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聚焦于"巴黎手稿"("巴黎手稿"包括通常被称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三个手稿和"穆勒评注",本文主要聚焦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传播与接受史,以期对学界围绕马克思"早期"和"晚期"著作而展开的相关论争作一批判性考察。几乎所有公开出版的有关马克思早期著述的重要研究文献(特别是在德语区、法语区、前苏联和英语国家),都吁求要对马克思的"巴黎手稿"进行全新的和严格的解读;同时,也几乎是所有的解释者都理所当然地假定,"巴黎手稿"是一部业已完成的著作。然而,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所谓的"巴黎笔记"的文本分析,使我们有可能一方面反对将前者视为一部完全成熟的文献并借此宣称马克思思想是一个以其为基础的整体,另一方面也反对将其视为一个定义明确的理论文献并借此将之与马克思成熟时期的"科学"阶段相对立。  相似文献   

2.
异化与自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与自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陈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旅居巴黎时期的著作手稿。这时他的研究开始超出纯粹哲学思辨或宗教批判,转而关注更为现实的经济问题,关注在社会底层经济基础领域发生的事情,关注无产阶级的地位、状况与历史...  相似文献   

3.
“人化了的自然”与“对象化了的人”,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的一个哲学论题,也是马克思论美的认识论基础。由于《手稿》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未完成的笔记,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并未系统整理公开发表,这就给如何理解这一论题带来一定的困  相似文献   

4.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透视现代性———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独特视角/郑元景,徐梦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是什么?———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丛大川//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对象化的内在悖反及其生态维度———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象化理论的深层解读/王熙恩//学术交流,2005.11论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对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一种解读/刘荣军//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经典表述”的再阐释———重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5.
象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样的片断材料如此著名是罕见的。这个手稿虽然是为一部打算公开出版的著作准备的纲要,但除此以外我们毫无所知。然而象这个手稿一样,使人如此深刻地认识一个研究者的精神发展过程,这也是少有的。这个手稿也许写于巴黎,记录了他1844年三、四月至八月的思想。它是马克思思想在那独立个性形成的头十年所经历的伟大阶段中最有特色的一段;这十年是以他作为自由主义家庭出身的大学生而开始,并以形  相似文献   

6.
唐正东 《学海》2007,42(3):17-24
本文通过对青年马克思的“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布鲁塞尔笔记”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及《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曼彻斯特笔记”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相关著作的文本学考察,剖析了青年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与其哲学思想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对“实践”、“物质生产”等马克思哲学中的基本概念重新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剖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他的整个哲学时说过,《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9页)。如果联系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研读、评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可以说《手稿》是马克思的《精神现象学》,是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哲学革命变革的起源,是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深刻内容和本质的一把钥匙。这是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形成阶段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内容十分丰富的著作,其中许多地方涉及到了伦理问题。本文拟对手稿的伦想思想做一粗浅的探讨。一、伦理学研究的崭新方向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伦理学尽管有着种种的合理因素,但由于在研究方法上都不能自觉地把道德放在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唯物辩证的考察,因而始终不能摆脱历史唯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我们对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57-58手稿》)的研究中,这部论著主要是作为经济学文本被解读的。自1939年它第一次发表以来,这一论著就基本上被视为马克思经济学变革初创时期的重要经济学手稿(《资本论》草稿)。在研读的精深层面上,我们主要看到经济学家的身影,固然也有一些哲学家不断地从这一文本中找到“三大社会形态”和“异化”等概念,但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们都没有想到,这一手稿实际在总体上就直接具有哲学和经济学二重性质(准确地说,这一手稿应称《1857—1858年经济学一…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们想在过去几十年所发表的“官方”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去查阅马克思有关异化概念的话,那将是徒劳的。在许许多多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马克思历史哲学的这个中心范畴连一次都没有被提到过。可是这类教科书的宗旨还是为总结马克思历史哲学体系而撰写的。为了使这种现象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认为就这个范畴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所应占有的地位来谈谈我们的看法,实在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我们还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分析当今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时候,这个范畴是否能用上呢?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在有些地方还要涉及到马克思的几份手稿(《经济学-哲学手稿》,1932:《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939),在这  相似文献   

11.
异化、哲学人本学和“马克思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对于马克思所做的批判,是围绕着异化概念做文章。自从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于1932年发表以来,以及在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中,还没有任何其他概念,被马列主义的敌人——资产阶级分子和修正主义者,进行过如此详尽的“研究”。这个事实清楚地告诉人们,首先必须联系到当代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所展开的深刻斗争来看待关于异化概念的任何解释。因此,异化概念所涉及的,不是狭义上的语言-历史问题,即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多大程度上还受费尔巴哈或黑格尔的影响,或者摆脱了他们的影响的问题,而首先是阶级的意识形态斗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马哲史研究会,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于四月下旬举行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学术讨论会。对《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不同看法综述如下: 第一种看法认为,《手稿》是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是新哲学形成的标志。理由是:(1)《手稿》是包括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在内的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祥地,它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著作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2)《手稿》是从经济学上剖析市民社会的第一部著作,特别是在异化劳动的理论中,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系列基本的规定性,如关于人“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马克思哲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众所周知 ,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把经济学研究中的某些重要的概念和问题提升到哲学的普遍性的层面上 ,这使马克思对任何哲学问题的探索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眼光。马克思对实践问题的探索也是如此。事实上 ,只要我们深入地研究马克思的实践观 ,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大量出现的“生产”概念。而在传统的哲学教科书的解读方式中 ,人们通常把“生产”理解为单纯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 ,认为它指称的只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我们不能说这种解读方式是完全不适当的 ,因为马克思在许多场合下使用的生产概念确实需要从经济学…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巴黎时期(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最后一章中研究了《精神现象学》;特别是它的最后一章——绝对知识。马克思采取的方法是把现象的意识阐述从同一哲学的框框中解脱出来,以便阐明隐藏在同一哲学中的、往往已经“远远超过黑格尔观点”的批判要素。他在这里涉及到《全书》第381和第384节,在这两节中完成了从自然哲学向精神哲学的  相似文献   

15.
16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写出了划时代的标志性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正是在这本书中,马克思承接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创新性成果,并将其进一步深化和升华,系统地提出和论证了“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最终完成了自《手稿》开始的哲学革命变革。实践唯物主义作为“新唯物主义”的表现形态,其根本特征是强调实践,凸显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它实际上是马克思对传统人学思想的革命性的改造和提升,是深刻体现了划时代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的新认识〔民主德国〕 1.陶伯尔等79①马克思1841年3月至1843年3月间世界观的发展 问题〔民主德国〕1.陶伯尔79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 〔苏〕T.M.奥伊则尔曼81⑥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写作背景〔民  相似文献   

1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65周年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65周年研讨会综述曹立群(南京大学哲学系210093)南京大学哲学系和江苏省哲学学会不久前在南京联合召开了纪念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公开发表65周年专题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以新发表的文本...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过程中,围绕着青年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评价问题,大多数学者已经比较一致地否定了过去那种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方法。为了避免重蹈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家关于“两个马克思”的覆辙,人们特别注重挖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其他早期著作中的一些宝贵思想,并使之与《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中的基本原理统一起来,从而揭示青年马克思与成熟的马克思之间的内在联系,证明马克思思想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献,其中特别是根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马克思的异化观的形成过程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但对马克思的第一篇独立完成的学术论著——他的博士论文《论亚里土多德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之间的差别》中的异化问题,则尚未形成一致的观点。“异化”这一术语在博士论文中仅被马克思用过三次,但在这篇著作中,“异化”概念对于解决当时马克思所关注的问题——哲学和现实的相互关系问题,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马克  相似文献   

20.
<正>就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维度来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试图用人本主义的主体性话语来批判斯密、李嘉图所肯定的社会经济现实,这是一种人学现象学的批判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