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谓道德革命把中国近代道德革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文献甚少,就笔者所见,只有张锡勤的《略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道德革命》一文。张文认为,“所谓道德革命,就是反对封建旧道德,提倡资产阶级新道德”,它发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道德革命论者有两派,即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他们提倡的新道德是自由、平等、博爱、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其中,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2.
许全兴同志的新著《毛泽东与中国二十世纪哲学革命》(以下简称《哲学革命》)回顾了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即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应的三次哲学革命:资产阶级哲学革命、无产阶级哲学或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革命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革命。该书以哲学的社会政治层面的蕴意为切入点,力求以原原本本的哲学的思想理论层面的蕴意为依据,话语朴实无华,不仅突出了毛泽东和毛泽东哲学思想,而.已对其他哲学家和哲学思想也尽可能完整阐述并反映其个性特点,向读者全面地展现了中国二十世纪的哲学革命。通…  相似文献   

3.
直觉主义伦理学是现代西方伦理学的一个影响重大的派别,它是资产阶级形式主义伦理学的开端,主要流行于英、美等国。直觉主义者断言,善、义务、正当等道德概念,不可能用理性和经验来认识,而只能用“道德直觉”来认识。伦理直觉主义就是由此而得名的。英国的直觉主义源于英国的新柏拉图学派和西季威克的直觉主义思想。到二十世纪初形成了直觉主义的完整的伦理学体系。直觉主义伦理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英国,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当时流行于英国的伦理学说,主要是功利主义和进化伦理学。直觉主义者看到这些伦理学说在人们中已失去其影响,于是企图另辟蹊径,寻找维护资产阶级道德价值的更方便更有利的手段。他们用给善恶、义务、正当等道德概念下定义的“新”方法来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代道德革命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深入,首先表现在一些革命派人士提出了三纲革命的口号,使人们将斗争的矛头更集中地指向三纲。其次,不少革命党人将自由、平等、博爱定为新道德的精神、原则,这就使近代道德革命的方向更为明确。其三,这一时期又有人对利己主义有所批评、矫正,这对近代道德革命向健康方向发展起了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道德研究的新探索——评《中国传统道德举要》王颖自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发动“道德革命”之后,如何对中国传统道德遗产作批判继承,便成为思想、学术领域的一大历史课题。今天,随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逐步深化,这一课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五四运动,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最终形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得以传承并创新发展.中国革命道德创新发展的百年历程呈现出鲜明的规律特征,为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初,在帝国主义时代,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出现了两个思潮,即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运动(包括作为实证主义哲学变种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和现象学——存在主义运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这两个思潮的产生,从阶级根源上看,是体现了帝国主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宗教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是有深刻政治背景的。当时中国正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的转折时刻,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与封建复辟势力最后展开公开较量,宗教问题特别是“孔教”问题成了革命与复辟的中心议题,由此而引发这场宗教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文化问题论战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的陈独秀主编《新青年》、《每周评论》、《劳动界》等刊物。这些刊物是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席卷世界的全球性经济和政治变动,与社会革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资产阶级理论无视革命,置这一社会现象于不顾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最近几十年里,西方出版了几百本记述革命的书籍和文章。因此,苏联研究人员加夫林和卡札柯  相似文献   

10.
辛亥时期,革命党人提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新伦理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念批判封建专制,破除对圣贤的迷信,揭露了三纲五常和旧道德规范的封建内涵,否定了封建伦理政治。革命党人又从国家伦理和政治伦理的层面,指出清政府与国际社会的不相容,以及它的非法性质及弊政,阐述了改换政府的合理和必要,揭示了革命反清的伦理依据。革命党人看到个人道德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国民道德,除了政治信仰和理念等基本要求之外,还提出敢于牺牲、无私奉公、团结守纪等规范,并对传统道德概念进行了具有近代性质的改造。辛亥时期的革命伦理观,是中国伦理思想从传统走向近代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非理性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伦理学,是对许多世纪以来的伦理学传统持剧烈反对立场的二十世纪资产阶级文化的特殊产物。除了非理性主义和形式主义这两种极端,在现代资产阶级伦理学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个流派,它不大喜欢奇谈怪论和标新立异,而且也没有断绝其跟理论传统与道德经验的联系。这里所指的就是现象学的价值伦理学。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社会革命:推翻封建王朝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中国统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与此相应,20世纪中国哲学发生了三次革命:资产阶级和哲学革命;无产阶级哲学革命;无产阶级哲学的自我革命。第三次社会革命和哲学革命正在进行之中。本提纲对第一、二次哲学革命只作简略回顾。而把重点放在第三次哲学革命上。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的资产阶级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为了挽救垂死的资本主义,从历史上搬来人道主义、人性论作为理论斗争的武器来对抗马克思主义。但是,没落的资产阶级在同革命的无产阶级进行决战时期所使用的人道主义、人性论的理论武器,和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所标榜的人道主义有其不同的特点。它一方面以人道主义的阶级调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另一方面以人道主义的个人自由主义与“个人尊严”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14.
实用主义哲学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在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中,占有明显优势地位,影响较大。 美国实用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的七十年代,它后来的发展和演变是有一个过程的。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皮耳斯(Charles  相似文献   

15.
一、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德国历史哲学中的浪漫主义倾向在德国哲学思想中从上世纪末开始的对历史哲学问题日益增长的兴趣不是偶然的。它是由于经济、政治、精神的总危机所引起的,这种危机到二十世纪初愈来愈明显地被觉察到了。这一时期对历史发生特别强烈的兴趣,说明资产阶级思想在历史中正寻找什么是当代现实、资产阶级社会日渐加深的危机的根源何在这种问题的答案。产生海德格尔哲学历史观的精神气氛的特点是把当代社会同把古代或中世纪加以浪漫主义理想化以后得出的那种社会制度对立起来。这种理想化已经成为在十九世纪初浪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第一次科技革命,使自由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十九世纪末产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把资本主义推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二十世纪下半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影响,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转化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随之,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现象、新特点。如资产阶级国家的经济作用大大加强,国有化比例提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革命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在在大力弘扬我国古代传统优良道德传统的同时,还应该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革命道德传统.中国革命道德源生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取决于共产党人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从先秦到辛亥革命时期所积淀和流传下来的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革命道德产生的历史前提,革命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发展的崭新阶段,其产生和形成实现了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上空前的革命性变革,它同古代传统道德既有联系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是在对古代传统道德扬弃和超越的前提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的孔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丘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深远影响的政治思想家。在我国历史的各个时期,不同的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及其知识分子,都曾对孔丘和他的学说作过不同的评价。到了“五四”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战斗口号,对孔丘及其学说作了进一步的批判。但是,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对孔丘及其学说批判的历史任务。因此,正确地全面地评价孔丘及其学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作为对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理论的超越,蕴含着超越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的理论前提。在《论犹太人问题》中,该理论前提得到充分提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有其自身固有的限度及其特殊性,这种限度和特殊性阻碍了人的真正解放;社会革命则致力于超越市民社会的特殊性原则,在普遍性的高度上实现人的真正解放。这既是马克思社会革命的理论前提与实践原则,也应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方针与行动指南。因此,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蕴与现实内涵。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和主持者,他在批判封建道德时,表现出冲天的革命激情,较强的批判能力和敏锐、深刻的政治眼光。陈独秀的批判武器来自资产阶级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