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爱侍 《天风》2003,(10):40-41
耶稣在钉十字架前夕问门徒“人说我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这里,人们把耶稣与他们心目中所敬仰、所爱戴的先知们相提并论,是已经把耶稣提高到最高的地位上了。耶稣又问:“你们说我是谁?”彼得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彼  相似文献   

2.
日近长安远     
正日近长安远,这是《世说新语》里的一句话。大意是:太阳虽然远在天边,但肉眼也能看到;长安谈不上近在咫尺,但比远在天边的太阳近多了。可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可能终其一生,也难得一睹长安真面目。因此,从熟悉度上来说,远的太阳,反倒比近的长安,要近得多。人际关系也是如此,远与近,不仅在于真实的距离,更在于感情的亲疏。古时的人,就明白了这道理。到了今天,我们的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很有趣的有奖征答题目:在一次乘船游览中,母亲、妻子和儿子同时落水,应该先救谁?有人说先救母亲,因为妻子没了可以再娶,儿子没了可以再生,唯有母亲今生今世只有一个;有人说应该先救妻子,因为有了妻子便会有儿子,至于母亲已近人生之途的尽头,死也无憾;还有人说应该先救儿子,因为儿子年龄最小,尚未体验人生的乐趣,而母亲、妻子则不然。三种答案各有其理,但都未获奖。获奖的竟是一名8岁小孩,他的答案是:应该先救离自己最近的人。由此想到另一个同样有趣的有奖征答题:在一个充气不足、开始下降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我在家乡纽约州卡南代瓜的街上买东西时,听到一旁传来小孩子的说话声,“妈妈,你看,这位太太还没有我高呢!”那位看来表情有点窘迫的妈妈忙叫了一声“米基”。那个叫米基的男孩看来最多有7岁。孩子的妈妈对我说:“啊,真对不起。”我笑了,对她说:“没关系。”然后转过身,看了看她的儿子,说:“哈,米基。我叫达丽尔·克雷默,你好吗?”他从头到脚地打量着我,而后问我:“你也是妈妈吗?”“是的,我也有个儿子。”我说。“你怎么这样矮小?”他问。“这是上帝的安排。”我说。“有人矮小,有人高大,我属于前者,而且是矮中之矮。”我和他大约说了5分钟,…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谎言     
正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可能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住,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孩子的妈妈都非常羡慕我,因为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  相似文献   

6.
儿子喜欢读书,可是他对写作没有兴趣,我为此十分头疼。有一次,几位文友来家里玩,谈话中恭维起我刚发表的一篇小说。没想到儿子在旁边插嘴说:“这有什么?我也能写出那样的作文来。”我一听,立即鼓励他说:“我知道,你是很优秀的。只要你坚持每天练笔,你写得会比这更好。”当天晚上,儿子还真的写了一篇记叙文。尽管作文存在很多缺点,水平在一般偏下,我还是给了儿子极高的评价,给他打了99分。儿子一见,竟高兴地笑出声来,这是他小学五年级来作文得到的最高分。高兴之余,他又天真地问我:“爸爸,为什么不给我打100分呢?”我给他指出几个错误的标点…  相似文献   

7.
正才上初二的女孩问我:"是等,还是不等?到底要不要等室友一起吃早饭、上自习、去卫生间……"寝室四个人,从初一起就同进同出。但永远有人晚起,有人在临出门前想起还忘了件事。女孩说要早起才能吃到喜欢的饭菜,她催促说再不去图书馆就没有空位子,她等得不耐烦了,跺着脚对姗姗来迟的室友们没有好  相似文献   

8.
一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儿时,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要让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是  相似文献   

9.
科学研究活动从哪里开始?有人说,应从观察实验,搜集材料开始:有人说,应从学习前人已积累的知识,掌握理论开始;有人说,应该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为了评价这些说法的正确与否,我们还是先看看科学史上的若干事实。匈牙利出生的塞麦尔维斯为什么要对产褥热进行研究?因为,作为维也纳综合医院第一产科的一名医生,他非常不安地看到,在他这个科里分娩的妇女有相当一部分染上了称为产褥热的那种严重的,常常是致命的疾病。1844年,在第一产科分娩的3157  相似文献   

10.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3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就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一大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您儿子排在第49名。我们怀疑他的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又振作起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她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  相似文献   

11.
年轻的母亲,不幸患上癌,生命无多的日子里,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她4岁的儿子星星。从儿子生下起,她与儿子就不曾有过别离。她不敢想象儿子失去她后的情景,曾试着问过儿子,要是不见了妈妈,星星会怎么办呢?儿子想也没想地说,星星就哭,妈妈听到星星哭,妈妈就出来了。  相似文献   

12.
正曹植七岁那年中秋节,曹操带着妻儿们在后花园饮酒赏月,曹操见皓月当空,就一时兴起问孩子们说:"你们说月亮与外国比,谁近谁远?"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月亮远了。曹操点了点头又问一直未作声的曹植:"你说呢?"只见曹植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月亮近,外国远。"大家都呆住了,曹植解释道:"因为月亮看得见,外国看不见。"大家听了觉得曹植的答案很新奇,曹操也很高兴,连夸曹植是可造之才。第二年中秋,有外国使节来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看一档访谈节目,主持人问嘉宾在工作之余,最喜欢做什么?最喜欢去哪里旅游?最爱的一本书是什么?等等。嘉宾很认真地想了想,说:"我其实倒没有什么最喜欢的,生活中很多的东西我都很喜欢,没有非此即彼的情况,也没有什么不可或缺的爱好。"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问孩子:"你最喜欢谁,爸爸还是妈  相似文献   

14.
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中记载着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说,孔子东游,见二小儿在争辩:是早晨太阳离我们近还是中午太阳离我们近。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则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相似文献   

15.
有时,面对突如其来的诘难常常不便回答,有时,面对意想不到的局面常常会感到棘手。那么,此时此刻,是不是就只能缄口沉默或俯首认输?不是。只要你善于引导,妙语连珠,就照样能稳操胜券。巧用逻辑,让父亲无言以对父亲不喜欢兵兵,就对儿子说:“今后不许你和兵兵玩。”儿子问:“为什么?”父亲回答:“因为兵兵是个坏孩子?”儿子立刻问道:“那么,我不和他玩了,是不是就是好孩子?”父亲回答:“当然。”儿子再问:“那──是不是人人都应该跟好孩子玩?”父亲回答:“当然。”儿子立刻说道:“那好,我打算先当好孩子,然后让兵兵跟我…  相似文献   

16.
蛇年说蛇     
计文 《天风》2013,(3):1-1
按十二生肖而言,我是属蛇的,但因为从小就随父母信仰基督,所以每逢有人问我生肖:“你属什么啊?”我母亲就抢着回答:“我儿子属耶稣!”  相似文献   

17.
林肯之幽默     
正我的确是一个大笨蛋一日,林肯和他的大儿子罗伯特乘马车上街,街口被路过的军队堵塞了,林肯开门踏出一只脚来,问一位老乡:"这是什么?"林肯的意思是哪个部队,老乡一见他不认识军队,答道:"联邦的军队呗,你真是一个大笨蛋。"林肯说了声"谢谢",关门上车,严肃地对儿子说:"有人在你面前说老实话,这是一种幸福。我的确是一个大笨蛋。"林肯虽然被骂了,但为了不在儿子面前显得尴尬,他以自嘲  相似文献   

18.
我是天津人,1969年5月随着知青下乡的人流,来到内蒙古喀喇沁旗。千里有缘来相会,已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四个年头。有人问我:“在这里生活工作了这么多年,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我回答:“在我心中有一位从未见过的但却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的大师——智然和尚。”大伙听后哈哈大笑,有人说:“你也想出家?那大嫂怎么办?”我说:“出家?恐怕我不够格。”  相似文献   

19.
开心一刻     
坐吃山空 吃饭时,儿子不肯坐下,妈妈奇怪地问:“你今天怎么啦,干嘛老站着吃饭?” 儿子:“今天语文老师说“坐吃山空’………” 依次类推 父亲:你负责教好你弟弟。 儿子:如果他不听我的话呢? 父亲:那就证明你无能。 儿子:如果我不听你的话呢? 父亲:那就证明…… 遗传学 母亲:孩子,你是哥哥,怎么天天和妹妹吵架? 孩子:遗传学嘛?  相似文献   

20.
在公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佛教美术亦随之在中国发展。《后汉书》卷八十八说:“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肜像焉。”晋袁宏《后汉纪》的记载与此略同;又《佛祖统纪》等书也记其事。传蔡情于明帝永平初遣赴大月氏,至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一说永平九年),偕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当时以白马驮经及白毡裹释迦立像,因在洛阳城西雍关外建立白马寺,并在寺中壁上作千乘万骑三匝绕塔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