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何善蒙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25-28,79
中国传统并没有西方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心理学,也没有纯粹的心理学思想。中国传统关注的是人,而对人的关注则不能不涉及人的心理。因此,尽管中国传统没有纯粹西方意义的心理学,但是若以西方的心理学观念来衡量,其心理学思想还是非常丰富的。心性论是古代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传统,对于心性理论的阐发,则离不开对于人之“情”的关注,在对心性论重视的前提下,对于情感问题的讨论也成为了传统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以西方的心理学观念来衡量,称之为情感心理学亦不为过。中国传统的情感心理学思想非常丰富,本文仅就传统对情感的产生、心理基础、生理基础的阐释略作梳理,以期对传统的情感心理学做一个概观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为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建立的、针对西方人的心理与行为特点所建立的心理学,特别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工具能否直接应用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至少在心理学的某些领域,西方的理论很显然不能适应中国的实际。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现在国内的很多机构照搬西方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3.
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复兴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新特点。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并不是通过理论化的简单转向来克服心理学发展中的困难,或以总体的、一般的抽象术语重新发明元理论,而是力图在提高理论研究方式的科学化水平基础上,加强对具体的、中等水平的亚理论问题的整合性学术探讨。进一步寻求心理学理论研究走向繁荣的学科内在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4.
霍涌泉  魏萍 《心理学报》2011,43(12):1468-1475
当今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盛行着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流派, 除了传统的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人本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和辩证法心理学等思潮之外, 还涌现出了实证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和多元主义辩证法等新取向, 其中批判心理学已成为发展的主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随着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运动的日益高涨, 如何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理论资源, 是我们中国心理学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一个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近年来西方归因理论日益受到我国心理学界的重视。在心理学报刊和心理学教学工作中时而有人提出美国归因理论为什么只着重研究能力、努力(内部)和任务难度、运气(外部)等四个原因,并对美国当代著名归因理论心理学家韦纳只研究这四个原因提出质疑。关于这个问题韦纳在其近著《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一书中已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者的心理学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话语、知识建构理论的影响下,反对传统的以实证主义心理学为主流的学院派心理学的客观主义和价值中立的研究范式,提出了用知识-权力相互关系的认知范式来看待心理学知识的社会学本质和心理学知识的生产过程,对传统的心理学忽视和贬低、歪曲妇女的心理进行了批评和揭露。  相似文献   

7.
试论理论心理学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论心理学是近20年来涌现出的新学科。这是一门以理论思维方法对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和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已逐渐汇成为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理论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就应像理论物理学、理论化学在物理学和化学中一样,是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理论心理学并不是抽象的哲学建构,它也十分关注实践应用问题。当前理论心理学在西方已出现了两种比较成熟的行动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8.
论个性(上)     
在现代心理学中,个性问题是一个重大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个性的心理学的理论问题已成为普通心理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个性的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也纷纷提上了议事日程。特别是由于人才预测与职业选择的强大的社会需要,人的个別差异的探索与个性的心理测量,评价以及预断日益引起教育心理学家、管理心理学家、运动心理学家乃至艺术创造心理学家们的高度的关注。现代,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阶段。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研究与总结西方的以及苏联的个性的心理学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密切联系我国建设“两个文明”的实际需要,从心理学基本理论角度来探  相似文献   

9.
一个幽灵,科学辩证法的幽灵,正在西方心理学中徘徊。K·F·里格尔近年来,随着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扩展和深入,一反盛行的形而上学的分析、割裂、孤立和静止的研究倾向,在心理学比较发达的美国出现了辩证的综合、联系、变化和发展的研究思潮。这一思潮是七十年代从一生发展心理学(Iife—Span DevelopmentaIpsychology)中发端的。许多一生发展心理学家试图通过引进辩证法来重新确定理论的基础,以克服研究面临的困难,进一步辩证理论探讨的热情转向了整个心理学研究领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西方积极心理学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曾经吸引过全球人的目光,被誉为是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方向。积极心理学主要围绕着“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 来开展相关的研究,即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为支撑点。在强硬的现实面前,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积极心理学也面临着许多困境与挑战。近年来西方一些学者正在寻求突破积极心理学的瓶颈性因素,围绕着“美德、意义、韧性和幸福”这四大支柱打造新的版本,促进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和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1.
女性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但是女性心理学在西方主流社会中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本文主要通过简单总结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对女性心理的看法,探讨女性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偏见阻碍,以期对未来女性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女性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但是女性心理学在西方主流社会中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本文主要通过简单总结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对女性心理的看法,探讨女性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偏见阻碍,以期对未来女性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对心理本质的不同理解是造成中西方心理学传统的主要分野之一。受西方哲学中追求理性和逻辑的逻各斯主义影响,西方主流心理学着重刻画人类心理的理性一面。中文语境下的心理学传统则存在明显反逻各斯立场,它更重视心理的情感一面,力图通过情感的体验而说明自身心理的真实存在,重视发挥自身心理的作用,通过其功能来认识心理。中国本土心理学应注重传承这一本土传统,建立人文主义导向的理论视角,直面人生意义、生存价值等"主观性"主题,以对自身文化心理充分信任的姿态展示中国人的心理世界并与世界同行进行平等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宽恕这一主题日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西方心理治疗领域发展出一项针对受冒犯者的临床技术——宽恕治疗,现有研究支持了其在西方文化中的有效性。而有研究表明,宽恕是一个受文化制约的心理现象,因此,在跨文化应用时,需要考虑其文化制约性,该文在介绍西方宽恕治疗临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方面的比较与讨论,并就宽恕治疗的跨文化应用提出一些思考,据此提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宽恕治疗构想。  相似文献   

15.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宽恕这一主题日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西方心理治疗领域发展出一项针对受冒犯者的临床技术--宽恕治疗,现有研究支持了其在西方文化中的有效性.而有研究表明,宽恕是一个受文化制约的心理现象,因此,在跨文化应用时,需要考虑其文化制约性,该文在介绍西方宽恕治疗临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方面的比较与讨论,并就宽恕治疗的跨文化应用提出一些思考,据此提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宽恕治疗构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我国心理学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现代主流心理学的源头主要是西方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近代科学 ,其学科危机亦主要是由于盲目借鉴西方近代科学的人性观以及方法论所致。我国心理学要想摆脱这样的困境 ,就必须加强文化分析的方法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有价值的思想 ,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即心理学的中国化之路。这样 ,我国的心理学便能在东西方两大文化的浇灌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对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现代心理学正身处众多困境时,后现代心理学者们从新的视角和观点对其展开了攻势,因此在这近十多年里,西方心理学界充满了激烈辩论的声音。文章总结了西方心理学界围绕着后现代心理学这个话题展开的各种对话,包括心理学的认识论、研究性质、研究方法以及后现代心理学的价值等各个方面的讨论。作者在梳理这些对话的同时,对二者的观点进行了论述,其目的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后现代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从而推进心理学科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对立及其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明 《心理学探新》2000,20(2):8-11
西方心理学中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由来已久,构成了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史。两 种文化的冲突表现在心理学科学观、人性观、本体论和方法论四个方面,这种冲突造成了西方心理学目前的困境。作者认为,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冲突的存在揭示了大力发展理论心理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是心理学统一的前提,并对心理学的本土化有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刘元  范翠英 《心理学探新》2011,31(2):118-121
进化心理学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三种新取向之一,提出了一些新的心理学观点与研究方向,但其理论本身体现出了一种悲观主义色彩。例如在对男女两性在伴侣选择和婚姻维持的心理行为机制的探究上体现出的一些人类高级情感,如爱情的缺失。文章探讨了进化心理学理论中悲观主义色彩在其主要理论假设中的体现,并简要地将其与另外两种取向———后现代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进行了对比。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进化心理学的反思,以推进心理学科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能够从对实证资料积累的追求中解放出来,转而注重学科自身的理论反思与理论建构,是心理科学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随着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崛起,中国心理学理论研究也逐渐得到重视,出现很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但在心理学元理论和实体理论的建设上,仍旧过度依赖欧美心理学,原创性的元理论和实体理论几乎没有。在研究的规模、研究领域、研究水准、研究方法乃至研究从业者数量上的差距也使中国理论心理学发展显得步履维艰。然而,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崛起却可以给中国理论心理学发展带来重要启示,在对中国理论心理学建构过程中,要积极对国外理论心理学的理论思维和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筛淘,加强原创性的理论建设,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引进与创新、反思和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