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快乐相伴     
听说有人要去寻找快乐,四面八方赶来的人都要跟随着他前往。当这个人看到追随他的有这么多人要陪同他去,他很感激地对大家说:"谢谢你们!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没有想到他的这句话刚说完,近三分之一的人就议论起来:"我们可是为自己去寻找快乐,而不是为这个人出力的!"于是这些心怀着自私的人离开了。寻找快乐的人们出发了。当他们路过海滩时,沙滩上的漂亮贝壳,让一些人开始流连忘返,他们捡起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贝壳,任凭前面的人们百般呼唤,也充耳不闻。大家舍弃了这些贪欲太多的人继续上路。  相似文献   

2.
智慧语丝     
正当你很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经常被别人骗;当你经常被别人骗了之后,你就会不再容易相信别人;当你不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开始只相信自己;当你很容易相信自己时,你就很容易被自己骗。——朱德庸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柴静《看见》一个人越有思想,发现有个性的人就越多。普通的人是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帕斯卡尔《思想录》  相似文献   

3.
非常喜欢一句歌词: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这句话平实、美丽而深刻!清清楚楚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最显而易见的关系和人生在世最自然最根本的需要。生活在生命与生命相互维系的氛围里,别人需要我们或我们需要别人,就象维持生命的水对整个人类是必不可少的一样至关重要。如果身边的人都弃我们而去,我们的生命将何以为继?有些人在生活不如意时,会轻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自以为他对自己的生命掌握着生杀大权,其实这是极端自私和残忍的表现。天主用爱救赎了人类,为了我们的重生,他把自己的独生子打发到世界上来,使我们藉着他的痛苦和死亡得到生命…  相似文献   

4.
智慧语丝     
当一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它改装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那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说"那是一个杯子"。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热衷拥有很多,却往往难以真正地拥有自己。——徐建平  相似文献   

5.
梦想·现实上大学之前,我是个活在文字世界里的人,不谙世事,年少轻狂,总以为凭借自己的一腔热情便可以换来我想要的一切。可是,当一个普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摆放在眼前时,我平生第一次对"付出就有回报"这句颠扑不破的真  相似文献   

6.
王鹏飞 《天风》2014,(1):33-33
<正>爸爸是个农民,腿有残疾,过去生产队时只能挣半个工分,人称"半伢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人总嘲笑他,给他起个绰号"连根晃"。爸爸是我们这里公认最熊的一个人,别人打他不还手,骂他一笑了之。我曾经埋怨自己怎么摊上这么一个爸爸?小时候家里穷,我经  相似文献   

7.
转动     
有一句俗语说:“滚动的石头不生苔。“意思是当一个人时常变化自己,那么他就可以时常保持光润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他仿佛总是骑着黑骏马从莽苍的草原而来,沉郁苍凉的古歌伴随着他的每一步跋涉回响、飘荡——这是张承志作品带给我们的基本印象.当我们的身心浸润进张承志的每一部作品时,都不能不感受到那充满生命光色的浓烈氛围,不能不感受到一个同命运共振的灵魂的澎湃激情,从而使得生活于现实中的、那许多游弋无定、渴求自由的智慧心灵获得自如的舒展. 这就是张承志,一个从第一次执笔起就恪守"文艺为人民"的创作原则,曾以"阿拉丁夫"(蒙语——"人民的儿子")作为笔名的张承志;一个"从来不让黏腻污脏沾上自己的笔尖"(《芳草野草》)的张承志;一个以三块大陆为立命之地,并充分地书写草原的广袤、粗犷、明亮,黄土高原的苍茫、雄浑和黄河的奔腾、激越的张承志;也是一个执拗地坚持认为"文学应当是作家心中最后的堡垒.一个作家很难做个完人,但是他至少对自己的文学要做到真诚"(《又是青春》)的张承志.可以说,因为有了他,中国当代文学又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9.
骆霞  康军 《天风》2007,(19):44-45
有一种说法:"恨一个人就像为杀一只老鼠而烧掉自己整栋房子"。或者说,"你因不喜欢自己的脸就割掉了自己的鼻子"。当我们恨某人时,我们对自己的伤害远远超过那些惹我们生气并想去报复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受到他人伤害时,坏记性就是终止这种伤害加深的最好的武器。忘记它吧,继续你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理论:我们生活在一个个社会角色中,而常常失掉了自己的"真我"。我们每个人真的有"真我"吗?这似乎是个问题。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曾说,当一个人向别人介绍自己:姓名、出生地、住址、职业、爱好,等等,总有一些东西剩下来——那就是自己的"存在",不能被思考和言说。这剩下的东西,或许就是"真我"?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  相似文献   

11.
正虽然世上很多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但我发现身边有太多人,完全不问事情的起因缘由,就自顾自地站到看上去比较弱势的那一方去,动不动标榜"善良",然后给别人套上"你应该善良点儿"的枷锁。下面的场景,或许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亲历过。你买东西时碰上一个比你年长的人插队站在了你的前面,当你和他理论的时候,身边就有这种人站出来说,做人不要太斤斤  相似文献   

12.
无私的施与     
在施与上,主耶稣是我们的榜样,他总是存着怜悯的心肠医治有病的人,帮助贫苦的人,安慰他们,满足他们的需要.主耶稣的无私使我们联想到自己的自私和吝啬.  相似文献   

13.
张焱 《天风》2002,(3):24-24
在施与上,主耶稣是我们的榜样,他总是存着怜悯的心肠医治有病的人,帮助贫苦的人,安慰他们,满足他们的需要。主耶稣的无私使我们联想到自己的自私和吝啬。自私不能令我们更加快乐,只能使生命之泉变得浑浊和枯竭,使我们无法体会到生命中助人为乐、帮人之困、济人之危的喜悦。其实,生命的价值是与人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程度成正比的。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不仅能赢来他人的尊重,自己的生命由此得到升华。从  相似文献   

14.
当名人是个挺可乐的事,过去,我在北大荒的时候学了一句俏皮话:屎壳郎变唧鸟儿(知了)——一步登天。当有我过去的伙伴见面对我说:嗬,姜昆,你了不得啦!我们这帮人就你混壮了,你怎么弄的?他问我怎么弄的,这方法实在难以用语言形容,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空隙     
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点空隙,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一点缓冲的余地,可以随时调整自己,进退有据。生活的空间,必须清理挪减而留出;心灵的空间,则经思考开悟而扩展。打桥牌时,我们手中所握有的这副牌不论好坏,都要把它打到淋漓尽致;人生亦然,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它的方法和态度。假如我们转身面向阳光,就不可能陷身在阴影里。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抓起泥巴想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的是我们自己的手。一句温暖的话,就像往别人的身上洒香水,自己也会沾到两三滴。因此,要…  相似文献   

16.
当你高谈阔论、忘乎所以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遭遇尴尬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不理睬你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轻蔑你时,你该怎么办?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是处理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其实,把这四种基本关系搞清楚了,也就拥有了交际的基本法宝。一、把自己当成别人平素,我们对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过错总能找到借口,甚至预先就轻易地原谅了自己的过错。这时,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别人,给自己一个旁观的眼神,你就会意识到:目中无人、忘乎所以、抑郁寡欢、乱发脾气,都是一种交际错误,需要尽快加以改正。具有这…  相似文献   

17.
位置     
正人总得有一个位置。因为,人要生存,生存就得有所依靠,就像树木必须依靠土地、鱼儿必须依靠水一样。没有这样的位置,生存就成了一句空话,生命也不复存在。就像我们谁都不能选择出身一样,每个人的生存的位置也由不得自己挑选。日本作家内村鉴三笔下有个叫二宫尊德的人。他是一个佃农,父母早亡,跟着伯父生活,从早到  相似文献   

18.
三乐     
段国栋 《天风》2005,(4):35-35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诗39:9)。 默然无语是担当、忍耐、宽恕与爱的最高表达境界。 当耶稣一次又一次被带到那些所谓的"审判官"面前接受"询问"、"审判"时,我们看到他更多的时候是 选择沉默的。 当他最后面对自己的同胞对他的恶意扭曲高声叫嚣着"钉他上十字架"时,他选择了坦然无惧面对;选择 了顺服天父所要他背负的十字架;选择了无限宽恕的默然无语。 他用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鲜血回答了一切!  相似文献   

19.
正自己排队的时候,希望所有的人都排队。自己插队的时候,又希望别人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己是君子,希望所有人是君子,自己是小人还希望所有人是君子——这样好放过自己。遵守和打破,就像是人性的两面,不是左右手互搏,而是左右手彼此妥协和投机。对他人铁面无私,对自己网开一面,人的自私就在于此。在责人和责己方面,严重不对等的逻辑本身,体现的就是这种自私的聪明,以及,聪明的自私。  相似文献   

20.
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也日益频繁,我们不得不去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得不随时更迭与变换自己的角色;我们无时不在承受着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并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言行。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很容易丧失自己,常常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自己找不到自己”的感觉,这时,我们需要独处。所谓独处,是有意识地避免外界干扰、自己进行思考的过程。独处的方法有很多:当你静坐斗室时,当你漫步湖边之际,当你记日记的时候,当你坐在列车上,当你躺在沙滩上……独处,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如果你愿意的话,即使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人流和闹市之中,你依然可以独处。独处是一种状态,只要你有意识地自己面对自己,自己和自己对话,你就是在独处。学会独处,走向成熟越小的孩子,就越惧怕独处。当一个婴儿看不到妈妈时,他就会哇哇大哭,他会感到焦虑和恐惧。这是因为他的自我还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