应显著增强; (2) 短SOA (400~600 ms)时, 有效线索位置上的视听觉整合效应显著小于无效线索位置, 但长SOA (1000~1200 ms)时, 有效与无效线索位置上的视听觉整合效应并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 在不同SOA条件下, 视觉IOR对视听觉整合的调节作用产生变化, 当前结果支持感觉通道间信号强度差异假说。  相似文献   

6.
局部注意干扰效应(Localized attentional interference, LAI)是指在视觉搜索任务中同时搜索在空间上分离的两个目标时, 或者目标周围存在一个无关奇异项时, 这两个关键刺激相距较近时产生的干扰现象。本实验采用视觉搜索范式, 探讨了奖赏预期对局部注意干扰效应的影响。实验1采用双目标搜索任务, 要求被试判断搜索画面中两个奇异项刺激的形状是否相同。结果显示奖赏条件和无奖赏条件都表现出显著的距离主效应, 随着目标间距离增大, 被试的正确率提高, 反应时下降。同时, 在远距离时, 奖赏条件下的正确率高于无奖赏条件, 而在近距离时, 奖赏条件下的正确率反而低于无奖赏条件, 即, 奖赏条件下局部注意干扰效应反而增大。高动机状态增强了两个目标的表征, 反而不利于解决局部注意干扰效应。实验2采用单目标搜索任务, 要求被试判断特定目标的方位并忽略另一无关奇异项刺激。与实验1不同的是, 实验2仅在无奖赏条件下观察到显著的距离主效应, 即被试行为表现在远距离时更好; 而在奖赏条件下, 被试在近距离和远距离的表现一样好, 即没有局部注意干扰效应。这说明在奖赏预期条件, 个体可以有效抑制分心物刺激的干扰, 将注意集中于目标刺激的加工, 从而对局部注意干扰效应产生调节。整个研究表明, 奖赏整体上能够提高对任务相关刺激的表征, 并抑制任务无关刺激, 虽然这并不总是能够提高任务表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了语言范畴影响面部表情知觉的时程及大脑偏侧化特点。采用从快乐到恐惧渐变的4张人类面孔表情图片为实验材料,以分视野呈现刺激的oddball范式设计脑电实验,并以分心任务使被试不注意实验表情图片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表情知觉诱发的ERP成分N1和N2上均出现了偏右视野-左脑表情范畴知觉,即在右视野呈现的条件下,范畴间偏差刺激比范畴内偏差刺激诱发了更大的vMMN效应,而在左视野呈现的条件下,两类偏差刺激诱发的vMMN效应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表情范畴知觉发生在表情知觉的早期感觉水平加工及后知觉加工阶段,且具有偏右视野-左脑特性,提示语言范畴会同时影响早期、注意前表情知觉及后知觉加工,支持了沃尔夫假说。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跨通道情境下同一种刺激序列中双任务范式与计时中断范式中位置效应和间断效应的异同,研究设计了实验1和实验2。实验1以2500 ms和4500 ms为目标时距,采用相同的刺激序列(视觉呈现时距信号,听觉呈现干扰信号或中断信号),要求3组被试分别在控制、干扰及中断条件下完成相应任务,结果发现不管2500 ms或4500 ms时,中断条件较干扰条件和控制条件的间断效应更明显;同时发现在2500 ms时,不管控制、干扰还是中断条件下均发现了位置效应,而4500 ms时仅在中断条件下出现了位置效应,这可能由于实验1的控制及干扰任务中的4500 ms时的“晚”位置的时间确定性较高,以致掩盖了位置效应。为了降低“晚”位置出现的确定性,更好地对比两种范式中的效应,实验2将目标时距设置为1500 ms和2500 ms,结果发现在1500 ms或2500 ms时,不管控制、干扰还是中断条件下均发现了位置效应,且中断条件较干扰条件和控制条件下间断效应更明显。上述结果意味着跨通道情境下同一种刺激序列中双任务范式与计时中断范式中位置效应是否相同局限在一定时间范畴;计时中断范式中的中断效应对计时的消弱较双任务范式干扰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两个实验探讨了习得的语言范畴影响颜色知觉的机制.实验1让被试接受短期“色-词”重组训练,使原先范畴内的两种颜色变为范畴间的颜色,训练前后完成视觉搜索任务.反应时结果显示,在训练后,与训练的两种颜色近似的另外两种颜色的知觉表现出边缘显著的偏侧化颜色范畴效应.实验2让被试接受与实验1相同的训练后,完成视觉Oddball任务.ERP结果显示,在训练后,与训练的两种颜色近似的另外两种颜色的偏差刺激在早期知觉阶段就表现出偏侧化vMMN效应.这些结果表明:习得的语言范畴能影响早期的、注意前的颜色知觉机能,且这一影响过程可以在短期内完成;习得的语言范畴会影响颜色知觉范畴,而非仅影响特定颜色点的知觉机能.  相似文献   

10.
麦春燕  何先友 《心理科学》2017,40(5):1040-1046
运用Stroop任务的SOA范式,考察中-英双语者干扰和易化效应的时间进程及程度,比较双语者认知控制和词汇通达的差异。结果发现,在中文条件下,干扰效应的峰值发生在SOA为-200ms时,在英文条件下,最大的干扰效应发生在SOA为-300 ms时,由此可见,干扰效应时间出现了负转换。在英文条件下,-400ms SOA引发了最大的易化效应,而中文条件下最大的易化效应发生在-300ms SOA。该研究表明,双语者没有表现出认知优势,在Stroop任务中受到了词汇通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