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舞蹈形象的塑造中,舞蹈形象的捕捉是舞蹈创作者的首要任务.舞蹈形象的捕捉,需要创作者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创作者必须深入社会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丰富自我的经历,发现美、展现美,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舞蹈形象,给鉴赏者和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孙志红 《美与时代》2004,(11):84-85
舞蹈,给人以美的享受,舞蹈教育就是引导人们学会欣赏美、享受美,使自身也具备美的特征. 伴随整个社会经济的兴旺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儿童舞蹈近十年来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素质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儿童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逐步得到了确立,而且儿童舞蹈的自身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以改革、朝气蓬勃的姿态走进新世纪.  相似文献   

3.
舞蹈教学是师范音乐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推进加强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如何培养受教育者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尤其是形体美方面,舞蹈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叶晖 《美与时代》2006,(6):39-40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在高校日益受到重视,它在提高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教学中,应把舞蹈知识与舞蹈动作有机整合,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感悟舞蹈;要注意以舞蹈欣赏为催化剂,激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无论男女老幼,只要是神智健全的人,没有不爱美的。自觉地爱美,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宝贵的感情。美的衣服,美的食品,美的住所,美的风景,美的艺术品,美的语言、行为、思想、情趣,……在吸引着,激动着人们的心,陶冶着人们的性情。美是一种高尚的、纯洁的、和谐的东西,是推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一种力量,是鼓舞人们前进的一个动力。特别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对于美  相似文献   

6.
美”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显示,其本义似应为“好”,现代汉语中主要衍生出“美丽”“美好”“优美”等词汇。从价值论来看,“美”是一种审美上的价值,往往与真和善成为人类的最高精神价值追求。从美学来看,“美”是指美的本质,美的本质是美学的核心问题。美的本质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开放性的问题,从本体论上看,美是事物的一种社会属性或者价值;从认识论上看,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从发生学上看,美是社会实践的自由的产物;从现象学上看,美是显现为形象的价值。中西美学史上探讨“美”的本质大约有四种途径:一是从事物的自然性质上探讨美;二是从客观精神世界寻找美;三是从主观精神世界寻找美;四是从社会生活寻找美。现代还出现了一种完全否定美的本质问题的反本质主义的倾向。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一种“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思想,其表现为“和合之美”“美善相乐”“天人合一”的中华美学精神,它与西方“向外求真”的科学型美学思想相反相成。不同的美学思想体系有不同的美的范畴。一般来说,美的范畴有:美与丑、优美与崇高、幽默与滑稽、悲剧性与喜剧性。美的形态,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相似文献   

7.
报刊文摘     
伦理美学和历史必然 李翔德在《晋阳学刊》1986年第1期上发表题为《伦理美学与历史必然》一文,认为美的形态可分为(1)美而不善,或者叫做形美而“内丑”形态;(2)善而不美,或者叫做形丑而内美的形态;(3)既善且美的形态。第三种既善且美、善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相统一的美,就是伦理美。伦理美的要素归纳为有益性、愉悦性和形象性。因之伦理美的定义是:以使人愉悦的形式或形象表现出来的有益于人类社会的美的心灵、愿望、行动或行为。一方面它体现着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社会关系,因此它应是一种关系美;另一方面它表现了人们的优良品德、人格和节操,因此是一种人格美。 中国古代的“物性比德”使德善美化、形象  相似文献   

8.
刘静 《美与时代》2005,(8):95-96
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培养青年一代,也是现代体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体育教育实践来看,体育与美育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体育教育活动中包含诸多美育因素,如体育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等.  相似文献   

9.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中学生可谓爱美也深,爱美也切。在语文教学中除注意道德和社会目的外,还要注意渗透审美教育。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用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美的分析和美的板书。一、美的情感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语文是所有科目中最富有感情和美的一门科目。语文课本中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语言美。如何让这些美为学生所认识、所感悟、所接受呢?以情动人是最好的方式。现代教育十分重视美的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美国以罗杰斯为代表…  相似文献   

10.
张中凯 《美与时代》2013,(12):109-109
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切领域中,生活中的伟大、崇高、优美、正义、劳动、斗争、爱恋、友情等等,都闪烁着美的光彩。而就新闻来说,也同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新闻报道是对现实社会最直接、最迅速、最全面的反映,它涵盖了整个社会。所以,美的事物也必然是新闻报道所不可缺失的。  相似文献   

11.
体育并不仅是体形、体能的简单训练,它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都有密切的关系。从审美视角认识体育,无疑会促进我们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体育实践。  相似文献   

12.
袁卫红 《美与时代》2006,(10):91-93
数学美是一种极其严肃、雅致和含蓄的美。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数学美的因素,细心培养学生感悟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使他们摆脱“苦学”的束缚,走入“乐学”的天地。  相似文献   

13.
笃定做自己     
我一直梦想着自己的人生会有一些美的东西。老师告诉我,请去看看一朵花是怎么做的。我去看含笑花,看百合花,看栀子花,看玉兰花,每一种花、每一朵花都是不同的,都是美的,我比较不出谁更美,谁更值得我喜欢。老师说,我解释得再多也比不上一朵花的启示。你的感觉是对的,每一种花都没法取代另一种花,相同种类的花也是这样,"另一种物种没法取代才构成美的条件"。美的人生同样如此,无论是谁都没法取代你自己,笃定地做自己就是大美。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许多人都认为地理课的内容只是一些枯燥无味的地名、物产和死板的图形等,与美无缘,这是一种偏见!法国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到处都是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地理中也同样蕴含着美,我们教师要去挖掘,发现这些美,用充盈着美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给学生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美学的本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有着五六千年的文明史 ,有着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且中国古代的美学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风采 ,对亚洲、欧洲的美学有着重大的影响 ,这是众所公认的。但是中国在 2 0世纪前并没有形成一门可以称之为美学的学科。现代形态的美学是从西方传入的。美学是以研究人类的审美活动为任务的 ,审美活动中美是关键词 ,美的创造与美的欣赏是美学研究的中心。因此 ,美的本质、美的本源、美的特征是美学本体论所要研究的三大问题 ,而美的本质是美学本体论的中心问题 ,所谓美的本质即美为何。美的本质与美的本源是不同的 ,美的本源是说美何来。美为何与…  相似文献   

16.
美之道     
美与美学问题,是一个从科学美的经验分析到哲学美的观念综合,再到艺术美的直觉妙悟--进而到一种"言,无言"、"名,无名"、"象,无象"的问题;是超乎言、名、象的美的问题;是超乎科学知识、哲学知识、艺术知识的心灵境界美.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美的创造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物化过程,它把人类所取得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就凝结在人造的环境中,成为文明的外化。城市环境美的创造是技术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有机统一,而技术美在人与环境的审美关系中,更直接地关系到美的本质。 技术美学研究物质生产和文化生活中的美,它把美学的研究从以艺术为中心,转向了现实生活,探求“人——环境”之间更为普遍的审美关系。它不仅从艺术与其反映的社会生活关系中寻求美的规律,而且从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即物质产品的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美学深受伊斯兰教义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在世界诸美学体系中独具特色。现将伊斯兰美学的几个基本范畴简要介绍如下: 美的感受伊斯兰美学视美的感受为安拉赐与人类的特殊禀赋,认为审美可以使人类心灵愉悦,并领悟到宇宙深刻的内涵。就美的本质而言,伊斯兰美学认为:美是一种秩序,是宇宙万物间细致、均衡、合谐的关系。美不是万物生存的必需,而是附加在生存必需之上的一种存在。伊斯兰教认为,宇宙源于安拉的意愿,它遵循一定自然法则,从而形成一种秩序。因此人们对美的最初感受是一种自然、轻松的秩序感,而非强制、压抑的“必需”感。这种秩序感在宇宙万物中具体表现为:精确、对称、均衡、联系和轻巧。从地球上的日、夜、光、影、冬、夏、春、秋,可以看到对称的美;苍穹笼罩大地,让人们领略到冥冥中存在着的均衡之美。《古兰经》第31章中的“鲁格曼”(哲人)说:“他创造诸天,而不用你  相似文献   

19.
广告美作为处于较高层次的广告作品所拥有的一种感染、愉悦消费者的特殊属性,是受制于、服从于广告的根本性质即整体规定性的。在优秀的现代广告作品中,因为有了广告美的存在,不仅强有力地推动着商品的销售,还起到了传递真、善、美的社会作用,而它的美却又不同于纯艺术的美,是现代广告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20.
羌族舞蹈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的一支,其风格特点具体表现为"S"型体态和"一顺边"的美;胯部动作的大量使用;舞蹈运动中"以左为上"的原则。羌族舞蹈与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体现着当地的宗教意识,并且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如何在文化的均质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保存、发展羌族舞蹈的文化特性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具体可以从"一个体系"、"两个中心"、"三种类型"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