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前亚低温治疗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仍然不足,其应用的时机、方式、持续时间、并发症的防治及在不同病理过程中亚低温治疗的最佳目标温度选择仍存在很多争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介绍了亚低温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为医护人员更好地将该疗法应用于临床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2.
早期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亚低温能减轻脑损伤后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然而对其临床疗效不同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本文应用循证医学思想,检索和评价国内外文献,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制定了围术期亚低温实施方案.随访结果表明,亚低温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早期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亚低温能减轻脑损伤后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然而对其临床疗效不同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本文应用循证医学思想,检索和评价国内外文献,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制定了围术期亚低温实施方案。随访结果表明,亚低温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亚低温(MHT)的应用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国内外多个临床试验证实了其在救治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诊疗指南、循证医学证据和文献,辩证探讨了MHT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适应证及机制、操作方法及时间窗、并发症及临床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5.
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亚低温(MHT)的应用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国内外多个临床试验证实了其在救治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诊疗指南、循证医学证据和文献,辩证探讨了MHT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适应证及机制、操作方法及时间窗、并发症及临床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6.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人格障碍.描述性精神病学、心理测验和精神分析的研究发现,边缘性人格障碍可能是由若干个异质性的亚群体组成,不同的亚群在症状表现、病因、心理病理机制、对治疗干预的反应和预后等方面可能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将其进行亚型分类,而使同一个亚群中的个体差异小于不同亚群之间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7.
随着影像学、形态学、计算机等多学科在眼科的应用,眼外肌Pulley得以被发现并被应用于临床研究.眼外肌Pulley的应用使临床眼球运动Listing法则,前庭眼反射及双眼集合运动理论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解释.在众多学科的研究基础上,眼外肌Pulley对某些复杂斜视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解释并对其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以肢端皮肤间歇性皮温升高、发红、肿胀及烧灼样痛为特点,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末端,尤以下肢多见,多呈对称分布,较少见于面部和耳部.其症状常因运动和遇热而加重,休息和遇冷而减轻.临床上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多认为与编码Nav1.7亚单位的SCN9A基因突变有关.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易误诊误治.本文报道了红斑性肢痛症合并周围神经损害1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以肢端皮肤间歇性皮温升高、发红、肿胀及烧灼样痛为特点,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末端,尤以下肢多见,多呈对称分布,较少见于面部和耳部.其症状常因运动和遇热而加重,休息和遇冷而减轻.临床上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多认为与编码Nav1.7亚单位的SCN9A基因突变有关.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易误诊误治.本文报道了红斑性肢痛症合并周围神经损害1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常见而又严重危害母儿健康的疾病.从胎盘浅着床,血管内皮受损,遗传因素,免疫机制探讨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随着研究的深入,免疫机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介绍了APS最新的治疗进展,为今后的APS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