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1492年后,在贵金属从新西班牙运到欧洲的同时,美洲的植物也大量引进欧洲。有些植物可能是由习惯了美洲新奇口味的某些印第阿诺有意带回的。另一些植物则是藏在航船的某个隐蔽的角落里,或者混在大帆船返回旧大陆时所装的压舱物中不请自来,而非有人故意所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在风力的作用下,或由于鸟类和人类本身的活动,种子和植物随遇而安,散落在地中海流域沿岸的山岗上。在它们被引种到这些地方500年后的今天,这些植物同周围景色结合得浑然一体。以致于在回来寻找其故里景物的罗马公民眼里,可能已难识旧景了。美洲植物在欧洲出现之初,并不很受欢迎。有的植物得不到信任,只是因为它们同欧洲人已经知道的那类致幻植物相似;另一些植物为了能够在  相似文献   

2.
看到这样一幅照片:在南京东郊中山植物园里,一块朽木上长出了几簇绚烂的小黄花来,这些花儿很是奇特,虽然生长的环境很恶劣,但丝毫没有影响它们的绽放。有植物研究专家称,这些花儿可能是小鸟将植物的种子衔过来播的种,或者是风吹种子而掉落在朽木的缝隙里发了芽。不论哪一种播种的方式,它们就是这  相似文献   

3.
燃烧吧,火鸟     
张丽红 《天风》2002,(7):39-39
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古老的森林有有一种鸟叫火鸟。这是一中极丑陋,极奇持的鸟。故事告诉我们,那些历经百年风雨,百年期待的火鸟每到冬天就会成群结队地在古老的森林中架起一堆堆的篝火,然后展翅飞入火中,燃烧自己,净化自己。经过痛苦的自我燃烧后,当它们坚强地从烈火中冲出来的时候,它们的生命已发奇妙的变化——由火鸟变成一只美丽的凤凰鸟。百年的期待,百年的盼望是如此的漫长,但此刻,望着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它们的信念面临严峻的考验。有的发出了阵阵哀鸣,有的为新生命的临近而欢呼;有的心中布满了恐惧;有的心中燃烧着希望;有的胆怯地退缩了;有的振翅冲进了火中。胆怯的仍然是一只丑陋的火鸟;勇敢的在烈火中迎来了新生。  相似文献   

4.
王东梅 《天风》2018,(8):47-47
近日,我喜欢上了多肉植物的盆栽,面对多彩多姿的植物,我除了感到生命的成长,也为上帝的创造赞叹不已。这些叶片和种子到处旅行,来到我家的阳台,寻找可以好好长大的新家。造物主创造的美妙,就是把整个大自然的奥秘都隐藏在一粒种子和一片叶片上。我在花盆里松土,挖好一个小洞,把种子埋进,然后轻轻地把泥土盖好,填平和压实。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我热衷于制作多肉植物的盆栽,面对多采多姿的植物,我除了感到生命的成长,也为天主的创造赞叹不已。这些叶片和种子到处旅行,来到我家的阳台,寻找可以好好长大的新家。造物主创造的美妙,就是把整个大自然的奥秘都隐藏在一粒种子和一片叶片的身上。我在花盆里松土、整地,挖好一个小洞,把种子埋进,然后轻轻地把泥土盖好,填平和压实。当环境、气候和土壤适当,新芽萌发时,一颗小植物就在我家的阳台成长。  相似文献   

6.
正嗡蜣螂是自然界的"逐臭之夫",以动物的粪便为食。它们有的长得黑不溜秋,有的却有闪闪发光的鲜艳外壳。然而最大的不同,就是有的嗡蜣螂有角,有的却没有。为什么属于同一物种的嗡蜣螂,外形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美国进化生物学家、昆虫学家道格拉斯·埃姆伦经过长期观  相似文献   

7.
关于“抽象”和“具体”这对范畴的涵义,人们的理解很不一致。在辩证逻辑研究中,有的同志把它们当作思维形式的范畴来使用,认为抽象具体律是思维形式的规律;有的同志则把它们当作思维内容的范畴来使用,认为抽象具体律是构造理论体系的特有规律;此外还有“抽象同一”、“具体同一”的说法,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前者是形式逻辑的规律,后者则是辩证逻辑的规律。在真理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认为真理不仅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持这种意见的同志又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把具体性理解为特殊性,而把抽象性理解为普遍性,另一种则认为真理在形式上是抽象的普遍性,在实质上  相似文献   

8.
热带中有一种木蜂在采集花蜜时,常常先在花的外面打孔,然后再进入采蜜,但是这样会把花糟蹋得遍体鳞伤。为了保护自己,植物们便在花的基部产生额外的花蜜来吸引蚂蚁。这是为何呢?众所周知,蚂蚁极喜甜食,只要是像蜜腺、花蕾这样有糖分、甜味的地方,它们都特爱光顾。而且,蚂蚁  相似文献   

9.
正黄尾鸟生活在加蓬共和国的森林里,被誉为甜味花的破坏者。凡有黄尾鸟的地方,甜味花就会遭殃,常常是花瓣满地、美丽不在。那么,它们为什么要糟蹋甜味花呢?这还得从一个现象说起。黄尾鸟其实非常美丽,可不知为什么,它们却是这片森林的孤独者,所有的鸟儿只要发现它们,便会躲得远远的,有的甚至要攻击它们。原来,因为黄尾鸟  相似文献   

10.
正任何的铁锁,都有钥匙可以打开;任何的问题,都有办法可以解决;任何的困苦,都有途径可以解脱。有人总结,人生也有三把钥匙,只要掌握了它,就可以逢凶化吉、一帆风顺。第一把钥匙是"接受"。这个世界非常复杂,每个人自打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处于各种各样的不公平之中。有的生在城市,有的生在乡村;有的家财万贯,有的一贫如洗;有的位高权重,有的寒酸卑微;有的天资聪慧,有的丑陋残疾……唯一能做的,就是从睁开眼的那一刻开  相似文献   

11.
种子与修行     
冬去春来,各种植物的种子陆续发芽。我想,今春会有一种葫芦种子更多地在家乡土地上露出头来。记得去年秋天,家乡曹妃甸爆出一件新鲜事儿,一株葫芦结了五百“娃儿”,小院种出“吉尼斯”。农人谚语:什么种子什么苗,什么葫芦什么瓢。真的是这样,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片天地。这株葫芦如果有双眸,那眸子里一定闪烁的是对水土的感恩。好种子种下去,要有适合它的好水土。那种源于自然的好土壤,富含有机质,富含微量元素,才能让良种达到提纯、复壮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张丽锦  方富熹 《心理学报》2006,38(6):849-858
以152名4~7岁儿童为被试,采用访谈和判断选择任务探查他们对植物繁殖的认知。结果发现,①4~7岁儿童对植物繁殖的认知可分为不理解、部分理解和确切理解三种水平,儿童在入学后7岁能依据对植物繁殖的朴素理解区分植物与非生物;②通过降低材料难度和任务形式要求的难度,可以有效地发掘年幼儿童的认知潜能,即大部分6岁学前儿童就能够理解植物繁殖;③任务难度的改变对处于部分理解水平的5、6儿童影响更为显著:使他们在选择任务上的认知成绩优于访谈任务,对有明显果实和种子植物的认知优于无明显果实和种子植物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正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对于沙漠地区的植物而言,充分利用稀缺的水资源,同时尽可能减少自身水分的散失,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生存策略。为了对抗干旱少雨的气候,荒漠植物可谓各显神通:有的叶面角质层增厚,气孔缩小且下陷,从而减少蒸腾作用;有的叶片很小甚至无叶,仅凭绿色的枝条进行光合作用;有的树干膨大,用  相似文献   

14.
正在人们眼里,苍蝇是最令人讨厌的害虫之一,它们渴饮痰、饥食粪,整日趋臭若鹜,嗡嗡嘤嘤地在人类丢弃的臭鱼烂虾上、粪便坑和污水池中、垃圾堆里钻营、翻滚、栖食;它们浑身携带病毒、细菌,是传播数十种疾病、令人作呕的大"瘟神"。然而,在一些茂密的原始森林里,人们却发现了一些另类的苍蝇,它们以植物汁液和花粉为食,从不追腥逐臭,不带  相似文献   

15.
正自然界中的动物为了在遍布危险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它们有的具有十分高大的体型,有的具有极快的速度,有的具有杀伤力很强的毒液,还有的则学会了伪装,骗过敌人和猎物,猎蝽就是一种极会伪装的动物。猎蝽,它不像其他昆虫一样具有美丽的外表,它们其貌不扬,甚至是有些丑陋,全身都是黑色或者泥土色。它们虽然长得不好看,但对于农林业却是实打实的益虫,它们的食谱中包含了农业、林业的重要害虫,对于害虫具有  相似文献   

16.
医学道德与医学法规关系之管见湖北中医学院(430061)黄加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问题和矛盾。在这些问题和矛盾中,有一些是医学道德问题,有一些是医学法规问题。有的把医学道德误认为是医学法规,有的...  相似文献   

17.
正兰花作为有花植物中最大的家族之一,早在恐龙时代就已经存在。亿万年来,曾与兰花共同出现在地球上的动植物难以计数,但许多早已销声匿迹,唯其宗生族攒,欣欣向荣。时至今日,兰花的品种已发展到约28000种。它们生存繁衍的妙招绝技,无疑也是大自然中最富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的篇章之一。许多植物都依赖昆虫传播花粉,兰花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8.
非洲的大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叫做普罗提亚的植物。这种植物遍布草原,它们不管在什么季节,枝干总是一副干枯的模样。在缺少雨水滋润的非洲草原上,瘦弱干枯的枝干有气无力地在风中颤抖着,似乎不经意间就会被吹折。其实,不论再大的风也无法将它们吹折,瘦弱干枯不过是它们顺应恶劣环境的表征。因为非洲草原阳光照射厉害,植物体内水分很容易被蒸发掉,因为干燥,补充水分又极为困难,所以它们只有装作一副猥琐的模样守护着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哺育着伟大的中华民族。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贡献,都有自己的文化,否则它就不能存在。纵观世界,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民族在古代有过光辉灿烂的文化,而后来趋于消沉寂寥;也有的民族近代曾不可一世,而它们的古代踪迹却渺茫难考;也有的民族,曾震铄于中世纪,后来终归没落。可以说,有的民族有古而无今,也有的有今而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喜悦     
正这天上午精神不错,在露台上为多肉植物分家,整个夏天的阳光雨露过后,它们长势惊人,很难相信,我几乎没加以任何照顾。有个朋友说,你很会养花。偷笑,假如一年拍几次茶花米兰杜鹃上传社交网络就算会养花,我的那些真正精通植物并且与之长期共处的朋友们一定都是花仙子。事实上我不只不会养花,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