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丽宁 《学海》2004,(3):205-206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之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您认为今年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着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最困难的问题又是什么"时,毫不隐讳地坦言道:"最困难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我们记忆犹新的是,上一届政府总理不仅同样认真严肃地谈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还特地告诉记者,最感头痛,萦绕于心的是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庸》提出了"道不远人"的著名命题。这里的"道"指大全之道。这一命题引发两个问题:一是道与人何以远离?二是道与人又如何合一?对于这些问题,儒释道三家通过实例和隐喻即思想实验作了回答。道家的"浑沌之死",主要是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浑沌隐喻大全之道,浑沌之死意味着大全之道的破裂,而道体破裂是儵、忽所象征的意欲萌动与情识外泄的结果。佛家的"野鸭飞过"与儒家的"孔子与点"主要是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野鸭飞过隐喻习心或闻见之知外驰,所以中断习心外驰,就成为佛家通达大全之道、证成道不远人的方案;曾点之志意味着一人一物从当下切入,即可洞见大全之道的本来面目,这是通达大全之道、证成道不远人的儒家方案。佛家与儒家的两种方案点明了人与道的两种关系,即人与道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金微 《天风》2005,(2):37-37
《天风》编辑部同工: 我们聚会的时候,一位青年弟兄讲道,其中讲到这个世界是属于魔鬼的,是撒但的世界。聚会结束了,有人提出讲错了,世界是属于天父的,是天父的世界。为此我们争论,今借天风一角,诚盼解答。 新疆 郭守真郭守真弟兄: 你好! 我们欢迎所有的弟兄姊妹,把心里的疑问和困惑告诉我们,我们乐意尽所能地回答弟兄姊妹的问题,当然也愿意回答你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4.
"道"不仅是道家哲学的最高概念,也是其终极信仰对象。由于"道"具有"无"的特点,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信仰"道"就不是信仰一个固定的、统一的、外在的他者,而是把不确定和变化本身接纳于其中。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将有限的东西当成信仰对象往往带来灾难和冲突。另外,信仰"道"也不是信仰任何高高在上者,而是"道法自然","道"随顺万物,尊重世间万物的种种差异,并辅助各种差异的充分展开。所以"道"没有统一的形态,趋近"道"也没有统一的方式,"道"把权力下放给人类,让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对"道"的这种信仰,有助于人群凝聚、成长为一个有序、自由且有神圣感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儒学特别是儒学之"道"能否称得上哲学?这是中外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作了肯定性的回答。哲学作为"类称"的本质规定有两个方面,即探讨宇宙人生最根本的普遍性原理和人最根本的价值理想,而儒学之道具有这两方面的意义,由此表现了哲学的自觉和个性。儒学之道这两方面的意义是围绕"性与天道"而展开的,同样讨论和回答了康德的四大哲学问题,只是其理论旨趣与后者有所不同。本文论证了儒学之道既具有与西方哲学同样的哲学品格,又有着不同于后者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你是哪颗星     
正余光中曾在一篇文章中引用过叔本华的一句话:"作家分为三类:流星、行星和恒星。"后来,有人问余光中:"您在文坛驰骋了这么长时间,您觉得可以把自己归入哪一类呢?"余光中回答道:"这个要问天文学家了,不要问这颗流星或者这颗行星,当然星都不愿意做流星吧。我想与其问别人,不如自己写文章的时候多下点功夫是真的。"余光中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别人的评价没有那么重要,努力提升自己更重要,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就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道的知与不知和言与不言的矛盾,庄子提出"不知之知"的"真知"观和"不言之言"的"大言"论.他以道知和道言关系为中心,从认识论和语言哲学的角度回答了道的有无、隐显、道物关系等本体论问题,阐释了认识的起源、本质、界限、作用、真妄及语言表达等认识论问题,指出了知、言、道关系的人生实践意义,并最终把知与言解释为道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正一只大雁在旅行的途中,发现鸵鸟竟然不会飞。大雁从来没有见过不会飞的鸟类,就吃惊地问鸵鸟:"作为鸟类,怎么可能不会飞呢?"鸵鸟笑着问:"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你告诉我,作为鸟类为什么一定要会飞?"大雁想了想,说:"在空中飞翔可以避开草丛树木等障碍物作直线运动,能够更快地抵达目的地。"鸵鸟指着一望无际的荒漠,回答说:"我们驼鸟生活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上帝的圣道是有大能的,但圣道需要在成为肉身的过程中彰显出其大能。圣道若不成肉身,就难有功效。"道成肉身"的事件告诉我们,永活的上帝之"道"不在字里行间,却在基督的成身为人。不但如此,唯有人能行"上帝之道",上帝之道才能继续成为肉身。也就是说,上帝的"道"必须投入血肉之躯,在人间充实地活着,才会真正彰显神人同在的真理。上帝之道不仅是指被启示的上帝之道——耶稣基督、被写下的上帝之道——圣经,也是指教会所宣讲的上帝之道——教会的宣讲。这"道"不但是上帝的话,而且也是上帝的道路。基督教中国化,就是要使上帝的"道"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中成为肉身、在我们身临其中的社会中成为肉身。这不仅需要我们言语的宣讲,更需要我们生命的见证。在一个有需要的世界,教会不仅要宣讲上帝的旨意,更要实践上帝的旨意。这旨意就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所成就的、被圣经所见证和彰显的、也是教会所要宣讲的福音。  相似文献   

10.
1.圣经的内容 圣经,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就其作者而言,绝对是一部独特的书。 它的内容是根据它要回答的问题决定的。科学和哲学著作要回答的问题是:事物本身是什么?或者世界是用什么构成的和怎样构成的?而圣经要告诉我们的是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