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在不断应对时代难题与挑战的过程中凝结而成的特殊力量,有着独特的历史传承和历史积淀,并以特殊的样态或姿态呈现于世,也必将以坚实的力量支撑和引领中国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之产生新使命、新矛盾、新挑战,特别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国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新问题呼唤新精神。中国精神日益增添着新的时代内涵包括根因内涵、本真内涵、标识内涵、灵魂内涵、目标内涵和动力内涵等。时代使命越艰巨,精神构筑的需要就越迫切。应对时代呼唤,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就需要把握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探寻其背后的伦理支撑。  相似文献   

2.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蕴含着以善为终极目标的伦理精神。从个人伦理的维度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求个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自尊自信的个人心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从社会伦理文化的维度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最高要求是真善美,需要高雅清新的文化氛围、公平竞争的社会规则、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尊重他人的社会观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反映了个人、社会和国家等多个层面的价值诉求,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韩承敏 《学海》2006,(6):76-79
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城市伦理是站在城市的伦理纬度,来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在城市生活、城市发展、城市管理中所遇到的社会道德问题。城市居民的公德意识和道德水平是处理公共领域事务的重要因素,市民公德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城市现代公共领域、有利于城市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有利于城市市民个体与城市共同体良性互动,有利于城市文化底蕴充分发挥作用,使城市独具特色。城市伦理视野中市民公德建设的五个途径是:提炼城市公共主流伦理、加强城市道德立法、突显城市器物与精神情境、优化城市舆论教育手段、使社区成为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开展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孙涉 《学海》2003,(4):143-146
契约精神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它的形成和发育需要各种社会条件的支撑。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 ,需要进一步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运用法治塑造有限和有效的政府 ,通过发展民主政治推进我国的宪政建设 ,由此催生我国当代契约精神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天风》2003,(5):56-56
感谢全能的上帝!值举国上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时,我们认为爱国爱教是我们基督徒的本分,投身社会实践,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我们宗教发展的历史选择。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我们生活在宿迁大地上的广大基督徒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最具体的善行。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全面建设小康出谋划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基督徒与全国人民一样成为受益者。积极投入这一事业,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所需,也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客观要求,更是我们宗教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明智选择。因此,我们应该理所当然地做建设小康社会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6.
时间正义是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伦理原则。有无时间,或时间设置合理与否,不仅事关人民生命健康和自由全面发展,而且关系人民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成效。通过阐释时间正义的伦理蕴意,分析人民城市建设和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时间正义问题,有助于实现时间正义,这对于建设人民城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内容。师德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师德建设除了需要国家的重视,教师本人对自身素质的努力外,还在于师德建设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即伦理精神。把握师德建设的伦理精神、探索师德建设有效途径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伦理学会 2 0 0 2年年会暨“小康社会与民族道德素质”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2年 1 2月 2 1日在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召开。来自全省的 80余名伦理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建设小康社会道德文明“小康社会与民族道德建设”这个主题展开研讨。会议讨论了小康社会道德体系问题、小康社会诚信建构问题、小康社会道德问题对策、小康社会道德层次问题等。大家普遍认为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人伦理精神的百年演进呈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特征,既表现为党在某一个阶段面对某一特定时代课题时的道德追求与精神风范,也表现为这些“精神坐标”串接起来所展示的完整图谱。考察中国共产党人的伦理精神,就要将其置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既要考察作为整体和系统的伦理精神,也要考察一个个鲜明具体的“伦理精神”。厘清中国共产党人伦理精神百年演进的点、线、面,是纵向把握中国共产党人伦理精神演进轨迹的必然逻辑,也是横向理解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伦理精神展现形态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古代奥运会的伦理精神包括效忠国家、身心和谐、公平竞争、追求和平等,同时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在伦理方面主要表现为阶级歧视、性别歧视、极其残酷、走入职业化等。古代奥运会的伦理精神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现代奥运的起源与发展是对古代奥运会伦理精神的继承与超越,古代奥运会伦理精神对北京奥运会的筹办也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正:城市反贫困的伦理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价值理想 ,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的一个难点问题。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日益加快 ,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 ,公正原则受到社会现实的极大挑战 ,公正原则的普遍实现与否 ,将决定我国城市反贫困工作的成败。基于上述理由 ,笔者从公正的制度化基础、公正的基本原则和公正原则实现的条件等几方面阐述如何以公正为伦理标准来推进城市反贫困工作。  相似文献   

12.
和谐伦理精神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动态的理性社会,它需要一种全新的和谐伦理精神来支撑。这种和谐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尊重自然等三个方面。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诚信友爱是协调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基石;尊重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精神。这三种伦理精神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人和自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henomenon of team spirit from a neurobiological point of view. It argues that ethical judgment should be involved in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ng the idea. Adopting a liberal individualist point of view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team spirit, while also helping us to articulate a critique of communitarian approaches that celebrate the sort of de-individuation that occurs in team spirit. The paper recognizes further complexity in terms of cross-cultural issues, as well as the tendency to toward reductionism. It concludes by imagining a thought experiment involving chemically enhanced team spirit, which shows how our larger ethical framework helps us evaluate possible responses.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与“非典”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来理解其深刻而广泛的哲学内涵,它包括探索、求实、怀疑、合作、创新等精神,以及科学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从而动员在全社会提倡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文化的情理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理”这一特殊范畴表达了儒学与中国化中一种情理交溶,以情为源和本,以理为鹄和用的特有化精神。基于传统社会的情理精神与现代理性精神是相冲突的,建立在情理精神基础上的人治传统更可能对现代社会的法治起到巨大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小康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文明的丰富内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与实施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深远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略论伦理经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不再坚持传统的伦理与经济的二分法的观点,不把伦理看作只是对经济存在一种能动的反作用。试图从一个新的伦理经济的视角研究,伦理经济把伦理本身看作是渗透在经济之中的一种经济因素,经济本身内涵着伦理价值。伦理与经济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互为一体。因为问题过于宏大和复杂,无法进行全面研究,只从伦理道德作为伦理精神和作为资本如何与经济因素融合这样二个方面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8.
The revival of modern Western virtue ethics present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or not virtue ethics is appropriate for modern society. Ethicists believe that virtue ethics came from traditional society, to which it conforms so well. The appearance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a utilitarian spirit, together with society’s diversification, is a sign that modern society has arrived. This also indicates a transformation in the moral spirit. But modern society has not made virtues less important, and even as modern life has become more diversified, rule-following ethics have taken on even greater importance. Modern ethical life is still the ethical life of individuals whose self-identity contains the identity of moral spirit, and virtues have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elf-identical moral characters. Furthermore, modern society, which is centered around utilitarianism, makes it apparent that rules themselves are far from being adequate and virtues are important. Virtues are a moral resource for modern people to resist modern evils.  相似文献   

19.
马皑  宋业臻 《心理科学》2018,(4):770-775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心理学应当对在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别于欧美的社会问题进行回应,对从改革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具体社会问题进行解决,以此建立中国特色心理学研究。应当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现实、具体问题出发,提出具有现实关怀、解决社会发展中具体困难的学术问题;应当具有更深层的人文关怀、精神关怀,从心理学的角度回应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形成的当代中国人精神层面的巨大变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中国特色心理学研究应当在借鉴西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的特征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特色心理学对中国心理学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均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医务社会工作的内涵决定了其社会作用的重要性,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进程显示了其迅速发展的必然性,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凸现出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紧迫性.目前国内医务社会工作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各项政策法规,积极进行实践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模式,促进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