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管子》是我国古代百科全书式的管理哲学巨作。本文试图从土地的分配、土地的开发、国土的规划、资源的保护等四个方面来探讨《管子》的国土资源管理哲学思想。《管子》国土资源管理哲学思想的基本原则,对今天的国土资源管理理论的建设和方针政策的制定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管子》所代表的"齐法家",较之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晋法家",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中儒法结合的倾向。学界将这个特点称之为"礼法并用"。在本文中,从人性论基础、治理方式和"道统"观三个角度入手,认为《管子》中言"礼",很大程度上是从综合手段的意思上来说的,以教为本的意思不强。在这一点上,与先秦儒家的"礼"是有着根本性差别的,因此两者之间并不能简单的对等起来。较为准确的认识,应该是"礼治"与"法治"并存于以法为本的政治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3.
4.
5.
《管子》在其自然环境理论中突出了因地制宜的生态意识。这一理论思想体系,既反映了其唯物的自然意识,又体现了其辩证的环境理念,还表现出其注重生态平衡与保护自然资源的环境意识,同时还具有主张有节制地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的特点,可谓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有关环境理论方面之进步学说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6.
财富的本质与源泉是人的感性活动即力、劳身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产物。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财富还包括劳动产品如谷物、自然财富、货币财富。财富的分配和消费具有社会权力性,社会权力是人的感性活动异化的结果。财富具有道德性,财富和道德融为一体即实德。 相似文献
7.
《管子》书中治国安邦的政治经济思想对于当今的社会发展仍不乏启示意义。由《管子》对春秋战国秦汉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分析,由此及彼,得出了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发展方向是:政治文明建设是总根源,经济建设是中心,文化思想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强调了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的大社会时空观。 相似文献
8.
《管子》虽非兵学著作,但是其兵学思想丰富而全面。其兵学思想涉及养兵之道、治兵之道、用兵之道等内容。其兵学思想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当今的军事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庄子》以批判的态度提出了内圣外王之道:即人们的实践精神、实践行为与实践结果。《管子》提出了自己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之道、外王之道与圣王之道。内圣之道表现为修心静意、修德获道;外王之道表现为遵循和实行大道而成就帝业、王业和霸业。圣王之道表现为“绝而定,静而治,安而尊,举错而不变者”。禁止歪门邪道,畅通正道,在人们的实践行为中达到内圣与外王的有机统一,做到功德圆满。 相似文献
10.
齐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及其继任者在渔业治理领域有着超前的管理策略,主要措施有:立“海王之国”为基本国策,发展齐国的海洋经济;行“官海”之制,谋“渔盐之利”,设“三虞”、“祈望”之职管理陆海渔业;渔业生产“取物顺时,以时禁发”;资源索取\"网罟必有正”、“地利不可竭”;重视经济调节,“相地而衰征”,渔业税制机动灵活;运筹轻重,繁荣渔业外贸;海陆兼顾,发展淡水养殖.管仲等诸先贤的渔业治理策略循道而为,令顺民心,最终促成了齐国富民强国的霸主之业.其中,有关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调节的法律思想,直至今天都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管子》借鉴吸收先哲思想中“廉”的智慧,并赋予它充沛的生命力。《管子》把“廉”与政治结合起来考察,使之成为立国的四大纲要之一。《管子》的“廉”思想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领域具体表现为:廉正为人、廉洁奉公、廉明治国。《管子》的“廉”思想在哲学、经济、法律、教育等方面均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2.
13.
论《管子》的富民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子》的富民思想是齐国强盛的主要思想根源。它以对人性的认识作为哲学基础,以对民众巨大力量的认识为现实考虑,在实践层面具体演化为行之有效的富民治国方略。《管子》的富民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不仅对秦汉及后世统治者的治国思想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把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提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治道思想的是《管子》。历代学者对其持肯定态度,但柳宗元却是例外。他以《管子》释义四维有误、“廉与耻,义之小节”“不得与义抗而为维”为由,论证四维论的提法不确切,进而得出“四维者非管子之言”的结论。实际上,这是一种教条主义的学究式裁断。 相似文献
15.
16.
在《管子》系统丰富的"以法治国"思想理论体系中,立法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诸如君主独享立法权,立法应遵从天道、顺应民心,因时因俗而变,宽严适度,公开透明等一系列关于立法的基本原则问题。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管子》立法思想所呈现出的超越时代的理性光芒,至今依然熠熠生辉,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管子》的德育思想讨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道德哲学思想;(2)德育的作用与目的;(3)德育的内容与过程;(4)德育的方法与评价。作者试图全面而又系统地介绍《管子》的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管子》的和合是一种差等和合,治国理念以天地人和合观为基础,建立了形而上的天地和合道德根据,治国的目标是为了达到社会和合偕习,和合观的使用在方法上运用个人内心和合、国家内外和合达到国家治理,形下之用体现于政治上政通人和以实现天地人和。管子之所以成为我国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是因为他的治国理念高远、方法得当、运用适宜,既有道德感化,又有法治辅助,还有礼义调和,实现了社会上下和合、内外和合、形上形下和合。 相似文献
19.
《管子》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经济、政治、哲学、军事、社会保障等诸多学科,在养老方面也有诸多的阐述。梳理《管子》养老思想中的孝道传统,研究其推行的“爱亲善养,思敬奉教”的家庭养老模式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总结其实施养老政策过程中的政治智慧,对解决我们今天的养老问题可以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管子》是我国齐文化一部重要著述。21世纪是追求“和”之精神的时代,重新审视《管子》乐论,从《地员》、《宙合》、《幼宫》三篇有关乐论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和”之精神的存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