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明 《学海》2003,3(3):66-70
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不断推进 ,表现为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并由此推动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 ,但江苏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也出现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劳动力结构调整滞后、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文章最后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等角度提出了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若干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2003年,玉屏自治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8917万元,比1984年增长11.88倍,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13771.3万元,比1984年增长24.83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7635.3万元,比1984年增长52.96倍。财政总收入完成8200万元,比1984年增长29.88倍。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84年的70.0%、17.1%、12.9%调整为24.6%、47.2%、  相似文献   

3.
一、乡镇工业环境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矛盾改革开放20年来,乡镇工业迅速发展,1997年我国乡镇工业增加值为15037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73%。乡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国农村经济的腾飞,改变了农村长期以农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农民的物质生活条...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委、省政府最近作出决策,把调整工业结构、加快外向开拓列为全省今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着子。这符合中央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的要求和江苏的省情。《人民日报》在1990年8月31日的社论《三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中指出:“在坚持改  相似文献   

5.
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两个根本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世纪之初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也是西部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城镇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实调整全县畜禽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养牛、养羊、养鹅三大畜禽品牌,从而激活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全县畜禽产值近1.5亿元,人均占有畜禽76公斤,人均纯收入2125元,比2003年增长7%。  相似文献   

7.
降息,降息,再降息;平静,平静,还平静。从1996年5月1日至今年6月10日,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利率连续7次下调,一年期存款利率由9.1%一路降至2.25%。如此密度和力度建国以来前所未有,但结果是每次降息后,储户反映平静,并没有把大把大把的存款从银行...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建国五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江苏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五十年来,江苏乡镇工业几经起伏,曲折发展,不仅成为江苏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工业经济的生力军,而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微观基础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一、发展过程乡镇工业在人民公社时期称为社队工业,1958年与人民公社同时诞生,毛泽东曾谓之:“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是中国乡镇工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它不…  相似文献   

9.
纺织工业是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工业部门,十八世纪发生的欧洲工业革命,就首先发生在纺织工业领域。中国的现代工业也始于纺织工业,上海(当时属江苏)在上世纪末就成为中国现代纺织工业的摇篮,南通和无锡也是中国纺织工业的发祥地,1895年之后相继建立的大生和申新两大纺织系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民族工业。所以,纺织工业称得上江苏的朝阳工业。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江苏已发展成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省份,进入九十年代,全省拥有大小各类纺织企业超千家,纱锭近700万枚,工人60多万。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江苏的纺织工业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10.
亚洲“四小”经济结构转型中的经验借鉴徐冬青亚洲“四小”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但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亚洲“四小”经济腾飞有多种因素,但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调整和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促进其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发展的经...  相似文献   

11.
王贞琳 《心理学报》2000,32(2):183-189
儿童人物画突出的结构特点是比例不协调。该研究考察了三百多名4.5-6.5岁幼儿的人物画,发现4.5岁到6.5岁幼儿自由画人躯干面积和头的面积的比值平均为1.30,头的面积稍小于躯干的面积;自由画人躯干与头的面积的比值在4.5到6.5岁之间,变化曲线呈“N"字形;这一比值的变化是和幼儿对于人体结构的认知发展有关的;临摹标准比例范画对于幼儿人物画的结构有显著影响,但是除了4.5-5岁之外,临摹画人与自由画人躯干/头的比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改变绘画顺序以及身体部位的功能性夸大对于幼儿人物画结构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维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292-292
铜川市是一座因煤而兴、先矿后市的资源型城市,以水泥、煤炭为支撑的产业曾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衰减,铜川市在2009年3月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近年来,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结合地域特点,寻求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发展可持续性的接续产业。  相似文献   

13.
全国报刊部分哲学论文索引(1996年6月11日~1996年7月15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研究实践上的生长点与马克思主义的四次重大突破/薛汉伟、孙代尧∥社会主义研究(武汉),1996.3.1~6“回到马克思”辨/杨晓莉∥晋阳学刊(太原),1996...  相似文献   

14.
宗教和谐与民族团结——新加坡宗教文化和宗教政策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和谐与民族团结——新加坡宗教文化和宗教政策刍议●王文钦新加坡是一个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多元的国家。在全国人口中,人数最多的是华族,占总人口的76.3%;次为马来族,占总人口15%;再次为印度族,占总人口6.4%。其他还有欧洲人、欧亚混血人、日本...  相似文献   

15.
1959年开始的西藏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反映了西藏僧俗人民的愿望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奠定了基础。民主改革前的西藏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不到人口5%的政府、贵族、寺庙三大领主及其代理人几乎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占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几乎没有生产资料,没有人身自由,被领主当成牲畜般奴役。其中寺庙占有生产资料的比重高达39.5%,剥削量达65-80%。而且政府收入的三分之一和贵族收人的一半又用于供养寺庙和佛事活动,强制…  相似文献   

16.
再论苏南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迁移集聚徐琴前言众所周知,苏南地区80年代的发展重点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现在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1993年,三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191.27亿元,工业总产值已达3860.21亿元,占全部工农业产值的95.56%,人均国内生产总...  相似文献   

17.
吴先满 《学海》2003,(4):111-116
本文以“十五”计划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吸收借鉴国内外经济结构理论相关研究成果 ,在概述经济结构内涵以及经济结构历史性变迁的基础上 ,从江苏实际情况出发 ,重点研究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江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新任务与新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学海》2017,(6)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存在着对传统路径的依赖,使得原有产业结构的顽疾没有得到彻底根除。江苏供给侧结构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吸纳高端要素,以新动力、以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培育对象,注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配套,生态环境恢复与现代产业发展协调,生产性服务与加工制造深度融合,走高端发展的道路。江苏供给侧结构改革有效地推动了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迈进,其相关实践和经验对其他地方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珊 《学海》2005,(4):182-184
2001年以来,在《江苏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和《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若干经济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江苏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全省文化产业整体稳步推进、文化产业集团多点突破、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特色产业初步显现、竞争优势正在形成等特点。但同时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问题和瓶颈,如江苏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偏少等,需要予以关注、研究并加以解决。这里,我们撷取了几篇江苏文化产业研究的稿件,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对江苏文化产业的关注,共同为加快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李宁 《学海》2005,(4):189-191
2001年以来,在《江苏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和《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若干经济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江苏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全省文化产业整体稳步推进、文化产业集团多点突破、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特色产业初步显现、竞争优势正在形成等特点。但同时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问题和瓶颈,如江苏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偏少等,需要予以关注、研究并加以解决。这里,我们撷取了几篇江苏文化产业研究的稿件,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对江苏文化产业的关注,共同为加快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