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封建社会,登科出仕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没有考取功名的白丁难有一番作为。但在晚清时期,却有一位叫徐寿的"白丁",他毅然放弃科举另辟蹊径,自学成才创造了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成为公认的近代科技巨匠。1818年,徐寿出生在无锡的一个地主家庭,自幼聪明伶俐,  相似文献   

2.
一、读书与听书 曾几何时“上学读书”已被“上学听讲”所取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将教材中的内容“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学生听,对学生的“读书”却有所忽视。久而久之,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想”,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读书”的“乐趣”,抑制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长远看,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依靠教师,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终身学习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前提是要学会“读书”自学。  相似文献   

3.
曹毅 《佛教文化》1993,(4):19-19
尊敬的何先生:您好。我在《佛教文化》第二期上见到了您给牧人主持的来信,慈父之心跃然纸上,令人感动。作为与您儿子同龄的学佛青年,我想谈谈我的一点看法。首先是如何走上学佛道路的问题。何先生认为何强是因为孤身寂寞的缘故,似乎学佛是为了填补心灵空虚。其实不然,佛教里的确有偏重信仰、膜拜,以及乞请佛菩萨加被等宗教色彩极浓的方面,但在其更多更广的领域里,却是逻辑性极强、事理俱明的修证导论,可以说不亚于近代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理论,且其所涉之广之深,非现存自然科学所能及所能究了。何先生之所以会有那种看法,是由于对佛法的以偏概全的不正确理解造成。  相似文献   

4.
赵聿修(1905~1974),名祖荫,字聿修,生于广东宝安县(今广东深圳),其家族据说出自宋太祖的四皇子赵德芳(民间文学中受人喜爱的"八贤王"的原型),父亲是一个有科举功名但并不富裕的小乡绅.聿修是兄弟七人中的老六,幼年困于生计,读书不多.  相似文献   

5.
二十多年前就读过何兆武先生翻译的罗素《西方哲学史》,对何先生的译笔文采有如沐春风之感。后来又读了何先生所译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同样的感受再次涌上心头。不过,我在1986年就提出的对“历史理性批判”或“第四批判”的说法的异议(邓晓芒,1986年,第44页),在读了此书后仍未改变。近来翻阅何先生的《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其中关于康德的三篇重头文章皆讨论到“第四批判”,深感这不仅是一本书的命名问题,而且涉及到对康德哲学的整体性了解。现将意见说出来,就教于何先生和学界同人。  相似文献   

6.
8月23日,内蒙古中华烤鸡公司董事长艾布拜克尔·任培文召开祝贺回族学生考取大学颁奖大会,向今年考取大学的24名回族学生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向每人奖励一千元奖金。  相似文献   

7.
正一般认为,唐永徽二年(651)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宋、元三个朝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时期。在刚传入的唐代,就有穆斯林努力学习和适应儒家文化。据《全唐文》卷767记载,唐宣宗时就有伊斯兰教徒李彦升考取进士的事,当时一名文人还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华心》。文中赞扬李彦升是一位"形夷而  相似文献   

8.
教会事工     
《天风》2013,(12):54-54
乌鲁木齐市基督教协会举行读书报告会 新疆乌鲁木齐市基督教协会于?2013年10月29日,在明德路教堂举行“和谐、健康、充满活力教会读书报告会”。以期树立健康的办教理念,提升办教热忱,建立彼此相爱的团契生活。教会不仅鼓励同工同道学习圣经,也勉励同工同道成为一个好读书的人。  相似文献   

9.
正南朝官员顾协19岁考取功名跻身官场,任扬州议曹从事。他为人正直、处事公道,立志修身操守、廉洁从政,绝不贪占,深得府衙同僚好评,不久就官升安都(今属河南新乡)县令。到职后,他把全县的积案卷宗全搬了出来,逐一审阅。顾协审理的第一个积案,是一个叫武同的皮毛作坊掌柜,状告县衙差役蔡法度。蔡法度原是一个地痞,巧取豪夺霸占了武同的作坊,后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乡是一个纯回族乡,全乡十个行政村,有穆斯林2610户,16130人。过去这里的回族群众只重视让子女进寺念经,不重视入校读书,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百分之七十左右。针对这种情况,乡党委和乡政府把发展回族教  相似文献   

11.
母亲教儿识字读书,是我国的优秀传统。远的孟母择邻,千古佳话,宋欧阳修四岁父亲死,家穷置不起纸笔,母亲郑氏以荻杆画沙地教儿,欧阳修勤奋学习,读书成诵。成为大学者,大诗人。《古文观止》选了《丰乐亭记》、《醉翁亭记》他列入唐宋八大家。又撰有《新五代史》与人合修《新唐书》。  相似文献   

12.
初学之感受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万物之灵的人——天主最优秀的杰作,对于现世和将来都抱有很大的希望。有的人是为了功名利  相似文献   

13.
凤山亦名凤巢山,座落在广西永福县城北面.凤山的景观早晚各异,四季宜人.相传,很久以前,有位姓王的,一年生下一个跛足儿子,取名世则.世则长得十分秀气,自小聪明伶俐,经常在屋后面的崖岩下读书,后进京考取一甲进士.他虽然才华出众,文占魁首,但由于是跛子,皇上心里不悦,想把状元赐给一表人才的江西才子谢文魁.  相似文献   

14.
提高高师心理学的教学质量,一个必不可少的原则是我们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从“教”的方面来说是为了加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为了培养他们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的方面来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  相似文献   

15.
王沿运河北上,行至山东济宁患病,不治归真,就地安葬,唐氏从此落户鲁国故地。到了唐柯三六世祖时,唐氏一部分迁至邹县邢村。鲁为孔、孟之乡,几千年儒家文化积淀,造就了诸多历史名人,如孔子、孟子、匡子等。享有“滨泗邹鲁,人才济济”之称。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唐氏家族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经过几代人的文化积累,至唐柯三祖父唐传献(1824-1900)考取贡生,先后供职于任部,史部,唐氏家族走上了兴旺发展的道路,唐柯三祖父唐承烈(1848—1905),清同治年间也考取贡生,任职内阁誊录馆。足见家中儒学之深厚。另一方面,山东济宁又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  相似文献   

16.
新千年伊始,电视连续剧《突出重围》成了影视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赢得了观众一片喝彩声。从军事上的突出重围,我想到了人生道路上的突出重围。人生在世,不是也常常面临着形形色色的“重围”么? 作为凡夫俗子,几乎无时无刻不被功名利禄重重围困着。没有功名的时候,许多人为功名默默奋斗、倾其全力。在为功名奋斗的日子里,没有闲暇,没有放纵,没有懒散松弛,没有懈怠疲沓,有的只是艰辛的跋涉和艰难的进取。可功成名就时候,又被功名牢牢地牵着鼻子,不是为功名所累,就是被更大的功名引诱着;一旦得到了更大的功名,又不能排解和抵…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语文容易,真正把教的东西活学活用到生活中去是很难的。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多读少讲,留给学生尽量多的朗读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入情入境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逐步提高语文素养。然而,在朗读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学前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8.
林超群  徐柳武 《天风》2017,(6):20-21
<正>教牧不读书的理由可以很多,但应该读书的理由只要一条就够了读书学习是摆在牧者面前的必答题,本文简要论述牧者不读书的原因、危害及牧者读书的意义与价值,以期牧者奋发读书,成为不断长进的人,复兴主的教会。一、牧者不读书的原因1.没有足够时间牧者同工总是过于忙碌,似乎永远停不下脚步。许多牧者三餐无规律、休息不充足、夫妻缺沟通、孩子少陪伴,但  相似文献   

19.
有许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满足,甚至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对生前身后的功名也期待颇多。对于前世,我们会埋怨父母没有把我们生养在富贵之家,对于后世,总是抱怨子孙们不能个个如龙似凤,但我们更多的不满足还是来自于自身。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程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重视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也已经成为广大语文老师的共识,不过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由于缺少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手段,只简单地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偶尔检查一下学生读书的情况,因此在学生中间普遍存在阅读兴趣不高,阅读量少、阅读面窄、阅读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便十分肤浅,常不得要领,甚至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得读书笔记等检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以及阅读方法的掌握和自学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