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古至今,鹿都是汉族文学中的重要意象,它在文学文本中显现出了丰富的美学特质,成为了汉族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丰富的美学特质背后,隐藏的是汉族作家独特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内涵。鹿意象自身特有的美学特质与汉族作家传递出的精神风貌相互交织,构成了鹿意象在汉族文学书写中独特的审美内蕴。  相似文献   

2.
张玉红 《美与时代》2007,(5):103-105
基督教在历史上对美国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既是美国文学的文化背景,也是美国文学的源泉.许多美国文学作品是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其中许多作品都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文化,是由中原地区的汉文化和内地、还有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组成的。文学也是这样。可是,在已经出版的《中国文学史》里,谈的却都是汉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谈得很少,没有把它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只有鲁迅先生的文学史例外,它叫《汉文学史纲要》,这就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在谈到回族文学的创作时,谁也不能否认现实中的确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对这些,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尽快地加以解决,或部分地加以解决。在眼下,最要紧的是好好想想我们自己的事。打铁先要自身硬,自强不息,奋发图强,这才是非常重要的。记得粉碎“四人…  相似文献   

4.
如果我们承认拉丁美洲文学属于所谓西方文化的一部分,那么,我要问,难道它不能对西班牙语之外的伟大西方文学产生影响吗?更确切地说,当我提到影响时,我不是指那些对拉丁美洲具有重大意义和改变了西方的历史文化事件,而是具体指文学,即文字、书籍、语言、内容、创作结构和符号。拉丁美洲文学象南斯拉夫文学(尽管诺贝尔奖金授与了伊沃·安德里奇)或保加利亚或冰岛文学那样,自始至今仍然是一种边缘现象。它在一种封闭的环境内产牛,除了在西班牙,没有得到真正的反响。此外,它在两种负罪感之间挣扎:一是面对时代的革新潮流感到落后了,一是觉得未能对自己的现实作出反应。由于这些良心上的负担,它往往仿效外界模式,或加强一种民族主义现实主义色彩来佯装革新,这未能产生带有任何新意的形式,只是一种平庸的宣传艺术而已。它模仿和抄袭他人,否则便要落后。它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初,在意大利文学的全景图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即意大利的非欧洲移民作家撰写并出版的面向全国读者的小说的涌现。这些作家的作品,因其所表现出的现实感和新颖性,引起评论界以及学术界的首先关注,之后也唤醒了出版界的兴趣。在20多年后的今天,意大利对于移民现象及其多方面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具有了日益强化的意识。作者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论述:这种移民新文学对意大利文学有何贡献?它与意大利文学及不同作者的祖国的文学正典保持着什么样的关系?何种"自我"与"他者"的意象学哺育着移民作家们的想象和声音?作者认为,就其所有体裁、形式和主题而言,意大利移民文学不能被视为一时的时髦。它更不能被列入副文学领域,或者被分类为意大利文学的一个不成熟的表述。意大利移民文学富有创新趋向,今天反映着对于意大利文学正典的一个文化同化过程,其中包括某种失真。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历史悠久,文学大家辈出,他们为我们留下许多优秀的、经典的传统文化遗产。其中,名著便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阅读名著,就是与这些有着至高文学成就的大师在心灵上进行沟通,这能够开发我们的智力,拓宽我们的视野,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三国演义》便如此,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也能够让我们在阅读中获得人生感悟,帮助我们健全  相似文献   

7.
试论佛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学从东汉初年传入中国,逐渐渗透于中国文化,尤其是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本文就佛学对古代文学发生过哪些影响,为什么它会对古代文学发生影响,它又怎样对古代文学发生影响作一浅略的论述。一佛学与文学虽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佛学初创时便与文学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譬如释迦牟尼所说的法。  相似文献   

8.
刘红林 《学海》2001,(4):163-165
台湾言情文学的作家大都为女性.它是在前期女性文学对女性婚姻悲剧充分展示的基础上,正面呼唤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它开始把女性作为精神主体,作为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社会力量去表现,对世代相衍的"男优女劣"、"男尊女卑"观念大胆质疑,但女性的依附性和被观照性仍显而易见.它对父权文化还有一种自觉的认同与维护,并向落后的封建伦理道德俯首称臣.因此,它只能算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同路人,与其追求婚姻自主的主题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9.
<正> 文学从来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任何民族文学的基本品格都无一例外地为该民族的文化传统所规定。如果说孔子的思想熔铸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话,那么,它同时也就以巨大的力量塑造着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性格。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认为,不理解孔子,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层涵蕴。孔子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限于篇幅,本文不一一论列,只拟择其要者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新生代华裔作家陈团英的《夕雾花园》,立足于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冲突的社会现状,包含了作者对文学与文化、历史与当下的思考。因作者独特的文化经历和马来西亚复杂的社会文化现实,小说呈现出明显的跨文化色彩。《夕雾花园》中表现出典型的跨文化书写,通过研究小说的跨文化书写,理出文本中多样的文化类型及其在文本中的建构方式,探索跨文化书写对于文本、文学和文化的意义价值,即跨文化书写不仅扩展了文学的书写空间,还能在汲取历史、批判当下的同时,守望文化的未来,成为推动世界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一、基础主义:西方传统文化的基本图景西方文化中有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它总是认定文化中的某一部分是整个文化的基础。这个特别的部分同文化的其他部分相比,要么指向某个特许的对象,诸如实在、真理、绝对的善、高高在上的上帝;要么具有某种特别的能力。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同这个主题相一致,西方文化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指向彼岸(上帝)的宗教文化(神学文化),指向心灵(理性)的启蒙文化(哲学文化),指向现象世界的科学文化,以及指向世俗生活的文学文化。从西方文化的演进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个从崇高趋向低俗,从理…  相似文献   

12.
西方文学乃基督教文学。这不仅是说那里有但丁、歌德、艾略特等无数倍受景仰的上帝的赞颂者,而且是说就连伏尔泰、尼采等上帝的反对者,也同样被上帝所照耀,从那儿获取营养。艾哈特说:“只有基督教文化,才能造就伏尔泰和尼采。”可以说,西方文学全体沐浴于神之光,从西奈山上,从十字架上分享着上帝的荣耀之美。 然而,这里立即引出一个问题:怎样看作为西方文学一部分的希腊文学? 狭隘地看,希腊文学无疑是异教文学。它对奥林匹斯诸神的崇奉同基督教的一神信仰、它对尘世之乐的爱同基督教的圣爱都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主义文学是随着"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而从西方介绍到中国的.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就它本身说)在中国文学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它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几个方面都有所进展和突破,甚至达到(它在中国的)高峰.现代主义文学在30年代的鼎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它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14.
弗罗贝尔懂得,绘画并不臣服于文学,也不应当为政治所利用,它应当有独立的语汇,从而使有文化历史积淀的题材内容能够最便捷又直观地抒发画家本人心中的情感,并将作品提升到一个诗的高度,因此弗罗贝尔并不忌讳艺术创作中借用文学情节。他诸多的作品其真正的原动力,就来自文学作品与诗歌。  相似文献   

15.
道教内丹学是道教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中国宗教、哲学、文学、中医等传统文化均有不容忽略的重要影响.对内丹学充分研究和认识,是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电影日益丰富。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再局限于民间手工艺的传播,也不再局限于诗歌传颂的爱国情怀,而是从多元化的角度呈现多元文化,使更多人受到文化熏陶。《白蛇:缘起》是以东方文学小说《白蛇传》为原载体而改编的电影,在电影制作中也蕴含着诸多文学元素与美学元素。  相似文献   

17.
齐鲁文化既是一个独立于其他文化体系的统一的文化整体,同时又是相对独立,具有各自特点的文化分支。齐、鲁文化既作为一个整体作用于整个山东文学的创作,同时又以各自的文化特征影响并形成了山东文学的两种审美风格:一种注重现实主义,一种倾向浪漫主义;一种倾向主流道德评判,一种更注重民间伦理;一种深沉厚重。一种轻灵飘逸。但由于长期以来齐鲁文化体系中鲁文化的主体地位及其影响,山东文学一直呈现出道德意识感强,深沉厚重有余而轻灵飘逸不足的特点。只有在创作中更加充分地发挥齐文化的影响力,实现齐、鲁文化的优势互补,才能令如今的山东文学摆脱滞重的发展格局,走向和谐良性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对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文学形式。自它诞生以来的一千多年间,由无数作者创作的大量优秀对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虽仅由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即上下联)构成,但它篇幅可长可短,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既可抒情也可叙事和议论。对联虽属文学范畴,但不少作品既闪耀着形象思维的艺术之光,也闪耀着逻辑思维的智慧之光。下面略举几例,试加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它漫长的传播过程中,其思想教义对信仰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影响生产生活乃至文学创作。基督教文化是信仰基督教为主的人群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文化,它不仅是一种崇拜上帝和耶稣基督的宗教信仰体系,还包括其相应的精神价值和道德伦理观念,对作家文学创作有不同层次的影响。基督教不仅对西方文学有深刻的影响,传入中国后,中国现当代作家对基督教的理解和吸收,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体现和反映。  相似文献   

20.
从《周易》的原点看人文精神与新世纪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钧 《周易研究》2002,(3):28-34
中国的“人文”精神源远流长 ,从《周易》我们可以找到它的源头。在新世纪全球化的语境中 ,研究东西方文化与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分析源于《周易》的中国人文精神的特点与传统 ,在与西方的比较中探讨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趋势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