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问]我发现基督徒无论在个人或群体信仰实践中,都很强调对主祷文的熟练掌握与不断使用,如此做意义何在?我们为什么要背诵主祷文? 伺俯人弟兄 [答]何弟兄,你好!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耐人寻味的问题,从漫长的教会历史角度来看,基督教形成了一个关于基督徒信仰和基督教神学的基本教理体系,即信经、圣礼、十诫与主祷文,四件一套,认信、...  相似文献   

2.
[问]大多数教会规定,受洗后的基督徒方可领圣餐,作为受洗的基督徒,我已经领圣餐若干年了,但始终不明白,我们究竟为什么要领圣餐?崔南翔弟兄[答]崔弟兄,平安!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对于圣餐的看法,一般来说有两种认知,有人将其理解为一种纯粹的信仰礼仪,也有人认为其只是一种普通饮食罢了。其实圣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信仰礼仪以及将来盼望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天风》2020,(11)
正[问]基督徒在与人分享福音时,常常做见证,即讲蒙恩的经历,确实很有效果,不少人因此而接受信仰,但我想更全面地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做见证?王玫姊妹[答]王姊妹,你好!做见证是我们基督徒在经历上帝后的一种自然流露和生活体现,就如同人们通常乐意将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见证"是基督徒话语体系中的常用词之一,我们可以从见证的原初含义、圣经范例与信徒本分三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4.
《天风》2020,(9)
正[问]我已信主多年,知道祷告是基督徒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但圣经上不是说"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参太6:8)吗,为什么我们还要祈祷?王迪弟兄[答]王弟兄,你好!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必要,因为祈祷是我们每一位基督徒和上帝交往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我们借助祈祷操练与上帝相遇,亲密无间,每时每地,在我们自己的言语思想和一举一动  相似文献   

5.
[问]我有时去不同的教会参加主日崇拜,发现大多数教会的崇拜程序中有一个环节是要所有参加者一起同声宣读《使徒信经》,我个人觉得很重要但不太明白,我们为什么在崇拜时要宣读《使徒信经》? 郭观象弟兄 [答]郭弟兄,你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或信仰实践中,大家对习以为常的事物不经意间会忽略其真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天风》2022,(3):64-64
[问]我信主后养成了用餐前谢饭祷告的习惯,但当我和家人或朋友们一起吃饭时,他们常常对此不太理解,我也无法向他们解释清楚.我想知道,基督徒为什么要作谢饭祷告?  相似文献   

7.
[答]丝洁姊妹,感谢神赐给你一颗追求贞洁的心,相信你的想法会蒙神悦纳. 你信中提到的问题,其实在当今是一个基督徒常常遇见的问题.当社会上守贞观念越来越淡薄,婚前同居现象普遍的情形下,基督徒如何面对恋爱期的性挑战?尤其是当男女性价值观有明显差异之时,基督徒是否还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仰准则?我们如何果断又不失智慧地处理好这个问题?这的确是一个考验.  相似文献   

8.
<正>[问]不久前,我们单位新来一位员工,其为人处事总是让我看着心烦,我很不喜欢与他在一起。但近来单位安排我与他一起合作共事,这实在让我为难。我是基督徒,提出来又怕影响见证,我当怎么办呢?一员工:张奇[答]张奇同工,与性格不合或自己不喜欢的人一起工作,确实是件比较不容易的事。但这不等于说我们就可以随意逃避,或者任性而为。我们应当从中寻找出有意义的方面,使之成为我们成长的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5,(5)
<正>我出生在一个没有任何基督信仰背景的家庭里,基督信仰与我们传统文化也没有绝对的黏合性,而我却成了一名基督徒,为什么呢?我想从我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基督信仰的客观实在,做一些说明。1.基督拣选了我我相信这是上帝自己的拣选。圣经说,上帝在创世以前,已经预定拣选了我们。他的恩召和拣选是不能废弃的(参约15:16;帖后2:13)。我从前并不认识上帝,也不一定会对一个外来的宗教主动感兴趣。但回头看去,在信仰的历程中,  相似文献   

10.
基督徒的信仰与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会内部,我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议论:“信主的和不信主的不相干”,“基督徒和其他人不相配,不能同负一轭”……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问:“基督徒可以跟不信教的人结合吗?”再推而广之,我们又会问:“基督徒能否跟不信主的人交朋友?或者说,能不能跟不信主的人交往?”我们认为,每个基督徒都是人类社会群体里的一分子,不可能超越社会不与外界交往和接触,不与持不同信仰(或者没有信仰)的人来往,自我封闭、自我隔离。事实上,我们有着广泛的社会人际交往(包括国际友好往来)。中国的基督徒和不信教的广大群众一直长期生活在一起并结下了深厚…  相似文献   

11.
良牧 《天风》2009,(7):63-63
问:我是一个从小信主的基督徒,结婚多年.我对丈夫常好言相劝,但他至今还不肯信主.问题是他非但自己不信,还常常逼迫我的信仰,甚至不许我去礼拜.这件事令我十分痛苦,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问]教会里有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叫"团契",牧者鼓励信徒过主内"团契"生活,基督徒中也有依据年龄、职业、性别等而形成的不同"团契"小组,可在各种汉语词典里找不到该词条。我们为什么要有教会团契生活?我想深入了解"团契"的意义,希望您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13.
林静宜 《天风》2013,(9):29-29
出于感化不同信仰读者的需要,我的作品很少会正面地提基督,一位主内读者以为我不是基督徒,很热心地发了两篇文章过来,一篇是《为什么信耶稣》,一篇是理论性的文章,这位读者希望我能通过这两篇文章来归于主。我有些小兴奋。但是,我跟那位读者说,信仰需要慢慢感化,如果一味灌输,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4.
知然 《天风》2022,(10):64-64
[问]我曾经不慎加入一个信仰有偏差的群体,并在那里接受了洗礼,明白真道后,我回到了正统的教会中.我有一个疑问,由于是在有信仰偏差的群体中受洗,那么这次洗礼是否有效呢?我是否还需要接受重洗?我曾经向不同教会的牧者咨询过此事,他们一致认为不必要.我想知道,为什么不必再次接受洗礼?  相似文献   

15.
山中圣训是天国的布道纲领和主耶稣精辟而深刻地指明了做一个基督徒的基本条件与目标。 在训言里,主要求我们不只停留在满足最低限度的基督徒的生活,而要求我们追求更高的价值,度成全的生活,新约的生活,“基督徒的完美只有一个止境,那就是永无止境”(圣额我略·尼撒《梅瑟的生平》),因为我们是‘世上的光,地上的盐’(玛5:13—16),因而我们不仅仅是发光发热就够了,更要照亮别人。 我们信仰的生活也不应只象打打乒乓球一样,简简单单的你给我多少,就一定要回你多少,好象是一个交易一般,一个等价交换一样,那我们的信仰…  相似文献   

16.
渊声 《天风》2016,(10)
正问:我是初信不久的信徒,信主前身体还行,但最近却动不动就生病。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晓得如何祈祷才能获得神的医治。我想问,基督徒生病了怎么办?小袁答:小袁同道,首先向你表示基督里的问安,也求主赐你力量早日康复!我们得承认,被造之身体甫软弱、疲惫、疾病,是自古常见,并不分基督徒与非基督徒。但神的儿女既然已把生命主叔交托,神又堤眷爱我们身体和灵魂的主,我们生病了自然可在信仰里得到安慰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渊声 《天风》2011,(6):64-64
问:我是一个从小就信主的“挂名基督徒”,之所以说“挂名”,是因为自己虽然经常去教堂,但自知生活不够得胜。比如,我平时在家喜欢与邻居或同事一起“打麻将”,每次事后又很自责,背如芒刺,也生怕被别的基督徒知道。几次我盼望靠主的力量能摆脱这个诱惑,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始终无法抗拒那魔鬼的诱惑。为什么它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吸引我呢?  相似文献   

18.
渊声 《天风》2012,(4):50-50
[问]我是一个80后,结婚后婆媳关系闹得僵持不下。尤其是我生了个女儿,婆婆更对我横竖看不顺眼,经常说些很难听的话。我虽是基督徒,但有时也承受不了,就与婆婆针尖对麦芒地吵起来。令我气恼的是老公偏偏凡事站在他妈妈一边,不帮我说一句话。后来,他烦我埋怨他偏心,我和婆婆一争执他就干脆躲开,这更令我痛苦不堪。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5,(9)
<正>常有人问:基督徒可以炒股吗?这个看似简单而且问了很多年的问题,却包含了几个我们难以回避的信仰伦理问题。第一,基督徒;第二,可否;第三,炒。让我们尝试把这三个概念放在一起,看看会有什么结果?一、基督徒基督徒就其词源而言,其名称在新约圣经出现过两次,最早源自希腊语,原意是指基督的人。当时在罗马大省安提阿,一群信  相似文献   

20.
何文波 《天风》2017,(5):8-9
<正>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经文:来10:25《希伯来书》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写给当时对基督信仰动摇的犹太基督徒。从这节经文可知,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停止了聚会,没有了教会的团契生活。其实,我们在教会生活中也会发现有弟兄姊妹经常不来聚会的情况。圣经教导我们不可停止聚会,那么,作为一个基督徒,我们为什么要参加教会的团契生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