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现有乙肝现症感染者1亿多人,乙肝防治决策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决策是否可以取得成效取决于以下几个基本点:决策的权威性;决策的科学性;决策的可行性.决策的前提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相似文献   

2.
肿瘤诊治相关肾损伤的防治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肾脏损伤,如造影剂、化疗和靶向药物的使用等等。如何平衡肿瘤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使患者能够接受并完成治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是肿瘤学界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乙肝防治重点在农村--乙肝防治刍议(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5月 ,笔者作为党中央组织的“科普列车老区行”的医疗专家 ,前往华北、华中地区革命老区共计 1 4个县 ,亲自深入到广大农村 ,为广大患者服务。主要担负病毒性肝炎的宣教和义诊任务 ,有机会了解到农村乙肝防治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深深感觉和体会到 ,乙肝防治的工作重点一定要放在农村 ,忽略农村乙肝的防治工作 ,我国乙肝难以得到彻底根治。以下谈谈重视农村乙肝防治工作的理由和一些设想。1 绝大多数的乙肝病例分布在农村地区我国现有乙肝病毒现症感染者 1亿 3千万人 ,平均每 1 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乙肝 ,从乙肝发病情况看 ,农村…  相似文献   

4.
乙肝治疗现状和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 ,只要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 ,一律划归乙肝患者行列。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乙肝患者已逾一亿三千万 ,该病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的第一病 ,该病几乎是清一色的慢性病 ,缠绵不愈 ,治来治去 ,时好时坏 ,彻底治愈者极少。广大患者和有良知的医生都在翘首以待特效药物问世 ,盼来盼去 ,特效药没见着 ,倒是数不尽的疗效似是而非的药物出个不断。乙肝治疗市场空前繁荣 ,治疗效果却屡屡不佳 ,乙肝治疗存在不少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到底存在些什么问题 ,有待深究。笔者随机调查了 14 6名慢性乙肝患者 ,采用问卷方式 ,就乙肝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5.
乙肝治疗 亟待规范——乙肝防治刍议(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秦皇岛的一位患者 ,患乙肝已近 2 0年 ,治来治去总也治不好 ,起先多是根据广告宣传 ,服用各种“特效转阴”药物 ,花钱不少 ,但未能转阴 ,最近患者先后去了上海和北京等较有影响的几家专科医院 ,寻访多位专家 ,得出的治疗方案各不相同 ,拿着几张内容各异的处方 ,患者犯难了 ,到底该信谁的 ?类似此患者的情况并非少数 ,近期笔者随机调查了146位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情况 ,治疗平均时间为32 7天 ,使用药物种类平均 16种 (其中有的患者住院时口服及注射用药达到 38种之多 ) ,平均支出710 0元 (最多者达到 2 8万元 ) ,实际疗效分析 :达到乙肝病…  相似文献   

6.
乙肝防治必须以国情为依据--乙肝防治刍议(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迄今为止 ,治疗乙肝尚无特效药物问世 ,但是预防手段非常成功 ,积极和认真落实乙肝计划免疫措施 ,是我国根治乙肝最现实的做法治疗乙肝的中西药物种类繁多 ,2 0 0 1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肝病药物手册》收录的正规合法的药物达 6 5 7种 ,其他各地自行研制的各种中药制剂不计其数 ,药物虽多 ,但却无特效者 ,乙肝患者四处奔波 ,遍尝各种药物 ,疗效不佳 ,我国每年用于乙肝治疗的花费超过 5百亿人民币 ,换回的积极效果十分有限 ,目前乙肝疗效尚无彻底治愈一说 ,最好的结果也只能达到基本治愈标准 (肝功复常 ,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阴转…  相似文献   

7.
8.
1肝硬化现状和防治方面的问题 1.1肝硬化是日渐受到重视的医学、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肝硬化分布全世界,不论国籍、不限民族,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数字表明肝硬化人群平均发病率约17.1/10万,每年全世界死于肝硬化的人数超出31万,近几年来已增加到50万[1].在西欧和美国,因肝硬化致死人数仅次于恶性肿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意外,居死亡原因第5位.在美国中年人中则为位居第4的死亡原因.我国肝硬化发病率占同时期住院病人总数的1%左右[2].以肝炎病毒感染致肝炎后肝硬化为多见.但近年来,酒精性肝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本病发病年龄以21~50岁多见,占83%左右,男女比例为4~8:1,中年男性患肝硬化最为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是日渐受到重视的医学、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 mpairment,MCI)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 mer disease,AD)的极早期。AD的防治需从MCI开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以便延缓和阻止AD的发生。目前我国MCI具有就诊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和漏诊率高的特点。临床研究要改变MCI三低一高的状况,医师及民众要提高对MCI的认识,应该采取重在预防,重视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决策,可以延迟和阻止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极早期.AD的防治需从MCI开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以便延缓和阻止AD的发生.目前我国MCI具有就诊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和漏诊率高的特点.临床研究要改变MCI三低一高的状况,医师及民众要提高对MCI的认识,应该采取重在预防,重视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决策,可以延迟和阻止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在我国人群中广泛存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由于乙型肝炎易慢性化,直接威胁患者的健康,,对社会及个人造成的影响已引起各界关注。今就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以及自保健,如何正确对待等方面问题从医学伦理的角度进行分析以供医患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现状以及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提出医疗原则,认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应坚持联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长期用药和间断反复用药结合,把病毒抑制到最低水平,以使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性减至最小。  相似文献   

13.
对乙肝的治疗,抗病毒是核心和关键,但抗病毒治疗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费用高、疗程长、疗效有限、治疗时机和条件难以掌控;药物有潜在或者明确的不良反应;医患认知不足;疗效评价极端化;治疗中不可预测因素的干扰等。通过细致的分析,探讨了乙肝治疗中的难点,并针对这些问题和难点就未来乙肝的治疗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已成为目前我国最为重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其防治刻不容缓。由于缺乏特效药,在诊治中存在一些问题,需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围绕着乙型肝炎的防治,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BV病毒载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因此,要重视和规范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本校2007级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今后在高校开展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我校2007级入校新生的HBsAg及HBsAg阳性者的“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指标。结果显示2007级新生HBsAg阳性率为6.7%,男、女生阳性率分别为8.18%,4.13%,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学生HBsAg阳性率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学生;新生HBsAg阳性模式中以HBsAg、HBeAg、HBcAb和HBsAg、HBeAb、HBcAb模式为主,分别占41.24%和48.02%。因此,在人口密集的高校学生中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乙肝的预防治疗及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7.
“路线图”的概念根据以替比夫定为代表的核苷类药物治疗过程中HBVDNA下降的幅度与出现耐药性病毒突变明显相关的现象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治疗后12周~24周的病毒学效应,对于预测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路线图”的概念、替比夫定“路线图”的临床试验依据及意义的介绍,阐明替比夫定治疗后12~24周的病毒学效应,对于预测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路线图”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比夫定治疗过程中调整治疗策略的指导意义,以规范临床治疗行为,规避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肝治疗的路线图介绍了对核苷类似物耐药的监测时间和处理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耐药评价的时间点,大多可以采用治疗后12周和24周的评估。如果出现耐药,针对不同情况可以采用换用或者加用没有交叉耐药的不同核苷类似物处理。  相似文献   

19.
乙肝肝硬化是HBV感染的最终结局之一。目前的研究证明,抗病毒治疗能使肝脏组织学获得改善甚至逆转肝硬化的病情。多种核苷(酸)类似物及干扰素的临床应用,使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取得较大进展,但患者仍需长期甚至终生治疗。因此,应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针对患者病情、药物特点、不良反应、患者经济承受能力,选择强效、低耐药且较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