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黄幸平 《天风》2011,(9):54-56
近日,有一间教会请了一位传道人,该教会在讨论发给他多少月薪。可能是因为我发表过相关文章,有同工打电话向我咨询此事。坦白地说,这是很多教会都会遇到的事情。有人认为传道人是走十字架道路,是献上的人,不用给他太多薪水;有人认为传道人也是人,如果他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将心比心,不能亏待他。也有人说,神的仆人所做的工作神圣,给他们的薪水应当要高,那怕是高一点点。那么到底该发多少薪水合适呢?有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便于执行呢?鉴于此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觉得有必要交通。  相似文献   

2.
在一家酒吧里有一个钢琴师。他技艺精湛,许多人到这里来都是为了听他弹奏。有一天晚上,一位顾客告诉他,他不愿意再听他弹钢琴了,他想听他唱一支歌。钢琴师说:“我不会唱。”可是那位顾客坚持要他唱。顾客告诉酒吧侍者:“我对听钢琴已经厌倦了。我想听那个家伙唱歌!”酒吧侍者从房间那头大声冲他喊道:“嗨,伙计!如果你想拿到薪水,就唱一支歌。这位顾客请你唱歌!”迫于无奈,钢琴师不得不唱一支歌,于是,那天晚上,一位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唱过歌的钢琴师生平第一次唱了一支歌。而在那之前,人们也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人用那种唱法演绎那首“蒙娜丽莎…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员工跳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是在三国时期,对于跳槽这件事,人们的看法还是相当保守的。就拿三国时期的大将魏延来说吧,他先后跳槽两次,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在那个一臣不事二主的年代,魏延连续跳槽,对他的职业生涯来说,无疑是一个最大的障碍。魏延第一次跳槽是在刘备最  相似文献   

4.
1978年,杨一峰初中毕业后随父亲在长沙做小贩,从那时起,他就有一股强烈的改变命运的想法,为了寻找更好的机会,他于2000年2月孤身来到了深圳。但是,残酷的现实很快击碎了他的淘金梦,他在一家工厂做杂工,薪水每天仅12元,幸亏工厂管饭,要不然可能连肚子都填不饱。尽管十分辛苦,但他和很多  相似文献   

5.
正三年前,袁芊同时收到两家公司的聘用通知。一家是某酒店的人力资源部,薪水不低;一家是某著名的母婴用品公司,职位不过是母婴店店员,薪水比酒店低了三分之一。我们都赞成袁芊进酒店人力资源部,因为薪水不错,但袁芊选择了母婴用品公司。因为她觉得,酒店的人力资源部接触外界比较有限,而大型的母婴用品公司工作复杂立体化,由此能捕捉到的资源也会比较多。在薪水与资源之间,她愿意选择后者。袁芊成为了一名销售店员。  相似文献   

6.
高宁毕业之后先后换了几个工作,可最久的一次也仅仅做了一个月而已。每一份工作,不是薪水低得可怜,就是工作强度大得惊人,让他看不到希望,所以在毕业后的半年里不停地跳槽。  相似文献   

7.
高宁毕业之后先后换了几个工作,可最久的一次也仅仅做了一个月而已。每一份工作,不是薪水低得可怜,就是工作强度大得惊人,让他看不到希望,所以在毕业后的半年里不停地跳槽。  相似文献   

8.
今天,谁要想通晓黑格尔,那是不容易的。他要是探索黑格尔思想的全面表述,那么人们就会指示他去参阅出版已有50年或100年之久的著作;如要问到正在进行的研究情况,那就会听到说,它正在专门的研究方面完善起来。20年来,有关黑格尔的新文献的数量不断在增长;谈论黑格尔的著作的目次将进达15000项;一些黑格尔协会试图在各大洲促进和组织黑格尔研究。这一运动的一个恒定中心,应算是黑格尔的“著作”了。但是,黑格尔的哪些著作是决定性的呢?如果有人读了《逻辑学》,那么他就不会放过《现象学》;如果有人研究了关于宗教哲学的讲演录,那么他就会听到有人说,早期著作更有趣味;如果有人研究了法哲  相似文献   

9.
正在网络文学界,唐家三少绝对是个传奇。他曾连续4年排在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第一位,2015年版税收入过亿。然而,很多人只注意到唐家三少辉煌的成功,却不了解他一路走过的风霜雪雨。唐家三少本名张威,生于1981年,从小就喜欢读书和写作。大学毕业后,他到央视网打工,一个月工资不到3000元。后来,他跳槽到一家IT公司,  相似文献   

10.
正唐家三少,本名张威,北京人,是著名的网络小说作家。唐家三少毕业于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大学毕业后,曾进入中央电视台从事央视国际网站相关的工作。因工资不太理想,他跳槽到一家IT公司,但公司效益也不佳,唐家三少被裁员,随后他尝试自己开餐馆、搞零售、卖汽车装饰  相似文献   

11.
大学毕业后,我进了一家电台做了一名谈心节目主持人。一天晚上,一位听友打进的电话让我百感交集。  从声音听得出,对方已是中年,说话的语气平谈而又悲怆。他平静地向我诉说着他的困境。他说他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男人,可每月只有几百块钱的薪水,既没有存款又不能够积攒什么结余的钱。想拥有一个安稳的家可没有房子,更让人难堪的是有时候孝敬父母的一点点小意思都抠不出。他说他感觉自己就是河里面的一根草,没有什么依靠,只能左右飘摇毫无安全感。他说《知音》杂志上一篇关于因贫困而卧轨的报道,他看后至今都心有余悸,在他周…  相似文献   

12.
积攒优点     
我跟丈夫结婚10年了,家里的财政大权一直由我掌管。丈夫对此没有任何意见,而且还非常配合,丈夫每次领到薪水,都会原封不动地上交,就连奖金也会一个不少地交给我。如果有什么地方需要花钱,他也会记得清清楚楚,剩余的钱仍会交到我手里。一次丈夫跟他的一个朋友做了一笔生意,自始至终我都不知道,他完全可以把这  相似文献   

13.
爱德华隔三差五就来游说一下海伦:"最近怎么样,考虑换个环境了吗?""有个职位很适合你,薪水很高,建议你考虑一下呀!""你怎么还不动心呀,这么好的公司这么好的职位……"爱德华是个猎头,他的职责是为客户猎到最合适的人才,而海伦对于爱德华来说无疑是具有竞争能力并能卖出好价钱的绝好人选。海伦在一家外资公司就任职业经理人已5年之久,以海伦的  相似文献   

14.
提起华人首富李嘉诚,可谓不知者甚少,但说他曾经还是个“跳槽大王”,可能不少人心里会犯嘀咕。怎么,这位商场大鳄还有着辉煌的跳槽史?是的。别看李嘉诚外表稳重似泰山,其实骨子里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初涉香江,李嘉诚投奔了舅父庄静庵,在其中南钟表公司谋  相似文献   

15.
正胡雪岩是清末最有名的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大清首富。然而,胡雪岩在未发迹前,曾经跳过两次槽。可就是这两次跳槽,最终改变了他的命运。胡雪岩第一次跳槽,是在大阜杂粮行当学徒的时侯。那时,他才15岁。一天,一位从金华来的客商到杂粮行谈生意,不巧的是,客商刚到大阜就病倒了,由于他在大阜举目无亲,无人照顾,拖着病体又回不了金华,心里十分着急,一时急火攻心,  相似文献   

16.
在京城有一家非常有名的中外合资公司,前往求职的人如过江之鲫,但其用人条件极为苛刻,有幸被录用的比例很小。那年,从某名牌高校毕业的他,非常渴望进入该公司。于是,他给公司总经理寄去一封短笺。很快他就被录用了,原来打动该公司老总的不是他的学历,而是他那特别的求职条件──请求随便给他安排一份工作,无论多苦多累,他只拿做同样工作的其他员工五分之四的薪水,但保证工作做得比别人还要优秀。进入公司后,他果然干得很出色,公司主动提出给他满薪,他却始终坚持最初的承诺,比做同样工作的员工少拿五分之一的薪水。后来,因受…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位求职者都十分关心自己的身价,都希望拿到高薪。最近,笔者走访了十位就职于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白领人士,请他(她)们谈了如何增加身价的问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古语在今天同样成了名言。唐瑶小姐对此深有体会。唐瑶小姐 1993年中专毕业分配到一家制药厂工作,月薪仅200多元,通过自考,她相继取得了英语专科、法律本科的文凭,如今她是一家外企的专职翻译、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兼职律师,每月平均收人不低于 4000元。而她那些继续留在制药厂的中专同学每月能拿到 500元薪水就已经很不错了。 唐瑶小…  相似文献   

18.
美国历史上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柏林,在他刚出道的时候,一个月只有120美元的薪水。而当时的奥特雷在音乐界已如日中天,名气很大。奥特雷很欣赏柏林的能力,就问柏林要不要做他的秘书。薪水在每月800美元左右。“如果你接受的话,你可能会成为一个二流的奥特雷;如果你坚持自己的本色,总有一天你会  相似文献   

19.
正1901年,一个名叫康泰的年轻人从乡下来到纽约找工作,后来他听说一家报社正在招业务员,就跑了过去应聘,可等他来到报社的时候,老板却告诉他已经招满了。为了能有一个落脚之处,康泰只能厚着脸皮说:"我不要薪水,我只从广告费中抽取佣金,这样可以让我留下来吗?"老板想了想后,给了康泰一份名单  相似文献   

20.
从某种角度看,跳槽是一件好 事,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如果 在一个单位继续呆下去,的确没有 什么前途可言,选择跳槽不失为一 种明智的行为。浪漫的诗人曾说: “变是永恒的,是快乐的,是新鲜 的。”跳槽为积极上进、追求事业成 功的人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一个人的才能往往在变动中,就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因为变逼着你去思考、去适应、去挖掘潜能、去全力以赴,你跳槽生活的一个月也许是你过去三年都经历不到的,但跳槽的果实不一定都是甜的,它更多时候是苦涩的。但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要频频跳槽呢?因为很多人会自觉不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