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女性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是人的生物性、主体性及社会性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女性人格的历史发展大致呈现出 :无人格——人格男性化——人格独立化的态势。当代社会中女性人格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但以人本身为价值尺度的独立型人格是女性人格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人受制于生态-自然的进化规则,也创造社会文化适应甚至改变进化规则。对这一受制及改变的过程与人类疾病和健康关系的研究,构成了医学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梳理了医学人类学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即在健康和疾病领域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结合的微观机制(具身化)和宏观机制(协同进化理论),以及这两个机制下的结果(地方生物学)。最后,探讨了医学人类学研究碰到的方法论挑战,即如何结合现代生命科学和生命科学之外的文化传统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生物学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生物学,若绳之以传统观点和传统方法,则简直是意识异己者.但这些传统竟是无可非议的吗?将人的社会性同其生物性(自然性)割裂,只满足于历史的、社会的、阶级的分析,“理解你自己”,究竟能多少!人们又多想理解自己这个“类”呵,而已有的知识却不足以说明“人的心灵活动”,尤其是非逻辑规范的“人的心灵活动”,也不足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尤其是非常时期的“人的社会行为”.人类社会生物学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原则,也许在方法论上为人的研究提供某些启示.社会人的种种问题,恐怕也得到基因、本能、无意识这些深层去探究.  相似文献   

4.
布耶娃(哲学科学博士、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个人的才能发展及其预测问题。我们认为,人的社会决定性与人的能动性的辩证法、人作为社会关系的主体和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向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过渡时活动的主体之地位与作用的变化,以及人的主观世界的特征、意识和世界观在历史创造中的积极作用的增长,这些都是具体科学和哲学思考和解答的最迫切问题。在现有的哲学文献和具体科学文献中,最重视的是人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应重视人的素质学的创建袁凯所谓人的素质,就是指人在生活、工作及一切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换言之,也就是指人在质的方面的生物性要素、社会性精神要亲及一切社会化物顷要条不可分割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的总和。人的素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大系统.它的宏观还础包括作用各不相同又相互依存、们互联系的三大子系统,即:自然素质系统、心理素质系统和社会素质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可分为若干要素。人的素质问题是当代社会中的中心问题之一。研究人的素质、关心人的素质的发展、完善和提高.这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c人的素质领域有其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门科学独特的对象,虽然许多学科都同人的素质方密切方系、从不同角度术改余人的素质的某一侧面.边是,它的复杂的特殊的矛盾网络,不是某一门学科所能担负的.需要成立一门新的学科来进行专门的研究.这就是人的素质学。所谓人的素质学,是我们从全局范围和老、体规模上.准确认识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人的素质价中功能优势的利Z沦依据和科学验证工具。人的素质学从实质上讲.是众多学科、众多因素相交叉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这种综合是系统的综合,它处处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原则。因此,有必要遵循和应用这些原则.来丰富、  相似文献   

6.
对人类情绪的探索一直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所感兴趣的,本文从哲学思辨、科学实证和存在现象学上探讨情绪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情绪是一种整合性心理组织,是人的生物自然与社会因素的交织,在其中体验感受起着核心作用。但自我的体验是真实存在的,但我不能直接知道,体验到我大脑的活动,这个"心身"问题又重新提出,现有的有关情绪的研究是否抓住了情绪的本质,因此寻找恰当的研究情绪的实验范式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远志明和薛德震合著的《社会与人》一书,所谈内容及其顺序安排同目前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基本相同,但使人耳目一新的则是它从一个新的角度——人的劳动、人的需要即人的主体方面展开的.在作者看来,目前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对于许多现实问题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其认识论原因在于忽视了这一方面.基于这一点,作者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客体规定之后,对现行教科  相似文献   

8.
雷勇 《世界哲学》2012,(5):79-87
马克思1845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费尔巴哈无视人的现实本质,即社会关系,但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却对费尔巴哈人的社会性问题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马克思前后的评价为何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呢?本文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肯定费尔巴哈,主要是基于费尔巴哈对人的社会性的明确肯定。但是,随着对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马克思发现人的社会性在费尔巴哈那里还只是一个抽象的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作为感性对象的人"转向了"作为感性活动的人",把"实践"作为其世界观的核心,科学地揭示了人的社会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人的尊严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和内在价值,它在哲学上具有两个向度,即人的尊严一方面是普遍性的,这是确保人的生存地位的基本尊严,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作为普遍性的人的尊严是授予性的,是平等的、客观的,这是人所共有的生物性使然。另一方面,人的尊严又是独特性的,是我之为我的特殊符号,这是由于每个人在后天的自我发展中都会凸显个我性。作为独特性的人的尊严是获得性的,是差异的、主观的、相对的,这是人所区别的社会性使然。作为独特性的尊严,既可获得,使之丰厚、高尚,也可丧失,使之薄寡、卑劣。  相似文献   

10.
弱势群体包括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社会结构转型使我国社会性弱势群体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健康问题和它的弱势地位形成了“弱势——不健康——更弱势”的恶性循环中。从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四个层次探讨社会性弱势群体的健康需要以及健康服务的供给状况,以期找出社会性弱势群体健康需要与供给的矛盾,打破社会性弱势群体弱势的循环链,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历史过程的一切对象性关系中,主体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就是社会领域的主体性问题。对它的考察要从生产劳动入手。要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社会关系对人的活动的制约这两方面来看人的主体性。这两种主体性及其相互关系,受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程度的制约,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历史唯物主义以社会总体为研究对象,其内容涉及社会结构、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等问题。研究社会离不开研究人,研究人又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性或社会关系。怎样具体地研究人的社会关系呢?除了说明人的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之外,还应说明人是怎样结成社会关系的。人结成的社会关系有其内容,也有其形式,即社会结构形式。考察这个问题,就必须联  相似文献   

13.
美国学者托马斯·内格尔曾在他的《人的问题》这本书中根据生物学和伦理学的不同学科性质和发展进程指出伦理学和生物学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不能用生物学代替伦理学或用生物学的观点去分析伦理问题,在此基础上他得出一个响亮的结论:"伦理学不需要生物学"。[1](P154)在这里我们借用这种说法,来阐明从生物学的观点或人的生物性来认识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伦理问题的合理性限度。从生物学出发解释道德问题势必会造成"是"对"应当"的僭越、"自然"对"意义"的遮蔽和"物"对"人"的消解。  相似文献   

14.
本书共941页,介绍了发达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的在理论问题和实际任务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最新成果。作者指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列主义哲学和工人阶级世界观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考察了它同其它社会科学的相互关系,考察了历史唯物主义对党的工作所起的理论作用和方法作用。作者分析了历史过程的动力、规律和复杂性,研究了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探讨了人的历史共同体的发展,说明了生产  相似文献   

15.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调节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尽管属于伦理学研究的内容,但它同人的认识活动也是密切关联的。它既凝结、渗透着人的认识成果,是人们对于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观念把握,同时又作为一种既定的社会精神力量,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因为人的认识活动并非动物式的心理活动,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意识活动,不能不受到包括道德在内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有哲学反思以来,认识人就是一种困难的探索。“我仍然不能认识我自己”——这是苏格拉底遵照德尔斐的神瑜,对这个问题的直率的承认。哲学家历来就认真地以不同方式寻求自我认识,事实上他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最广泛和最困扰人的问题:人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他的本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全国科学、社会和人学术研讨会综述陆杰荣全国科学、社会和人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大连举行。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华全国现代西方哲学学会与东北外国哲学学会等单位倡导发起的。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着哲学研究的出路,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等诸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一些见解,有些理论问题虽未能达到统一的看法,但至少拓展了问题探究的领域。会议首先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确立与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哲学应当如何以自身的理论方式来表现时代的精神和性质的问题。接着,会议集中讨论了另一个主题──科学、社会与人的相互关系。与会同志认为,这一问题是时代的重大研究课题,是国际上哲学研究的趋向,因而我们的哲学研究也应当将这一主题纳入理论的反思之中。与会同志就科学与人的关系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首先,从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状况与前景加以分析,指出,对科学本质的反思与批判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世界后现代主义理论关注的重点。其次,从社会未来的发展前途而言,一方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首要的是凭借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以此来改造社会生活,提高全民素质;另一方面要注重总结西方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从人的价值与价值的关系看人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的价值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它应该包括哪些具体方面,它在价值论中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价值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对人的价值的理解,与对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的价值与价值的关系的把握密切相关。在价值的本质问题上,国内理论界始终存在着“关系说”和“属性说”的争论。在人的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上,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思路:一种是由价值一般到人的价值,把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精神的价值等等并列,当作价值的一种具体现象加以研究,由此得出人的价值是“人作为客体的价值”的结论;另一种是从人的类特性、社会性的角…  相似文献   

19.
《传统人与现代人》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张立文教授主编的一套最新的人学丛书。它的新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丛书从哲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引申到现实社会问题,对于处在传统与现代转化中的人们的诸多困惑,作出了新的回答。由张立文撰写的《新人学导论——中国传统人学的省察》一书,系统地评议了从亚里士多德到卡西尔、从孔孟至王夫之关于人的规定,作出了“人是会自我创造的动物”的新结论,并全面论述了人学结构,说明了人面临着第三次发现。在社会大变革中,怎样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走上成功之路?这是当今一些青年面临的困惑。韩钟文撰写的《人生成功的道路——中国现代启蒙思想家精神探索的艰难历程》一书围绕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20.
吴玉   《心理科学进展》1986,4(1):66-70
导言我应中国行为科学学会及北京行为科学学会的邀请来这里讲行为科学研究与应用的问,感到很高兴,通过提问题,提意见,可向你们学到很多东西。第一部分:职工与组织的联系或结合。组织行为学的一个内容是讨论职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的问题,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有两个趋向:(1)偏重心理学,进行微观和应用方面的研究。从这一方面研究决定性因素:个人与群体的行为;(2)社会学的宏观方面的研究,着重经验。这两个领域会聚起来,宏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