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往低处走!     
幸平 《天风》2010,(1):64-64
<正>俗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是,我们也得提倡:"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谚语主要指的是人活着要有理想、有抱负、有志气,要力争上游,甚至希望能成为"人上人"。可是。现实中的生命现象丰富多彩,不见得是水  相似文献   

2.
同工同行     
耶路撒冷教会很兴旺,“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徒2:46)。使徒们见证福音,祈祷赞美上帝,得众民的喜爱,主就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十二使徒和主的兄弟雅各、犹大,他们没有互相轻视,而是彼此相爱,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由此,使我们想到当怎样与同工同心呢? 使徒保罗要我们“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是要叫我们看别人时,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优点,要我们心存谦卑。若把自己看得过商,就容易骄傲,若把自己看得过低,就容易自卑。对于传道人,自高和自卑都是不相宜  相似文献   

3.
世上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了。 云在高处飘,鸟往高处飞,人往高处走,只有水与世无争,是往低处流的。  相似文献   

4.
水语     
正1世上万物,都争着往上走,唯独水,不争高,却总是往下走。世上最低的地方,常常能看到水的影子。水偶尔成瀑布,化雨雪登上高处,也不是为了高高在上,而是为了扑向下面的大地……水往低处流,水知道把自己放低,四面八方的朋友就越多。地球上为什么海最大,为什么条条江河都愿意奔向大海?因为海总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  相似文献   

5.
童年在高处     
正"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每每听到、读到或者想到这句话,我都会忆起自己的童年。因为,我的童年就在高处,就在树的高处。春日载阳,杨柳初芽,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沐浴着和畅的惠风,攀上杨树或者柳树,折取枝条做成春笛。长笛,短笛,粗笛,  相似文献   

6.
正生活中,很多人总喜欢炫耀,晒名牌,炫豪车,熙熙攘攘忙于各种交际,并且乐此不疲,唯恐别人不知,怕人家看低自己。一些人甚至故弄玄虚,穷侃胡吹,张扬卖弄,如此高调往往会招惹祸端,让别人觊觎并被孤立。而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也可以让自己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低调是一种优雅的人生态度,低调的人总是微笑着,开心着,从容地面对一切。低调代表  相似文献   

7.
智慧语丝     
正当你很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经常被别人骗;当你经常被别人骗了之后,你就会不再容易相信别人;当你不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开始只相信自己;当你很容易相信自己时,你就很容易被自己骗。——朱德庸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柴静《看见》一个人越有思想,发现有个性的人就越多。普通的人是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帕斯卡尔《思想录》  相似文献   

8.
时下有不少追求成功、发迹的人士,往往愿意放弃身边的机会,而另辟蹊径,尤其是对那些“热门热地”,更是心驰神往。东赴上海,南下深圳,北往京城,如今又辗转西部。诚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东走西挪,南下北上,正是为了寻求更好的成功、发迹机会。其实,倘若能很好地把握住身边的机会,一样也能成功、发迹!要知道世界到处都有门路,到处都有机会,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善于利用和把握机会。有一个巴西牧羊人的故事。一伙巴西牧羊人前往美国加州淘金,随身带了一把半透明的石子用来在路上玩西洋跳棋。到了旧金山,石子大都被扔掉…  相似文献   

9.
(1)一个人大可不必眼红艳羡别人的地位显赫、物质富有、潇洒倜傥、春风得意,人家也是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和劳苦的。此刻你最需要懂得的是:要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2)生活不如意、处世不顺心不要紧,关键要看自己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是否有更清醒的认识。因为,认识的深刻与否将会决定一个人是委靡不振往后退,还是昂首阔步向前进。(3)做人、做事都要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太刚则缺,太锐则折。因此说把握好了做人、做事的分寸,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4)如果把上帝赋予你的生命当作是对自己的奖赏,把裁员下岗当作是生活让…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活在世上,别人对你的能力有个基本的判断,但往往不是看得过高,就是过低,很少有恰如其分即正好的时候,看的高了,容易满足虚荣心,看的低了,似乎很难受,要叫我说,高看不可喜,低看却不见得是坏事。  相似文献   

11.
正子弹蚁是一种生活在中南美洲,亚马孙地区的凶猛蚂蚁,被评为"全球十大毒性最强动物"之一,它是蚁族的异类。远看它们像蜂,却有着强壮有力的上颚和尖锐带毒的尾刺;近看是蚁,喜欢挥动一对大钳耀武扬威。它们的体长约3厘米,体型约为普通蚂蚁的5倍,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蚂蚁种类之一。谁要是将它惹急了,子弹蚁就会使出自己的杀手锏——将尾部的毒针刺入猎物的皮肤,把神经性的毒素注射到对方的体内。被子弹蚁叮咬后的疼痛感,就像被子弹打中一般,因此,它才有这个霸气十足的名字。可  相似文献   

12.
禅道两则     
正高与低一个小沙弥开悟明道后,他准备下山云游世界。临行时,他去拜访自己的老师父,请求老师父再给点儿开示。老师父说道:"徒儿,我只提示你两点。"小沙弥问道:"哪两点呢?"老师父说道:"第一点,高能升华自己。"小沙弥问道:"何以为解?"老师父说道:"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高才能提升自己。"小沙弥问道:"第二点呢?"老师父说道:"第二点,低能平安自己。"小沙弥说道:"师父,我一定铭记您的教诲,明  相似文献   

13.
方宁 《天风》2010,(12):17-18
<正>查理·卫斯理说:"除爱之外一切皆舍,来救无望堕落族类.""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人都往高处攀登,但耶稣基督则相反,他甘心降卑,他撇弃一切的荣耀,道成肉身、存心卑微、经历十字架的羞辱和死亡,并降在阴间。他没有抓住"本有神的形象"、"与神同等"不放,反倒虚己,倒空一切,毫无保留。正如查  相似文献   

14.
一块砖头     
人们喜欢仰视。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业,只有放远、放高目光,才能走得更远,也站得更高。因为我们自幼就接受这样的训导:要抬头做人。抬者,仰也,即向上之意。山外青山楼外楼,不抬起头,如何看得见?强中更有强中手,不抬起头,未等过招已输了三分。  相似文献   

15.
做比说重要     
如果你想说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行动比用语言更有力。有很多时候,你想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获得自信,这是很正常的心理,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如果别人不认可,你也一样还是你。坚定做一个自己,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自己最想做最能做的事情上,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别人怎么看,随他。  相似文献   

16.
●容许自己有烦恼和恐惧,但你要探究自己的烦恼和恐惧来自何处。决不要把你的烦恼与恐惧归结到别人身上,也不要怪罪别人,烦恼不是人有意为之,在别人向你抱怨时,他自己忍受着烦恼的困惑。 ●找心理医生,释放自己内心压力。如果你一味保持沉默,也许会令你的心暂不受伤害,但当这种烦恼聚集到一定程度之时,自然就会喷发出来,那时的危害更大。 ●爱自己、爱别人。不要对自己和他人施加过重的压力,也不要向自己提  相似文献   

17.
把筐倒过来     
有这样一个比方,说有的人经常挑着两个筐,前面的筐里装着别人的缺点,后面的筐里装着自己的缺点。这样他就会经常看到别人的缺点,忘记自己的缺点。时间长了,前面的筐子越来越重,担子越来越沉,在人生的道路上,步履也越来越艰难。如果挑筐人把筐倒过来,肯定会另一番模样。因为:把筐倒过来,你会经常看到自己的缺点,克服自己的缺点,从而使前面的筐轻些,再轻些。把筐倒过来,你会看不见别人的缺点,忘掉别人的缺点,不再背别人缺点的包袱,后面的筐也会轻些,再轻些。这样,在人生路上走起来,岂不更快更好?(编辑艾然仕居)把筐倒过来@王佑成…  相似文献   

18.
幸福的方向     
正幸福的方向就是与人分享。每个人在世间寻寻觅觅,做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把自己的努力跟生活的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好高骛远,不轻易放弃,铺垫好自己一生成长的基石,眼界要高,姿态要低,胸怀要宽,拓展自己内心意境的通透与宏阔,无限大的心,才能走向无限远的未来。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活泼的生  相似文献   

19.
在人的一生中,往往会面临许多选择,而有些选择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选择得当,就可以顺利地踏上人生的坦途;而选择失当,就可能陷入人生的困境。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人们常常会做出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选择。因而当我们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时,确实应该三思而后行。一、理想的未必适合你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自然之理。然而对任何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你理想中的职业、家庭、生存环境并不一定适合于你,适合于你的并非一定是你理想中的模式。事实常常是你千方百计要摆脱的很可能正是适合你,而你费尽心机要得…  相似文献   

20.
昕暘 《思维与智慧》2005,(10):62-62
我不想说不我不想说不也许这个字眼太残酷它把一切否定将现实变成虚无我不想说不也许这个字眼太恐怖它把一切否定将美好变成痛苦我不想说不也许这个字眼太跋扈它把一切否定将正确说成错误我不想说不也许这个字眼太顽固它把一切否定将可爱说成可恶我不想说不真的,这个字眼太盲目只要还有希望就不该认输一个人用别人的嘴巴说自己不用自己的嘴巴说别人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不用别人的眼睛看自己评价一个人没有金钱我们说他穷困潦倒一个人没有内涵我们说他才疏学浅可是一个人没有进取心我们会说他无药可救笑出坚强的灵魂碎过的心重新拼合而成罅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