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言祖语     
《法音》1996,(6)
佛言祖语问:如何是道?如何是修行?师云:道是何物,汝欲修行?问:诸方宗师相承,参禅学道如何?师云:引接钝根人语,未可依凭。云:此既是引接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师云:若是上根人,何处更就人,觅他自己尚不可得,何况更别有法当情?不见教中云:法法...  相似文献   

2.
郑涌 《佛教文化》2010,(4):47-50
《碧岩录》的第五十七则:僧问赵州:“‘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何是不拣择?”州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僧云:“此犹是拣择。”州云:“田厍奴,什么处是拣择?!”僧无语。  相似文献   

3.
佛言祖语     
《法音》1996,(7)
佛言祖语问:诸佛如何行大慈悲为众生说法?师云:佛慈悲者无缘故,名大慈悲。慈者不见有佛可成,悲者不见有众生可度。其所说法,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者(这)个法,若为道我从善知识言下领得,会也悟也;者(这)个慈悲,若为汝起心动念...  相似文献   

4.
与周舍论断肉■ 法宠所言:“惭愧而食众生”,此是经中所明:罗刹妇女云,“我念汝,我食汝”,法宠此心,即是经之罗刹。 又僧辩所道自死肉,若如此说,鸱鸦触处不死,那不见有一自死者!麋鹿雉兔充满野泽,亦不曾见有一自死者,而觅死肉,其就屠杀家,觅死鱼必就层网处,若非杀生,岂有死肉,经言:买肉与自杀,此罪一等,我本不自为,正为诸僧尼作离苦因缘。 众生所以不可杀生,凡一众生,具八万户虫,经亦说有八十亿万户虫,若断一众生命,即是断八万户虫命。自死众生,又不可食者,前所附虫,虽已灭谢,后所附虫,其数复众,若煮若炙…  相似文献   

5.
纳甲筮法讲座(八)乾元亨占官禄官禄,前人筮书有的亦归入“功名”,乃是多数人一生所孜孜追求的东西。亦古人以“纳甲”筮法进行占问的一大内容。前人多数问题集中于:有无官运,可得何官?候选如何?在何地做官?在任如何?赴任路上如何(过去交通不便,赴任路途遥远,...  相似文献   

6.
佛言祖语     
《法音》1994,(4)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作《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依此行,虽在吾边,壬。隔千里。颂曰: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菩提本自性,起。C即是妄,净。C在妄中,但正无三障。世人若修道…  相似文献   

7.
佛言祖語     
《法音》1991,(3)
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趣向?今为大众略而  相似文献   

8.
自经读过这样一则排悟的故事:一名武土问某禅师:“真有天堂地狱吗?”“你是做什么的?”掸师问他。“我是一名武士。”他说。“什么?你是一名武土!”禅师叫道,“看你的样子,我还以为是个乞儿呢。”武生闻言大怒,欲抽剑发威,祥师说道:“地狱之门由此打开!”武上...  相似文献   

9.
他人不是我     
道元,是位日本和尚。他是将中国禅宗引到日本生根发展的第一人。他到中国参禅时,一次,看到一位背曲如弓、眉自如鹤的老僧,正头顶中午的炎炎烈日,十分专注地在晒干菜。道元问:“你这么大年纪,为什么不叫年轻的和尚来晒呢?”老僧回答:“他人不是我。”道元说:“瞧,这中午的天气多热呀,你不觉得太劳累了吗?”老僧十分平静地说:“现在不晒,什么时候才是晒干菜的好时辰呢?”老僧的话,让道元心中一亮。之后,道元一直将“他人不是我”当作开启心智的禅言。  相似文献   

10.
杜少卿有句让人心动到脸红的情话。当妻子这厢问他:“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什么装病不去?”他那厢应对如流:“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玩的地方,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多么快活。”  相似文献   

11.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胡雪岩的启示》时,曾讲到这样一个细节:有一天,胡雪岩问他的好友王有龄,呼与吸哪个更重要?王有龄回答说,人不吸气就会死去,自然是吸比呼更重要。胡雪岩说:错!应该是呼比吸更重要。他说,你尽管去呼,鼻子自然就会吸。胡雪岩用一个商人的眼光,通过呼与吸的形象比喻,  相似文献   

12.
林超群 《天风》2016,(9):32-33
“他们临近米迦的住宅,听出那少年利未人的口音来,就进去问他说:‘谁领你到这里来?你在这里作什么?你在这里得什么?'”(参士18:1-4)但人问利未人的三个问题,常常是神学院老师问刚入学同学的问题,旨在帮助同学认识神的旨意及主权,明白呼召的真谛,委身于荣耀的国度侍奉。衷心希望各位初入神学院的同学能够答好这三个必答题,成为神人共悦的侍奉者。  相似文献   

13.
佛言祖语     
《劝发菩提心文》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趣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  相似文献   

14.
<正>4月的一个下午,一个一米八的高个大男孩来到了咨询室,他腼腆地四处张望,我正好在走廊浇花,赶紧邀请他到咨询室坐下,他紧张又局促地说:“老师,我好紧张,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我理解他一定是鼓足了勇气才来到咨询室的,主动询问道:“你是高三的吗?”“是啊,老师,这次没考好,心态有点崩了……”我问他:“你说的是一模考试吗?考了多少?”“394分,太差了……关键是海军招飞和民航招飞我身体素质都过了,但是文化课都受限,好可惜。”  相似文献   

15.
道教内丹性命双修与中国器乐形神俱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钊 《中国道教》2004,(4):11-13
一 、道 教 内 丹 学 中 的 性 、命 身 、命 、气 、精 、形 等 物 质 性 范 畴 。 固 ,气 聚 则 神 灵 。 性 无 命 不 立 ,命 性 命 二 字 为 道 教 内 丹 学 之 纲 在 “性 命 关 系 ”方 面 则 代 表 了 “物 无 性 不 存 。 真 人 云 :“神 是 性 兮 气要 , 内 丹 学 文 献 中 对 性 命 问 题 的 质 与 精 神 ”、“身 与 心 ”、“形 与 神 ”、 …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00,(9)
千疑万疑,只是一疑。话头上疑破,则千疑万疑一时破;话头不破,则且就上面与之厮崖。若弃了话头,却去别文字上起疑、经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尘劳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属。第一不得向举起处承当,又不得思量卜度,但着意就不可思量处思量,心无所之。老鼠入牛角,便见倒断也。又方寸若闹,但只举“狗子无佛性”话。佛语、祖语、诸方老宿语,千差万别,若透得个“无”字,一时透过,不着问人。若一向问人佛语又如何、祖语又如何、诸方老宿语又如何,永劫无有悟时也。 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云:干屎橛。但举此话,忽然伎俩尽时,…  相似文献   

17.
快乐一刻     
1、喂猪一个人问农夫道:“你用什么喂猪?”"用吃剩的东西和不要的菜皮。”农夫答。“这样说来我该罚你。”那人说,“我是大众健康视察员,你用不好的东西去喂供大众吃的动物是违法的,罚你1000元。”过了不久,又一个穿着整齐的人走过来问农夫道:“多肥的大猪啊!你是用什么喂它们的?”“鱼翅、鸡肝、海鲜之类”农夫回答。“那么我该罚你,”那个人说,“我是国际食物学会的视察员。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饿肚子,我不能让你用那么好的食物喂猪,罚你1000元。”过了数月,又来了一个人。和前两个人一样,他在猪栏上探头问道:…  相似文献   

18.
渊声 《天风》2018,(6):64-64
问:我与男友约会了一段时间后,渐渐意识到对方不是自己想要共度一生的人。可是,因为都是主内肢体,我实在不好意思提出分手。但若勉强交往下去,对双方都有害无益。我当怎么办?一年轻姊妹:周芸答:周芸姊妹,你的问题确实需要认真面对,谨慎处理,这样对大家将来都好。如果你祈祷清楚了,经过多次接触后发现对方确实不太适合你,而且你也勉强不了自己,那么分手对两个人来说更合适。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在路上问一个普通工人、农民或学生:“你是消费者吗?”这个人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是的。可是如果你要问他“你是纳税人吗?”他未必能马上回答上来,他可能会犹豫一下,也可能会摇摇头,对你说:不是。 对大多数人来说,纳税仅仅是那些拥有企业和当老板的人,以及少数高收入阶层的事,作为一个普通工人,一个种地的,一个没有收入的学生,或一个月收入远远不及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的职员、雇员,当然只配被称作消费者,而不配被称为纳税人。 然而这种想法实际上是不对的。 一个人只要是消费者,花钱购买了商品或是支付了某项服…  相似文献   

20.
耶稣治好胎生的瞎子黄志芳福音书中记述:“耶稣前行时,看见一个生来瞎眼的人,他的门徒问他说:‘辣彼,谁犯了罪?是他,还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来瞎眼呢?’耶稣答复说:‘也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显扬出来。’”(若9: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