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务印书馆 2 0 0 3年 1 1月出版 ,3+2 39页 史学史是研究史学发展历程、探讨史学发展规律的历史分支学科。 2 0世纪 2 0年代 ,梁启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史学史”的概念 ,1 92 7年在清华大学讲授《补中国历史研究法》时又提出了“史学史的作法” :“中国史学史 ,至少应对于下列各部分特别注意 :一 ,史官 ;二 ,史家 ;三 ,史学的成立和发展 ;四 ,最近史学的趋势。”白寿彝先生称梁启超为史学史设计了一幅“蓝图” ,而自此以后 ,中国史学史的作法也一直按照这个“蓝图”发展 ,直到近些年其研究路径才有了若干的突破和创新。胡宝国著《汉唐间… 相似文献
2.
经典诠释是诠释者以当下时代为背景对经典的理解和解说,任何经典诠释都无法摆脱诠释者的时代"印记"而追求纯粹的经典"原义"。与时俱新性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根本特性。这一特性正是源于诠释者为应对当下时代对经典进行的一种创新性诠释。只不过,按照经典诠释的理论逻辑,强调经典与时俱新的创造性,并不意味着经典诠释可以完全脱离文本"原义"肆意发挥。经典诠释对于经典的创造性发挥,必须以经典原义为基础,从"原义"中延伸出"新义"。经典诠释其实是诠释者和作者跨越时间隧道的一场历史性"对话"。绵延二千年的《孟子》诠释,是经典诠释的时代性的一个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3.
《中庸》为阐发礼义而作。在汉唐经学中,中和一直属于礼学诠释的范畴,主要着眼于圣王如何用中、执中,强调自上而下的礼乐教化。宋代以降,随着理学话语的形成与发展,致中和的群体从圣王向士大夫扩展,强调从下而上的自我培养。宋代理学家吸收佛道思想,进一步发明了中庸之道中和之理,强调体认天理,发明本心,主敬涵养,克制私欲。程朱的《中庸》诠释继承性与创新性并重,既有沿袭以往重视社会秩序、节制情欲的一面,又拓展出重视个人修养工夫的一面,强调礼乐刑政与道德性命的融会贯通。程朱并非舍礼言理,而是强调礼与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衍义"是一种解释行为,是指对文本及其意义的扩展、发挥,使之流传久远.所谓"衍义体",就是以真德秀<大学衍义>诠释体例作为典范的经典诠释方式. 相似文献
5.
6.
由青年学者崔明德同志撰著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唐和亲研究》一书最近与读者见面了。《汉唐和亲研究》一书共分六篇:(一)汉唐和亲概论。从宏观探讨了和亲的原因、背景、性质、作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亲的特点等问题。(二)汉唐和亲比较。通过对汉、唐和亲的比较,深入分析了这两个朝代和亲背景、作用的异同及其原因。(三)汉唐和亲与 相似文献
7.
《孔子研究》2017,(6)
在传统社会,政治和思想体系的构建常常要借助于经典诠释。经典的精微奥义在不断和不同的诠释中延伸、变幻,彰显出鲜活的生命力和不朽的魅力。对《春秋》的诠释,更是因为构建政治新秩序的功用和需要而被置于政治变革的理论前沿。秦汉君主政治体制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文化体系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对儒家经典特别是《春秋》的诠释。公羊学大儒董仲舒在这一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首先以"《春秋》当新王"开启了"为汉制法"的制度建设路径,其后又借助对"大一统""天人感应""通三统""五行之义"和"大复仇"的创新性诠释,呼应当下社会,在贵族政治崩溃之后,参与创造性地重建新的君主政治秩序和思想体系。在需要创新的时代,很好地完成了政治和思想创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现代哲学》2017,(6)
探讨《荀子·礼论》是研究《荀子》专篇思想的重要尝试。《礼论》一篇可划分为三小节,分别讨论"礼养""礼文""丧礼"三个论题。礼养与性朴是篇中最值得重视的两个观点。荀子认为,礼的确立是为了养护人的欲望,欲望是正面的而不是负面的。礼的意义和目的是"养",养欲、养情、养德。篇中"性者,本始材朴也"的说法表明,人性原初既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质朴的。这与《性恶》的观点非常不同。《性恶》与《礼论》在人性的说法、性伪关系、礼与情欲关系上都存在尖锐的对立,而性朴的思想在《性恶》外的《荀子》其他重要篇章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所以,《性恶》不是荀子本人所作,荀子是性朴论者而非性恶论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史》2002,(1)
《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研究计划是人文学领域中的一个整合型研究计划,整体计划目标拟在4年(2000-2003)内,研究汉唐以降尤其是宋代以后之中国(A.D.960-1911)、德川时代日本(A.D.1600-1868)及李朝朝鲜(A.D.1392-1910)儒家学者对如《四书》等经典中之思想的诠释,以扩大东亚思想史研究之视野,并建构具有东亚特色之经典诠释学,故本计划除探讨属于“第一序”之经典解释之内容之外,更重视属于“第二序”之经典解释方法论或解释策略等问题。 本计划开始执行前二年(1998-2000),已有若干前置作业,总主持人黄俊杰除撰写专书一册:Chun-chieh Huang,Mencian Hermeneutics:A History of Inter pretations in China(New Brunswick and London: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1)之外,在1998-2000两年内共举办研付会8次,所发表论文先在学术期刊刊后,再刊于本计划之网站,并编成专书出版。 本计划兼摄两个领域:(1)东亚思想史(2)东亚之经典诠释学。“东亚儒学经典诠释传统”此一研究领域具有发展之潜力,更因诠释学观点之适度介入而有创新性;本计划更将中日韩儒学史融于一炉而冶之,研究过程及成果均通过研讨会而与国际学界互动。 相似文献
10.
朱熹《孟子集注》的诠释特色是既借助经典诠释创新哲学体系,又尽量重视古注,追求本义;前者是对时代的呼应,后者是对经典的尊重。由此在诠释实践中弱化了“本体”与“方法”的紧张,强化了“原意”与“用心”的统一,发展了中国特异于西方的诠释传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典诠释传统有没有自己的特点?经作者研究之后,感觉到传统经学的实践中确实有直释与旁通两个基型, 可惜没有受到学者充分的注意。故本论文为了具体讨论起见,特别以《易经》的诠释为例,依以下各节:一、前言,二、对“中国经典诠释基型”的界定,三、《易》籍著作的诠释体式,四、直释型诠释的方法与问题,五、旁通型诠释的方法与问题,六、结论, 来论述。其中第四、五两节又各立细目,详细讨论诠释的方法与问题。中国经典的诠释体式是依字-句-章-篇-卷逐次解释而成立低层的训诂、章句、注、笺、解、疏、说、传,甚至更有不泥于文句。而依义理而成立高层的释义、通释、通义,乃至最高层的哲理诠释。其诠释可归纳成两个基型,即依各经本身在历代表现出日新乎高明的直释诠释与依异经互释在后代表现出富有乎博大的旁通诠释。在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中,此两型诠释之于经典正犹乾坤之于易,经典在诠释中表现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1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编的《中国哲学史论》即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收集了一九九年十月在太原举行的中国哲学史讨论会的二十六篇专题论文。作者中有著名的哲学史专家,也有中青年哲学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武汉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 7月第 1版 ,5+2 60页 《宪法变迁论》是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专门研究宪法变迁问题的著作。正如李龙教授所作的序中谈到 :“对这一课题 ,中国的宪法学者以往甚少关注 ,更谈不上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和解答 ,因此 ,本书的出版 ,可算是朝着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其重要意义 ,应予肯定。”这是不言而喻的。其实 ,宪法变迁问题一直得到宪法学者的关注。宪法学界曾就“良性违宪”问题发起了一场讨论 ,其中涉及到宪法变迁的问题。尽管这一场争论已经告一段落 ,但宪法变迁问题在目前日益热烈… 相似文献
15.
葛志毅先生的新著《谭史斋论稿五编》作为《金景芳师传学者文库》之一种,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于2011年9月出版发行.葛志毅先生在中国古代学术文化领域笔耕不辍,屡有建树,成果斐然.该书是作者近几年研究成果的汇集,其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考证诠论.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论断观点. 相似文献
17.
18.
《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诠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一个中西比较的视域中,结合新出土的历史文献,对《中庸》中“诚”、“性”、“情”、“礼”和“教”等最为重要的观念及其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揭示了《中庸》所蕴涵的一个完整连贯的结构的哲学意义以及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宗教性。 相似文献
19.
《哲学研究》2019,(1)
"东亚儒学"的经典诠释,尽管接受了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但仍然没有超越传统的主体性诠释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不论是原创者与其经典,还是诠释者与其诠释,都是"主-客"关系。这种主体性诠释模式必然面临"认识论困境",导致存在本源的遮蔽,因为它不能回答"存在者何以可能""主体性何以可能"的问题,即不能真正理解和解释原创者本身及其经典、诠释者本身及其诠释的生成。但值得注意的是,"诠释脉络"的概念已经接近于本源的观念。一切存在者的本源,就是存在或生活。因此,可以提出一种"前主体性诠释"模式,即把诠释活动视为前主体性、前存在者的存在,正是这种活动给出了新的主体与对象,即诠释者及其诠释。这种模式基于生活儒学关于存在即生活的本源观念,由此真正彻底地回答原创者及其经典、诠释者及其诠释何以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