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和妻子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同班同学,那时她才貌俱佳,是一只骄傲的孔雀,是我的憨厚、真诚和磁性的嗓音将她征服。大学毕业后,我们双双成了话剧演员。因为话剧不景气,我们鲜有上场的机会,经济异常拮据。结婚时,我花10元为妻子买了一枚仿金戒指,妻子满心欢喜地让我给她戴上,而且一戴就是数年。  相似文献   

2.
有一位远房亲戚,我称她为表姐。她开了一家无纺布加工厂。这种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在我们这地方开办的人挺多,竞争激烈,一旦市场有变化,便有企业纷纷倒闭。可表姐的厂子却越来越红火,竟成了地方同行业中的龙头老大。  相似文献   

3.
爱不停歇     
一直不喜欢过夏天,缘由来自于妻子不同于常人的度夏习惯。开空调,她感觉身体像浸在冰水里;开风扇,她会马上连续打几个喷嚏给你看。在我家中,空调和电风扇都成了摆设,它们合起伙来冷冷地嘲笑汗如雨下的我。  相似文献   

4.
她曾经唤醒了我的心魔,使我成了一个女同性恋者,可我并不恨她。因为在我人生最阴暗的日子里,是她帮我度过了那一个个无边的黑夜。现在,我已有爱我的丈夫和我爱的儿子,但我仍然无法忘却她。因为她是我……  相似文献   

5.
一叶     
今天也写日记。我这个人,在日记里只写让我快乐的事。日记标题叫做《快乐日记》。 那就让我回顾一下今天的高兴事儿吧。“今天星期六,公司休息,真好。早晨醒来,心情也好。女儿破天荒地为我准备了早餐,是她亲手做的三明治。想着女儿还是爱我这个老爸的,我吃得有滋有味。吃过午饭,和儿子一起去钓鱼。嘿,竟然钓到一条长长的鳗鱼,在儿子面前露了一把脸。儿子似乎更加崇拜我了。那条鳗鱼成了我们的晚餐,晚餐由我一手包办,老婆心里肯定很感激吧。我看见她的眼睛都湿润了。大概是对我越发着迷了。明天星期天,公司还不用上班,还有什么好事等着我呢?”  相似文献   

6.
婆媳缘     
我妈小的时候,其父出国读书,母病故。她成了流浪儿,只有三四岁。  相似文献   

7.
奶奶的吊筐     
在我的印象里,奶奶没有独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个大字不识,没文化是肯定的了。因为没进过学堂,所以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她娘家姓冯,据她回忆,家里人和街坊邻居都喊她四丫。嫁给爷爷后,姓氏随夫,便成了赵冯氏,一直到离世,灵牌上也是这么写的。  相似文献   

8.
框住幸福     
接到惠姨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得闲,她要给我送些镜框来。惠姨虽是远亲,可是父母在世时,常来我家,待我很好。记得我的头一本《安徒生童话集》,就是在我12岁生日,她送来的生日礼物。后来我们来往越来越少,最后一次见面,是5年前她老伴去世,接到通知后,我和妻子捧了一篮白菊花去她家,很安慰了她一阵。前年她退休了,倒也过得安闲自在。近年来我们只是在春节时互通电话拜年,没想到这跨世纪后的春节期间,她忽然说要来我家。惠姨来,当然欢迎。但她不说来拜年,说是送镜框,这却颇费我们猜疑。  相似文献   

9.
黄昏史诗的光芒已经衰竭,打在山南的那面墙上:无数相同下午的重复—孔子读易的下午与现在的下午,只是同一张网出入的人换着面貌。我看见乡村的小学校,下午的光芒恍馆不定,一只鸟啼叫:找到过去就反映了现在。当黄昏使大地变为圆满的悲悯,在没有读者的年代。我把这些当作蓝色和黄色的修养象山脉在山脉的手段中,达到沉稳的结构。一个女人从花园里深深地走出,她代表了一座城市,她代表着恐惧,虚荣,压迫和被压迫的故事,这些本身就是流逝的主题。而那些早早越走的,是释达牟尼,孔子,老子以及他们的弟子们。我看着肉身的我,虽然它成…  相似文献   

10.
慢和钝感力     
一位文友写作的速度很快,我一个月也写不出她一周写出的数量。我很羡慕她,感到她写作的速度简直是一个谜,看到她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报刊上,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是那么迟钝和笨拙,我因此而焦虑起来。  相似文献   

11.
爱要怎么说     
初二时隐隐约约开始对一个女生产生了好感,之前和她的关系挺一般,更多的还是“公务”上的交往——那时我是数学课代表,她是小组长,而数学老师几乎天天布置作业。好像也没有什么一粒石头投入水中兴起一阵涟漪的感觉,喜欢她是在很多细节中沉淀成心事,那种感觉新奇而纯洁。她的头发有点黄,但柔顺如练,特别是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睛,真像诗中说的那样似“一泓秋水”。我于是想尽办法在她面前表现自己,走运的是再次排座位时换到了她的后面,兴奋之情简直溢于言表。我渴望引起她的青睐,并为之茶饭不思绞尽脑汁。但是很快我发现她并不喜欢我,因为她不再朝我笑了,对我的高谈阔论无动于衷,平常对我爱理不理,甚至于某天我在她的眼神中发现了嫌恶之意。  相似文献   

12.
宗诚尼师     
妙法 《佛教文化》1996,(4):40-41
昨天午后一场大雨突如其来,把多日平静的南京搅成一片纷乱。行人们急慌慌寻找避雨之所,自行车、卡车、小车忙成一团。城中秀丽的绿地北极阁山在雨中仁立,一任大雨在身上滚落,垂下了绿色的头。就在那一刻,鸡鸣寺中住持宗诚法师过世了。但今天我才得到消息,朋友中午电话告诉我大师圆寂了,今天上午许多人到庙里和大师作别,身穿长衫的男男女女流向大师的印地,把一条街挤得满满的。世上很少有人能有这样的场面,而且都是发自内心的,大师以德泽被众人,自然受人爱戴。我也要去祭奠法师。我与法师几乎不相识,她根本不会知道我,而我仅是…  相似文献   

13.
有一段时间我很无聊,觉得日子那么灰色,每天上班下班,拿一份固定的薪水,看领导脸色,朋友越来越少,大家各忙各的,如果这样下去,我怕自己会提前进入老龄化。但与我同龄的娟子却活得那么生机盎然,甚至我怀疑我们之间是否有了代沟。当看到她在电视上光彩夺目时,我约了她,在一个酒吧里,我们谈了一个下午。那个下午,我和娟子喝着一种叫作莲花香的茶,慢慢谈着人生,娟子说,其实,每个人都有和生活隔阂的那一段,接着,她讲了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我每天都在写作,像园丁,种下花儿,采一垄清香。 喜欢写作,还是上高中的时候,那时候的心总像无根的风,旋来旋去,不知在哪里落脚,于是稿纸便成了我的园地,文字则成了园中的芽苗,一枝一蔓,摇曳芬芳。尽管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但是对她,我亦如园丁一样呵护。  相似文献   

15.
初中时,我是她的班主任,而她和我,却对抗了两年,在她黑色封面的日记本里,我是第一个被她写进“死亡日记”的人。  相似文献   

16.
本刊启事     
新莉 《思维与智慧》2009,(1):M0002-M0002
我是《思维与智慧》众多读者中的一个。 记得2000年刚参加工作,作为班主任为班上学生订阅书报杂志时,面对上千种报刊杂志的名称,我一眼就看上了《思维与智慧》。看过第一期后,她果然没令我失望,从此,便爱不释手,成了我和学生们最美味最营养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7.
赏析孤独     
朋友,你是否有过孤独?著名影星索非娅.罗兰常感到孤独、寂寞。她说:“在寂寞中我正视自己的真实感情,正视我真实的自己。我品尝新思想,修正旧错误,我在寂寞中犹如置身在装有不失真的镜子的房子里。”她认为形单影只,常给她以同自己灵魂坦率对话和真诚交往的绝好机会。孤寂是她灵魂的过滤器,使罗兰恢复了青春,也滋养了她的内心世界。在艰难而短暂的人生中,能时时体验到孤寂并寻找一条解决方法和出路,自会感到一种寂寞的奇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清醒     
西方著名的剧作家成尔德的剧本《我的家乡》中,有一个年轻的母亲死了,她变成了鬼魂,再回到人间重新检视自己的一生。生时的一幕幕经历重新在她的眼前一一掠过,她敏锐地发现,自己本来是生活的主人,可是自己对于每一件事情竟然并不在意。甚至很多时候,当重大的事情发生时,自己也是在很随意地应付了事。自己的一生当中,很少有头脑清醒的时候,大部分时候都是浑浑噩噩。她非常后悔,心想要是自己活着的时候能够清醒地对待每一天每一件事情,自己的一生绝对不会是这个样子的!  相似文献   

19.
蝴蝶的舞蹈     
正五个月以后,宝宝每天都在我的子宫为她筑建而成的小床上欢快地起舞。最初的那种胎动,真的像一只蝴蝶在悄悄起舞,以至于我都不能够确定那是否可以被称之为胎动。我的肚皮在我清晨睁眼醒来的时候,就跳啊跳。或者在我愉悦地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开心地大笑时,她都会配合我的心情,适时地起舞。书上说,宝宝已经开始学会练习吞咽了,偶尔还会偷尝一口自己的尿液或者羊水。于是想象之中,她便像一条住在深海里的  相似文献   

20.
活着     
“活着无论多痛苦,和死亡相比,都是一种幸福。”一位朋友曾这样说。她说她7岁那年某天晚上,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忽然那么真切地感觉到了死亡的迫近,“……我简直快要窒息了,终于大叫一声,从房间里冲出来,朝着父亲哭喊,我不想死,我不想死!一家人都被我吓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