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管子》丝织品价格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管子》中记载的物价资料的学术价值,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有些学者甚至认为《管子》中的物价资料是不可信的。本文将《管子》所记载的丝织品价格与有关战国秦汉时期的文献及简牍中的物价资料进行了较全面的比照与分析。通过比照分析,笔者认为,《管子》中记载的丝织品价格多数是可信的,也有一些数字是经过夸大了的,不可采信。因此,我们对《管子》中涉及的丝织品价格资料,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可盲目轻信,而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管子》中《水地》、《度地》、《地员》诸篇论水的见解继承了《周易》原理,发挥了稷下学派阴阳家之言,并应用在相桓公、霸诸侯的大业中。《管子》一书无论对于水性和水色、水味、水重的论述,以及根据水性开发水利和防治水害,其论点对后世均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管子》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礼记》、《大戴记》、《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著作中关于论述自然水的认识加以探讨,从中可以窥见《管子》论水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
《管子》是管子及其后学思想所汇集的作品集,由齐国学者编纂而成。管子、《管子》一些思想观念与《鹖冠子》相同。通过比较《鹖冠子》一些篇章与《管子》思想,发现鹖冠子、《鹖冠子》在君主修养、施政、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思想观念,与《管子》有不少相同之处。可见,《鹖冠子》与《管子》、齐国思想文化的关系极密切,《鹖冠子》应受《管子》影响。  相似文献   

4.
《淮南子》中保存了大量的关于五行思想的资料,通过分析排比这些资料,我们能够勾勒出《淮南子》阴阳五行的大致框架,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的内容。同时,在五行思想上,《淮南子》与《管子》、《吕氏春秋》、《春秋繁露》等书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论述《淮南子》中的五行思想,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群书治要》选录的《管子》文字,与《管子》传世版本相较,多有不同。有的文字详略不同;有的用字不同,文意相同;有的用字不同,文意也不相同。这些异文,有些是保存了《管子》古本的原貌,还有一些是出于编撰者有意修改,或由于抄录者误写误抄,不能作为校勘《管子》的依据。用《群书治要》校勘传世古籍,需审慎抉择。  相似文献   

6.
《管子》教育思想丰富,并自成体系,其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终极目标等方面均有创见,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本文从五个方面来论述《管子》的教育成就:《管子》第一次提出了百年树人的终身教育理念,第一次提出了礼义廉耻的四维社会教育观,第一次提出了四民分业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父子相袭的家庭教育思想,第一次强调情感熏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第一次记载了我国最早的学生守则——《弟子职》。  相似文献   

7.
战国古籍和《管子·轻重》中的黄金货币叶世昌战国古籍和《管子·轻重》中有一些关于黄金作为货币的记载,研究这些记载既可以证明当时黄金的货币性,又可以证明《管子·轻重》应属于西汉作品。一黄金在自然界因不和其他的物质化合,比较容易开采,故在中外历史上黄金的早...  相似文献   

8.
《吕氏春秋》与《荀子》思想主体之比较──兼议学派归属性的一般问题修建军《吕氏春秋》与《荀子》是在相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具有共同的思想倾向性而又有着各自特点的两部著作。一般说来,学术界多认为《荀子》是集先秦儒家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吕氏春秋》则是先...  相似文献   

9.
略论《管子》认识论的主客体关系栗冬生近年来,研究《管子》一书中的认识论思想的文章并不多,本文意在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管子》的认识论思想。一《管子》作者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加以严格的区分。在《管子》的《心术上》中,作者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主体和客体...  相似文献   

10.
《管子》德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的本义为“目视于途”,在由其本义向哲学、伦理、政治和经济范畴演进和抽象的过程中,《管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和阶段。本文对出现于《管子》书中的237个德字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阐释了体现在《管子》德论中的哲学、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晁错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论贵粟疏》是晁错在公元前168年向汉文帝上奏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他重农贵粟的政治主张。通过笺释解析发现,此文中的许多思想与观点均来自《管子》一书,体现了晁错对管子的接受与承袭,也可以看出法家学派的一脉相承以及管子在汉代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管子》一书中多处论及吏治问题。我们把这些资料联系起来,会发现《管子》有着比较完整的吏治思想与管理思路。《管子》的吏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以及在官吏自选拔、试用、监督、到奖惩与任免诸环节上的制度设计与见解,都对封建社会的吏治观念的形成了开创性的思维,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可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吕氏春秋》一书为秦相吕不韦集众宾客所撰。由于种种原因,其在历史上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近代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它的思想价值,对《吕氏春秋》的研究也渐渐地深入。但对《吕氏春秋》成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诸如成书之时间及《吕氏春秋》中十二纪、八览、六论的次序究应如何等,仍存在很大分歧。本文拟对这两个问题作一探讨。  一、书成之时间《吕氏春秋》究竟成书于何时?书中《序意》篇云:“维秦八年,岁在涒滩。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请问十二纪。”高诱注:“八年,秦始皇即位八年也。”是则,《吕氏春…  相似文献   

14.
《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统一中国的前夕,《淮南子》成书于西汉儒术独尊的前夕,两者相距约百余年,其间历史发生了若干变化,然而两书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淮南子》的作者受到汉初谴秦空气的影响,书中无一字提到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但是,事实上刘安等人在编写《淮南子》时,却从《吕氏春秋》中吸取了大量的思想营养,可以说该书是以《吕氏春秋》为蓝本而写成的。在一定意义上,《淮南子》是《吕氏春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再现,两书堪称为秦汉之际道家著作的姊妹篇。  相似文献   

15.
景庆虹  张连伟 《管子学刊》2012,(2):40-43,122
《国语·齐语》和《管子·小匡》是探讨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重要史料,内容基本相同.学术界对《齐语》和《小匡》内容的历史真实性存在争议.本文在阐明《齐语》、《小匡》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齐语》、《小匡》的内容虽然有夸饰成分,但它记载的“四民分居”、“叁国伍鄙”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可与传世文献、考古发现等相印证,反映了春秋时期管仲改革的主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不应被否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 《吕氏春秋》成书年代问题所存在的几种有分歧的观点的分析, 认为: 1、吕不韦 “迁蜀”之后没有也不可能著书; 2、在探讨 《吕氏春秋》成书年代问题上, 人们似乎忽略了夏历纪年与秦之 “颛顼历”的不同; 3、《吕氏春秋》书似成于公元前241 年  相似文献   

17.
《管子》中的数学与《九章算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管子》中的数学知识,重点讨论了《管子》中的数学与《九章算术》的传承关系,从而进一步揭示两者之间“源”与“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刘向领校群籍,遵循了以人名书的命名方式。以人名书,仅指其书为一家之学,非指其书为某人所作。以《管子》论,则仅指《管子》为管仲一家之学,并无《管子》为管仲所作之意。后世学者不明白以人名书的学术意蕴,惑于既以人名书则书必为其人撰的错误认识,纷纷展开《管子》中是否存在管仲思想、在多大程度上存在管仲思想、有哪些思想与管仲本人相对应的古籍真伪之辨。虽然真伪之辨稍有"辩乎其所不必辩者"的徒劳倾向,但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角度看,却代表了《管子》研究的深入。为了坐实《管子》的作者,当代学者提出管子学派说。此说虽有合理性成分,但比起《管子》为管仲一家之学的说法来,仍有逊色。《管子》以管仲为名,衍生出诸多可探讨的学术问题,这些均是《管子》托名管仲的历史意蕴在《管子》研究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管子》的治国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性,礼法并用、德刑并重,发展经济、农商并重,为历代君王将相和学者所尊崇和探究。文章立足于《管子》成书的时间和空间因素,从周公和姜太公两者的治国思想探讨了《管子》治国思想的渊源,以期从历史的角度更好地理解《管子》的治国思想。  相似文献   

20.
厦门管子研究小组是厦门大学和厦门市几个热心研究《管子》的同志,为适应经济特区建设需要,倡议成立全国性的管子学会,推动管子学的研究,于一九八四年四月成立的。三年多来,做了以下一些工作:一、编辑出版了两期《管子学研究通讯》(内部交流),发表了关于《管子》书断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