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是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和美学追求的集中体现。我们将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气派""写生""笔墨"放入近现代中国绘画历程中进行定位和考量后发现,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画的画家们只有把握住中国绘画的艺术精神,并通过锤炼能够表达这一艺术精神的笔墨表现形式,才能创作出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的笔墨是架构于东方传统文化的民族意识和历史积淀之上,有别于西方绘画里的重写实、重透视、重明暗等艺术特点,是中国画高度精炼的审美体现.山水画笔墨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和丰厚的审美情趣,笔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既是画家对自然山水的体悟摹写,也是山水画家人文精神与品格的无限外化.  相似文献   

3.
"追攀笔墨幸同时,苏季如今不愿师。自托柳州曾指授,年来稍稍许言诗。"王灼不仅是宋代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还是音乐家,既"幸同时"也"追攀笔墨"。笔墨是中国绘画从古至今绕不开的传统语言,是中国画的灵魂和核心。中国画的意境营造和气韵的生动性要依赖笔墨来呈现。笔墨是工具和材料,也是中国绘画亘古不变的审美对象,是技法,也是墨白意象之心迹,是情注笔端的承载者也。大涤子说"笔墨当随时代",是说笔墨也是呈现气息、面貌、个性风格和时代特征的手段,当因人、因境、因时有所不同而有区别。天下万物皆由笔墨成心象。老子讲"计白当黑",是哲学概念,更是中国绘画之大法,黑白的阴阳变转是由笔墨的正侧顺逆、干湿淡浓体现和表达的。笔墨道正,黑处生花,白成妙境。  相似文献   

4.
李老十(1957-1996年)作为"新文人画"的重要艺术家之一,在中国画创作上具有突出的成就。纵观李老十的绘画作品,其绘画注重笔墨表现,根植传统而富有新意,同时可以看出他对多种绘画形式的取法与借鉴,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通过李老十绘画的形式语言特色,从传统笔墨的取法、民间美术的借鉴以及西方绘画的吸收等三方面入手,力求从画面语言构成上对李老十中国画作品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5.
笔墨是中国画技法的精华,是中国绘画中具有显著民族特色本质的因素之以。同时还有一个与笔墨相配重的表现形式——留白。"留白"在许多种类的艺术品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得到,而中国画中的留白既更好地发挥了笔墨的优势,又体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妙境。"留白"是组成中国画特色的重要因素,也是构成中国画审美观念的产物,文章将从留白、空白、气韵、虚实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国画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笔墨,作为构成中国画最为基本的元素,是中国画传达和表现美的一种基本的绘画语言,作为国家与艺术的标志,它不是一种固定化的模式,而是要体现最真实的艺术精神的写照,它与时代有着极为深刻的关系。现如今如何表现当下笔墨形式又不失去我国文化精髓才是最重要的,本文通过分析国画笔墨在各个时代下的不同特点,来浅析中国国画笔墨与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笔墨是中国画艺术特色的重要部分,它已成为整个中国画的代名词。笔墨是中国画发展的最核心焦点。从中国画笔墨线之美、中国画笔墨结构美、中国画笔墨风格美三个方面来阐述,讲述中国画笔墨的继承与创新,并进一步研究笔墨美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源远流长,数千年来自成体系,是东方绘画的主流.其民族精神的凝聚,华夏文化的积淀,异常丰厚,异常精深,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成了"中国画"所独具的"笔墨"精神,呈现着中华民族的素质内在美.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崇尚意境是对文化的最大关怀。较之东方古典绘画美中笔墨渲染的"境生象外",西方更在乎透视现象显现出的理智科学、如同"镜像"般的真实。选以文人画中"雪中芭蕉"的争议大抵都是关乎西方绘画中遵循自然原则来剖析进而深入探讨这就是中国画所崇尚的意境并非是西方绘画用自然规律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影响后来隐士"士者情结"甚至是整个古代社会的道德伦理价值体系的不自觉构成,所以中国画崇尚意境对东方文化文化价值也是值得我们自此关注的。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笔墨在国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和重要元素,是不得不提的技法,更是画家心灵的寄托、情感的表达、功底与能力的表现。文章主要通过对陆俨少山水画的笔墨特征进行解读,并就笔墨的理论知识和笔法、墨法的实际运用进行概括,使大家对中国画的笔墨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体会绘画理论知识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代画坛表达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观念的多样化,中外交流的频繁,绘画条件和环境也更加有利于中国画的发展,因此我们理应充满信心,走出一条现代意识与传统笔墨结合的道路,把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画家艺术风格完美融合。在传统笔墨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道路上体现出中国画的传统文脉,续写中国画特有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山水画,它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史,是每代画家们用笔墨来表达他们对自然,对万物的写照,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与生活阅历,是对笔墨认识的一种展示。它是中国画语言的表现手法中的主体,是绘画学精神的体现。笔墨吸自然万物之灵性,承载文化历史之传承。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最重要的画种之一,它体现中国文化与艺术精神面貌。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绘画画在陶器上。秦汉,宫殿壁画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工笔花鸟画的技法表现处处离不开笔墨,因此将笔墨、技法共同探讨。苏百钧作为当代著名的花鸟画家,虽然没有朱耷、石涛、黄宾虹、齐白石的精湛笔墨和影响力,但他对中国花鸟画的主动积极的学习精神,继承传统、不断创新的态度,在当代中国绘画,尤其是花鸟画创作中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在吸收古人优秀的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和日本浮世绘等绘画的特点,不断实践和探索,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不同于传统文人画的亲和力和视觉冲击力。研究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的笔墨表现技法必将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意境与意境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宽武 《美与时代》2004,(11):36-37
意境是中国绘画创作的灵魂,是绘画基本要素的综合反映.一幅画意境的有无常常是衡量此作品成败优劣的关键.历代中国画家,都用自身的笔墨实践构筑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明史,孜孜不倦地追寻着最高的艺术境界和理想,探寻着中国画博大精深的艺术本源.  相似文献   

15.
龚咪 《美与时代》2013,(9):110-110
传统中国画将气韵生动作为中国化的最高境界,追求似与不似的笔墨审美趣味;而西方绘画以科学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追求对客观物象的客观描摹。正是基于此种特定的文化背景,在意笔人物画的发展过程中,笔墨与造型一直是艺术家门争论的焦点,究竟是笔墨重要还是造型为上,我们用画说话,素描之法在其中的应用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16.
当今高校在开展中国画教学写意花鸟画过程中,重点强调了笔墨立意重要性,以线条的简单形式构成写意花鸟画,是当下高校开展中国画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突出画面的整体思想。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构图方法,对构图的笔法快速理解,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中国画操作技能,从而弘扬我国美术绘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林风眠是提倡"中西合璧"绘画的一代大家,他在20世纪初留学巴黎,现代艺术的浪潮促使他思考中国传统绘画的变革。毕加索的创作无论是从思想性还是美学形式上都对林风眠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林风眠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寻找表现元素,运用中国画笔墨结合色彩,同时吸取西方现代艺术的绘画语言,创作了具有变革性却不失抒情写意的独特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18.
线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是艺术处理中表达感受最直截了当的语言。尤其在中国绘画的发展中,线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画家凭着对线的高度热情对于线技术的谙熟运用是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线作为中国绘画中最基本、简练、概括的造型语言,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所在。历代中国绘画中就是用独特的中国语言参透出"道"。原始绘画中的岩壁绘画,就确定了中国绘画以线造型的基本特征,线自然成为中国绘画主要的造型手段。线是艺术家对物体的高度概括和认识,艺术家线的语言也体现着艺术家的个人特质,在艺术家抑扬顿挫的线条中表现画面的质感和空间感。中国画讲究笔墨,笔墨既成为中国画的核心,所谓"笔"就是指绘画作品中的线。  相似文献   

19.
张锐 《美与时代》2023,(5):58-60
中国画既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与艺术体现。以中国画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简要论述中国画创作中的笔墨观,重点从骨法用笔、笔墨线条、留白、主客观融合、意境营造五大方面阐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中国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现代发展中面临着笔墨精神溃散的现实困境,唯有扎根民族土壤,坚持民族寻根,弘扬与传承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对中国画传统笔墨技法进行传承与创新,才能推动中国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描绘花卉、禽鸟为主体的绘画。它以意造型,笔墨简练,画法粗放,有着浓厚的装饰韵味和独特的审美意境。从构图、意境和技法上看,它都呈现出独特的装饰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