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凤云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95,16(3):155-156
全科医学的兴起与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华医学会(100710)马凤云全科医学,顾名思义是不分科的医生。是对病人进行全身心诊治的医生。国际上也称之谓家庭医生。我国古老的中医传统医学理论就是在整体防病、治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千年的医疗实践都是推崇全身心诊断... 相似文献
2.
杨秉辉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13)
大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处置涉及许多医学分科,还涉及心理、社会学科.临床医学应重视预防,医学要与人文精神结合.全科医学是整合了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科的医学分科,全科医学不强调分科而强调以人为本.应重视其对医学其他分科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文新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95,16(10):509-512
本文从全科医学的特点,国际发展状况,发展全科医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建立全科医学教育结构等方面,论述了发展全科医学问题。指出发展全科医学是适应疾病谱、医学模式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是适应“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需要,是适应我国发展新型服务的需要。认为我国三级医疗保健网为发展全科医学提供了组织保证。最后从全科医学层次、过程、内容和职称结构方面讨论了发展、建立全科医学的教育结构体系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4.
家庭医学是全科医学的发展--台湾地区的家庭医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全科医学的发展在欧洲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美国也有一个世纪之久。在我国,继1989年与1993年两度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全科医学研讨会之后,1999年3月6~11日在台北市召开了海峡两岸家庭医学/全科医学学术研讨会,台湾地区出席会议代表1200人,大陆地区... 相似文献
5.
循证医学的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来对患者的处理作出决策”。可见循证医学的出发点是以“证据”为基础。急诊科医生运用循证医学指导临床 ,首先要改变以往的诊治理念 ,要在过去凭医生的经验、急诊化验等作出的决策的基础上 ,要将个人的临床经验与现有的最可靠的临床证据结合起来。这一证据主要是指包括病因、诊断、治疗、康复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急诊科的特点是突出一个“急字”。即“病人急、病情急、病人家属急、医生急。 (医生急只能在思想上、行动上急 ,在情绪上不能急 )。有的医生可能认为这样一个工… 相似文献
6.
中医全科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既融合中医学、全科医学的特点,又是两者的补充。通过对中医全科医学的哲学反思,发现中医学和全科医学具有相关性,两者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未病养生等医学观、诊疗方式、思维特点都十分契合,是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在哲学层面的交融,都强调整体观、辨证观、预防观。通过研究发现中医全科医学值得大力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并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推广适宜技术、推动基层发展等三条拓宽中医全科医学发展的路径,以此并助力中医药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秉辉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3,34(14):1-2
临床诊疗的每个步骤,几乎都涉及如何决策的问题.医生应该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告诉患者拟采取的这些步骤其效果、风险及花费,让患者作出最终的决定.全科医学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全科医师更应该帮助患者决策、让患者决策.而全科医疗的特点也决定了必须如此和可能如此. 相似文献
8.
全科医学的诞生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必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松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0,21(2):53-54
1 全科医学的起源18~19世纪,近代医学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基础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尚处于未分化阶段,当时的医生是不分科的。他们将内、外科等学科知识和药剂知识结合起来,遂逐渐形成了通科医生。这些通科医生都受欢迎和尊敬。因为他们在病人处于危难之际能及时地... 相似文献
9.
论社区建设与全科医学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社区的涵义与社区实体的界定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 ,意思是共同的东西或亲密的伙伴的关系。 1887年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 (FerdinandTonnies)在《共同体与社区》一书中首次将社区应用于社会学。时至今日 ,随着社会变迁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 ,社区研究与时俱进 ,已成为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国内外关于社区的定义不下百余种之多 ,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 :一是功能说 ,认为社区是由共同目标和共同利害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 ;二是地域说 ,认为社区是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根据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和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许多医学院校定向培养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医生,基层医疗机构与全科医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我国全科医学的学科定位、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建设的关系、全科医学教育的社区实践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全科医学在当今世界已成为一门标准化科学,属于临床医学,而目前我国全科医学不具有学科的独立性;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模糊,出现"全科是退而求其次"的状况;社区卫生建设跟不上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需要促进我国全科医学独立性的形成,专门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加强社区卫生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朱伟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2):60-62
急诊医疗中的知情同意似乎与通常的临床情形不同,它不需要完全的知情同意,甚至可以被免除。这一特点可能给人以一种印象,即在急诊情况下对知情同意的考量,或可与其他情形有所不同。其实急诊情形下之所以出现知情同意的例外或免除,并非知情同意原则在急诊情况下不适用,或者是知情同意原则做出了让步。真正的原因是,知情同意在急诊治疗中往往以特殊或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Tiffany Warren Shannon Lee Stephen Saunder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in medical settings》2003,10(4):293-296
Authors explored whether the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evident in PTSD also applied to cases of vicarious trauma and, if so, which variables serve to moderate such reaction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urveyed responses of emergency care workers in a group geographically near the September 11, 2001 New York terrorist site, comparing the results to a group of emergency care workers geographically distant from the terrorist site. Study results lend support to the presence of a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within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Specific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distress levels for practitioners included the discipline of the practitioner, treating an injured victim, and personally knowing a victim of the New York terrorist attacks. Past training related to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lower distress levels for practitioners. In addition, practitioners' awareness and interest in psych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trauma appear to have been enhanced by geographic proximity to the New York terrorist attacks. 相似文献
13.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循证医学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医学模式理念,但目前我国仍未完成医学模式的转变.在20世纪最后10年,西方发达国家医学界又提出了循证医学这一概念.这就给我国医学和相关学科工作者,在认识上造成了一些混乱.就二者的关系、医学模式转变困难的客观原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循证医学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证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对医学的研究和实践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循证医学的操作过程中,如何正确评价和应用所获得的证据极为重要。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循证医学给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带来了根本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进城农民工急诊医疗现状,对2404例急诊住院治疗的农民工进行项目的回顾性调查研究。其中青壮年占79.1%,低学历占86.5%,创伤占83.7%,自费占76.9%;同时,统计显示,医疗欠费逐年增高。目前急诊医疗问题比较复杂,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平。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应当完善农民工的医疗保障机制,从制度上解决农民工急诊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谈现代普通外科观念的变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普通外科的观念与传统观念有了很大不同。人本主义观念是普通外科的所有医疗活动的指导原则,循证观念成为解决临床问题的有效手段,微创观念将引导现代普通外科的发展方向,置换观念是社会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整体观念体现着现代医学对立统一的思想,而新的健康观念更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协作观念则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普通外科学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学科范畴不断扩大;微创外科和器官移植成为发展方向;高新材料和高新技术在临床逐渐应用;传统的外科处理方式不断改进和创新;通过基因水平诊断和治疗疾病成为可能;各种辅助治疗则增加了外科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Edward J. Callaha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in medical settings》1997,4(2):155-166
Psychology has been integral to the field of family medicine since its inception as a medical specialty in the 1960s. Psychologists and other behavioral scientists contribute to family medicine in teaching clinical skills, in defining research questions, in developing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in creating integrated physical/mental health care delivery systems. Future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in family medicine are likely to emphasiz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screening measures which identify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primary care, development of early intervention for thos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more precise measurement of process and quality of care and health outcomes. Psychologist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to fulfill in educating physicians on alternatives to pharmacologic and medical interventions for common presenting problems in primary care. However, current economic forces shaping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may work against further enhancing the efficacy of the physician in dealing with psychosocial issues. The future role of psychology in family medicine is not yet delineated, and while the move toward parity of reimbursement for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care delivery may enhance this collaboration, there is a need to continue to evaluate how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patients is influenced in the evolution of new models of care delivery. 相似文献
19.
循证医学指导医疗实践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循证医学的发展强调医疗决策物制定应将个人的临床经验与现有的最可信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完善结合。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化,对医疗实践起指导作用。现就循证医学对心血管病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其内容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0.
薛文礼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11):74-76
药物的安全性是药物评价的首要标准。《欧盟传统药品法案》对中药的技术壁垒和我国对某些中药的毒副作用的披露,使得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使得中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对中药安全性的理性认识是扩大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走向国际市场所必须突破的瓶颈,也是中药产业危机管理的必由通道。这是一场深刻的文化革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