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旅途闲话     
莫子 《佛教文化》1997,(6):20-21
甲:人生烦恼都因贪、瞑、痴!我想,贪只要认识到无常,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以克制;痴只要亲近善知识明白事理也可以明白。推独我的烦恼是天生性格所致,没有办法。乙:你有什么烦恼呢?甲:我不贪名利,愿为他人多做功德;也肯努力学习,使自己读书明理,但是瞑心难抑,与人相处不易,实在烦恼啊!乙:你认为你没有贪、痴的毛病吗?甲:不能说没有,但不是主要的。乙:(摇头)不对吧,要知道瞑心的根源还是贪与痴呀!甲:我不同意,你说说理由看。乙:好,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起瞑心呢?甲:随时随地都会。乙:(笑)为什么事呢?甲:现在…  相似文献   

2.
旅途闲话     
甲:我是《佛教文化》的老读者,这几年来在商品大潮冲击下每当我产生困惑烦闷时,常常燃一柱悠悠兰香,让《佛教文化》伴我灯下静坐。我不敢说自己增长了菩提智慧,但确实驱除了烦躁感到了清凉。乙:谢谢你,我相信这正是《佛教文化》同仁们的希望。甲:但是我也产生了另一种困惑。乙:嗅!那是什么?甲:我觉得在烦躁情绪日益消失的同时,我的激情也似乎减弱了。乙:这又是怎么回事?甲:上一期《佛教文化》菩提一叶栏目中说到名、利仅能使人产生一时的满足感,那只是一种短暂的感受,我觉得很对。原来我看到一些人并不做好事却得名得利,…  相似文献   

3.
老师在黑板写个“或”字,问:你们懂得它吗?全班都投以疑惑的眼光。一学生自言自语:简单的小学生问题,却用来问大学生!师:你懂得它吗?生不置可否。师:人们都轻视它,但每天都用上它。虽然不少时候用对了,但不时仍会产生误解。我们稍作分析,以后一辈子可省却许多麻烦。设甲、乙两句,如果甲真、乙假,那么,“甲或乙”是真呢?还是假呢?生:我从没上过逻辑课或读过这类书!师:也应该懂得啊!你刚好用上“或”呢!你有小弟弟吗。生:有。师:你曾否对他说过:明天我送你一支笔或一本书。生;当然有。师;那正好又是“甲或乙”。当…  相似文献   

4.
追寻生命     
记得还是孩提的时候,春天和小伙伴们上山挖野菜。春寒乍暖的日子,在羊肠山道上累了,困了坐下歇一会儿。看着向阳的山石上从冬日里刚刚苏醒的蝼蚁开始忙碌着为生存奔波,只觉得好玩儿。在高中将要毕业的前夕不觉又体验到那群蝼蚁又在大脑里奔波着,于是想:忙什么呀!只不过瞬间的生命罢了。没意思。转念又一想,人的生命对于永恒的意识而言,也不是瞬间吗? 这种思虑曾一度在在我不脑萦绕。直到有一天我在《每日礼赞》中读到这一段“上主,人算什么,你对他如此关怀,世人又算什么,你对他如此眷爱,他的生命不过是一口气息,人的岁月有…  相似文献   

5.
旅途闲话     
乙:这是一次名符其实的旅途闲话,因为它不仅是人生旅途中的闲话,而且是在一辆车上进行的。对话的两个人只有这样一段因缘,车到了目的地,下车互道“再见!”却不知是否还有再见到的缘……。甲(出租车司机):你在那儿工作?乙:就在这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甲:哟!那你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乙:(笑)为什么呢?甲:不是高级知识分子怎么能搞文化工作。乙:这样说也对也不全对,知识和文化并不完全是一回事的。甲:这我就不明白了。乙:现在不少人很重视知识,但不一定重视文化。一般人总认为读书多,知识多就是有文化的人,而没读过…  相似文献   

6.
甲:(手提书包,口唱圣歌上) 乙:(身背书包上)喂,同志,听你口唱圣歌,看来你是个信耶稣的吧? 甲:是啊。 乙:感谢主。同道,你平安?今天你到哪里礼拜呀? 甲:我到××教会。走吧,我们一块儿去。  相似文献   

7.
旅途闲话     
甲:以上两期和你对话的都是挺有知识的人,他们想得很多,顾虑也很多。我是一个没上过多少学的人,以前从来没有多少想法,现在看看、听听,反到是有点糊涂了。我想提些问题,又怕你觉得太幼稚……乙:不会的,在佛面前我们都是有惑、有烦恼的人,惑与烦恼是没有高低之分的。甲:那我就放心了。乙:我想先问您一下,您说以前没有多少想法,那时对信佛也没有想法吗?甲:有的,不过很简单。我觉得佛慈悲,能包容我的各种对错。我做善事他会保佑我,给我添福;我做错事他会让我在报应中知错。信了佛我就知道怎么做人了。乙:怎么做呢?甲:不…  相似文献   

8.
旅途闲话     
甲:不知道你是否记得,你在去年第二期《佛教文化》的《旅途闲话》中和一位作科技工作的读者谈到了对佛的信仰问题。乙:我当然记得,你对我的谈法有什么意见吗?甲:没什么意见,我只是想再和你谈谈“信”的问题。乙:嗅!你信佛吗?甲:我想和你谈的就是这个问题。去年第三期《佛前独徘徊》中你和另一位居士谈这个问题。乙:我明白了,你是不是想说“信佛,但不是佛教徒”的问题。甲:不,虽然我不是佛教徒,但我是一个对佛学很有兴趣的人。通过学习研究后,对于佛教的许多教义我深信不疑,不过也有不少问题没有弄明白,我是不信的。我以…  相似文献   

9.
李爱莲 《天风》2014,(6):48-48
这晚,在孩子的泪水中,我们的心又再次紧紧地靠在了一起…… 大女儿柔柔在餐厅打工时,我和她聊起工作的状况:“你是新手上路,会不会给别人造成困扰呀?”只见女儿笑着安慰我:“妈妈,别担心,您别忘了我有一个专长——就是向别人说‘对不起’呀!”  相似文献   

10.
甲:读了上一期的旅途闲话,也引出了我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我的问题比较难解决,不是一下说得清的,请你耐心听我说。乙:我一定认真听。不过,如果问题比较复杂我也不一定回答得了。甲:这些问题我是逐渐出现的,我得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说。乙:好的。甲:你知道我学佛已经多年,这几年来一直在弘扬佛法。我自己认为我对佛是真诚信仰的。比起那些不理解佛的教义当居士的人与佛更亲近。我追求的是智慧,没有必要执著于形式,所以我没有想到过皈依的事,可是日子久了,问题渐渐来了。乙:是什么问题呢?甲:常有人问我:“你信佛吗?”我回答:…  相似文献   

11.
旅途闲话     
莫子 《佛教文化》1997,(3):22-23
甲:今天的谈话除我之外还有另一位朋友(指丙)行吗?乙:行啊!一块谈嘛!甲:我俩的看法可是有矛盾的,看你怎么说了。乙:(笑)有啥说啥呗。甲:好!我们的话题来自贵刊谢慈悲先生的《客行悲故乡》,我为他描述的那种情景、担忧、悲哀,可是地(指丙)却认为这是必然的发展!丙:本来嘛5物质文明总是要发展的,难道我们能永远厮守在山野之中么?山川早晚要被高楼大厦代替的。谢慈悲先生自己不是也到了北京么?他还有外婆家的回忆怀念。他的孩子是说什么也不会愿意回到他父亲所怀念的故乡去生活的甲:难道物质文明的代价就是青山绿水变…  相似文献   

12.
请来坐坐     
星期天早晨,我叫了辆出租车要去教堂,司机却一脸迷惘地问我:教堂在哪儿?我很诧异地嚷道:就在西街,市中心呀!你难道不知道?待车驶到高高耸立的教堂尖顶下时,司机才大梦方醒似地说:唉呀!原来在这儿,我不知路过几百次了,有时还在对面的饭馆里吃饭呢!竟然没注意...  相似文献   

13.
旅途闲话     
甲:有人告诉我香港好几位著名影星、歌星都是居士,这是真的吗?乙:(点头)据我知道是的,这有什么问题呢?甲:(摇头)我不大想得通。乙:你为什么觉得影星、歌星不可能是居士呢?甲:我觉得居士对生活的要求不应该很高,更不会过多地注意外貌的打扮。居士是很严肃的,不应该太活泼,而演艺圈的人总离不开生活中对外貌虚名的追求,这不矛盾吗?乙:居土在人间生活,他们追求佛教的真谛,这并不妨碍他们在生活中有所追求。甲:追求真谛就应该超凡脱俗。佛教讲空,追求时髦,置身于娱乐圈中怎么能看破红尘?乙:释迎佛祖创立佛教是为度众…  相似文献   

14.
哥伦布说过这么一段话:“在人生的海洋上,最痛快的事是独断独航,但最悲惨的却是回头无岸。”这话可谓道出了人生所有的艰辛:当你为“独断”的选择而自鸣得意的时候,你可能已经步入了回头无岸的境地!这倒与另一位伟人的观点不谋而合:人的一生最关键处只有几步,走错了一步,就有可能走错一生。而当你回头望着自己那浅浅深深歪歪斜斜的脚印,只好无奈地长叹一声:假如当初我不这样就好了啊! 可是,命运的字典里却没有“假如”! 记得那是1976年3月,我在离家70多里路的永吉县桦皮厂公社插队快两年时,一个别人做梦都想不到的机…  相似文献   

15.
从一到十     
甲:新年到了,回想过去一年来神恩手的引领,我们真是感谢赞美不尽! 乙:是啊,我们要不断数算神的恩典,把神的话语牢记在心。 甲:那还用说,主的话语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嘛。 乙:哇,你已经背上啦。 甲:当然喽,“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 乙:又来了——别得意,让咱们现在就比一比…… 甲:别不服气,背圣经金句,我张口就来——  相似文献   

16.
正一天,同事从她老家带来些特产分给大家,还叮嘱要怎样吃才更美味。可唯独分到我的时候,她没有过来,而是托另一个同事小苗将特产转交给我。我忍不住嘀咕:"为什么她不自己送给我呢,难道我是洪水猛兽不成?"小苗笑笑:"她大概觉得你太能干,平日里又独来独往,心理上跟你有些距离吧。"我一愣:"难道我很能干吗?"小苗肯定地说:"你当然能干呀!大家同事这么多年,你什么时候求过别人?"我突然意识到,自己  相似文献   

17.
幸福随想     
前日听了一则故事:西诸弗斯被宙斯罚下天界推巨石。每次快推到山顶时,巨石又滚回山脚,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这徒劳的苦役。他的朋友认为他会悲观沮丧,便怀着局促不安的心情去看望他。谁知他却吹着口哨,迈着轻盈的步伐,兴致勃勃地说:“嘿,老伙计!你瞧我逮住了一只多么漂亮的蝴蝶呀!” 我的心微微一颤:西诸弗斯在遭到如此苦难时,还能从细小的生活中觅到幸福,的确难得,我开始觉得幸福是一种微妙的感觉。 是呀,幸福就是沁人心脾的花香;就是香甜可口的蜂蜜;就是明月当空,和亲人举杯同饮、喜笑颜开;就是劫后重逢,有情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幸  相似文献   

18.
1、阿茂正传自从阿茂出城工作之后,光阴迅速,转眼已经过了六、七年。他开了什货小店辛勤地工作,又过了两年,赚了点钱,娶了太太,生了小孩,并且从乡下接了阿婆出来一同居住。茂:阿婆,乡下的祥哥近况如何?我不见他有很多年啦。婆:他还不是老样子,在乡下能有什么变化呀!他常来帮我做一些粗活。茂:他真是一个大好人,我和他从小一块玩。婆:不用说,他一定比你粗壮。虽然你赚钱比他多,但是你现在这么瘦弱,又患胃病,还带上了近视眼镜,看起来,你比阿祥老了四、五年。茂:他有没有女朋友呢?婆:他太老实,他爹也替他着急!哎,…  相似文献   

19.
你也对呀夕阳渐落,深山幽林中的千年古刹,更显清静寂寥。老方丈在禅房正襟危坐念佛诵经,笃、笃、笃,木鱼响起阵阵清音,悠远弥长。突然,寺院内传来嘈杂的吵闹。原来,两位小沙弥因琐事发生纠纷,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约摸有半个时辰,仍未和解。之后,沙弥甲奔进禅房,请师父主持公道。老方丈凝神闭目,仍在静心念佛等沙弥甲激动地说完事情的来龙去脉,老方丈微微颔首,说:“你对呀!”沙弥甲便满心欢喜地离开。沙弥甲抬脚刚走,沙弥乙又火急火燎地闯了进来。“难道我不对吗?”沙弥乙又上气不接下气地将事情由头至尾说起,如何如何,直老方丈轻轻点头,…  相似文献   

20.
文盲     
甲:不会使用电脑的就是文盲。乙:我同意你的说法,不过,反过来看,会使用电脑的,也可能是文盲。甲:胡扯!哪有文盲会用电脑的?乙:你使用电脑几年了?甲(得意地):5年了。乙:请问,5年来,你还用过笔吗?甲:只有文盲还在用笔。乙:请把你刚才说的那句话用笔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