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国内一些思维极端化的人,利用互联网大肆传播西方霸权主义极右势力妖魔化伊斯兰教、侮辱穆斯林的图片、消息和文章,表面上打着反对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旗帜,实质上却把仇恨矛头集中指向整个伊斯兰教和穆斯林。他们用极端敌对的言词,称伊斯兰教为“绿教”,鼓吹“绿色威胁论”,否定它是和平的宗教,把恐怖主义造成平民死伤的罪过转嫁在穆斯林头上,鼓吹与“伊斯兰法西斯恐怖主义”作战。  相似文献   

2.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标志。从某种意义说,人类的进步、历史的发展,就是科学战胜迷信、文明代替愚昧的过程。李洪志编造“法轮大法”,全面否定近现代科学成果,公然鼓吹神学和迷信,是对历史进步的反抗和对人类文明的亵渎。宗教和迷信是人类野蛮时代、蒙昧时代以及封建时代(特别是西方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根源在于当时人们无力认识自然的本质和身体的机能。以哥白尼发表于1543年的《天体运行论》为标志,自然科学象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太阳中心说”、“血液循环论”、“人体结构理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四人帮”伙同林彪反革命集团把理论是非搞得极其混乱。他们在真理的标准问题上,也是形而上学猖獗、唯心主义横行。“四人帮”一伙不仅大肆宣扬实用主义的真理观,鼓吹有用就是真理,否定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否定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他们也大搞绝对主义,否定人类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否定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因此,正确阐明实践  相似文献   

4.
论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初期,“心理咨询”这个词在我国还鲜为人知。进入八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西方发达国家广为流行的“心理咨询”也开始传入我国。当时由于人们不太了解“心理咨询”,所以人们对心理咨询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人认为:心理咨询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我们早就有了没有必要换个洋名;  相似文献   

5.
由著名学者吴云贵先生编著的《历史与现实中的伊斯兰》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出版。本书系作者自选出版的一部论文集。收入文章33篇,约占作者已发表文章的一半,分为“传统篇”、“思潮篇”、“复兴篇”、“宗教与政治”、“附篇”几部分,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美国资产阶级的报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鼓吹保守主义政治思想的宣传。美国股票经纪人的机关报“华尔街日报”登载了以“美国新保守主义趋向”为题的文章。像“生活”杂志一类的刊物也都提出了美国需要“一剂保守主义良药”的说法。许多的历史家、哲学家、法律学家、社会学家用他们自己关于保守主义和保守主义趋向在美国生活中的作用这一类问题的文章,充斥美国的书籍市场。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他的竞选对手史蒂文森都公开表示他们对保守主义的同情。现代美国主要的保守主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刘节先生发表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合一”问题》、《孔子的“唯仁论”》、《墨子的“兼爱”和实利思想》、《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等文。刘节先生在这些文章中发表的意见,在我看来,是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实际上是用他的“天人合一”说、他的“唯仁论”来代替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理论。他认为,只有用他这样的观点去研究历史,才能揭示“历史真象”,才能“古为今用”,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不少同志已对刘节先生的观点提出批评,刘节先生在不久前的发言中,还坚持己见,继续争鸣。为了明辩是非,为了追求真理,争论应当继续下去。本文拟对刘  相似文献   

8.
《历史研究》一九六三年第三期发表张玉楼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和历史研究”为题的文章,批评刘节“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发表于“学术研究”一九六三年第二期)一文提出的“阶级斗争的理论不能用以解释古代历史事件”的观点。作者首先指出:自从马克思学就传入中国以来,关于这个学说是否适合于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从来就是有争论的。解放以后,这个争论仍然在不同的时间里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  相似文献   

9.
林彪、“四人帮”造言作句,鼓吹路线决定一切,高于一切,囊括一切的种种谬论。什么叫路线决定一切?由“四人帮”授意编写的那本上海出版的《哲学小辞典》作了理论解释,它说:“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是否正确,领导权掌握在那个阶级手里,决定了工厂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经权说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和“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中国哲学家对它的探讨,大体上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权”作为哲学范畴,是由孔子首先提出来的。从先秦到汉唐,以《春秋公羊传》作者、董仲舒、何晏、《刘子》作者等为代表,都提倡“反经合道”说。这是一个朴素的辩证法命题。北宋以降,随着理学思潮的兴起,以程朱为代表的道学家极力反对“反经合道”说,或提倡“权即是经”之说,或鼓吹“常则守经,变则行权”之说,否定“经”和“权”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形而上学取代了辩证法思想。明清时期,随着地主阶级改良派自我批判思潮的发展,以高拱、毛奇龄、戴震等人为代表,从理论上详细地论证了“经”和“权”的对立统一关系,批判了宋儒的“执理无权”的形而上学,并且揭露了宋明理学的保守性和反动性,为地主阶级改革派的“经世致用”和“趋势变法”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根据。这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充满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经”和“权”认识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一些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散布什么“社会主义带来的只是失败”,中国社会主义只是“抹上社会主义油彩的封建主义”等谬论,公然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思潮,造成了相当一部分青年学生及干部群众的思想困惑、混乱。为了分清是非,最近,广东人民出版社组织我省部分专家、教授、学者编著了一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丛书”,其中,由张幼峰、刘嵘主编的《人类历史的新航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心理学是在20世纪初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通过传入西方心理学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学图书的出版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中收录的心理学图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心理学图书的年出版量、编著与译著的比较、出版数量的地域差异、分支学科的出版特征等四个方面的出版状况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历史背景,试图从出版视角对民国时期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微观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13.
一、历史的回顾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出版的历史开始于125年前。马克思本人和共产主义同盟盟员海尔曼·贝克尔一起,在1850到1851年间作了首次尝试,恩格斯在其晚年作了第二次尝试。在后来的年代里,直到1917年为止,德国社会民主党为此作了巨大努力,“狄茨出版社”发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重要著作(其中包括梅林编辑的四卷本文集、书信和文章)。  相似文献   

14.
一虚无常常让我们联想到否定。但是,我们从一开始便必须强调,无论虚无和否定是多么的相似,走向虚无与走向否定绝不是一回事。走向否定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既可以在“S不是p”这样的否定陈述中见到它的显现,也可以在逻辑学的“非”中见到它的身影,甚至还可以在各种行为和情感比如“违反”、“厌恶”、“弃绝”、“禁止”和“缺失”等等中,更切身地感受到否定的力量①。然而,走向虚无却并非这么轻而易举。在语言中,我们只能不无矛盾地说:“有虚无”(There is noth-ing),或“存在着的虚无”(the nothing that is);在数学和逻辑学中,正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考察了朋友概念的历史变化,然后比较了友爱和仁两个基本概念,这些是全文的铺垫。本文主要从“信”和“乐”两个方面比较了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朋友观。“信”为友道之基,这是《论语》强调“信”的原因所在;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类型的朋友“信”的情况不同,有的无“信”可言,有的靠法律来保证,有的靠道德来保证,有的则是朋友本身应有之义。朋友为人类生活带来快乐,孔子认为这种快乐是“仁道之乐”;亚里士多德认为是“理性之乐”。比较有助于我们认识两位大师的伦理、政治以及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有的逻辑教材(如人民大学编写的《形式逻辑》修订本)把“不置可否”归结为违反排中律的错误,笔者对此特有异议。所谓不置可否,就是不说可以,也不说不可以,没有明确态度的意思(见《汉语成语大词典》)。日常思维中的“不置可否”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对于不能同真或不能同假的思想既不同时认可,也不同时认定为不可。比如碰到互相否定的两个思想,即不说甲对,也不说乙对;既不说甲不对,也  相似文献   

17.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礼治、人治与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系,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哲学动态》1998年第4期“争鸣与探索”栏上,发表了白奚先生文章《礼治、法治与人治》。白奚先生否定了“人治”,但认为“礼治”不同于“人治”,“礼治”具有“普适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佛教文化》1995,(3):11-11
[本刊讯]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宗教文化出版社日前在京成立。该出版社的成立,结束了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一家出版宗教读物的专门出版机构的状况,是党和政府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又一生动体现。 宗教文化出版社由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主管、主办。宗教文化出版社是出版宗教图书的专业出版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出版宗教图书,为宣传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相似文献   

19.
《科学前沿与哲学》是中华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会“七五”规划重点课题。它完成后又作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八五”国家重点图书选题的《当代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丛书》之一,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此书出版后得到学术界的好评。为此,本刊记者就有关问题访问了该书副主编林夏水(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兼数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将访谈录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一、《世界宗教研究》是由我国最高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创办。该刊是我国最早出版的宗教学理论刊物,迄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许多国内外学有成就的学者都在此发表过大量质量精到的文章,现已被全国各大学列入中文文科“核心期刊”,国外学术界也将其推选为中国社会科学界的“十大刊物”之一。《世界宗教研究》以“学术性、理论性、科学性”为宗旨,辟有“佛教研究”、“道教研究”、“伊斯兰教研究”、“基督教研究”、“民间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学术动态”等多种特色栏目,所发文章学术品位高,理论性强,具有前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