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若望圣史自十三到十七章,不断引用旧约,以证明基督所建立的教会,已代替了天主所召选的旧子民:就如天主简选了以色列子民,以奇迹神能由埃及为奴之地救出了他们,与他们订立了盟约,给他们颁发了诫命,给他们预备了种种幸福;同样,耶稣也简选了新约的子民,以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在犹太民族史上,梅瑟虽没有亚巴郎之伟大,被誉为信仰之父,世代圣祖。但梅瑟在带领以色列百姓出离埃及、迈向上主应许之福地的心路历程上,梅瑟成就了天主对以民的应许——回到了流奶流蜜之福地;同时梅瑟自己在被召、事奉过程中学会了  相似文献   

3.
正神操是指任何省察、默想、祈祷的灵修神工。如同散步、跑步是为操练身体,准备灵魂,认清天主的圣意,以便调整自己的生活,就是神操。神操由依纳爵及其同伴创立,由耶稣会传承推动,在教会各阶层广为流传,成为天主子民的神医良药。神操与梵二会议所倡导的成圣使命相吻合,回应了在一切事上寻觅天主、寻求爱的时代需要,被称为"在俗人的灵修"、"现代人的灵修"、"忙碌人的灵修"。神操历久不衰,且不断扩大,因为它赋予  相似文献   

4.
上主向梅瑟显现说:"现在以色列人的哀号已达于我前,我也亲自看见埃及人加于他们的欺压。所以你来,我要派你到法郎那里,率领我的百姓以色列出离埃及,梅瑟对天主说:‘我是谁,竟敢去见法郎,率领以色列出离埃及?"(出3:9—11)上主回答说":我必与你同在;几时你将我的百姓由埃及领出来,你们要在这山上崇拜天主,你要以此做为我派你的凭据。"在这里可以让我们看出,梅瑟再三推辞不肯去,因为他知道存在三方面的困难。第一,他看自己已经八十岁了。他在咏90:10说":我们的寿  相似文献   

5.
星转斗移,日月穿梭,日历又将翻到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了。这是我回国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当好好地准备一番,于是我找到了弥撒经书中春节的弥撒。弥撒中有两篇读经和两段福音,可以任选。两篇读经中,一篇记载的是有关逾越节的法律,天主藉着梅瑟和亚郎给以色列子民规定了...  相似文献   

6.
正随肉性的切望,导入死亡;随圣神的切望,导入生命与平安。因为随肉性的切望,是与天主为敌,决不服从,也决不能服从天主的法律;凡随从肉性的人,决不能得天主的欢心。至于你们,你们已不属于肉性,而是属于圣神,只要天主的圣神住在你们内。谁若没有基督的圣神,谁就不属于基督。如果基督在你们内,身体固然因罪恶而死亡,但神魂却赖正义而生活。再者,如果那使耶稣从死者中复活者的圣神住在你们内,那么,那使基督从死  相似文献   

7.
各位主内弟兄姐妹,今天是2月2日献耶稣于圣殿瞻礼,也称献主节。献耶稣于圣殿是一古老的瞻礼,它渊源于旧约《圣经》中的《出谷纪》。当时以色列民族生活在埃及人的统治之下,做他们的奴隶,受尽了各种压迫和剥削,苦不堪言。这时以色列人民呼求上主拯救他们,使他们离开为奴之地。上主俯听了他们的祈求,准备带领他们出离埃及,正当此时,埃及人千方百计地阻止天主这一计划的实施,所以天主用各种灾难惩罚了他们,最严厉的处罚就是天主派遣天使在一夜之间杀戮了全部埃及人的长子和头胎生畜。以色列人民为了纪念天主用强有力的手臂领他们出离埃及,出…  相似文献   

8.
一、教会的建立 教会起源于耶稣,那耶稣是否曾有意要建立一个教会呢?耶稣坚决认为,天主的国原则上向每个人开放,“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从东方和西方来,与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在天国一起坐席,而本国的子民将被驱逐到外边黑暗中去”(玛8:11—12,路13:28—29)但他的使命是为召集所有正直和义德的人,他确实教导门徒说“不要走外邦人的路,不要进撒玛黎亚人的城,宁可往以色列迷失的羊那里去”。(玛10:5-6)诚然,在他的心目中被更新的以色列包括那些进来的外邦人,(玛8:11)但这与外出走向外邦人的使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耶稣割损     
割损是古教的礼仪。天主特选了犹太民族奉行袍启示的真理。远在天主于西奈山给梅瑟颁赐法律几百年前,亚巴郎的子孙——犹太民族就遵循割损的礼仪。割损礼具有两种作用:(一)标志犹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二)作为天主与亚巴郎签订的圣约的钤印。根据这一圣约:一方面,天主特别祝亚巴郎和他的后裔;另一方面,犹太人承诺严守天主的诫命,尽天主子民的义务。  相似文献   

10.
爱的盟约     
《圣经》是天主的圣言,也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源泉与力量。它记载了天主透过以色列民族,向全人类传递爱与救恩计划,最后在独子耶稣身上完成的启示。如果将圣经按时期大体分类的话,那么天主与以色列民族在西乃山上所立的约,称为"旧约";耶稣基督以自己的圣血和圣死为全人类所立的约,称为"新约"。  相似文献   

11.
天主教认为,人和世界都是天主的创造物和恩赐,因而人的一切思想行为都应以天主的意志为标准。据圣经所载,天主在西乃山与以梅瑟为代表的以民立了旧约,以后又借基督与全人类立了新约。新旧约是天主与人类之间的双边盟约,而尤其是新约使全人类成了天主的子民,新兴的以民,天主成了我们新选民的天主,他将赐予我们全面的救恩。而天主对我们的要求,就是新约中的福音精神,即天主十诫之中的爱主爱人或爱国爱教。而保证这一双边盟约实现的重点,就我们基督徒来说,无论是对天主,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在于诚实守信。  相似文献   

12.
满了八天,孩子应受割损,遂给他起名叫耶稣,这是他降孕母胎前,由天使所起的。按梅瑟的法律,一满了他们取洁的日期,他们便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献给上主,就如上主的法律上所记载的:“凡开始首生的男性,应祝圣于上主。”并该照上主法律上所吩咐的,献上祭物:一对斑鸠或两只雏鸽。那时,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默盎。这人正义虔诚,期待着以色列的安慰,而且圣神也在他身上。他曾蒙圣神启示:自己在未看见上主的受傅者以前,决见不到死亡。他因圣神的感动,进了圣殿;那时抱着婴孩耶稣的父母正进来,要按着法律的惯例为他行礼。默…  相似文献   

13.
各位兄弟姐妹,今天我们在此过诸圣瞻礼,庆祝天堂上的所有圣人圣女,他们都在为我们求天主。其中也有徐家汇的教友,他们过去同我们一样生活,来堂念经、参与弥撒圣祭。如今他们在天堂上享见天主圣三,为我们求天主,为我们求得需要的大量圣宠。 今天弥撒中的福音,读的是耶稣山中圣训中的真福八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一端一端地讲,只讲第一端:“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耶稣讲神贫的人是有福的,没有讲贫穷的人是有福的,当然贫穷的人是有福的,但耶稣对所有的信徒,对整个人类,讲这道理。所以讲:“神贫的人是有福…  相似文献   

14.
“天主的子民”及其教会学在“梵二”会议之后一时曾传遍普世。这一概念的提出,使许多国家天主教会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教会一改过去古老的面容,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实际上,“子民”在旧约圣经中用得很多,以色列民族曾以“天主的子民”自傲。在新约中,关于教会的论述有一百多个,其中相当普遍与重要的一个便是“天主的子民”。因为基督通过死亡与复活,在圣神降临之后建立了新约教会,所以当时的基督徒们便以“新天主子民”自居,并赋予它新的意义。“天主的子民”及其教会学,显示了教会是在基督圣爱中的一个共融体,在这个共融体中体现了所有基督信徒各自应有的圣召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人的悲剧与天主子民的责任黄志芳以色列民族是天主特选的民族,天主曾与她多次订立盟约,并向她的古圣祖们预许种种恩赐。(创17:6,35:11,49:10)以色列以其独特的身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整部“旧约”圣经包括了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以色列民族的...  相似文献   

16.
“天主的子民”及其教会学在“梵二”会议之后一时曾传遍普世。这一概念的提出,使许多国家天主教会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教会一改过去古老的面容,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实际上,“子民”在旧约圣经中用得很多,以色列民族曾以“天主的子民”自傲。在新约中,关于教会的论述有一百多个,其中相当普遍与重要的一个便是“天主的子民”。  相似文献   

17.
我信罪之赦     
一、罪过的赦免。谁有赦罪的权力? 人是天主创造的。服从天主的命令,按照天主规定的行为准则生活,是人类本有的义务。天主给了人自由意志,人可以服从遵守天主的诚命,也可以不服从、不遵守。这种不服从不遵守,就是对天主的犯罪。教理问  相似文献   

18.
教会历来把主教、神父喻为“牧人”,其意是深远的。从旧约时代起,凡德高望重者或者说被天主特别拣选的圣祖和先知们,都被以色列子民称为“牧人”(或他们也自称为“牧人”)。  相似文献   

19.
好象走出伊甸园后,人类就没有摆脱过忧虑的缠绕,担忧就象沉重的乌云一样,总来遮敝心灵的晴空。 出埃及的路上,尽管天主驾着云头亲自引领以民,以民仍不断地忧虑,为了没有食物,为了没有水,为了没有路,以民埋怨乃至绝望。结果天降玛纳,梅瑟击石出水,红海分开成坦途,证明以民时一切忧虑都是不必要的,是没有信心的表现。 但我们的信心总是不足,就是吃到了玛纳也还是信心不足。比如收敛玛纳时,尽管“梅瑟向他们说:‘谁也不准将一些留到早晨’。但他们没有听梅瑟的话;有一些人把一些留到早晨……”(出16:19—20)为什么要留一些…  相似文献   

20.
维系、延续圣教会的动力是天主圣神;坚固、联接圣教会的核心也是天主圣神。吾主耶稣在受难前夕曾语重心长地告诉给宗徒们说:“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我也要求父,他必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使他与你们永远同在;他是世界所不能领受的真理之神,因为世界看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为他与你们同在,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