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傅欣  陈静 《美与时代》2013,(8):64-66
建筑的结构形式是建筑的骨架,是其艺术和内涵的表现,与建筑美观是互为表里的。建筑之美表现在建筑的外形、结构、功能、细节、色彩、材料等方方面面和谐统一,我们从自己的民族文化背景中获得了美的评判标准,近代以来,随着"西风东渐",在建筑领域人们也开始学习和吸收西式建筑文化形式,形成了一些特定时期独具风韵的历史建筑,这种独特之美,感染着同一个世界不  相似文献   

2.
成都青羊宫:彰显道教审美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羊宫以具体、生动、形象的宫观建筑和艺术形式,将抽象、深奥的道教教理教义和美学思想表现出来,又通过艺术的想象与象征深化了道教神仙信仰的内涵,具有独特的道教艺术魅力和审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作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图书馆通过营造环境美、发掘知识美、强化服务美和塑造馆员形象美等,开展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是现实的需要,更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化的基督教堂装饰艺术的探讨,既有利于把握各种中式基督教堂当时的文化特点,也可以为今后基督教堂的建筑活动提供一种借鉴和参考。一中国传统建筑建立在一套完备的木构架结构技术体系上,注重结构逻辑的真实性的表达与传递。因此,中国传统建筑十分重视空间的结构美,主要表现为建筑个体各部分结构之间的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占有较翔实的资料基础之上 ,着重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全真高道丘处机的美学思想 :一、在和成吉思汗的交谈中 ,反映出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美思想 ;二、在修炼内丹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深刻的内丹模糊美思想。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筑是人们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打上人工环境标记的现代城市建筑倾注了人类对建筑美的理解和渴望,其中,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美学原则之一,就是以“和谐”作为建筑美的本体,中国城市建筑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之后,仍不断寻求真正适合人类居住和生存的“和谐”建筑。从中国现代城市建筑中寻找和谐要素,以不同地域为为线索,对不同建筑的和谐要素进行分析,并由此结合发展的脉络,才能预见中国现代城市建筑未来审美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雨景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独特的魅力,园林雨景意境是体现这种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雨景既是声景的范畴,也是虚景的范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雨境意境具有意境美、听觉美、空间美、人文美等特征,它是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对它的完美营造是中国园林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建筑场效应与建筑审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建筑场、建筑信息、建筑美因、审美机制等要素综合活动反映,是建筑学、建筑心理学与建筑美学有机结合的研究成果,通过其研究成果,有益于启发当代城市建筑环境优化的思路与举措,因而具有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的信息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和教育中心,在传播美育知识信息、开发美育资源、以及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可以开展审美教育的专项读书活动,举办美展等;要通过图书馆的建筑美、生态美、环境美给读者以熏陶;馆员要以美的形象、语言和行为感染读者。  相似文献   

10.
牟蔚蔚 《美与时代》2013,(7):98-100
建筑的纯粹性装饰、结构性装饰和实用性装饰,三者皆为装点生活、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而存在的设计手法。其作为建筑表现语言,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美的界定和追求。建筑的纯粹性装饰是上层阶级的附属品,为皇权和贵族所享用,是普通百姓无法享受得起的;生性朴实的结构性装饰,代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为大众服务,因而具有很强的民主性特点;而实用性装饰考虑环境的人性化特点,关注健康生活的新理念,这一新型的建筑  相似文献   

11.
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美术活动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美术创造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美,诗歌之魂     
诗歌是文学的精华,它以鲜明而稳定的特性成为一种永恒的文学体裁。本文从审美角度切入,剖析诗歌的魅力所在:1.音乐美 2.建筑美3.意境美4.个性美。  相似文献   

13.
浅谈图书馆的美学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承载文化遗产、传播科学知识的图书馆其建筑应是美学精品;其装潢风格应有利于营造出适宜休闲、学习的幽静环境;其服务之美应使读者如到家般温馨满意。  相似文献   

14.
一个女子的魅力可以让一个男子目眩心迷,那么在女性的心目中一个男性的魅力是什么样呢? 男性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气质和风度,而气质风度是日常从人的神态、言辞、行为作风等一举一动中表现出来的度量和气魄。苍穹、海洋、江河、山峦、草原、田野等组成了立体的客观世界,而刚直、豪放、倔强、敏捷、笃实等则是组成男性美的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斯学派认为“美在形式”,所有的艺术作品其实都存在着形式美的因素。作为造型艺术中有代表性的城市建筑,当然也存在着形式美的因素。城市建筑的形式感觉给人们以美或不美的感受,这是外在的审美客体在审美主体作用之后产生的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益西 《佛教文化》2013,(1):72-74
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以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与中华文化融会贯通,共同构建了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诞生了“塔”、“石窟”等许多新的建筑样式。同样,中国文化也对原本来自印度的佛教建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千百年的相互影响中,形成并创造出独具魅力的佛教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建筑的清真寺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又具有某些伊斯兰建筑的元素;既与中国的文庙、佛寺、道观等建筑不同,同时又有别于国外的清真寺,形成了独特的韵味。明清时期的清真寺是清真寺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范式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清真寺建筑风格,也是中国穆斯林对世界伊斯兰教建筑的一个贡献。根据现今所存的许多清真寺寺志和碑拓来看,我国大部分清真寺都始建于明代,清代则是发展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道教建筑意境这一研究新视野出发,以龙虎山天师府为案例,对道教建筑思想与道教思想关系新范式进行考论,揭示道教建筑本质特征。道教建筑深受道教心性、道教科仪等道教体道行法宗教实践影响;在此实践过程中,道教建筑意境主要表现为心性意境、神志意境等仙道意境;而这一仙道意境也为道教建筑本质特征,乃是道教建筑与其他传统建筑本质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19.
海草房民居建筑是胶东沿海地区独具特色的生态性建筑,也是具有浓郁地域性特色的建筑遗产,其所具有的和谐的形体美、严谨的空间美、古朴的自然美以及纯熟的技艺美等审美特征,充分地展示了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文章分别从和谐的形体美、严谨的空间美、古朴的自然美以及纯熟的技艺美四个方面对胶东沿海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审美特征作了简单分析,以期这种具有浓郁地域性特色的建筑遗产在新时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佳慧 《中国宗教》2022,(12):74-75
壁画是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的佛教寺院(召)大多有绘制壁画的习惯,例如,呼和浩特的乌素图召、大召、席力图召,包头的美岱召、五当召等佛教寺院现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壁画。这些壁画所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以佛教画为主,包括各种佛、菩萨、护法神尊像图、传记画(本生图)等,还有重要历史人物、高僧的肖像画。这些壁画内容丰富、技法精湛,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