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由道家美学至道教美学的关键节点,《淮南子》一书为山水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它继承先秦尚水崇山的传统,对山水与道、山水与修身养生、山水与社会等多个命题予以论述,提出了水成至德、因水为师、山为水源等观点.该书更借阴阳观念,将山与水统摄成一对固定的范畴,对山水范畴的自然关联、神话意蕴和精神内涵等内容予以探讨,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山水概念的发展.《淮南子》亦揭示了山水范畴的美学意义,即崇高之美、无为之美和超越之美.该书对山水概念所作的扩展与延伸,直接为山水文化在魏晋时代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山水观念在道教思想体系中的勃兴做了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水画是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画种,历经了千年的沉淀。其中,色彩的灵活运用与高水平绘画技术的应用是能够体现出国画山水特殊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现代国画山水的作画过程中,不但要传承传统的色彩运用技巧,还要对其进行创新,使国画山水能够满足现代的审美需求。基于此,分析色彩在国画山水中的发展历史,并对国画山水色彩的传统与现代运用技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罗姝 《四川心理科学》2014,(12):105-105
自然山水早在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便已孕育萌芽,其中所表达的理论观念和思想文化对后世游记的兴起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概述自然山水在先秦文学中出现的源流、发展及重要作品和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4.
我国绘画艺术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社会发展现阶段,我国十分注重文化强国建设,要求各领域的工作人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渗透于各项工作,这样既可以提高国民综合文化素养,还可以使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以增强我国大众的民族自信。在绘画艺术领域,国画山水是重要内容,许多画作创作者为了使画作的展现意义更强,会在现代社会发展环境中将文人情怀着重渗透到国画山水创作中,让国画山水欣赏者结合山水画的特征领悟创作者的情感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艺术著作各有展现价值,还可以推动我国绘画艺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通过对国画山水中的文人情怀进行探讨,得出国画山水画作创作者需要对如何在创作过程中渗透文人情怀加强探究。这样既可以国画为载体凸显中华文化的魅力,还可让更多优秀的画家在现阶段社会发展环境中强化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城市的营造是十分注重山水自然的,古人所谓的“天人合一”也恰好体现在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对灌县古城地理环境的梳理,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角度,来认识灌县古城的人居环境,进而从山水格局的角度探索古城人居环境的思想,这对今后人居环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勇 《宗教学研究》2003,(4):110-113
道家和玄学的山林悟道思想,是晋宋之际山水艺术兴起的理论根源。但是,在道家和玄学的美学体系中,山水只是体悟“道一美”本体的媒介,因而它们无法成为激发山水审美意识自觉的直接动力。道教入山修道的宗教实践,使审美主体直接走进了真实的山水之中,成功地把自然山水由悟道媒介转化为审美客体,从而激发了山水审美意识在审美实践中的全面自觉。  相似文献   

7.
米点山水面貌独立,与众迥异,其图式语言的形成主要有自然山水的陶养、画家自己独特的性格,以及前人南派山水画法的启迪使然。只有将诸因素进行综合解析,方能领会其内在风格特征和美学旨趣。  相似文献   

8.
郑玥 《美与时代》2023,(2):28-30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山水理念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沉淀,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古典园林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思想观念、文化精髓和美学特征,是人们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山水理念的形成,阐述其在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中发挥的作用,探索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措施,旨在为现代城市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山水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在包括绘画、诗词、书法等在内的多重艺术中,在我国历朝历代的造园活动中更有深层次渗透。中式园林在造园中的核心思想即崇尚自然、乐山悦水。于国人而言,园林景观设计的初始愿景就是体现山水文化。基于此,探究园林景观中的山水文化内涵,具体以白塘生态植物园为例,对蕴含山水文化的园林景观设计进行积极探讨,分析其在现代传承、现行的文化趋同压力之下怎样做到地域本土化,以生态学、可持续发展方向对山水文化的表达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0.
沈春雷 《宗教学研究》2002,2(4):121-123
本文提取魏晋南北朝时期审美意识中的山水情结 ,指出了由于玄学的影响使它在诸多方面都有表现 ,道教、佛教的山水情结亦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杜愚 《美与时代》2013,(5):16-23
在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人对自然的审美表现出不断拓进的创造精神,积淀了历史的进化和精神文明.纵观中国山水画史,历代有建树的山水画家都在对自然深入观察和研究上下了很大功夫,从而发现,探索并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山石皴法、树木勾法等笔墨符号。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绘画体系之中,青绿山水是中国山水画最先成熟的古典形式。工笔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虽是不同的表现自然山水的方式,但是二者在写意性上具有相通性。工笔青绿山水从意境、线条、赋色等方面都显现出其独特的写意性。  相似文献   

13.
田晓膺 《宗教学研究》2007,861(1):48-53
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诗歌的一个重大题材,亦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形成的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中,道教山水悟道诗层出不穷。迨至唐代,道教山水悟道诗更臻繁荣,其字里行间或隐或显地绽露出逍遥快乐的审美心态。本文从分析道教徒的诗歌着手,初步探讨了道教徒在特定的道教时空中宗教体验与审美快乐,追踪和探求了这类诗歌的逍遥快乐的审美心态和独特的道教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的笔墨是架构于东方传统文化的民族意识和历史积淀之上,有别于西方绘画里的重写实、重透视、重明暗等艺术特点,是中国画高度精炼的审美体现.山水画笔墨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和丰厚的审美情趣,笔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既是画家对自然山水的体悟摹写,也是山水画家人文精神与品格的无限外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山水画创作中蕴含了多种情感因素,为更加贴切地表达山水画的审美意象,需要将写生与创作深度融合起来,进而提升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感和意蕴美。基于此,就中国山水画写生对创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山水写生的重要性和山水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合二为一的有效路径,旨在更好理解山水画写生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中国山水画作品。  相似文献   

16.
作为审美文化,山水审美也是多层主体的审美体验,即对象性审美主体与空间性审美主体相叠加所形成的多层次的主体体验。在山水审美空间中,自然之物的连续性,即身体主体与自然空间交往过程中自然之物呈现秩序的连绵不断,是山水作为审美空间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油画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逐渐发展后,以写代画取真意,立象以尽意,抽象式的写意这些中国山水特有的精神及写意方式,也被油画艺术家运用到风景中了。他们关注山川之美,关注古代绘画理论,在油画和中国山水中找到潜在的契合点,借用中国山水精神,来抒发自己的心境,以示自己的品格。  相似文献   

18.
元代的小青绿山水画在青绿山水画史上别具特色,有着明显的时代性。元代绘画追求清淡、高逸,这也体现在它的山水画上。因此,山水画在元代跃入了另一个境界,高雅落寞,有很浓郁的抒情味,即使是富丽浓艳的青绿山水画,在元代也趋向了简澹朴拙。  相似文献   

19.
宋代山水画家范宽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美术界中,对于传统大家并未真正地认识和了解。在传统中不仅仅是技巧与笔墨,在其中包含着我们现代人所不及的和应该学习的。我们通过对范宽的认识可以对传统有一个新的认识。范宽作为北宋山水三大家之一,在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中是一位关键性的人物,对于五代北宋山水画及后世山水画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白在《蜀道难》中引入了边塞诗的历险主题,通过导入一种独特的恐惧情绪,使山水意象首次作为崇高的审美对象在诗歌中出现。《蜀道难》中崇高山水意象的出现源自唐朝政治环境下士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也与李白率直天真的性格和惊绝卓越的才华密切相关。《蜀道难》中所表现的心理历程实际上便是诗人个性的确立、膨胀直至被压碎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