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使用语义启动词汇判断范式,研究维吾尔语-汉语和朝鲜语-汉语大学生双语者词汇加工的模式如何受语言经验的影响.实验一表明,维汉双语者既存在语言内、也存在语言间的语义启动效应.不管目标词是维吾尔语还是汉语,以维吾尔语(母语)为启动词的效应要大于以汉语为启动词的效应.实验二表明,朝汉双语者语言内产生了类似大小的效应;但当目标词是汉语、启动词是朝鲜语时,却没有启动效应.进一步的问卷调查表明,朝汉双语被试虽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听说和阅读母语的概率大于听说和阅读汉语,但在大学阶段却是汉语占优势;维汉双语被试在小学、中学、大学时的口头语言都是母语占优势;虽然他们在大学阶段阅读汉语的概率要大于母语,但两者的差异要明显小于朝汉双语被试.这些结果说明,语言经验可以改变词汇形式表征的加工速率以及从形式表征出发激活词汇意义的模式,从而使得第二语言有可能取代母语而上升为主导语言. 相似文献
2.
3.
采用眼动技术考察启动语言对场景一致性判断的影响, 要求汉-英双语者判断启动短语与图片场景的一致性。研究发现, 启动语言影响汉-英双语者的场景知觉:(1)无论是英语短语启动, 还是汉语短语启动, 前景物体均能够更多更早地获得关注, 这与英语短语和汉语短语的所指相同有关; (2)语言特性影响被试的眼动轨迹:在英语短语启动下, 背景信息后置引导被试对背景进行了额外的、快速的关注; 在汉语短语启动下, 被试的注视由前景区转至背景区的时间较晚且注视比例较小; (3)任务加工深度影响汉英双语者的场景知觉。 相似文献
4.
采用启动范式下的真假字词判断任务,在两种SOA(60ms、100ms)条件下,考察字形信息在藏-汉双语者汉字识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字形信息促进了语音信息的激活,字形信息影响了汉字识别的相对时间进程。(2)在汉字识别过程中,藏-汉双语者亚词汇单元的语音信息没有得到激活。(3)对于藏-汉双语者来说,语音信息的激活早于字形信息的激活。研究结果对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词切分对日-汉双语者汉语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4名日-汉双语者为被试, 采用EyeLink2000眼动仪, 通过两个实验来探讨词切分对日-汉双语者汉语句子阅读的影响。实验一采用四种词切分方式:正常条件、词间空格条件、非词空格条件和字间空格条件。为了确保四种词切分条件下句子的空间分布一致, 实验二采用灰条标记作为字、词或非词的边界。结果发现:(1)在总体和局部分析中, 词间空格条件下平均注视时间显著少于正常条件; 非词空格和字间空格条件下的阅读时间更长、注视次数更多。(2)在总体分析中, 总句子阅读时间和总注视次数在正常条件和词间空格条件中差异不显著; 局部分析中, 词间空格条件比正常条件下的阅读时间更短、注视次数更少。表明日-汉双语者在阅读词间空格文本和正常文本一样容易; 词切分对日-汉双语者汉语阅读的词汇识别有促进作用; 在汉语阅读中, 词是重要的加工单位。 相似文献
6.
采用EyeLink Ⅱ眼动仪,以汉-俄双语者(15名)和母语为俄语者(15名)为被试,要求他们阅读有空格、删除空格、去空格隔词加粗三种类型词切分方式的俄语句子,探讨不同词切分方式对两组被试俄语文本阅读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有空格条件相比,去空格隔词加粗条件下的平均注视时间和阅读时间更长,注视次数更多,阅读速度更慢;而删除空格条件下的阅读成绩最低。在各呈现条件下,母语为俄语者的成绩都显著好于汉-俄双语者;删除空格后,汉-俄双语者比母语为俄语者的阅读时间更长,注视次数更多,阅读速度更慢。对于像俄语这种有词间空格的语言来说,删除词间空格不仅对母语读者的阅读产生干扰,对于第二语言读者的阅读产生的干扰会更大。汉-俄双语者的俄语水平和俄语文本的呈现方式影响他们的阅读。 相似文献
7.
藏-汉-英三语者语言联系模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的研究范式,考察了藏-汉-英三语者三种语言的联系模式。结果表明:(1)藏-汉-英三语者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模式不同。藏语和汉语之间为概念中介联系模式,汉语和英语之间为词汇联系模式,藏语和英语之间没有直接联系。(2)语言熟练程度、语言相似性和学习的媒介语影响藏-汉-英三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整个研究表明,藏-汉-英三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与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不同。研究结果对于少数民族的外语教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第二语言水平对双语者语言抑制能力的影响——来自英语–汉语单通道双语者和英语–美国手语双通道双语者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形异义词干扰任务考察第二语言水平对英语–汉语单通道双语者和英语–美国手语双通道双语者语言抑制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高水平英语–汉语单通道双语者的语言抑制能力较强,但低水平英语–汉语单通道双语者与英语单语者的语言抑制能力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少量的双语经验不足以导致双语认知优势;(2)不同水平的英语–美国手语双通道双语者的语言抑制能力差异不显著。所以如此,与英语–美国手语双通道双语者不存在口语和手语的双语表征加工竞争有关。整个研究表明,双语认知优势效应与双语者的二语水平以及通道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以母语为维吾尔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的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为被试,使用语言内和语言间启动条件下的真假字判断任务,通过3个实验探讨了熟练的维汉双语者的第二语言的语义表征的特点,即他们的第二语言的语义表征是共同存储的还是独立存储的。结果发现,实验1语言内启动条件下,即启动刺激(维语)和目标刺激(维语)之间具有语义联想关系时,产生了显著的启动效应。实验2(启动刺激为维语,目标刺激为汉语)和实验3(启动刺激为汉语,目标刺激为维语)的跨语言启动条件下,都产生了显著的启动效应,说明被试的第二语言的语义表征是共同存储的。这些结果表明:被试的第二语言的概念表征是同第一语言的概念表征共同存储的,支持了共同存储理论。 相似文献
11.
采用掩蔽启动范式下的词汇决定任务对非平衡维英双语者同源词和非同源词的启动效应进行考察。实验包括同源词和非同源词两个实验,均为2(启动类型)×2(翻译方向)两因素重复测量设计,结果显示非平衡维英双语者同源词启动效应显著,方向效应不显著,非同源词启动效应和方向效应均显著,同时,两个方向上(L1-L2、L2-L1),同源词启动效应均大于非同源词的启动效应。表明非平衡维英双语者具有同源词优势效应。此外,同源词两个方向的跨语言启动效应具有对称性,而非同源词两个方向的跨语言启动效应具有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2.
从知觉符号理论出发对情绪启动效应进行解读,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涉及的知觉符号相似性、框架相似性及模态激活延续性是情绪启动效应产生的可能机制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情绪启动的知觉符号匹配假说,并建构情绪启动效应认知加工模型,对现有情绪启动理论进行整合和拓展,以促进情绪启动刺激材料的拓展、提高研究生态效度; 促进情绪启动效应操作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其应用价值。情绪启动研究亦能反哺于知觉符号理论,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启动条件下的词汇判断任务,考察熟练手语使用者和无手语经验成年听人的跨模态语义启动效应。结果发现:1)在象似词条件下,两组被试判断汉语语义相关词的反应时均快于语义无关词,说明手语象似词和汉语词之间存在跨模态语义启动效应。2)在非象似词条件下,仅手语熟练被试判断汉语语义相关词的反应时快于语义无关词,无手语经验被试判断汉语语义相关词和无关词的速度没有差异。这是由于前者心理词库中的手语词和口语词共享语义表征,而后者主要依赖手语象似词的视觉模拟性。整个研究表明,中国手语和汉语间存在跨模态语义启动效应,但该效应受到手语词象似性和手语学习经历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探讨情绪性面孔的知觉和表象过程中,不同类型线索表情的启动效应,并关注不同类型表情表象难易的差异。选取NimStim数据库中20位演员的愉快、愤怒和中性表情作为启动刺激,随后呈现同一演员不同表情的图片,或通过颜色提示被试对不同表情进行表象,并同时进行表情类型判断。研究发现,情绪性面孔知觉与表象任务中均存在启动效应,之前呈现的线索面孔将会对接下来呈现的相同效价的面孔产生启动效应,对相反效价及中性面孔产生抑制; 在平衡不同类型面孔可能存在的启动效应后,正性、负性及中性表情是同样易于表象的。 相似文献
15.
16.
熟练中-英双语者三语词汇的语义通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两个实验运用跨语言重复启动的范式考察熟练中-英双语者对不熟练的第三语言词汇的语义通达方式。实验1以三语为日语的熟练中-英双语者为被试,实验2以三语为法语的熟练中-英双语者为被试,两个实验都发现了显著的跨语言重复启动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熟练双语者尽管已经形成了直接通达二语词汇概念意义的语义通达方式,但其并没有将此方式迁移到对三语词汇概念意义的通达,他们仍然需要以一语词为中介从而间接通达三语词汇的概念意义。综合先前系列研究的结果初步表明,第二语言的熟练水平是影响晚期双语者语义通达方式的主要因素,晚期双语者记忆表征中的语义通达方式在本质上是一种经验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因果报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当下社会大众。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社会大众对因果报应的认知与理解,并进一步通过启动实验考察因果报应启动对厚黑行为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大众对因果报应的认知与接纳是一种客观存在,55.83%的被试知晓因果报应,33.81%的被试表示相信因果报应的存在,10.09%的被试表示因果报应很灵验,23.67%的被试表示因果报应影响自己的行为处世,22.96%的被试表示会用因果报应提示教育身边的亲友。(2)因果报应材料的启动能显著地抑制厚黑行为,中性材料的启动不能抑制厚黑行为,因果报应启动的内容与厚黑人格对厚黑行为具有交互效应,因果报应启动能更显著地抑制高厚黑人格被试的厚黑行为。基于社会治理的视角,社会公众对因果报应的接纳成就了其参与社会治理的可能性,因果报应内蕴的道德自律、匡扶正义、累德向善等价值内核成就了其参与社会治理的效用性,因果报应观念应建设性发掘和创造性地转化为当下的社会治理所用。 相似文献
18.
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的自动激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探讨母语为汉语的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的激活状况。实验1和实验2使用词汇判断任务, 实验3和实验4使用概念判断任务。在每个实验的第一个小实验中, 非加工语言是英文, 在每个实验的第二个小实验中, 非加工语言是中文。实验1和实验3探讨学习阶段的非加工词在测验阶段呈现时能否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 从而检验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有没有自动激活; 实验2和实验4探讨学习阶段的非加工词在测验阶段以翻译对等词呈现时能否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 从而检验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的语义有没有自动激活。总的实验结果表明, 母语为汉语的中-英双语者在语言理解过程中, 加工一种语言(目标语言)时, 非加工语言(要求被试忽略的另一种语言)会自动激活, 但在词汇任务情境中, 非加工语言只在词汇层面上激活, 其语义不会自动激活, 而在概念任务情境中, 非加工语言的词汇层面和语义层面都会自动激活。 相似文献
19.
结合掩蔽启动范式和Go-Nogo范式, 证明了语义水平负相容效应的存在, 考察了任务需求对语义水平负相容效应的影响。实验以汉字“左”和“右”作为掩蔽启动项, 在两个Block的Go试次中分别以双箭头和汉字为目标项, 要求被试做辨别反应, 在Nogo试次中不呈现目标项, 无需反应。行为结果发现, 只有当启动项与任务需求相关时才出现负相容效应。ERP结果发现, 只有在任务需求相关时Go任务中一致条件下的P3潜伏期更长; Nogo任务中, 相关条件下两种汉字启动项诱发的N2平均波幅差异显著, 相关和无关两种条件下P3波幅差异显著。说明语义水平负相容效应受自上而下任务需求影响, 这种影响是通过自上而下认知控制加工的调节实现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