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标志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方法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疾病不仅表现为精神活动的异常,同时还伴有躯体方面的生物学改变。精神疾病在躯体方面出现的特征性改变叫作生物学标志(bilolgical marker)。生物精神病学(biological psychiatry)是研究与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转归等有关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在探索精神疾病特有的生物学改变时,要采用各种检测方法对精神病人的躯体状态,诸如体温、血压、脉搏、心电、脑电以及生理、生化、免疫、神经、内分泌等,进行生物学方面的检测。这些在检测时所使用的各种指标则被称为生物学指标(biological parameter)。  相似文献   

2.
认知神经心理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神经心理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目的是探讨当人们执行认知活动的时候,心理信息加工过程是怎样的,所采用的手段是研究这些认知功能受损的病人。它与认知神经科学的不同在于:认知神经心理学关注的是心理(mind),而认知神经科学关注的是大脑(特别是关注与认知有关的大脑机制)。研究认知神经心理学的方法也可以用于研究发展性认知障碍,如阅读障碍,或者特殊的语言损伤,这就是发展性认知神经心理学。这些方法还可以用于高级认知发面的研究,如信念形成和心理理论。这些高级认知方面的障碍是精神病学的范畴,因此这类研究错觉、幻想或虚构等的认知神经心理学叫做认知神经精神病学。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典型特征有:1)研究症状,而不是并发症;2)采用个案研究,而不是群体研究;3)主要数据来源是症状间的双分离;4)致力于模块化认知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913年发表的《普通精神病理学》是现代精神病理学的奠基之作,对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及哲学的影响延续至今。该书针对当时随着科学心理学、生物精神病学发展而出现的方法论之争,提出精神病理学应该同时包含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方法论。由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可以发展出说明心理学(或称解释的心理学...  相似文献   

4.
“哲学研究”编辑部同志:最近,贵刊刊登了冯友兰先生的《从〈周易〉研究谈到一些哲学史方法问题》,作者在达篇文章提出的许多问题,我认为有一些是历史(包括哲学史)研究中很重要的问题。我对这些问题有些想法,写出来向冯友兰先生请教。一、冯友兰先生首先提出历史学的特  相似文献   

5.
精神病学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联,精神病学哲学是对精神健康与精神疾病进行哲学探讨的一门学科。在精神病学哲学研究中,学者们对于目前通行的国际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有效性展开争论,而对于这一争论中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如精神疾病是否等于大脑障碍,是否可以对精神疾病诊断的有效性作出形而上学承诺,以及在伦理学意义上,精神"正常"与"不正常"区分意味着什么等问题进行哲学分析,不仅有助于推动精神病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也可以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病学哲学的建构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6.
人类信仰及其文化意义的阐释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深题,本文拟对国外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述介。关于信仰的涵义 (一) 有些论者认为,信仰是一种终极的关切态度,是人对现有世界的内在超越,它表现为对超时空结构的无限和永恒的渴望。这方面有三种不同理解: 一种以存在主义为代表。他们认为人只有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在一个终极的、展  相似文献   

7.
自精神病学纳入医学的范畴之后,精神疾病的诊断因为其所声称的科学手段而被认为是科学的判断.20世纪中叶开始的反精神病学运动全面否定其科学性,认为精神疾病的诊断是单纯的伦理价值判断.两种观点都显得过于极端.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决定了精神疾病的诊断是科学判断基础上的伦理判断.其中科学的判断不是决定性的,而是基础性的.决定性的是伦理的判断,只是这种伦理判断必须建立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之上而已.  相似文献   

8.
肿瘤精神病学的概念和意义[日本]东北大学教授浓绍信夫一、肿瘤精神病学的概念目前同癌症作斗争已经是总体作战,不仅有肿瘤学,还要采用心理学、行为科学、神经免疫学、社会科学、系统工程学等有效武器。肿瘤精神病学就是包含了广义的肿瘤病学、精神医学、社会科学三个...  相似文献   

9.
还原主义是主导心理学研究的非常重要的理论原则。其核心思想是认为,世界是分层的梯级系统,可以通过已知的、低层级的事物或理论来解释与说明未知的、高层级的事物或理论。实证的科学心理学在自己的起步的阶段,曾经把物理学当成了自己的榜样,当成了自己的标准。心理学在解说人的心理行为的过程中,就把心理行为的规律归结为物理主义的规律。生物决定论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或行为主要受人的生物因素所决定,人类的社会行为、人格乃至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都决定于这些个体、群体、种族或人种的生物因素。还原论与还原方法既有联系又存在着质的差别。还原论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有其合理的地方。这也就可以区分出所谓的物理主义的还原,化学分析的还原、生物决定的还原、生理机制的还原、社会决定的还原、文化制约的还原,等等。在表面上看,心理学研究中的还原主义是一种简单化的或简约化的研究处理。但是,在深层上看,心理学研究却借助于还原论而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框架。并且,这也是将各自不同学科的相关的探索转换成为了心理学的学术性资源。  相似文献   

10.
当代精神病学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当代精神病学的标志性成果1.1临床精神病学方面1.1.1诊断标准[1]很长一段时期,精神疾病的诊断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诊断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象和医生自身的临床经验而作出的,可变性和随意性都很大,因而诊断的不一致性在精神科医生之间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美国华盛顿大学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病理心理学工作者在和精神病学工作者富有成效的协作之下,展开了临床心理診断、心理治疗和其他病理心理研究的一系列工作,积累了一些科学資料,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中国心理学会1963年学术年会上,有关病理心理問題的論文已有20篇之多,而过去的大会論文却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問題。二十篇論文的內容涉及对資产阶級唯心主义在病理心理学中的流派的批判和分析,神經症、精神病的病因、診断和治疗的病理心理学实驗研究。中国心理学会各地方学会也有不少精神病学工作者参加了組織工  相似文献   

12.
心身医学是应用心身相关原理研究人类健康与心身疾病诊治的新兴国际性交叉学科,代表当代先进的临床医学科学体系。心身疾病是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心身医学作为精神病学与临床医学专科的桥梁学科,从边缘状态返回医学主流,以临床应用为目的,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综合医学心理学、心理卫生、行为医学、心理咨询与治...  相似文献   

13.
房赢 《天风》2010,(12):68-68
<正>在繁忙的社会生活中,很少有人安静下来思考一下自己婚姻幸福的基础是什么。有些人认为婚姻幸福的基础莫过于有足够的金钱、有好的工作、有房子、有车子、有孩子……但稍加思考,我们就会知道,这些都不足以让自己的婚姻真正地幸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对一次国际会议上的报告及发表论文的综述,涉及三个问题:(1)关于那些有实际意义的气质危险因素,我们有何了解?根据“良好适应”原则,这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心理发展、社会行为,甚或学习能力。(2)由于这些发现,我们已经做些什么或者可能做些什么?一些心理学者已经将这些发现用于儿科学、精神病学和预防性指导的实践中。气质测定理论可能更多地运用于诊断和处理行为和学习能力方面的问题,而不是对普通人群进行常规行筛查。(3)将来我们应采取什么行动?会上讨论了一系列问题、但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运用我们现已了解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精神疾病诊断以一种经验式的分类手册来诊断精神疾病,而莱因主张从存在主义——现象学的视角来理解精神疾病,认为家庭或社会才是精神疾病的真正来源。在精神疾病的治疗方面,莱因主张通过改变患者的生存环境来促使其进行自我恢复。莱因的思想推动了当代精神病学的变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些同志没有认真注意马克思的异化观与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的异化观的原则界限,认为异化在马克思那里仍然是一个抽象普遍的、永恒的概念,由此得出社会主义社会也必然产生异化并且必然充斥着异化现象的结论。 持上述观点的同志立论的根据大致有以下几种,我们认为这些论据是站不住的。  相似文献   

17.
西方有关精神分裂症病理心理特点的研究,文献浩繁,但一般說来,或因实驗設計缺乏足够的理論根据,或因实驗条件控制不严,或因被試人数过少,或因方法过于繁难,故迄今公认的結論不多,实际的应用更为有限。近年来不少人对以上各点已有所注意,而且广泛地从实驗心理学的各个領域应用較新技术从事研究。因此,在病理心理学的若干方面,似已显露出有希望的萌芽。今仅簡述下列五个方面的少数研究为例。一、感知觉方面(一)視觉方面感知觉是最基本的认識过程,也是心理學联系精神病学的最早与最主要方面之一。首先,在視觉方面,不少人曾从暗适应、  相似文献   

18.
1 当代精神病学的标志性成果 1.1临床精神病学方面 1.1.1诊断标准[1] 很长一段时期,精神疾病的诊断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诊断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象和医生自身的临床经验而作出的,可变性和随意性都很大,因而诊断的不一致性在精神科医生之间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精神科医师Feighner制定了第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此后美国的DSM、WHO的ICD和我国的CCMD系统均制定了较全面的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尽管它们的分类理论和制定诊断标准的规则不尽相同,也尽管每个系统的诊断标准都还很有必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订,但是,诊断标准为消除医生之间、学派之间的诊断分歧功莫大焉,无论对精神病学的临床和研究工作,都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白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科学一直是哲学反思的中心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研究以及基因与繁殖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科学的各个不同方面开始进入哲学讨论的范围。这些讨论当今还在进行着,特别是在生物伦理学领域。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精神疾病诊断以一种经验式的分类手册来诊断精神疾病,而莱因主张从存在主义--现象学的视角来理解精神疾病,认为家庭或社会才是精神疾病的真正来源.在精神疾病的治疗方面,莱因主张通过改变患者的生存环境来促使其进行自我恢复.莱因的思想推动了当代精神病学的变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