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里达·卡洛是二十世纪墨西哥女艺术家,在《戴着荆棘项链与蜂鸟的自画像》中,通过植物荆棘的"复苏"义、绿萝的生命义、以及动物中蜂鸟的"死亡"义、猴子的背叛义、黑猫的警觉义、蝴蝶与蜻蜓的热情义,表达了她对丈夫迭戈·里维拉爱恨交织的情感、病痛的折磨与反抗、对民族文化的热爱等,表现了弗里达的艺术特色和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
尼采在《看,这个人》一书中指出,"对于一个本能上健康的人,疾病反而是生命有力的刺激。于是我便以这种态度来看我长时期的病痛:这似乎使我发现重新的生命,我的自我也包括在内。"弗里达·卡洛自18岁时的车祸后一共经历了大大小小32场手术,长期的病痛和治疗让她长年卧床,绘画不仅仅是她打发时间的良好消遣,更是她用来自我表达的途径。弗里达在绘画上的成就斐然,被誉为墨西哥国宝级画家,同时被女权主义运动奉为先锋人物,她在生理、心理上的抗争精神给后人以无限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的拉丁美洲有这么一位女性艺术家,她被贴上了"女性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标签,她的所有作品都是另一种形式的自传,"她画自己的流血、哭泣、破碎、孤独,她万分真诚地将痛苦转化为艺术,用自嘲的幽默和幻想来调和人生"[1],她在画布上倾注了人生的全部痛苦,这就是——弗里达·卡罗卡。谈到弗里达,大多数人会从"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的角度进入,抑或是从"超现实主义"的角度进入,大多数人会被既定的标签所限制,而只有极少数人将从一位女性艺术家对自己身体、情感、血缘最直白的生命体验出发,站在艺术家立场上看她所面临的一切。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第二次解放女性运动浪潮高涨,女性主义一词开始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其中一批女性艺术家便被称作女性主义艺术家的先锋代表。弗里达就是其中一位,其因自画像而闻名。分析弗里达的作品可以看出,在创作题材和情感上弗里达与女性主义艺术是趋同的,但画作中的情感与思想上,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个人角度观察世界。  相似文献   

5.
我和3岁的女儿小美坐在客厅地板上看电视。电视里放的不是小美喜欢的"天线宝宝",她于是很不情愿,老是想把遥控器抢在自己的手上,她知道,只有那东西可以改变电视上那些她不喜欢  相似文献   

6.
三只冻秋梨     
正父母亲被下放到乡下那些年,家境困顿,为了生计,为了筹措几个孩子的学费,母亲变卖了家里的许多东西。那年寒冬腊月,奶奶病了,没什么好的医药,她就躺在炕上,闭着眼,瘦小的身体蜷在被子里。母亲常常在外屋偷偷哭泣,可她是个蹩脚的儿媳。读书人出身的母亲,做家务、  相似文献   

7.
花季少女在秋天的小树林里惨遭蹂躏 1997年,正读高二的林秋萍已经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她高高挑挑的,文静秀气的脸上透着一股暖暖的笑意,给人一种温馨和清纯的感觉。林秋萍是班级里最漂亮的女孩,又喜欢唱歌,同学们便暗地里送给她一个绰号“紫百灵”,夏日里她最喜欢穿的正是一件紫色的连衣裙。 还是在读初三的时候,林秋萍就收到过男孩子的求爱信,惴惴不安的她只是躲在没有人的地方匆匆看上一遍,然后便将那些从  相似文献   

8.
一碗葱绿     
正想栽一盆葱,像栽文竹、吊兰、仙人球那些小盆栽一样,摆在客厅里,放在书桌前,让一捧葱绿,养出一屋子的清新和美好来。这想法在我的脑海里游弋了许久,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直到不久前,我在橱柜底层看到这只青花碗。青花碗是女友送给我的。那年她和前夫到江西旅游,在景德镇,那座历史悠久的江南  相似文献   

9.
宽容 仁爱 平等——赛珍珠的宗教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教士出身的美国作家赛珍珠(1892-1973)是一个有着复杂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人:她生于美国,却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是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但在美国文学史上却始终是个边缘人物;她身为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传教士的女儿,本人也在教会中担任过教职,却倡导宗教宽容……她一生都生活在各种矛盾、各种争议的漩涡中,她那些复杂甚至看来相互矛盾的思想使她得不到各方人士的理解,成为精神领域中的漂泊者。不过,在当今这个强调宗教对话、文化沟通的“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里,她所强调的多元文化彼此共存共处、不同宗教相互宽容沟通…  相似文献   

10.
一天,我与一位要好的朋友闲聊时,她告诉我这样一件家庭琐事: “我的女儿才上初二,别的女孩还在米老鼠唐老鸭的闹剧中乐不可支时,她已经长大了,像个成人一样能非常投入地欣赏港台言情影视了,看琼瑶小说能看得泪流满面。她上初三时,非常迷恋流行歌曲,确切说是迷恋流行歌曲的男歌星。那些青春偶象的照片被她贴在自己的床头上,被她供在自己的书桌上,还被藏在自己日记的扉页里。其中有一位最使我女儿着迷,她戴着耳机反复听他的磁带,脸上呈现出一种幸福的神情。凡是能搜集到的有关这位男歌星的照片、报道、评论,都被我女儿剪贴  相似文献   

11.
外婆又来了,迈着细碎的步子,背着蓝格子的小包袱,银白色的头发,照例梳得一丝不乱.时隔一年,外婆又住到了母亲给她准备好的卧室里,一张小床,干净的被褥,新鲜的水果。午饭是韭菜馅的水饺,外婆吃了一碗后,拿出那些花花绿绿的药瓶,喝药。然后,她闲坐在胡同里,邻居们打招呼说:“来啦?多住些日子!”外婆就笑:“来了,多住些日子。”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似乎很少数说她的显赫家世,但晚年写的《对照记》是个例外,大概是人之将老,特别想追根溯源吧。那个流落美国的孤老太,形单影只地在自己的房间里用干枯的手整理着那些老旧发  相似文献   

13.
祸起写真集     
爱美的妻子瞒着丈夫拍下人体写真 在一般人的眼里,田芳梅绝对是个爱美、会美的女孩子,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她的床头便贴满了影视歌星的画像,这些影视歌星无一例外都很漂亮,一直陪伴她到初中毕业。进入高中之后,田芳梅的兴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体现在她的床头:那些影视歌星画像变成了时装模特和健美运动员。之后,在床头那些名模和健美运动员的身旁也出现了田芳  相似文献   

14.
隐藏的宝贝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基督徒的信心是相信我们所看不见的,基督徒信心的最大回报是看见我们所相信的。 然而我们人又是多么容易相信自己的眼睛啊!记得,有一位与我挺要好的女同事,她人很和善,待人也诚恳,但是很忧郁,又极易产生自卑感,比如别人的职位比她稳定,别人的老公有地位又有车,都会引出她的嗟叹。她不是妒忌,却无端被别人表面的成功打倒了。我向她传福音,她因着生活中的一些需要就向神开口祈祷了,感谢主,神垂听了她的祷告,帮她从那些困境中走出来。但是,她仍然还是忧郁。她不断被自艾自怜这根绳索捆绑得喘不过气来,在人与人攀比的虚荣里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15岁女孩子的倾诉,她们是初三的学生。我接到她的电话。她那么迫切地要说出心里话,在大人们的概念里,她们的烦恼无非是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点点滴滴。也许,正是这样的想法,使我们忽略了她们心中的感受。大人们总是这样,明明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偏偏对那些经历过的事情处理得并不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6.
千北 《思维与智慧》2012,(12):28-29
我不喜欢白果,伴随她的出现,我经历的都是痛苦。前夫出轨,离婚,早产,大出血……没有一个回忆是美好的。白果是我女儿,怀胎八月生下,却在看见她酷似前夫的面容表情后,母爱一度是例行公事的交代:有阿姨照顾她,我只负责把她养大。情感上的给予,那些拥抱、那些浅浅低低的摇篮曲,我无能为力。第一次抱她时,白果已经9个月大了。阿姨不在的那个晚上,她发高烧。我慌了手脚,赶紧喂退烧药,然后解开她的衣裳,一遍遍用酒精和温水擦拭额头、腋下、手脚,进行物理降温。两个小时过去,烧终于退了。白果从昏睡中醒  相似文献   

17.
爱米莉·狄金森同惠特曼一样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奠基者,但不幸的是她的诗歌同她的生活一样沉寂了近100年。随着美国文学的发展,人们重新发现了这位诗人。她生前创作的那些意念深远的短诗如同她的个性一样,独放异彩,引起广泛关注。狄金森的文学成就在于以美玉般的诗歌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宽广,那些言简意明的诗行透露着艺术美的旋律和对诗意般生活的肯定和向往。  相似文献   

18.
陈璟 《美与时代》2014,(7):104-105
20世纪80年代,女作家迟子建带着她美丽而忧伤的北极村童话和中国北疆最原始的风景走上了文坛,给当代文坛注入了一股别样温情而感伤的气息。在她纷繁复杂的小说世界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些精心刻画的女性人物。迟子建一方面以充满诗意的叙述将她们描绘成从大自然中走来的纯美精灵,另一方面又感同身受着她们的忧伤,并以深邃的笔触探究着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同时以其特有的叙述方式和故事建构消解着这种悲剧。  相似文献   

19.
某天我在书店里突然发现了陈彤,也就引用了她在《忽然受宠》这本书里面所讲述的这段话作为我这篇文章的开头。运气是什么?对于下棋的人来说,运气好的人绝对不是一辈子没下错过棋的人,运气好的人是那些总能碰到让她悔招的人;聪明的人既不是一味坚持落子无悔也不是由着性子胡乱悔招的人,聪明的人是那种能知道为什么悔,而且懂得在悔招中长棋的人。  相似文献   

20.
在屋里,我独个儿默默地注视着“全家福”中那张和蔼慈祥的脸,眼睛渐渐地模糊了 祖母啊,您就这样匆匆地走了吗?! 亲爱的祖母啊,您不愿再看孙儿一眼了吗?! 我沉浸在悲痛之中。父亲走了过来,他抽泣着告诉我:“在你祖母病重的时候,她常常叫到你的名字,就是在睡梦中,她也时常唤到你。但是她不让我把她病重的消息告诉你,怕会影响你的修道生活。现在你放假了,这一切 我再也抑制不住了,失声痛哭起来。 亲爱的祖母啊,我知道您现在一定生活在天堂里,我也知道在那里您仍然会关心着您的孙儿。然而,以后谁还能如同您那样给我讲那些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