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亨特定律 增添一条多余的理由,只能减弱其他理由的说服力。○蒙贝尔定律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恰当的地方、恰当的时候感到脸红,那么,许多麻烦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哈伯特定律 你加在别人身上的担子越重,你自己身上的压力也越大。○洛桑定律 从伟大到渺小只须跨出小小的一步,而如果想从渺小回到伟大则往往无路可走。○迈克森定律 倘若你不是由于健忘而说不出你的某个朋友有什么优点,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那人不是你真正的朋友。○罗伯特定律 健康可以创造财富,但财富却未必能创造健康。○哈里森定律 成熟意味着不会被自己所欺骗——虽然…  相似文献   

2.
做人的实验     
如何做人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按照传统的道德规范,我们应当做好人,永远对人真诚,善良,应当永远乐于帮助别人.如果人人都遵守这种道德,那固然很好.但是如果我对人真诚,别人却欺骗我,我帮助别人,别人却算计我,我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3.
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的伟人灿若群星,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这个时代;然而,却没有人能象甘地那样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甘地的思想和行为渗透到了整个人类社会,他实质上是一个在历史上应和佛陀、基督相提并论的人物,是印度向现代世界奉献出的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卡尔·希思把他形容为“文明的仁慈博爱的人类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智慧语丝     
正当你很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经常被别人骗;当你经常被别人骗了之后,你就会不再容易相信别人;当你不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开始只相信自己;当你很容易相信自己时,你就很容易被自己骗。——朱德庸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柴静《看见》一个人越有思想,发现有个性的人就越多。普通的人是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帕斯卡尔《思想录》  相似文献   

5.
无名之趣     
不必讳言,凡人都愿受尊敬。不被尊敬,或很少被尊敬,或受到的尊敬很淡薄,肯定不会高兴。然而,一个人如果老是以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支配自己的情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实践能产生伟大的理论,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能不能产生不平凡的理论,浅显的事物中会不会包藏玄机呢?回答是肯定的。不信你看:  相似文献   

7.
哲思小语     
面向阳光,你就不会看到阴影。 没有人富有到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到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顺其自然最贴近客观规律。.对什么都看不顺眼的人,疲劳的一定不仅仅是眼睛。人如果明了“祸福无常”这个道理,就不会因一时走运而得意忘形。  相似文献   

8.
哲思小语     
面向阳光,你就不会看到阴影。 没有人富有到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到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顺其自然最贴近客观规律。.对什么都看不顺眼的人,疲劳的一定不仅仅是眼睛。人如果明了“祸福无常”这个道理,就不会因一时走运而得意忘形。  相似文献   

9.
古人提倡‘学贵有疑’,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从有疑到不疑,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培根说:“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  相似文献   

10.
哲思小语     
面向阳光,你就不会看到阴影。没有人富有到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到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顺其自然最贴近客观规律。对什么都看不顺眼的人,疲劳的一定不仅仅是眼睛。人如果明了"祸福无常"这个道理,就不会因一时走运而得意忘形。其实生活就是一壶酒,每一个人都是酿酒师。有的人把自己的生  相似文献   

11.
汤士文 《天风》2007,(1):12-13
为别人代祷不仅能够给别人带来祝福而且也同样能够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祝福。我们祈祷的范围越广——从我们自己,到我们所爱的人,到社会,国家,民族,世界,祈祷的力量就越伟大,而我们从祈祷所得到的一切就越丰富而深远。  相似文献   

12.
试论徐福的思想和品德赵志坚,安克骏徐福是秦代著名的方士、伟大的航海家、中日友好的使者。但是长期以来,他的思想和品格却很少为学者们注意,这是因为有关他的史料太少,所以很少有人有兴趣去发掘这一难度极大的课题。但是,作为一个在历史上留下辉煌功业的伟大人物,...  相似文献   

13.
哈拿的赞歌     
邓蓉 《天风》2003,(11):14-15
在圣经中记载了不少伟大的人物,撒母耳就是其中的一位,有人说他是以色列王朝的真正奠基人。大凡伟大的人物背后,必定有一位非凡的女性,撒母耳的一生如此辉煌是受了他母亲哈拿的影响,哈拿对撒母耳的为人、事奉道路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我们要思想这位伟大的母亲哈拿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14.
让保姆,爷爷奶奶带孩子不自己亲自照顾,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不会说话也可以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脑子会变得怪异呆滞,然后永远缺  相似文献   

15.
肤浅与深刻     
1 肤浅的特征是从众 在许多时候,肤浅是毫无意义的东西,让人更遗憾的是,肤浅接受被普遍认识的真理同时,也接受还没有普遍否认的谬误;排斥被普遍排斥的谬误的同时,也排斥那些被普遍否认的真理。也就是说,肤浅者只肯定别人肯定的,也只否认别人否认的。至于那些应该肯定而别人没有肯定的东西,他是断然不会点头的;同样,对于那些应当否定而别人没有否定的东西,他也不会带头说不。所以,一般来说,你想在肤浅者的口中去讨到什么让你开窍的钥匙,往往是徒劳的。这犹如你指望会唱歌的鸟儿担当你的识谱老师,结果当然不会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这两个对立面的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地走向自己的反面。这就是事物的新陈代谢,即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毛泽东同志说:“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的曲折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新的方面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旧的方面则由大变小,变成逐步归于灭亡的东西。而一当新的方面对于旧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的时候,旧事物的性质就变化为新事物的性质。”这就是说,新事物一定会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工农兵群众和革命干部,用毛主席这一辩证法思想来武装自己,他们认为,“革命不会到头,生产不会到顶”,他们把“顶点”看作“起点”,永远不断地向前进。唯物辩证法教导我们,决不能把进军途中的普通一站,当成前进的终点。  相似文献   

17.
倾其所能,凭一己之力帮助过你的人,是你永远需要感恩的人。哪怕是一句话,一个温暖的眼神,还是他送给你的那一滴水。要永远懂得,这一滴水也许是他仅有的,仅能够做到的。要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尽管有些人富有汪洋,却连一滴水都不会付出,甚至贪婪地把别人仅有的一滴水也要据为己有,坐拥金山却狠心地偏要看别人的凄苦。须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守财者都不仗义,吝啬者都是自私的。  相似文献   

18.
有些心理学将听话、顺从、乖巧、循规蹈矩的孩子归入不正常孩子之列。因为,一个绝对服从、循规蹈矩的孩子,通常是缺乏个性的。这种孩子对自我表现毫无兴趣,他的满足来源于顺从别人的意志而获得别人的好感。一般说来,这样的孩子将来是不能很好地承担创造性工作的,除非别人提出非常明确具体的要求。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听话、顺从、乖巧孩子是大受欢迎的。这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家长需要孝子,对“不孝之子”并给以严厉的惩罚。如果思想、行动、举止不跟在父辈后面亦步亦趋,就是不孝,就是坏儿子,就要绳之以族规家法。教师同样喜欢学习好、服从、听话的学生。“我们所施行的是什么方式的教育呢?连小小的角也不能有,否则大难临头,惟有兔子式的逃跑而已。”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和诗人.他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从一磅肉的矛盾展开,在歌颂友谊和爱情及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的同时,通过剧中人物不断强调法律尊严和人道主义的举动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肯定与歌颂了更广泛的生活理想与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曾经有三个前美军士兵,站在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前,其中一个问道:你已经宽恕那些抓你做俘虏的人了吗?第二个士兵回答:我永远不会宽恕他们。第三个士兵评论说:这样,你仍然是一个囚徒!显然,回答“我永远不会宽恕他们”的士兵心中有“狱”,所囚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事实也是这样,不宽恕别人就是不放过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