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以佛教为案例,对"5·12"四川大地震重灾区绵阳市北川县、安县等地受灾人群信仰状况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自由座谈等社会学实证考察方式进行了调研.调查表明:佛教界闻灾而动,寻声救苦,社会广泛认可和赞赏佛教界在赈灾中的积极作用;佛教在赈灾中所发挥的心理安定、心理救援、生死安顿、生活充实、慈善公益等功能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和秩序稳定功不可没;信教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度最高,92.8%的佛教信众认为"信宗教与信党和政府无冲突",佛教信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率是97.3%,高于普通民众;调查表明:正信宗教尤其佛教的适度发展,对于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有益无害.包括佛教在内的各大宗教在赈灾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从外部看,政府和社会对宗教的知晓度、认同度及宗教参与救援的必要性认识不够;从内部看,佛教自身存在寺庙引导力薄弱、僧尼老龄化、低素质化,部分寺庙僵滞于农耕社会的民俗信仰型态.必须痛下决心推动佛教向文化型、法治型、慈善型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2.
佛教寺庙既是宗教信仰的载体,也为大众提供展开活动的公共空间。在中国的寺庙中,不乏接引信众、传播知识、大众娱乐、商务买卖等活动。某些寺院由于其特殊的影响力,不仅为一个地域群众提供信仰活动的公共空间,同时还很有可能会带动此地形成某些新的民俗。通过对四川遂宁广德寺及当地观音信仰的考察可发现,寺庙与民俗之间,彼此都在共同成长,寺庙借助民俗活动,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本,而民俗也视寺庙为其存在下去的精神家园,在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这两者往往会平稳地延续下去,成为社会生活中非常富有世俗味道的信仰形态。  相似文献   

3.
《法音》2002,(6):39-40
佛教寺院在广大佛教徒和老百姓的心目中一直是修行解脱的道场、积德行善的圣地,其清净庄严的形象历来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维护。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各地存在大量“文物寺院”、“旅游寺院”和“园林寺院”,这些寺院没有僧人住持,不由佛教团体管理,但毕竟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凝聚了广大信众美好的信仰追求,理应得到妥善运用和保护。可是有相当一部分这类寺院的管理部门,或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佛教知识和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或是出于借佛敛财的目的,却在包庇纵容种种亵渎佛教的行为:如在寺庙内开设荤食餐厅或肉食摊点,现场宰杀鲜活,严重背离佛门戒杀护生的宗旨;开设歌舞厅、赌场、靶场,设签筒,摆卦摊,兜售冥币等民间迷信用品,将清净庄严的道场搞得乌烟瘴气,成为藏污纳垢之所;甚至违反宗教政策,在非宗教活动场所的寺院内私设功德箱、化缘簿,聘用职工或社会闲散人员假冒僧尼,公然欺骗游客和信众。这类现象如不能得到及时遏制,势必严重玷污佛门清誉,增加社会人士对佛教的误解,助长各种迷信活动和邪教势力的泛滥,甚至损害中国政府和中国宗教界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4.
一在中国佛教史研究中,佛教中国化是一个常问常新的核心课题。如果说宋以前的佛教中国化突出表现为"格义佛教""学派佛教""宗派佛教"等"学理佛教"的话,宋以后则以"民俗佛教"为主,其中最为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建立在四大菩萨信仰基础上的四大名山信仰。  相似文献   

5.
民间佛教信仰是中国传统社会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然清末民初以降却日渐式微.本文以1935至1939年发生在四川新繁县一起复杂的庙产纠纷为中心,分析了民国时期佛教的普通信众、出家僧人以及代表国家的司法对佛教不尽相同的态度,对民间佛教信仰的失落尝试给予史学和社会学意义的解读,进而希冀对在社会变迁下的人民宗教信仰或宗教的生存样态有所展示.  相似文献   

6.
观音菩萨属于佛教中最富盛名的菩萨,因为有普度众生的慈悲心而被广大信众尊崇。从唐代开始,汉地民间信仰中出现观世音菩萨四臂观音、六臂观音这种化身,而观音菩萨的化相在藏传佛教中更加丰富多姿。藏传佛教中的菩萨造型相对于汉地更加复杂、繁多,这源自民族信仰的区别。藏传佛像中的所有形象都是一种象征,一种民族信仰的体现。在中国佛教的两大系统,即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信仰中,观音菩萨都是一个重要的佛教尊神。随着佛教信仰的民间化,  相似文献   

7.
"佛教信众生态环保意识与行为现状"问卷调查发现,大陆佛教信众生态环保意识和行为尚存在生态环保知识不扎实、生态环保意愿不足、日常生态环保行为有待深化、生态实践活动单一、生态环保宣传缺乏自觉意识等局限。引导佛教信众生态环保意识与行为应从政府的规范、引导与组织,社会生态文化氛围的营造,信众自身的努力和积极参与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时期。佛教采取“主动适应”的策略,积极融入社会,将主体思想儒学化,义理趋向简易化、平民化,佛事活动趋向民俗化,由此完成了佛教中国化在实践上的转型。这一转型与宋代的佛教寺院管理政策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对此加以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9.
一、导言 寺院是佛教活动的中心,是信仰理念展现和发挥的枢纽,是修行实践和社会教化的基地;是反映佛教面貌的一面镜子,是了解佛教精神的一个窗口,是佛教荣辱兴衰的一种象征。因此,寺院的社会价值不应仅仅在于其艺术形式的壮美,而主要在于其精神内涵的崇高,在于其价值取向的积极意义。所以,寺院不但是佛教活动的物质载体,而且更是佛教信仰的精神实体,其信仰建设才是根本。 寺院主要由出家僧众住持,因此,信仰建设首先应从出家僧众开始。更重要的,他们(她们)是在家信众的领路人,是他们的精神导师和人格楷模。对一般信仰者来说…  相似文献   

10.
从"僧人的佛教"角度,以粤东潮汕地区为中心,说明明清以来佛教的寺院功能及其僧人角色、职志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表现为以迎合、俯就民众的宗教意识、现实利益、愿望追求等为能事,从而使宋代以前尚维持的佛教寺院、僧团的独立性、超越性宗教品格最终丧失,而与中国民间思想观念、民间信仰、民间习俗混融合一,成其为名副其实的"民俗的"佛教。其典型的表现特征有三:一是寺祠不分家,兼祀三教诸神;二是僧人住持祠庙,模糊宗教角色;三是僧人兼做红白佛事等俗务。郑群辉,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相似文献   

11.
"都市佛教"是和山岳佛教相待的概念,是"人间佛教"理念在当代我国佛教发展的新阶段。都市寺院网站建设,是都市佛教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网络平台,来弘传佛法的行为,是我国"人间佛教"思想的时代要求。都市寺院网站所展现出的自我介绍的主体性、内涵塑造的文化性、信仰重构的济世性和交流互动的服务性等方面内容,是我国当代"人间佛教"理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贵州地处祖国边陲,文化落后,佛教传人较晚,相传于唐代传人。到了宋代,黔北已有福源寺、万寿寺、鼎山寺、永安寺等。从元至正初起,贵阳、安顺、铜仁、黔南等地已广建梵刹,且殿宇崇宏,佛像庄严。明朝以来,统治者用佛法“化愚俗,弭边患”,贵州佛教大兴。清中叶发展到“三里一庵,五里一寺”,贵州佛教达到鼎盛。清末到民国时期,贵州佛教渐处式微。主要原因是后继乏人,寺院管理不善,戒律松弛;新学兴办,一些寺院被改为学堂;战争不断,寺庙常被军队和政府占用。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2,(8):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作为佛教活动场所的寺庙,或恢复、或重建、或新建,其数量和内涵由少变多,规模和影响由小变大,其成分和功能由单纯变得丰富而复杂,香客游人纷至沓来,呈现出盛世建庙、香火鼎盛的状况。一方面,许多寺院成为了开展宗教活动、稳定社会的一方净土,成为了信众心中的神圣殿堂,也因此,寺院成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慈善公益事业、促进对外友好交往的中心和平台;另一方面,由于名山古刹巨大的影响力和寺院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寺院管理不善、道风不正,成为了滋生腐败的温床,一些人借佛敛财,使寺院成为了他们的"聚宝盆"、"摇钱树"、"唐僧肉",严重损害了佛教界的形象。对于寺院如何合理定位,依法管理,维护其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其在净化人心、繁荣文化与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成为党和政府乃至  相似文献   

14.
明代佛教方志是研究民间信仰佛教化的一个重要资料宝库。本文通过大量明代佛教方志的记载,探讨了明代寺院供奉民间俗神的种类、空间分布,分析了明代佛教寺院僧众从内心上接受民间俗神的真正原因。明代是民间信仰与中国佛教完全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段,对清代、民国以至现当代民间信仰与佛教寺院的关系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能超 《中国宗教》2018,(1):52-54
大数据能够加强寺院监督,净化寺院道风,帮助树立寺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大数据还将加强对乡村寺院佛教文化的挖掘、整理、管理,将更多的佛教信息通过网络形式推送给广大信众,发挥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寺院的管理逐渐步入信息化,甚至智能化。寺务管理的信息化,不仅为僧团管理打造了新平台,也为信众居士参与寺院管理提供了新通道。释迦牟尼在成道后,广收僧俗男女弟子,信众众多,其中正式皈依的俗家弟子称之为居士。在佛教信仰盛行的国家和地区,佛教信众遍布社会备个阶层,他们供养僧团,护持佛法,在佛教界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在信息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4,(6):64
正本刊讯5月17日至19日,黑龙江省佛教协会在齐齐哈尔市大乘寺举办全省佛教寺院执事暨基层佛教协会负责人培训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宗教事务局关于开展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专项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宗教事务局关于2014年开展以"发挥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全省佛教寺院执事的整体素质,进一步规范佛教寺院的管理,加强佛教寺院建设。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寺”,原意是官署。《汉书》注曰:凡官庭所在皆谓之寺。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寺又指寺院,而自东汉“白马驮经”这一佛事典故后。虽然作为官署的“寺”仍然存在,但不久即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寺院的专称了。“庙”,本为奉祀祖先的处所,所以又称祖庙、宗庙。后来,人们把对一地有特殊贡献的人物也立庙奉祀。所以说寺、庙有着明显的区别,但由于佛教诸神和民间神鬼信仰长期以来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佛、菩萨、人神等在人们心中的界限并不明确,所以在普通民众中往往寺、  相似文献   

19.
罗晶 《中国宗教》2018,(11):70-71
佛教寺院建筑,是佛教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中国化的历程。这种思想的转变也直观地体现在佛教寺院建筑风格的变化之中。通过不同时期表现佛教寺院建筑形态的壁画,可以直观地了解中国佛教寺院建筑早期关键性的演变,同时为了解佛寺建筑中国化的过程提供图像见证。  相似文献   

20.
北周时期的民间佛教信仰十分盛行.通过对遗存的造像记分析,当时以邑和邑义为名称的民闻佛教造像组织十分发达,其内部构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层结构,规模也与地域性基层村社有关.这些组织主要以造像为目的,兼顾修建寺院、建义井、栽树等.从造像题材看,北周民众的信奉对象以释迦最多,其次是观世音,与北齐民众信仰有明显不同,反映了二者文化和地域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